作物施肥原理技术复习解析汇报_第1页
作物施肥原理技术复习解析汇报_第2页
作物施肥原理技术复习解析汇报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绪论一、名词解释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环保的一个重要措施。要做到因土 施磷、看地定量;根据各类作物需肥要求,合理施用;掌握关键、适期施氮;深施肥料、保 肥增效;有机肥与 无机肥配合施用。2. 水体富营养化 是指营养物质的富集过程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它是一种自然过程。二、简答论述题1、论述为什么要提倡合理施肥?合理施肥与不合理施肥分别会产生哪些效应?合理施肥产生的良好效应:施肥的增产效应;施肥能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施肥能改善农产品品质; 施肥能增强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施肥能有效地减轻农业灾害。不合理施肥引起的不良效应:肥料施用量的增加及由此带来的养分巨大挥发损失、

2、 流失, 有害元素在土壤的积累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污染; 同时 引起大气污染,还可以导致农产品污染以及减产,这些都将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2、施肥科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有哪些?施肥科学研究内容:作物营养与施肥理论研究;施肥效应研究;施肥技术研究。施肥科学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统计研究;试验研究;化学分析研究。第一章施肥的基本原理一、简答论述题1、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米氏学说和因子综合作用律的内涵分别是什么?对指导施 肥有何意义?在生产上如何运用?分归还学说:李比希 英国 【内涵:1、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一定量的养分,随着收获次数的增加,土壤

3、中养分含量会越来越少2 、若不及时归还作物从土壤中失去的养分不仅土壤肥力逐渐下降而且产量会越来越低3 、为了保持元素平衡和提高产量应该向土壤施入肥料【对指导施肥的意义:是施肥的基本原理,是保持土壤固有水平的基础, 大大提高了肥力【生产上的应用:指导施肥 促进化肥工业最小养分律: 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相对含量 最小的有效植物生长因素, 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相对地变化, 因而无视 这个限制因素的存在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再提高植物产量。 【基本内容: 1 、 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制约着作物产量的提高2、最小养分会随条件改变而变化

4、3、只有布施最小养分才能提高产量 【对指导施肥的意义: 正确选择肥料种类的基本原理, 是合理 施肥的基本原理【生产上的应用:指导施肥种类 促进化肥工业【延伸为:限制因子律、最 适因子律报酬递减律与米氏学说: 【报酬递减律: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 劳动和资本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而报酬 的速度却在逐渐递减 【米氏学说: 只增加某种养分单位量时, 引起产量增加的数量是以该种 养 分 供 应 充 足 时 达 到 的 最 高 产 量 与 现 在 的 产 量 之 差 成 正 比 dy/dx=c(A-y) 即 为 y=A(1-eA-cx).

5、y :施一定量肥料所得产量A:施足量肥料所获得的最高产量或极限产量x :肥料用量e:自然对数 c :常数/效应系数【实质内涵: 1、总产量按一定渐减律增加并趋近于某一最高产 量极限 2、增施单位量养分的增产量随养分用量的增加按一定比例递减3、在一定条件下任何单一因素都有最高产量, 在条件改变时该因素可能达到的最高产量也变化 【指导施肥的意 义: 1、反映了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作为一个经济法则广泛用于农 业工业畜牧业等生产领域 2 、米氏方程首次用严格的数学方程式表达了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 量之间的关系,并作为计算施肥量的依据,开创施肥有经验到定量的新纪元 3 、是有限的肥 料

6、发挥了最大的增产效益因子综合作用率: 【基本内容:作物高产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因子如空气温度光照养 分水分品种以及耕作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必然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 产量 在一定程度上受该种限制因子的制约, 产量常随这一因子克服而提高, 只有各因子再最适状 态产量才会提高。 【综合因子分类: 1 、对农作物产量产生直接影响的因子 2 、对农作物产量 并非不可缺少但对产量影响很大的因子【内涵: 1 、作物丰产是诸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2 、利用因子间的交互效应提高肥效【对指导施肥的意义:是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第二章 施肥的基本原则一、 名词1. 地力:是土地能够生长植物的能力。2

7、. 肥料利用率:也称肥料利用系数或肥料回收率,是指当季作物对肥料中某一养分元素吸 收利用的数量占施用该养分元素总量的百分数。二、问答题:1. 施肥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 培肥地力的可持续原则2. 协调营养平衡原则3. 增加产量与改善作物品质相统一原则(施肥与作物产量 施肥与作物品质 施肥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4. 提高肥料利用率原则(肥料利用率:也称肥料利用系数或肥料回收率,是指当季对肥料中 某一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的数量占所施肥料中该养分元素总量的百分数)5 环境友好原则2. 阐述肥料、地力、可持续农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可持续农业生产中的合理施肥。肥料、地力、可持续农业之间的关系: 1 、培肥地

8、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2 、施肥是培 肥地力的有效途径 地力是土地能够生长植物的能力,地力的高低及变化趋势不仅取决于土地本身的物质特性, 更是受到外部自然环境因素以及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影响。施肥、耕作等管理制度 地力的维持和提高是农业生产可持续进行的基本保证, 不断培肥地力可是农业生产得到持续 的发展和提高, 从而可以满足世界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在量和质 上不断提高的需求。 施肥、 轮作等农田管理设施, 不仅直接影响着地力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速 度,而且决定着农业生产的水平和发展趋势, 更决定着人类生存状况与质量, 只有树立培肥 地力的观点,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3. 不

9、合理施肥会对土壤、生态环境及农产品造成污染哪些污染? 不合理施肥导致生态环境的污染: 施肥引起的大气污染; 施肥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 施肥引起的地下水污染;施肥引起食品污染。不合理施肥会对土壤 有害元素在土壤的积累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不合理施肥会对农产品造成 导致农产品污染以及减产4. 阐述肥料在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中的作用。 有机肥的增产作用一方面是通过为作物提供养分,另一方面是通过改善和培肥土壤而起作用。农产品的品质包括营养品质、商品品质和符合加工需要的某些品质。养分平衡是提产 品质量的基本保障。氮肥对产品品质的影响:氮充足时可提高禾谷作物子粒中蛋白质,减少碳水化合物和 油脂的含量,

10、供氮水平合适时可提高氨基酸含量,但过量会导致必须氨基酸含量降低, 降低品质。磷肥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充足的磷供应可增加作物绿色部分的粗蛋白含量, 从而提高作 为饲料的品质; 磷可以提高蔗糖、淀粉和脂肪的合成,从而提高作物产品品质;还能提高蔬 菜水果的品质,使果实大小均匀、营养价值高、味道和外观好等。钾肥对品质的影响 :提高禾谷作物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有利于蔗糖淀粉和脂肪的积累 有利于提高高糖、油料作物品质,还能提高纤维作物的品质,因此钾被称为品质元素。中量和微量元素肥料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多数中量和微量元素就是产品质量指标之一。 食品和饲料作物产品中缺乏这些元素会影响人、 蓄的健康, 会出现一些

11、病症。 此外微量元素 还对作物产量多方面的品质特性有重要的影响。有机肥对产品品质的影响:有机肥为完全养分肥料其中所含的各种营养元素与化肥一 样影响着作物的品质; 其次,有机肥通过改良培肥土壤从而影响作物的营养品质和商业价值。5. 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意义及主要途径有哪些?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途径1. 肥料配合施用:有机 +无机,大量元素 + 中微量元素2. 按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特性进行施肥;3. 施肥措施与其他农艺措施相配合;4. 改进化肥剂型,如造粒、复合、包膜等5. 改进施肥方法、施肥机具;6. 作物营养性状遗传改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意义1. 可提高施肥的经济效益;2. 减缓自然资源的耗竭;3.

12、 减少肥料生产和施用过程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第三章养分平衡法一、名词解释1. 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效率提出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的配比方案和相应的 施肥技术。2. 养分平衡施肥法是根据作物计划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估算施肥量的方法, 以“养分归还学说”为理论依据。3. 基础产量指不施肥的作物产量。4. 目标产量目标产量是实际生产中预计达到的作物产量,即计划产量是确定施肥量最基本依据。5依存率作物对土壤养分的依赖程度叫做依存率6. 以地定产法 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确定目标产量的方法。7. 以水定产法根据生育期内降雨量与播前土壤有效含水量 来确定目标产量的方法。8. 水

13、量效应指数10 mm 降雨量生产作物的经济产量的千克数。9. 养分系数形成100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10. 肥料利用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施入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数。11. 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 指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占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的比率。二、简答1. 什么是土壤养分依存率?指作物对土壤养分的 依赖程度。土壤养分依存率 越高则肥料利用率越低;相反,土壤养分依存率越低肥料利用率越高。2计算肥料利用率有哪两种方法?失踪法;田间差减法 肥料利用率=(施肥区农作物吸收的养分量-不施肥区农作物 吸收的养分量)/ (肥料施用量*肥料养分含量)*100% 。3. 地力差减法和土壤养分校正系数法

14、计算施肥量的公式各是什么?二者本质的区别何在?施肥量地力差减法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 目标产量基础产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中该养分的利用率土壤养分校正系数法土壤供肥量=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2.25定义:肥料利用率是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施入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 数;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是指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占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的比率。影响因素:肥料利用率是最易变动的参数,因作物种类、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和农艺 措施而异,同一作物对同一种肥料的利用率在不同地方或年份相差甚多,因此施肥使必 须测定当地的肥料利用率;虽然土壤有效养分的土测值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值,但若乘以 土壤养分利用

15、率则可以反映土壤真实供应的养分量。数值大小:一般来讲,肥料利用率不会超过100%,而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由于受浸提状况和根系生长状况的影响,则有可能大于100%。4. 如何计算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每公顷农作物从N P、NK、KP小区吸收某种养分数量/ (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 2.25 )1005. 土壤养分依存率与肥料利用率二者有什么关系?肥料利用率 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施入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数。土壤养分依存率:是指作物对土壤养分的依赖程度。土壤养分依存率越高则肥料利用率越低;相反,土壤养分依存率越低肥料利用率越高。6. 结合施肥的基本原则,论述养分平衡施肥法有什

16、么不足。7. 目标产量是如何确定的?各方法的应用条件是什么。目标产量是实际生产中预计达到的作物产量,应该是一个非常客观的重要参数,既不能以丰年为依据,又不能以歉年为基础,只能根据一定的气候、品种、栽培技术和土壤肥力来确定,而不能盲目追求高产。主要有 3 种方法:以地定产法:就是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确定目标产量的方法。【依存率】利用依存率确定目标产量的基础工作是进行田间试验,设置无肥区和完全肥区两个处理。只应用于土壤无障碍因子以及气候、雨量正常的地区。以水定产法:在降雨量少,又无灌溉条件的旱作区,限制农作物产量的因子是水分而 不是土壤养分,在这些地区确定目标产量首先要考虑降雨量和播前的土壤含水量,

17、然后 再考虑土壤养分含量。【降水量=土壤水分X 3】前几年平均单产法: 一般利用施肥区钱 3 年平均单产和年递增率为基础确定目标产量的方法叫前几年平均单产法,其计算公式为目标产量=(1+年递增率)X前3年平均单产8. 养分平衡法中养分平衡的含义是什么?“平衡”之意就在于通过施肥补足土壤供应不能满足农作物计划产量需要的那部分养分。9. 为什么可以用基础产量估算土壤供肥量?施肥量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目标产量基础产量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中该养分的利用率二:计算题1. 石河子某农场2008年小麦亩产300kg,麦收后种植短期绿肥,秋播前翻压,估计土壤 肥力可恢复到500kg小麦的水平,计划 2009

18、年亩产小麦500kg,并准备亩施2500kg厩 肥作底肥,不足的氮素用尿素补充,问需要施用尿素多少公斤?已知:1)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要吸氮 3kg2 )厩肥的含氮量为 0.2%,氮素利用率为15%3 )尿素氮肥利用率 40%2. 设某块菜地为中等肥力,于早春测定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测定值分别为:75mg N kg -1,35 mg P kg -1,100 mg K kg -1,今年计划种植春茬黄瓜,预计目标产量为 60 000kg/ha,需要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各多少kg/ha ?已知:1)每生产 1000kg 黄瓜需要吸 N 3kg、P2O5 1.05kg ,K2O 4kg

19、2) 土壤氮、磷、钾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35%,23%,32%3 )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5%,20%,50%第四章营养诊断法一、名词解释1. 营养诊断施肥法利用生物、化学或物理等测试技术,分析研究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物正常 生长发育的营养元素丰缺、协调与否,从而确定施肥方案的一种施肥手段。2. 土壤诊断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供应状况确定肥料的种类和适宜的用量。3植株诊断依据作物的外部形态和植株内部的养分状况及其与作物生长、产量等的关系来判断作物的营养丰缺协调与否,作为确定追肥的依据。4作物潜伏缺素期植株外部形态尚未表现缺素症状,而植株体内的某种养分浓度少到足以抑制生长并引起减产的阶段。5植物养分

20、的临界浓度 是指当植株体内养分低于某浓度,作物的产量(或生产量)显 著下降或出现缺乏症状时的浓度,有人也称这一浓度叫临界值(水平)等。6. 幼苗法利用植株幼苗敏感期或敏感植物来反应土壤的营养状况。7. 形态诊断通过外形观察或生物测定了解某种养分的丰缺状况。8. 症状诊断根据作物体内不同营养元素生理功能和移动性各异,缺乏或过剩时会表现出各种特有的症状,只要用肉眼观察这些特殊症状就可判断作物某种营养元素失调。9. 长势长相诊断利用生物测定或观察植株形态的方法判断,如颜色、整齐度、强壮度。10. 化学诊断通过化学分析测定植株体内营养元素的含量,与正常植株体内养分含量标准值接比较而做出丰缺判断的方法。

21、11. 叶分析法 以叶片为指示器官分析各种养分的含量,通过与参比标准比较来判断作物养分丰缺的方法。12. 指示器官某个最能反映养分丰缺程度的器官或组织,该器官对某种元素的含量变异最大,而且变异与产量的大小相关性最大。13. 营养诊断施肥综合法 用叶片养分诊断技术,综合考虑营养元素之间的平衡状况和影响 植株生长的因素,从而确定施肥次序的一种诊断方法。受作物品种、生育期、采样部位等因子的影响较小,精确度更高,对作物及林木均适应。14. 相对产量指不施某种养分的产量占施足该养分产量(最高产量)的百分率。15. 酶学诊断是利用作物体内酶活性或数量变化来判断作物营养丰缺的方法。16. 施肥诊断以施肥的方

22、式给予某种元素或几种元素以探知作物缺乏某种元素的诊断方 法。二、简答论述题1、土壤营养诊断的依据和方法有哪些?依据 养分供应的强度因素:即土壤溶液中养分的浓度(活度),是土壤养分有效性大小的一个因素,代表作物利用该养分的难易,受土壤质地、结构、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养分供应的数量因素:液相养分 +可进入溶液的固相养分,即有效养分总含量,代表该养 的供应能力。土壤营养诊断的方法:幼苗法(K值法):利用植株幼苗敏感期或敏感植物来反映土 壤的营养状况。例如,利用油菜幼苗测定土壤磷的供应状况,K=B/A*100% 式中:K为土壤供磷程度;B为缺磷时幼苗生物量;A为完全养分时幼苗生物量。田间肥效试验 法。微

23、生物法。化学分析法。2、植株营养诊断的依据和方法有哪些?依据1作物体内养分的分布特性2作物体内养分的含量特点3作物体内养分再利用规律4 土壤供肥-作物吸肥-作物生长的关系植株营养诊断的方法:一为形态诊断:症状诊断;长势、长相诊断。二为化学诊断: 叶分析法:1、组织速测发;H、全量分析法。叶片营养诊断标准:1、临界值法;、标准值法;川平衡指数法;W养分比值法。三为DRIS法。四为相对产量法。3、目前植物营养诊断主要采用哪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植株营养诊断的方法主要有形态诊断、化学诊断、施肥诊断、酶学诊断及物理诊断等。形态诊断 :优点:通过外形观察或生物测定判断植物养分状况的手段,简单易行。缺点

24、:症状诊断时,只有在植株缺乏一种元素时有效,若缺乏两种或以上元素抑或是缺乏一种却无典型性形状时会造成误诊,因此其具有局限性。长势长相诊断时,由于作物品种更新换代频繁,外观长势长相变化大,该方法受影响程度较大。化学诊断:优点:采用直接比较法,其结果最能直接反应作物的营养状况,是判断营养 丰缺与否最可靠的依据。缺点:适合测定的养分及植株测定部位具有局限性,往往需要结合其他方法 共同测定才能较准确地判断出植株的营养状况。施肥诊断 :优点:可直接观察作物对被怀疑元素的反应,结果最为可靠,也可用于诊断 结果的检验。缺点:需要一定的时间。酶学诊断 :优点:灵敏度高、酶促反应与元素含量相关性好、酶促反应的变

25、化远远早于形态的变异、还可用于元素过量中毒的诊断。缺点:测定值不稳定、有些测定方法较繁、有关测试技术不十分完善。物理诊断 :优点:灵敏度极高。缺点:步骤繁琐、耗时多、仪器昂贵尚未广泛应用。4、为什么说在植株化学诊断法中选择采样部位十分重要?6、作物组织速测法基于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经常以叶柄或者叶鞘为取样测定部位?组织速测法:通过测定植物某一组织鲜样的养分含量来反映养分的丰缺状况,是一种半定量半定性的测定方法。叶柄或叶鞘(养分变化幅度常比叶身大,对养分丰缺反应敏感;叶绿素少,对比色干扰小)7、叶片全量分析法进行营养诊断时对叶片的选择的原则?叶片的选择1 一般情况:采用进入生理成熟期的新叶;2缺

26、素症状的应急诊断:选择典型症状植株采取有症状的叶子,同时采取正常植株的同一部位的叶片作为参照;3潜在缺乏的诊断:根据可能缺乏元素在植株体内的移动性难易决定部位。8、简述土壤供肥和作物体内养分浓度和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1.同一养分浓度可以得到不同的产量;同样的产量可以有不同的养分浓度;2.产量越低,养分浓度变化的范围越大;产量越高,养分浓度变化的范围越小;3.作物高产时,必须使营养元素有一个最合适的含量,且比例适宜。9、简述DRIS营养诊断法的原理和步骤。原理:植物生长量是叶片各种营养元素的浓度和它们之间的平衡两个变量的函数。不同的养分浓度下,各元素间有复杂的比例,只有在最适浓度和最佳平衡条件下

27、,才能获得最高的生物量。步骤:(1 )确定诊断标准 (2)确定需肥次序第五章肥料效应函数法一、名词1. 肥料效应函数反映施肥量与产量数量关系的函数式2. 总产量曲线表示投入量与总产出量关系的曲线3. 边际产量指增减单位量肥料所增加或减少的总产量。反映施肥量增加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动率,是确定经济合理施肥量的重要依据。4. 平均增产量指某一施肥量时单位肥料的平均增产量。5. 等产线 肥料效应曲面上产量相同的各点连线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6. 脊线 等产线上斜率等于 0 和无穷的各点连线。7. 边际代替率 两种养分的边际产量之比倒数的负值,8. 养分的交互作用 总效应与单独效应之差9. 边际产值 增减

28、单位量肥料所引起的总产值的增减额,即边际产量与其价格之积。10. 边际成本 成本对肥料用量的一阶导数,即肥料的价格11. 边际利润 增减单位量成本所引起的利润的增减额12. 经济最佳施肥量 指在单位面积上获得最大施肥利润的施肥量,是经济施肥的上限。13. 最大利润率施肥量 单位投资获得最大施肥利率的施肥量。14. 经济合理施肥量 经济最佳施肥量时单位面积的施肥利润量大。二、简答1 、简述肥料效应函数的类型与性质 。类型:直线相关 y b0 b1x 式中: y 为作物产量; b 0为施肥前的地力产量; b 1为效应系数。不足之处:不能反应施肥量递增时表现出的报酬递减以及过量施肥而产生的总产量下降

29、现象。只有在 土壤养分很低时才出现。曲线相关施肥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是指数函数曲线形式,即作物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按一定的渐渐率增加,而趋向于最高产量的极限。只能反映到达最高产量前的肥料效应效应系数不是常数 不施肥时的产量为 y0 如果有不同的养分影响产量 考虑到肥料的损失 斯皮尔曼方程式 逆多项式这两种多项式反映的曲线形式介于二次多项式与平方根的多项式之间。S 型肥料效应曲线。特点:土壤供肥量很低时,增施单位量肥料的增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增, 直至转向点。超过转向点后,增施单位量肥料的增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减,产量按渐减率增加,直到最高产量点。超过最高产量后,继续增加施肥量,总产量随施肥量

30、的增加而递减,出现负效应。2、对于单元肥料效应函数和多元肥料效应函数,分别如何计算其边际产量?3、经济最佳施肥量应满足什么条件?边际产值等于边际成本,故 R =0 ,增施肥料已不能增加利润,单位面积的施肥利润达到最 大值,此时的施肥量即为经济最佳施肥量dy/dx*Py=Px 或? y/ ?xi*Py = Pxi4、“S”肥料效应曲线指的是何种类型的曲线?有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如何? 三次多项式“ S”形肥料效应曲线的特点:在土壤供肥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增施单位 肥料的增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直至转向点为止。超过转向点后,增施单位量 肥料的增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减,因而,总产量按渐减率

31、增加,直至最高产量点为 止。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作物有一最高产量,超过最高产量后,继续增施肥料,则 总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减, 出现负效应, 但是总产量的递减率可能小于到达最高产 量的递增率。无限量的增施肥料可能使产量下降为零。农业生产实践中,往往由于土 壤中含有一定量的养分,使不施肥的生产水平超过转向点,掩盖了效应递增阶段,因而 肥料效应曲线往往呈二次多项式、平方根多项式等曲线形式。5、有限量肥料最优分配的原则及计算方法是什么? 施肥量介于最大利润率施肥量与经济最佳施肥量之间时投资的合理分配问题。一元肥料不同田块的增产效应相同采用平均分配的原则 不同田块的增产效应不同各田块的肥料种类相同,

32、应以各田块养分的边际产值相等的原则 不同田块的增产效应不同各田块的肥料种类不同, 应以各田块养分的边际产值与其肥料价格 之比相等的原则。多元肥料效应函数最优利润施肥量的确定同一肥料效应函数、不同肥料效应函数间各养分的边际产值与其肥料价格之比均相等有限量肥料的养分经济最佳配比?y/ ?x1*Py/Px1=?y/ ?xi*Py/Pxi=1x1Px1+ +Xn Px n=M6、如何计算经济合理施肥量?经济合理施肥量:R?0三、计算1. 冬小麦氮肥试验的肥料效应函数方程如下:Y = 3800 + 50.2X- 0.18X2,已知肥料的价格成本为3.4元/kg,小麦产品的价格为1.3元/kg,请问最大产

33、量施肥量是多少?经济 最佳施肥量是多少?2. 玉米的氮磷效应函数为: Y = 156.22+ 15.34N-0.7898 N2 +11.43P- 1.193 P2+0.1071 NP ,已知 N, P2O5的价格分别为1.4元/kg 、1.2元/kg,玉米的价格为 0.3元/kg , 请问N、P肥的经济最佳施肥量各是多少?第六章植物营养的模拟研究方法一、名词1. 模拟培养试验模拟培养试验又叫培养试验,它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用特制的容器栽培农作物,并进行各种科学试验的方法。因此,培养试验又泛指采用人工模拟、人工控制所进行的各类农作物栽培试验。2. 幼苗实验植物短期培养模拟试验又叫幼苗试验。3.

34、 框栽试验利用特制的木框、水泥池、塑料板框为容器控制植物生长的土壤、水分、养分等进行的农作物栽培试验,统称框栽试验。4. 土培试验 土培试验以土壤为栽培植物的介质,是一种更接近于自然条件的生物试验方法,但可以排除外界环境条件的差异和干扰。5. 溶液培养试验溶液培养是在某种营养混合液中进行的生物试验,由于营养混合液通常是水溶液,通常也叫水培试验。6. 无土栽培无土培养或叫无土栽培,是泛指除土壤以外的各种植物生长的介质。7. 完全营养液含有植物所必需的全部营养元素(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内的营养液。8. 不完全营养液在溶液培养和砂培试验中,除了采用上述完全营养液之外,有时为了研究某种营养元素对

35、植物的生理效应,往往必须采用不完全营养液。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改变完全营养液的成分,欠缺元素可用非必需元素的化合物代替,除去必需元素化合物.9. 砂培试验 与水培的目的相同,即把同样的培养液加到砂中来培养 高等植物的一种方法。 和水培相比,其特征是根的氧气供应较好,更接近于自然状态。二、简答论述1模拟研究方法的特点有哪些?1、培养试验的土壤一般只取自土壤的耕作 _ 农作物只能从耕作层的土壤中吸收养分。2、由于培养试验人为地控制了盆钵中土壤的水分和温度,所以土壤中养分的释放过程 和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情况,均与田间条件有所不同。3、培养试验所用的土壤,经过人工翻挖、过筛、混合,土壤的耕层构造与自然结

36、构状 况受到破坏,盆钵中土壤的透水性、通气性,均与自然情况有所不同。4、培养试验的施肥量大于田间一倍至数倍。5、为了保持盆钵中土壤的湿度,灌水频率和速度均远远高于田间。6、培养试验中几乎没有养分的淋失,因此,在盆栽条件下对肥料形态与肥料利用率的 评价显然与田间是有差异的。7、必须与田间试验相互配合,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2. 土培试验技术中要注意哪些问题?1 土壤选择2 灌溉是试验成败的关键因素。3. 溶液培养的特点有哪些?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溶液培养模拟研究的特点 1 植物生长的环境是液相。植物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都靠人工供给,营养液中养分的形态、种类、浓度、供应时间均由人工控制。2

37、盆钵中养分分布是均匀的。3 液相环境缺乏空气,必须定期向溶液中补充空气:4 营养液的浓度改变,需要定期更换营养液或采取流动培养的方法5 营养液缓冲性能小。由于植物对溶液中养分吸收不平衡,溶液 pH 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因此溶液培养试验必须每天测定并调整溶液的 pH 。注意 1 打气 2、调节 pH 值 3铁的补充 4 营养液的更换 5水温调控4. 配制营养液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原则: 确定各种营养液时, 应以植物的需要为依据, 模拟土壤溶液浓度或植物体内营养物质 的组成设计而成 。依据: 1 选用三种或四种可溶性盐类组成混合溶液,在一定的全盐浓度下,改变各种盐类的 浓度比例从而组成生理平衡的营养

38、液。2 农作物收获物组成中的营养元素成分为依据,从而确定营养液组成。3 模拟植物根际土壤溶液浓度配制成不同种类营养液。5. 在选择营养液时要注意哪些问题?1 在不同营养液的组成中,氮磷形态有较大的差别 2 不同农作物对营养液有不同的适应性3 农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对营养液浓度要求不同6. 砂培试验的特点是什么?管理过程中注意哪些问题?特点:1以砂子或砾石作为植物根系生长的固体介质;2以营养液作为植物养分的来源,是介于溶液培养与土培试验之间的模拟研究方法;3砂砾培养需要间歇性浇水,水分管理比溶液培养要多;4通气较好,不需另加通气设备,可以减少强烈通气对植株造成的伤害。第七章植物营养田间研究方法一、

39、名词1植物营养田间研究方法:指在田间条件下研究植物营养及其行为规律、供应状况和调控 方法。其主要内容是田间肥料试验。2. 田间试验设计制定能够通过统计分析解释试验效应的措施。包括试验方案设计和方法 设计。3. 方案设计 根据研究目的和试验条件确定试验因素和试验处理,并构成试验方案。4. 方法设计 针对既定的试验方案和试验条件,制定能够剔除试验系统误差,减少和估计出试验随机误差的实施方法。5. 试验因素人为地控制某因素以准确判断和测量其对某事物的影响程度。6. 试验处理 为研究试验效应而人为设置的不同水平或不同水平的组合7. 试验方案 同一试验所有处理的总和。8. 试验方案的均衡性 指一个因素的

40、不同水平进行比较时,与这些不同水平搭配的其他因 素和水平是相同的。9. 试验效率 指单位人力物力的投入所获得试验信息的多少。10. 完全实施方案将各试验因素不同水平一切可能的组合均作为试验处理的设计方案。11. 不完全实施方案用完全实施方案的一部分处理构成试验方案就得到不完全实施方案。不完全实施方案可以是均衡试验,也可以是不均衡试验。二、简答论述题1植物营养田间研究的特点是什么?试验条件接近于自然气候和生产实际,用于校验其他一切研究方法的试验结论。2试验方案设计的原则有哪些?总体原则:具有较高的试验效率并能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分原则: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2要有严密的可比性3要提高试验效率4设计与

41、统计方法的一致性3. 单因素试验设计的要点是什么?1、水平范围:指试验因素水平的上下限区间。2、水平间距:试验因素不同水平的间隔大小。水平间距要适宜,过大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过小易于被试验误差所掩盖。具体大小因作物种类,试验条件,植物营养元素,土壤肥力水 平及变异,重复次数和统计检验的置信度的不同而异。4. 复因素试验设计的目的和要点分别是什么?目的是考察因素的主效应及其交互作用,确定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优化组合。完全实施方案:将各试验因素不同水平一切可能的组合均作为试验处理的设计方案。不完不完全实施方案:用完全实施方案的一部分处理构成试验方案就得到不完全实施方案。全实施方案可以是均衡试验,也可

42、以是不均衡试验。5. 试验方法设计的原则有哪些?(一)设置重复(二)随机排列(三)局部控制6. 选择试验地时要注意哪些问题?1 土地面积和形状 2 代表性 3 地势平坦 4 广泛的一致性 5 不受特殊条件的影响7. 种植计划书包括哪些内容?( 1)题目( 2)方案( 3)施肥量( 4)施肥方法( 5)方法设计( 6)供试作物( 7)试验 地点( 8)播种日期( 9)田间区划( 10 )观测指标及时期8. 试验地管理的目的和原则是什么?当试验过程中某一处理发生了倒伏或病虫害,你准备 怎么办?目的:发挥肥效,控制非试验因素;原则: 最适:肥底肥料用量、灌水量、喷药量等一定要满足或无害于作物正常生长

43、的要求, 用量过高或过低都会成为肥料效应的限制因子; 一致:非试验因素的各种措施要尽可能做到各处理一致,确保不同处理效应的可比 性,因此,施肥、播种、灌水、中耕除草、采样等都要在同一天完成,实在不可能也要保证 同一区组的管理措施当天完成。9. 田间观测的内容一般包括哪几方面? 田间环境的观察 作物生育情况 作物生长 抗逆情况 意外情况或损害10. 试拟订一个小麦氮磷用量配比试验(3 X2设计,即氮3水平,磷2水平)的种植计划书及其田间区划图 (注:氮磷肥施用量可假设) 。11. 大田示范试验的意义和特点是什么?意义:1 小区试验结论的验证2 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评价3 新技术成果的宣传特点:(1

44、 )生产性(2 )试验性第八 章 常规 施肥 技 术一、 名词 解释1. 施肥技术 )是构成施肥技术的核心要素, 确定经济合理施肥量是合理施肥的中心问题2. 基肥 ,习惯上又称底肥,是指在播种(或定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入的肥料。作 用: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养分条件,通过源源不断供给养分来满足植物营养连续 性的需求,为发挥作物的增产潜力提供条件。3. 种肥 是播种(或定植)时施于种子或幼株附近,或与种子混播,或与幼株混施的肥 料。其目的是为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4. 追肥 在作物生长发育期间施用的肥料。目的:满足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养分的 需求。通过追肥施用,保

45、证了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养分的阶段性特殊需求,对产量的 形成是有利的。5. 撒施 将肥料均匀撒于地表,然后结合耕作使其进入土壤当中,实现土肥相融6. 条施 是开沟将肥料成条地施用于作物行间或行内土壤的方式。7. 穴施 在作物预定种植的位置或种植穴内,或在作物生长期内按株或在两株间开穴施 肥的方式。8. 环状和放射状施肥 以作物主茎为中心, 将肥料作环状或放射状施用的方式称环施和放 射状施。一般用于多年生木本作物,尤其是果树。9. 叶面施肥 把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喷洒在作物叶片上的施肥方式。10. 注射施肥 在树体、根、茎部打孔,在一定的压力下,把营养液通过果树的导管,输送到 植株的各个部位。

46、11. 灌溉施肥 肥料随灌溉水施入田间的过程。包括滴灌、渠灌和喷灌等,在灌水的同 时按照作物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对养分的需要和气候条件等准确地将肥料补加和均匀施 在根系附近及叶面上被作物吸收利用。灌溉施肥所用的肥料是水溶性化合物。12. 免耕施肥 是由免耕技术而产生的,即在免耕条件而进行的施肥。13. 精准施肥 是在定位采集地块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地块土壤、水肥、作物病虫、杂 草、产量等的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根据农艺的要求进行精确定位定量耕种、施肥、灌 水、用药的农业技术。精准农业技术是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与模块、决策支持系统)、农艺与以农业机械为主的工程技术的

47、综合。14. 机械化施肥 通过机械完成施肥的全过程或部分过程。二、 简答 论述1 、作物的施肥时期包括哪些? 分别是什么作用?要掌握什么原则? 施肥时期:基肥、种肥、追肥 3 种。1. 基肥作用: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养分条件,通过源源不断供给养分来满足植物 营养连续性的需求,为发挥作物的增产潜力提供条件。基肥的施用原则:数量要大,防 止损失;肥效持久;肥土、土肥相融;要有一定深度,养分要完全,有机无机结合的原则。2种肥的作用:一方面表现在供给幼苗养分特别是满足植株营养临界期时养分的需要;另一方面腐熟的有机肥料做种肥还有改善种子床和苗床物理性状的作用,有利于种子发芽、出苗和幼苗生长。施用种肥

48、时按照速效为主,数量和品种要按着严格的原则进行。种肥用量不宜过大,而且要注意施用方法,否则会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3追肥目的:满足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通过追肥施用,保证了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养分的阶段性特殊需求,对产量的形成是有利的。2、如何通过施肥方式的实施来提高基肥、种肥和追肥的效果?撒施:基肥,密植作物封垄后追肥条施:基肥,种肥,稀植、垄作的追肥穴施:基肥,种肥,追肥,点状施肥分层施肥:基肥,给不同土壤层次施入肥料随水施肥:追肥叶面喷肥:追肥环状和放射状施肥:果树追肥3. 施肥技术包括哪些要素?其核心要素是什么?其组成要素包括确定施肥量与养分配比、施肥时期、施肥方式和采用适当

49、的施肥机具施肥量是构成施肥技术的核心要素,是合理施肥的中心问题。施肥量影响因素环境因素:土壤、作物、气候、栽培条件等经济因素:肥料价格、产品价格、产量目标等技术因素:施肥方式3、估算施肥量的方法:养分平衡法、肥料效应函数法、土壤养分校正系数法、土壤肥力指标法第九章轮作施肥技术一、名词:1. 轮作 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 种植方式。轮作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2. 茬口土壤肥力特性 是指栽培某一作物后,前作对后作的土壤理化性质及病虫杂草感染 影响特点。3. 生茬 指栽培过禾谷类作物、块根、块茎类作物和茎叶类作物的茬口。4. 半熟茬 这一

50、类茬口是指栽培油料作物、食用豆类作物和棉花等的茬口。5. 熟茬 主要是指栽培豆科绿肥,豆科牧草等作物的茬口。6. 休闲茬 可以活化土壤养分,蓄纳雨水,对稳产和高产起到一定的作用。二、简答论述1. 轮作制度下肥料分配的一般原则是什么?轮作制度下肥料的分配原则:一般分配原则:均衡增产原则:统筹考虑,全面安排, 保证所有作物都增产。在不同种植区,在肥料分配上应给予重点作物以足够的保证,为 主要作物获得高产创造充足的物质条件。效益优化原则:当肥料有限时,在保证作物 优质、 高产的前提下, 少量肥料施在较大的面积上要比大量肥料集中施在小面积上获得 经济收益要高。用养结合原则:为了恢复地力和保持土壤养分平

51、衡,做到用地与养地 相结合,不断培肥地力,就必须以施肥方式向土壤补充足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或 者通过种植绿肥作物和合理轮作来恢复肥力,从而协调好土壤养分、水分、空气和温度 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肥料分配上要依据茬口土壤肥力特性,着重考虑养分的 适量施用,肥料种类的恰当选择与分配。不同轮作制度下的肥料分配原则:一年熟制肥料分配原则;一年两熟制肥料分配原则;两年三熟制肥料分配原则;立体 种植肥料分配原则。2. 以冬小麦 -大豆轮作系统为例,请设计一个 N、P 肥施用的施肥方案3. 轮作制度下的施肥与单个作物的施肥有什么不同?不同点:对象:轮作施肥制度是指针对某个轮作周期而制定的施肥计划,包括不同茬 口的肥料分配方案和作物施肥制度, 而单个作物的施肥制度则是指针对某一作物的计划 产量而确定的施肥技术。影响方面:轮作时要兼顾不同轮作类型的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在实现高产优 质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最优轮作类型;单个作物的施肥则只需考虑其本身对土壤和生态 环境的影响,施肥时工序也较简单。施肥量的确定:轮作制下要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