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学第5章_第1页
公共财政学第5章_第2页
公共财政学第5章_第3页
公共财政学第5章_第4页
公共财政学第5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概述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 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财财 政政 政政 策策 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财政政策概述l一、什么是财政政策一、什么是财政政策l二、财政政策主体二、财政政策主体l三、三、 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目标l四、财政政策工具四、财政政策工具l五、财政政策的类型五、财政政策的类型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l一、什么是财政政策一、什么是财政政策l(一)定义(一)定义l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财

2、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1. 支出政策支出政策 2.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 3. 预算平衡政策预算平衡政策 4. 国债政策国债政策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l(二)财政政策的演变(二)财政政策的演变1. 我国古代: “量入为出”、“轻徭薄赋”、“藏富于民”2. 亚当斯密: “廉价政府”3. 凯恩斯主义:(1) 干预经济;(2) 手段: 不仅有税收, 还有预算、 支出、 公债、 补贴等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l二、财政政策主体二、财政政策主体财政政策

3、的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而且主要是中央政府 改革前, 统收统支财政体制, 中央政府是政策制定者, 地方政府是政策执行者改革后, 地方政府不仅是政策执行者, 也是政策制定者, 从而出现 “抵制”行为和攀比行为。l三、财政政策的调控对象三、财政政策的调控对象1. 宏观财政政策: 社会供求总量2. 微观财政政策(1) 收入分配(2) 资源配置调控的三个层次:宏观、中观、微观1. 中观经济调控: 是指地区之间、 产业之间、 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 以及积累与消费之间的经济调控。2. 微观、 中观与宏观三个层次的调控很难截然分开, 尤其是宏观与中观层次。3. 宏观经济学应当以微观经济学的原理作为基础。l四

4、、四、 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目标 l1. 经济的适度增长经济的适度增长l2. 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l3. 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l4. 收入的合理分配收入的合理分配l5. 社会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l五、财政政策工具五、财政政策工具l1、税收、税收 l(1) 宏观税率宏观税率l(2) 税负的分配:税负的分配: 税种选择和税率制定;税种选择和税率制定; 税负转嫁;税收优惠;税收惩罚等税负转嫁;税收优惠;税收惩罚等l2、国债、国债 l排挤效应、排挤效应、 货币效应、货币效应、 收入效应收入效应l3、公共支出、公共

5、支出 l(1) 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 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购买l(2) 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 国库国库 财政支付财政支付l4、政府投资、政府投资 l 突破发展的突破发展的 “瓶颈瓶颈” 政府投资在政府投资在“基础瓶颈基础瓶颈”条件下所产生的条件下所产生的 “乘数效应乘数效应” SW1E1SW2E2U1U20V1V2YX图图15-1政府投资在政府投资在“基础瓶颈基础瓶颈”条件下所产生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乘数效乘数效应应”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l六、财政政策的类型六、财政政策的类型 l(一一)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

6、分来划分l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这种财政政策本身具有内在的调节功能,能根据经济波动情况,无需借助外力而自动地发挥稳定作用。l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意味着这种政策本身不具有内在的调节功能,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 (1) 汲水政策: 初始诱导a. 公共投资b. 规模有限c. 短期(2) 补偿政策: 反方向调节景气变动幅度的财政政策, 实现稳定经济波动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l(二二)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划分不同功能划分l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 是指

7、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致平衡。l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 是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在国民经济已经出现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消除通货膨胀,达到供求平衡。l中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 是指财政收支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非均衡财政政策和均衡财政政策非均衡财政政策和均衡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盈余或减少盈余以及增加赤字或减少赤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财政政策成为非均衡财政政策。收支均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财政政策成为均衡财政政策。预算收支平衡或

8、均衡财政政策,并不等于中性财政政策。因为通过支出结构的调整和税收政策的调整,同样可以对经济发挥调节作用,而且平衡预算本身也有乘数效应。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l一、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一、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l二、财政政策效应二、财政政策效应l三、财政政策乘数三、财政政策乘数 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一、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一、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财政政策工具通过某种媒介体的传导转变为政策目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财政政策工具通过某种媒介体的传导转变为政策目标变量的过程。标变量的过程。(一)财政政策工具与收入分配(一)财政政

9、策工具与收入分配1. 个人(1) 改变货币收入者实得的货币收入a. 征税b. 补贴(2) 改变货币收入者的实际购买力a.货币的升值或贬值2. 企业(1) 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 (二)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供给(二)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供给货币是媒介(三)财政政策工具与价格的关系(三)财政政策工具与价格的关系1. 价格政策: 政府定价2. 税收3. 补贴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l二、财政政策效应二、财政政策效应财政政策效应即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财政政策效应即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 政策的政策的有效性有效性政策的积极作用(实现政策目标产生的效果)政策的积极作用(实现政策目标产生

10、的效果)政策研究费用政策研究费用+政策执行费用政策执行费用+补偿费用补偿费用(或效率损失或效率损失) =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l三、财政政策乘数三、财政政策乘数 l依据经济学关于国民收入的决定方程式推导出依据经济学关于国民收入的决定方程式推导出财政政策乘数财政政策乘数 l税收乘数、购买性支出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税收乘数、购买性支出乘数、平衡预算乘数l1. 财政支出乘数=1/1bl2. 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b/1bl3. 平衡预算乘数=1 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l一、货币政策简介一、货币政策简介l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

11、配合的必要性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l三、不同的政策组合三、不同的政策组合l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l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l一、货币政策简介一、货币政策简介 l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l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稳定货币。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稳定货币。l我国中央银行的货

12、币政策手段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 l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专业银行专业银行)发放的发放的贷款贷款 l存款存款准备金准备金制度制度 l利率利率 l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 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l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财政政策一般直接影响经济, 而货币政策则通过利率来间接影响经济。l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作用机制 财政政策: 收入和支出 货币政策: 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l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 作用方向消费需求 财政政策: 社会消费需求和个人消费需求

13、货币政策: 个人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财政政策: 调整产业结构, 经济结构合理优化 货币政策: 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l两者在扩张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两者在扩张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要通过货币政策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扩张或紧缩需求的 “总闸门”。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l三、不同的政策组合三、不同的政策组合l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l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l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l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

14、策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一)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一)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1. 刺激经济增长,2. 扩大就业,3. 有通货膨胀的危险 (二)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二)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1. 遏制需求膨胀和通货膨胀2. 可能带来通货紧缩和经济滞后 (三)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三)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1. 控制通货膨胀2. 保持适度经济增长3. 如果货币政策过松, 难以抑制通货膨胀 (四)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四)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1. 控制通货膨胀2. 保持适度经济增长3. 长期使用会积累起巨额财政赤字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

15、力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 分析工具: IS-LM 模型1. 衡量标准: 财政支出乘数2. 制约因素:(1) 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IS 曲线的斜率(2) 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LM 曲线的斜率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的效力财政政策的效力 图图15-2 财政政策的强弱财政政策的强弱0Y财政政策效力强财政政策效力强财政政策效力弱财政政策效力弱LMIS(平缓)(平缓)Yi0YLMiLM(平缓)(平缓)ISIS(陡峭)(陡峭)LM(陡峭)(陡峭)ISi0财政政策效力弱财政政策效力弱财政政策效力强财政政策效力强Y0i货币政策的效力货币

16、政策的效力 图图15-3 货币政策的强弱货币政策的强弱LMIS(平缓平缓)YOiiOLM(平缓)(平缓)ISYiOYLM(陡峭)(陡峭)ISOYIS(陡峭)(陡峭)LM货币政策效力强货币政策效力强货币政策效力弱货币政策效力弱货币政策效力强货币政策效力强货币政策效力弱货币政策效力弱i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l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 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比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比较1. 财政政策外部时滞短, 货币政策内部时滞短。2. 如果在政策影响被感觉到之前条件发生了变化

17、, 政策最终可能会使经济不稳定。 认 识 时认 识 时滞滞行 政 时行 政 时滞滞决 策 时决 策 时滞滞执行时滞执行时滞效 果 时效 果 时滞滞内在时滞内在时滞外在时滞外在时滞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图图15-4应对之策应对之策 自动稳定器 (automatic stabilizers): 当必要时不用采取有意的政策变动就可以刺激或抑制经济的制度。 一般包括:1. (累进) 所得税2. 失业保险3. 福利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l一、一、 1997年以前的财政政策年以前的财政政策l二、二、1998年以后的财政政策年以后的财政政策l三、我国财政政策

18、实施及政策转型的思考三、我国财政政策实施及政策转型的思考l一、一、 1997年以前的财政政策年以前的财政政策1. 1996 年以前的宏观调控: “一放就乱、 一乱就收、 一收就死、 一死再放”2. 财政政策: 以减税让利为代表的放松政策3. 问题: 支出上升, 而收入减少; “两个比重” 下降4. 1993 年 “适度从紧” 以抑制通货膨胀5. 1994 年分税制改革6. 1998 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实行积极财政政策l二、二、1998年以后的财政政策年以后的财政政策(一)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成就 :1. 加大基本建设支出, 推动经济增长2. 加快基础实施建设, 调整

19、经济结构3. 加大技术革新力度, 推动产业升级4. 增大教育和科研投入, 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5. 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提高城镇居民收入, 增加就业6. 增加农业投入,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7. 使财政收支导向良性循环, 并丰富了国家宏观调控的经验(二)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2005 年开始由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仍然是一种偏松政策, 或者是一种松中有紧的政策。1.基本维持现有规模的赤字水平,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基本维持现有规模的赤字水平,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a. 保持可统筹调度和运用的财力b. 运用国债资金保证重大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c. 减轻财政支持各项减收增支体制改革的压力2.积极增加积极收入,合理调整增长速度,增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积极增加积极收入,合理调整增长速度,增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作用做大 GDP 这个蛋糕, 财政收入总量这个蛋糕仍然是增长的。3.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管理,提高效率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管理,提高效率财政收支和预算改革4.推动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l三、我国财政政策实施及政策转型的思考三、我国财政政策实施及政策转型的思考(一)美国和日本的前车之鉴1. 美国 20 世纪 70 年代的经济滞涨2. 日本 20 世纪 90 年代经济的 “10 年萧条” “失去的十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