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习题_第1页
《诸子百家》习题_第2页
《诸子百家》习题_第3页
《诸子百家》习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1课 诸子百家一、填空1孟子(1)主张:政治思想核心:“仁政”,要求统治者以_对待人民,并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人性论:主张人性本善说;义利观:倡导“_”,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2)地位:_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孟子被尊为“_”。2荀子(1)主张:天命观:提出“_”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人性论:主张“性恶论”;政治思想:治国应以礼教为主,_并施。(2)评价:荀子的思想取诸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_具有深远的影响。二、选择1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其中,我

2、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获取的精神营养是()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 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C先义后利,关注民生 D仁爱友善,以德服人2孟子活了84岁,比孔子多活了11年,这在当时已经是大寿星了。你认为孟子长寿的秘诀是()终生善养“浩然之 气”民众利益的代表者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品德高尚、善养成德A BC D3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

3、境不好,应择善 而居知识点二墨子与墨家4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 万赵国大军围攻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 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知识点三庄子与道家5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有隐士之称,对他的评价正确的是()庄子以消极避世的态度面对人生,毫无可取之处庄子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张对于今天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有启发意义庄子在文学、美学方面很有建树,影响深远庄子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不注重人在现实

4、社会的价值,这种价值观是可取的A BC D知识点四韩非与法家、孙膑与兵家6法家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够成为显学而备受统治者推崇,是因为()适应了当时社会改革的需要符合当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A B C D7下列对孙膑的介绍,不正确的是()A是春秋时期兵家思想的杰出代表人物B他的思想深受孙子兵法的影响C广泛吸收了法家等学派的思想D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8在统治人民的 方法上区别最大的是()孟子 墨子庄子韩非A B C D9促进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最重要原因是()A社会大变革 B经济的发展C政治剧变 D统治阶级的提倡10易中天在谈到自己的新作

5、(下图)时说:“我以儒家为线索贯穿这本书的始终,这里并没有尊孔之意,更没想过要独尊儒术,这本书最后的结论反而是 要反对独尊一家。”据此,你认为易中天()A反对儒家思想,认为其不利于社会进步B尊崇各派思想,认为其都是进步的C认为各种思想的碰撞交流不利于文化的发展D认为各种思想的碰撞交流有利于文化的发展三、材料题11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6、,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 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请回答:(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国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老子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材料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墨子材料四“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

7、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韩非子请完成:(1)归纳以上材料中各派的基本主张。(2)材料四与材料二中的“德”有何不同?答案:一、1.(1)仁爱之心养浩然之气(2)唐亚圣2.(1)天行有常礼法(2)中国哲学二、1A2D3A4D5C 6D7A8B 9A10D三、11. (1)史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2)史料解释:民贵君轻。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3)历史评价: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12(1)材料一主张实行“愚民”政策,使民无知无欲;材料二主张以德治民,反对刑杀;材料三主张从下层人民中选举贤能,治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