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下古文复习题9桃花源记?1. 桃花源记?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后人把不受外 界影响的地方或梦想中的美好世界称为.2、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表达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3.解释以下句中加粗的词渔人甚异之 具答之欲穷其林)欣然规往诣太守寻病终落英缤纷 才通人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皆叹惋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欣然规往)4.与出卜列句中加粗词的古义和今义1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古义:今义: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古义:今义:今义: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今义:二、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5-13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
2、,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5. 给画线处填上适宜的原文,.6. 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缘俨然见渔人
3、,乃大惊 便要还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咸 来问讯 余人各复 延至其家7. 用现代汉语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渔人甚异之: 林尽水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8. 指出这段文字中的四个成语24)139. 末句中“黄发垂髻用的修辞方法是A比喻B夸张C借代D比照10. 这两段有四个词的意思相同,它们是 、11. 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12. 第2段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3. “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表现桃花源中人什么样的心理10?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31环,心乐之.伐竹取道,
4、下见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土氐为屿,为I®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 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佶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 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一: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土氐参差悄怆邕二: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丛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隶而丛者参差披拂佶然 翕忽 寂寥潭中鱼电百许头不可久居以其境过清俶尔水尤萄倒以其境过清犬牙
5、琶且卷石底以少似与游者相匚佶然俶尔旦白皿翕忽悄怆隶而从者水垄清冽/、PJ久居影布右上乃记左三:填空1、本义作者是_,子, 朝文学豕.本文是他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_2、本文是根据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特点写的,文中的作者的感情变化 .3、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时,作者连用了五个动词,它们是: 、见.4、 点明小石潭方位的句子是 ,点明小石潭潭水特征的词语是 描写小石潭水底的石头的句子是 .写这些石头的目的5、 描写小石潭周围极幽极佳的景致的句子是 .6、 “水尤清冽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 .7、 课文第二段,作者写潭水时,通过具体描写、等景物,是为了突出潭水 的特点.特别能表现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外表
6、写鱼, 实际写水的句子是.8、 作者具体描写鱼,采用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写鱼静态的语句有 , 写鱼动态的语句有.9、 第三段是写石潭西南面溪流的特点, 写溪形的句子是,写溪岸的句子 是.运用 修辞手法,用 的曲折和 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 ,用 来形容小溪的岸势,使人倍感形象逼真.10、第四段写的是对小石潭环境总的印象和感受,写石潭环境的句子是 直接表达作者此时心境的句子是 .这一段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11、为什么在第五段才一一列出“同游者12、小石潭的景与作者的情势如何统一的13、“似与游者相乐 中写到“乐,与后文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是否矛盾为什么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为山水游记,
7、是柳宗元贬为永州司马时写的一组游记中的第四篇,这组游记名为“永 州八记.B本文根据游览顺序写景,层次井然,脉络清楚,值得借鉴.其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一 一潭中景物一一小潭源流一一潭中气氛.C在文中作者着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而这幽静给作者的具体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D文中一开头便写到“闻水声,如鸣31环,心乐之,这一句中的“心乐之三个字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E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写出了鱼跳出水面的活泼姿态.F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中“斗“蛇名词做状语.G第二段通过写鱼表现水的空明清澈.H “坐潭上 一段最能表达作者游览的心境.五:译句子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
8、皆假设空游无所依.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1?核舟记?写出以下字的意思1.有奇巧人2.罔不因势象形)()()3.核舟一( )(4.毛大苏泛赤壁云)5.局pJ 黍许( )(6.启窗而观7.普棒专之( )(8.雕栏相望焉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10.右青棒之)11.中峨冠而多髯者)( )(12.如有所语)13.共两膝相比者)(14.佛印绝关弥勒15.妙首昂视16.神情与易、黄小属17.珠可切切数也)18.居右者椎.髻仰面19.其人视端容寂)( )20.假设听茶声然21.其船背稍夷.22.钩 IBI 了了_,其色墨23.长曾不盈寸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二、找出以下句中的通
9、假字并解释1. 便要还家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3.遍右臂支船)4.左手伸-衡木5.虞山王毅叔远甫刻()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7.选贤与能)8.矜、寡、孤、独、废疾者 )9.荡胸生曾云)10.混黄华叶衰三、比较以下字在句中的含义木:能以径寸之木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以至鸟兽、木石文曰“初平山人奇:明有奇巧人有:明简巧人长约八分有司长约八分有司为:为'吕室、器皿、人物:中峨冠向多髯者为东坡中峨冠向多髯"东坡 启窗而观为人五;为囱八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可:口黍讦八:盖大办泛、壁八珠可历历数也此中人语云五、按要求填空1. 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作者是 2. 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
10、者是宋代大作家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中的句子.3. 黄庭坚是 朝的文学家,字 .4. 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5.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 的特点,说明雕刻的 精巧.6. 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 “一个动作和“ 的神态看出来.7. 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 的性格特点.8. 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 ", 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9. 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 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 态贝U显得.10 .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 、的说明
11、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11. 点明全文中央的句子是12. 最能表达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六、译以下句子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 中轩敞者为舱,箸篷覆之.4.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6.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7. 其人视端容寂,假设听茶声然.8. 细假设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9.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10.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七、答复以下问题1. 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2. 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3. 作者在说明船的正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说 船舱,再说船头和
12、船尾呢八、阅读?核舟记?节选,完成第12-14题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 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箸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那么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修之.船头坐二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 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 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13、,神 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遍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一一珠可历历数也.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箸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 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 矣哉!12. 解释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2 其两膝相比者比:13. 用现代汉语译下面的句子.3分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译:14. 下面是有关文中“核舟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原文答复,后两空用自己的话答复4分核舟简介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是一个" 的桃核,雕刻
14、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刻得",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间局部有箸竹叶做成的船篷、 、雕着花纹的栏杆.这些都充分表达 了雕刻者.21庄子?二那么(-北冥有鱼一、根底演练1.给卜'列加点的字注音.北只维()住琴扶摇2.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1怒而0 怒:(2)志怪者也 志:3林摇而上者九万里挎:扶摇:4去以六月息者也息: 5 亦假设是 那么已矣 是: 3. 指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北冥有鱼4. 辨析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息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为其名为娘)化而为鸟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号南冥也其写名为鹏)写视下也共正色邪而化而为鸟)怒而飞5. 以下句子中,句
15、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南冥者,天池也A.后遂无问津者B .齐谐?者,志怪者也C.亦假设是那么已矣D.似与游者相乐6. 将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 怒而飞,其翼假设垂天之云.(2) 是鸟也,海运那么将徙于南冥. (3)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挎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7. 填空.(1) 本文选自庄子集释?.作者,名,( 朝代)时期哲学家,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 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的?.题目是编者加的.(
16、3) 出自本课的成语有: 二、同步解读阅读全文,答复以下问题.8 .作者主要通过 、两个故事来说明“逍遥的真正含义.9.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梦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10. 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旨是: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是不自由的.请你结合这一主题,谈谈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根底演练1. 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嵌梁 磐鱼 循其本老2.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固不知子矣固:请循其本循:1安知鱼之乐 安:2全矣全:43. 将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子固非鱼也
17、,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3既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4. 以下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子/固非/鱼也D .既吾/知之而/问我二、同步解读阅读全文,答复以下问题.5. 庄子坚持认为“出游沉着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6. 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更欣赏谁为什么11 .点明庄子所讲故事含义的是哪句话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庄子怎样的性格22?虽有佳肴?、根底稳固一译以下句中加点的字词.18分1、虽有佳肴23、虽有至道 45、教然后知困7、然后能自强也、不知其旨也、是收学然后知缺乏6 、然后能自反也8、学学半9、教学相长也
18、二译以下句子.15分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 3、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命?曰:“学学半.三填空.34分1、礼记?,又名« »,家经典者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朝代人名编撰.2、“四书是指» «» «» « ?.“五经是指» «» « » «» « ?.3、学记?是?»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系统性的论文.其中许多
19、看法和熟悉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等.二、水平提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译以下句中加点的字词.6分不知共旨也知困咎后能自强也)兑命?是故学然后知缺乏)其此之谓乎)2、划出卜'列句子的停顿.4分1是故学然后知缺乏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3. 请译以下句子4分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2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19. 本文的中央句是2分.20、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4分一.
20、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选贤用法:?大道之行也?解释:与能2不独亲其亲用法:解释:3不独子其子)4矜、务)、职()、戏、麽歧者5男有刊,女有归.)6是故谋闭而不兴 7 盗窃乱贼11 而不任8故而不闭9是谓大问10货恶其弃于地也译下面的句子.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3.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3.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4.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5. 男有分,女有归.三、从文中选出与以下句子意思相近的句子1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及幼以及人之幼 3男耕女织
21、,丰衣足食 4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四、依据“故外户而不闭这句话,你知道可提取一个怎样的成语吗.五、写出大同社会的三个根本特征.六、填空大道之行也?选自 ?,这部书是 家经典之一, 朝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二阅读大道之行也?,按要求做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 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0.卜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选贤与能B.矜
22、、寡、孤、独、废疾者矜(gu)C.男有分,女有归分(f m)D.是故谋闭而不兴兴(x mg)11.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B.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修崇尚、培养是故因此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大家一样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3分)译文: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3分)译文:13.根据选文,“大同社会有以下特征:(3分).阅读课文注释,完成下面根底题1 .解释划线的词.选贤与能货恶其弃于地也故人不独亲其亲是故谋闭而不兴?大道之行也?男有分,女有归天下为公盗
23、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阅读语段,答复以下问题: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 有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 解释以下句子中的字.故人不独亲其亲故:女有归归:讲信修睦睦:废疾者废疾:谋闭而不兴兴:故外户而不闭闭:2. 写出以下句子中通假字的及其意义.选贤与能.矜、寡、孤、独、废话者皆有所养.3. 大道之行也?选自 ,这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 是西汉 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
24、编纂而成的.4. 研读课文填写:大道的 内涵是 、.5. 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名文,有两个成语出自其中, 它们分别是 、c 6 .“大同社会的特征有哪 3点7.“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23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相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1、划分节奏分1
2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两处2虽有千里之能一处2、加点字解释1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2 一食或尽粟一石 不以千里称也 才美不外见 5执策而临之 2、译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4、 用文中语句填写:3分本文的中央论点是:.2全文的主 旨句是:.3写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4揭示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5、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伯乐比喻 , “千里 马比喻 , “食马者比喻 .3分6、 请写出两个含“马字的成语.2分 7、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 ,寄托了怎样的思想
26、感情8、“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说法,启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9、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一阅读古文,答复以下问题1、 解释以下加点字的含义.2分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机之间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2、 .找出以下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4分 才美不夕卜见 通 含义: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 含义: ; 通 含义: 其真无马邪通含义:3、.译下面的句子.2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 .归纳文章第2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2分二阅读古文,答复以下问题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
27、食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译下面的句子.3分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 3、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4. 第3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2分三阅读又言又,答复以下问题1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1分食马者不知其2. 对文章的中央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天下无马.B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 .用现代汉语译句子.2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能千里而食也2 分.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4. 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将人才比作“,而以伯乐喻指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2分5、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说明该怎么做.参照最后一节,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3分四阅读古文,答复以下问题1. 给以下句中加点的“食字注音并释义.4分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缺乏. 食之不能尽其材.2. 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理解正确的项是2分A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证实它们的存在有先有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杭州及周边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保密协议模板
- 海口房屋买卖合同
- 个人公积金商业贷购房合同
- 15 我们不乱扔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幼儿表演性舞蹈创编实例
- 员工加班调休统计分析报告审核奖惩管理制度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第十九章 生态系统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1单元 长度单位 教案
- 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 打破学习瓶颈,走出高原反应ppt课件
- 束管监测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及岗位责任制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专升本(语文)科目考试题库(含历年重点题)
- 后勤管理安全生产培训内容122页PPT课件
- 直销人必备—目标与计划
- 等离子体光谱诊断实验报告
- COMMERCIAL INVOICE 商业发票
- 永磁吸盘使用方法及安全事项
- 哈萨克斯坦2050战略总统国情咨文(中文版)
- 接待手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