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统计学原理习题练习第一章,总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包含 三种涵义,即/、 。2、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 、 和。3、当我们研究在校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全体学生为 ,而每一名学生则 。_4、统计总体按其所包括的单位数是否有限可分为 和 。5、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 和 。6、工厂数、商店数属于 变量,而产值、销售额属于变量。7、统计指标的基本结构包括 和 两部分。二、单项选择题:1、标志是:A、说明总体的质的特征的名称B、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C、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D、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2、了解某市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A、
2、该市集体所有制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集体所有制的每一工业企业C、该市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D、该市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3、对某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总体单位是A、该班的全部学生/B、该班的每一名学生/C、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D、全部学生的学习成绩/4、考生的数学成绩分别为60, 68, 75, 82, 90,这五个数字是 /A、指标B、标志C、变量D、标志值/5、下列标志哪个属于品质标志 ?A、年龄 B、性别 /C、工资 D、体重6、变量是指A、可变的数量标志B、可变的数量指标C、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D、可变的品质标志7、了解地区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A、地区全体企业B、
3、每个职工C、每个职工的工资D、地区工资总额 8、某厂工人的平均工资是A、数量指际 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 D、总量指标9、某人年龄为.20岁,则年龄为:A、品质标志 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 D、变量值10、连续变量可以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C、通常取整数D、是职工人数、设备台数等这类变量11、某班要统计学生的年龄和体重,上述两个变量A、均为离散变量.B、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12、统计指标体系指的是A、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一个整体B、若干个互不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一个集体C、一系列相互限制的统
4、计指际组成的一个集体D、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数量标志组成的一个整体三、多项选择题:(在各选择答案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A、数量性B、同质性C、总体性D、具体性E、社会性F、综合性2、某市科技人员调查中A、该市所有的科技人员是总体B、每一个科技人员是总体单位C、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数量指标D、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质量指标E、科技人员的年龄是变量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A、全国人口数是总体/B、每个人是总体单位/C、人口的性别是指标D、人口的年龄是数量标志/E、男性人口总数是指标4、要了解100户养鸡专业户的经营情况,则数量标志是A、养鸡专业户的户数B、每一养
5、鸡户的养鸡数C、100户养鸡户的养鸡数D、每一养鸡户的收入E_100户养鸡户的总收入/5、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统计指标、A、社会总产值/B、商品 /C、某同学该学期的平均成绩85分D、原煤计划生产量 300万吨E、全市年供水量 8414万吨6、指出下列指标中的质量指标A、劳动生产率B、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C、利税额D、设备利用率E、一段时期新出生人口数7、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表现为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性D、差异性E、客观性8、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质的特征,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 量的特征,所以A、数量指标可以用数值表示B、质量指标不可以用数值表示C、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
6、表不E、质量指标与品质标志都可以用数值来表示9、某台设备有以下标志表现,数量标志表现是A、C702车床B、原值2150元C、使用年限30年 D、转速12000转/分E、复杂系数5R10、研究某厂全体工人情况,可变标志是A、工龄 B、厂籍C、性别 D、工资E、籍贯四、判断题:1、统计实践活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统计学只有三百 多年的历史。()/2、全国的耕地面积是统计总体。)3、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4、工人每班生产的产品数量是数量标志。工(/)5、女性是品质标志。()6、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需要用数值来表示。()7、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而来的,而质量指标
7、是由品质标志汇总而来的。()8、变量值就是标志值。()9、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10、工资80元、100元、150元、180元这四个数值是四个变量。()11、人的年龄是离散变量。()12、一个统计总体只能有一个指标,构成总体的总体单位也只能有一个标志。(五、简答题:1、统计一词的涵义是什么 ?其关系如何?2、什么是总体?什么是总体单位?怎样理解“总体和总体 单位是可以互相转化”这句话 ?3、什么是指标和标志?二者之问关系如何?4、什么是变异、变量、变量值 ?举例说明。5、什么是统计设计?统计设计的基本分类有几种 ?6、社会经济统计学与其它学科之间有什么关系?7、什么叫统计指标体系
8、?第二章统计调查一、填空题:1、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 、和。2、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分为 和;按 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 和 。3、全面调查有 和 两种;非全面调查则主要指 调查、调查和 调查;按搜集调查资料的方式,可分为 和 。4、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 加以选择,而抽样调查的样本单 位则是 加以选取,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的选择不受因素的影响。5、要了解某城市中工业企业的职工素质情况,调查对象 是,调查单位是乙填报单位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调查按其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A、统计报表(或定期全面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C、
9、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D、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 /2、一次性调查A、只能是定期的/B、只能是不定期的C、可以是定期或不定期的D、可以是经常性的3、在统计调查中,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是: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总体单位4、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表 5、调查时间是:(甲)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乙)进行调查,所经过的时间;标准时点是:(丙)调查时实际登记的时间;(丁)所调查状况存在的时间。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6、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 7月l5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A、调查时间
10、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时间7、对两个企业(先进的和后进的)进行详细描述,根据包括的总体单位的范围看,这是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8、进行户籍登记,根据包括总体单位的范围看,这是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9、对占煤炭开采量 75%的大矿井进行劳动生产率调查,根据所包括的总体单位范围看,这是: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10、某乡为测算其粮食产量,随机地抽取了若干块地进行实地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11、统计报表一般多属于A、经常性的非全面调查B、经常性的全面调查C、一次性的非全面
11、调查/D、一次性的全面调查/12、下列情况哪一种适于一次性调查/A、商品销售额B、商品购进额/C、商品库存额D、商品销售量 /三、多项选择题:/1、在工业企业设备调查中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2、获得我国人口状况统计资料采用的调查方式有:A、普查B、全面统计报表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E、典型调查/3、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指:A、某一客体不可能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B、某一客体可以同时作为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C、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向上报 告调查内容的单位D
12、、调查单位是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填报单位是 调查项目的承担者E.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都是总体单位4、统计专门调查包括A、统计报表B、抽样调查C、普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5、统计报表的特点是A、自上而下统一布置B、自上而下逐级填报C、按规定的报送时间报送D、按照统一的表式和项目填报E、属于全面调查6、普查属于A、一次性调查B、全面调查C、非全面调查D、经常性调查E、专门调查7、下列调查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A、普查、C、典型调查E、统计报表8、某企业按规定时间 则B、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2004年度生产经营情况统计年报,A、调查时间为 B、调查时间为 C、调查时间为 D、调查期限为 E、
13、调查期限为1年零1个月.1年1月1个月1天2005年元月31日向上级提交了四、判断题:1、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基础。()2、调查单位就是进行调查工作的单位。()3、填报单位也就是调查单位。(/4、普查和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所以这两种方法可以互相代替。()5、经常性调查都是定期调查,而一次性调查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八6、经常性调查需对调查对象进行连续不断的登记。 ()7、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都可以用来推断总体特征。()8、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就是调查人员认为比较重要的。单位。 ()9、典型调查中所选的单位是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 )10、在抽样调查中每个总体单位被抽取的
14、机会均等。()五、简答题:1、什么是统计调查?它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占有什么地位 ?2、普查和统计报表有何区别 ?3、试述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之间的关系。4、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和联系?5、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有什么区别?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填空题:1、统计整理在整个统计工作中起 的作用。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的选择。3、统计分组的作用是划分 、研究、分析现象 之间 。4、变量可以作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而 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5、按品质标志分组所编制的分配数列称 ;按数量标志分组所编制的分配 数列称。、6、分配数列是由 和 两个要素构成的。7、统计表从其内容上看可分 和 两部分。8、统
15、计表按其主词的分组情况可分 、和 三种。9、统计表的宾词设计可分 和 两种。10、频率是指 在总体单位数中所占的比重。11、概率是用以衡量 出现可能性大小的一种尺度。/12、概率的取值范围为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各组界限的划分B、总体按品质标志分组 /C、选用多个分组标志进行分组形成分组体系/D、善于运用复合分组/2、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A间断 B 、重叠/C相等 D、不等3、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数组多少A、成正比 B 、成反比C、无比例关系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4、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A、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16、B、组数的多少不同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D、选择分组标志的数量多少不同5、在下表中劳动生产率(件/人)企业数 (个)组中值(件/人)(千件)工人人数5060855150060705651000/ 7080375700809028530090以上195160合计19一3600其全距等于A、9555=40 B 、10050=50C、10060=40 D、9060=306、上表的宾词是A、劳动生产率和企业数指标B、企业数指标C、劳动生产率指标D、企业数、产量、工人人数等指标7、上表的分组标志是A、企业数 B 、产量C、劳动生产率 D、工人人数8、次数分配数列是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B、按品质标
17、志分组的数列C、按数量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D、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9、今有工人按工龄分配的变量数列,变量是:(甲)工人数;(乙)工龄。又有工厂按工人数分配的变量数列,频数是:(丙)工人数;(丁)工厂数。正确答案是/A、甲丙 B 、乙丙C、甲丁 D 、乙丁 /10、一连续变量,其末组为下限是500的开口组,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组中值为A、520 B 、510/C、500 D、540/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分组,哪些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 /A按性别分B 、按工龄分C按职称分D、按工资分E、按键康状况分2、在组距式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A、总体单位的多少成正比B、组数的多少成正
18、比C、组数的多少成反比/D、全距的大小成正比/E、全距的大小成反比/3、在组距式数列中,组中值A、是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B、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C、在开口组中无法确定D、在开口组中参照邻近组的组距来确定E、就是组平均数4、下面哪个标志宜于进行等距分组A、零件尺寸的误差B、工人的文化程度C、人口普查中的人口年龄D、成年人的身高E、商店按营业额分组5、统计分组体系的形式分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复合分组体系B、简单分组形成复合分组体系C、简单分组形成平行分组体系D、复合分组形成平行分组体系E、复合分组形成复合分组体系6、对于离散变量数列A、可以编制组距式数列B、不能编制组距式数列C、不能
19、编制单项式数列D、可以编制单项式数列E、既能编制单项式数列,又能编制组距式数列7、对于连续型变量A、只能编制组距式数列B、不能编制组距式数列C、只能编制单项式数列D、不能编制单项式数列E、既能编制单项式数列也能编制组距式数列8、统计表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A简单表 B 、调查表 C、分析表 D 、汇总表或整理表E、分组表和复合表9、统计表按统计数列的性质分,可分为 A、空间数列表 B、时间数列表C、时期数列表 D、时点数列表E、时空数列结合表10、有一表式如下:按年龄分组合计性另1J车间男女一k 一二甲(1)/(4)(5)(6)20以下21 353650506060以上合计/根据表的主词分组情况和
20、宾词设计具体内容可以看出,该表/ A是简单表B 、是分组表C是复合表D 、为简单设计E、为复合设计四、判断题:1、统计整理是整个统计工作的中心环节。()2、按数量标志分组可以形成变量数列。()3、频率是指各组的次数与其相应的组距相比。()4、频数从上向下累计叫向下累计;从下向上累计则称向上累计。()5、在组距式数列中,全距就是最高组的组中值与最低组的组中值之差。()6、统计表是统计资料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7、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分组,形成复合分组体系。()8、古典概率是根据大量的、重复的统计试验结果来计算随机事件各种可能结果的。(五、简答题:1、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2、
21、统计分组的作用有哪些 ?3、怎样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4、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在编制分配数列时有何不同?5、分组体系有哪几种类型 ?其作用如何?6、什么是次数分布?有哪些影响要素? 六、实务题:22 17 181617201823171717 17 181717171819201716 18 161617252117181816 17 1716192017162117 16 17 16 171、某班级学生年龄(岁)如下:1718 19 24 19 16试编制分配数列。83 88 123 110 1182、某工厂同工种的 40个人完成个人生产定额百分数如下:158 121 146 117108 10
22、5 110 137 120 163 125 136 127 142 135107 118 103 87 115 141 117 123 93 142126 138 151 101 86 123 114 119 126 108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数列。3、某车间工人的有关资料见下页表:试设计下列统计表,并整理出统计表中各项数字:(1)按一个数量标志分组,宾词简单设计;(2)按一个数量标志分组,宾词复合设计;(3)按一个品质标志分组,宾词简单设计;(4)按一个品质标志分组,宾词复合设计。职工代号性别年龄工种月工资(元)1 /r女31铳工15602男27钻工11003男36车工1560
23、4女34车工14005男56刨工2000 6男27车工11007女51钻工18008女27镇工12009女26刨工110010男43钻工160011男49铳工180012女37刨工160013男26镇工125014男21刨工90015女18车工60016男19铳工80017女18钻工600第四章统计数据(综合指标)一、填空题: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 总量和 总量。2、计算每一职工的平均收入时,职工人数 ,当研究目的是通过每一企业平均职工人数来观察企业规模的时候,职工人数则为 。/3、时期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发展过程 的总量;时点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状况上的总量。/4、常
24、用的相对指标 、/5、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的比例为1: 3(A),积累率为25% (B),这里(A)为相对指标;(B) /为 相对指标。/6、检查长期计划完成情况时,由于计划规定任务有不同的性质,因而就产生了 和 两种不同的检查分析方法。7、某厂的劳动生产率计划比去年提高8%,执行结果提高10%,则劳动生产率计划执行的提高程度为。8、社会经济统计中常用的平均指标有 9、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为 /尸、。10、由于标志值(变量值)的次数对、的大示源权衡轻重的作用。故次数又称为。11、权数有两种表现形式,即 权数和 权数,由此产生了加权算术平均 数的两种计算公式,分别为 和 /。12、在平均数的
25、计算中,如果已知现象总体的各单位具体资料,应采取的计算公式为,当资料已经分组得出次数分配的情况下,应采取的公工为。13、由平均数或相对数求平均数时,如果权数资料为基本公式的母项数值,应采用的形式,如果权数资料为基本公式的子项数值,应采用 的形式。14、中位数是位于数列 的那个标志值;众数是在总体中出现次数的某一标志值。它们也可称为 。15、为了比较两个不同水平数列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异,必须利用。16、由是非标志求平均数, 其平均数为 ,标准差为 二、单项选择题:l、表现社会现象和过程的规模、总量、水平的指标是:(甲)绝对数;(乙)相对数。绝对数可用下述计量单位表示,(丙)千克、米,件、吨、公里
26、等;(丁)系数、倍数、百分数、千分数等。A 、甲丙 B 、乙丙C 、甲丁 D 、乙丁、2、在考核中长期计划执行情况时.计划任务数若是以全期应完成总数下达,则计划完成 程度相对指标计算应采用:A、累计法 B 、水平法 C、两种方法均可 D、两种方法均不可3、能计算总量指标的统计总体必须是;A 、全及总体 B 、同质总体C、有限总体 D、无限总体4、动态相对数是根据每一后续时期的指标同:(甲)以往时期比较求得; (乙)初始时期比较求得。/A 、甲 B 、乙/C 、甲乙 D 、一/5、强度相对数表示:(甲)存在一定联系的两个不同名指标的对比;(乙)同一时期属于不同对象或区域的两个同名指标的对比。比较
27、相对数表示:(丙)存在一定联系的两个不同名指标的对比;(丁)同时期或同时点的属于不同对象或区域的两个同名指标的对比。A、甲丙 B 、乙丙 、/C 甲丁 D 、乙丁/6、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提高 2%实际上提高了 6%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完成程度是多少?A 、 B、3% C 、4% D 、i%7、计划规定成本降低 5%实际上降低了 2%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比较为百分之几?A % B 、 C、110% D 、107%8、计划任务相对数(本年计划数 /上年实际数)为150%动态相对数为165%计划完成 相对数为:(甲)。% (乙)110%动态指标为%计划完成程度为103%计划任务相对数为:(丙)% (丁)
28、111%A、甲丙 B 、乙丙、C 甲丁 D 、乙丁 /9、某地区产量资料如下(单位:千吨)年份/粮食产量其中:小麦2000/2001002001/250150动态相对数为:(甲)(乙),。结构相对数为(丙),;(丁),A、甲丙B 、乙丙C甲丁D 、乙丁10、在计算标志平均值时, 若标志总量是直接以指标表现的各个标志值总和,应采用的平 均数公式为: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 D、平方平均数11、当用组平均数(各组比重不同)计算总平均数时,应采用的平均数公式是:A、简单算术平均数B 、加权算术平均数C、简单调和平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12、假如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扩大7倍,那么平均数
29、:A 、增加B 、减少C、不变 D 、无法判断13、假如各个标志值都减去 20个单位,那么平均值就会:A 、减少20 B 、减少到1/20、C、不变 D 、不能预测14、假如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10个单位,那么平均数:A 、增加 B 、减少C、不变、D 、无法判断15、今有两个露天煤矿的资料,在计算两露天矿每个工人/平均采煤量时,应利用哪个指标为权数:A、矿井数 B 、工人数/C、采煤总费用 D1、每一工人平均昼夜采煤量/16、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全年实际完成的产值分别为/400万元、600万元、500万元。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108%、 /106%、108%则该公司三个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30、计算公式为:“八 108% 2 106% 1A 3/1108% 400 106 600 108% 500B400 600 500,400 600 500C 、 400600500108% 106% 108%D、3/1.08 1.06 1.0817、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小,而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A 、接近于标志值大的一方、B 、接近于标志值小的一方C、接近于大小合适的标志值D、不受权数的影响18、在变异指标中,其数值越小,则A、反映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 、反映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 、反映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反映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
31、低。19、两个总体的标志平均值相同,这两个总体的变异指标是否相同?(甲)是;(乙)不一定。两个总体标志平均值不同,这两个总体的变异指标是否可 以相同?(丙)是;(丁)否。A 、甲丙 B 、乙丙C 、甲丁 D 、乙丁20、如果甲数列的标准差大于乙数列的标准差,则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日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甲数列C不能确定哪个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D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与标准差无关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哪些是总量指际A、某商店月末商品库存额B、1某地区人口净增加数c、全国高等学校历年毕业生人数D、某工厂月末在册人数E、按人口平均钢产量2、时点指标的特点有A、可以连续登记B 、只能间断
32、登记/C、数值可以直相加 D、数值不能直接相加/E、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直接无关3、下列哪些指标是时期指标?/A、材料库存量B 、库存增减量/C、银行存款期末余额D、基建投资额E、学校每年毕业人数F、学校年末在校人数/4、比较相对数可用于/A、不同国家或单位之间比较B、实际水平与计划水平比较C、不同时期的水平比较D、先进水平与落后水平比较E、实际水平与标准水平比较丁丁5、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有: A、计划完成相对数 B、比较相对数C比例相对数D 、动态相对数E、结构相对数F、强度相对数6、相对指标中,属于同一时期数值对比的有:A结构相对数/ B 、比例相对数C计划完成相对数 D、比较
33、相对数E、动态相对数F 、强度相对数7、相对指标中,分子和分母属于同一总体的有:A结构相对数B 、比例相对数C计划完成相对数 D、比较相对数E、动态相对数F、强度相对数8、下列指标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A、工人劳动生产率 B、人均国民收入C、人均粮食产量D、人口死亡率E、人均粮食消费量9、下列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A、生产工人占职工人数的比重B、某厂男女职工的比例为 1: 2C、某地每1000名居民中就有50名医护人员D、甲地去年的工业总产值为乙地的80%E、某年的积累率为 30%10、相对指标可以采用的表现形式有:A、系数或倍数B 、成数C、复名数 D 、百分数或千分数E、倒数11、选择平均
34、数的权数时要考虑:A、它必须是标志值的直接承担者B、它必须是次数C、它与标志值相乘具有实际经济意义,能够构成“标志总量”D 、它可以是由相对数表示的频率E 、它可以是由绝对数表示的频数12、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各组次数相等B 、各组变量值不等C、各组次数不等D、各组次数都为1/E 、变量数列为组距式数列/13、应采取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是A 、已知工人的各级工资水平和工资总额求平均工资B 、已知某工厂各车间废品率和废品量求平均废品率C、已知某工厂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量,求平均计 划完成百分比D、假定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并已经知道各组 产量求平均劳动生产率。E
35、、已知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14、标志变异指标中的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变异系数)的区别是:A 、两者的作用不同B 、两者的计算方法不同C 、两者的适用条件不同D、指标表现形式不同E 、与平均数的关系不同15、与变量计量单位相同的标志变异指标A、全距B 、标准差C、平均差 D、标准差系数E、平均差系数四、判断题:1 、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2、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为无名数。()3、标志总量是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总和。()4、标志总量也就是总体总量。()5、平均数反映总体现象的集中趋势,标志变异指标则说明变量的离中程度。()6、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中,分子标志总量与分
36、母总体总量是两个总量指标,它们之间没有什么直接关系。()7、变量值的大小决定了平均数的大小。()、8、有两个平均数分别为 200和400,它们相应的标准差分别为7和13,所以后一个平均数比前一个平均数代表性强。( )9、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10、平均指标将各单位的数量差异抽象化了,所以它的数值大小与个别标志值无关。()五、简答题:1、什么是总量指标?其作用如何?2、什么是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各有什么特点?3、相对指标有哪几种形式 ?各有什么不同之处?4、平均指标和强度相对数有什么不同?5、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 ?有什么作用?6、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7、众数和中位数有什么特点 ?它们
37、各自的适合条件是什 么?六、计算题:1、某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产量应达到56万吨,计划执行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吨年份第年第年第年第四年第五年上半年下半年上半年下半年4445451011111414141515试问该产品需要多少时间完成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并确定该产品的计划完成程度。2、某工厂工人某月份工资资料如下表中所示:按工资额分组(元)工人人数/ 600以下2/ 600 7005700 8007800 90013900 1000181000以上15合计60试计算其平均工资。3、某集团公司有15个分公司,2004年按其生产某产品平均单位成本的高低分组资料如 下:按单位成本分组(件/
38、元)企业个数 (个)各组产量在总产量 中所占比重(%100 120222120 140740140 160636合 计12100试计算该集团公司该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4、某地一个月内甲、乙两个农贸市场某种蔬菜的批发价格及成交额如下:品种价格(元/500克)成交额(兀)甲市场乙市场A 2200044000B4800024000C2500025000合计一9500093000试问哪一个市场的蔬菜平均价格高?说明原因。5、某市本月招收各类职业人员如下:职业男性女性报考人数录用率%报考人数录用率%/A350202040B2002545/30C506 248总计60089 /6、某居民小区调查该小区居民
39、户均拥有图书的资料如下:户均拥有量(本)户数10一20620一301030一402040一503050一60/4060一702407080 /6080册以上20试计算该小区户均图书的众数和中位数。7、某车间两个小组工人加工零件的资料如下:第一小组第二小组工人按加工零件“数分组(件/日)工人人数工人按加工零件 数分组(件/日)工人人数50一60145一55260一70155一65170一80365一75380一90475一85390100185一951合计10合计10试比较两个小组哪个组的平均加工零件数代表性强?为什么?8、根据平均数及标准差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标志平均数等于 2600
40、,离散系数为3%,试问其方差为多少?(2)总体的标志平均数为13,而各标志值平方的平均数为174,试问离散系数为多少?(3)方差为25,各标志值平方的平均数为250,试问平均数等于多少 ?9、已知甲乙两乡农业收获量资料如下:按地形 分组甲乡乙乡播种面积 (亩)比重%总产量 (千克)播种面积 (亩)比重%总产量(千克)旱田21070661502004060000水田90 305850030060187500合计300、100124650500100247500试比较说明哪个乡的生产情况好?为什么?第五章 时间数列一、填空题:1、按组成动态数列指标性质不同,动态数列可分为432、总量指标动态数列按
41、照指标性质不同分为 和两种。3、平均发展水平是对 求平均数,统计上又 叫/。发展速度和间 的i 京一系 可用公式增长量和之间 的关系可用公式4、发展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 发展速度。 二者之 来表不。5、由于选择基期的不同,增长量可分为 增长量两种, 二者 来表小O6、平均发展速度的两种计算方法是 和。前一种方法的侧重点是从 出发来进行研究,后一种方法是从出发来进行研究。7、增长1 %绝对值是以逐期增长量除以相应的用百分数表示的 速度,也可以用 除以100来求得。8、填下表中空格:年份2000200120022003定基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二、单项选择题:1、时间数列表明:(甲)总体按
42、某标志分组的结构;(乙)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动。时间数列水平是:(丙)总体中标志变量的一定值;(丁)某日或某时期的指标值。A、甲丙 B、乙丙C、甲丁 D、乙丁2、表明社会现象在某一日上的发展水平的动态数列称为:(甲)时期数列;(乙)时点数歹U。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每年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是:(丙)时期数列;(丁)时点数列。A、甲丙 B、乙丙/C、甲丁 D、乙丁/3、根据时期指标动态数列入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是用:/A、简单算术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C、加权算术平均法D、“首尾折半”法/4、累计增长量等于:(甲)逐期绝对增长量之和;(乙)逐期绝对增长量连乘积。定基发展速度等于:(丙)环比发展速度的总和;(丁)
43、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A、甲丙 B、乙丙/C、甲丁 D、乙丁5、增长速度的算法是:A、数列水平之差B、绝对增长量同发展速度之比C、数列水平之比D、绝对增长量同作为比较基础的数列水平之比6、增长1%绝对值指标等于:(甲)发展水平除以增长速度;(乙)绝对增长量除以增长速度; (丙)作为比较基期的数列水平除以5 100; (丁)绝对增长量除以发展速度。A、甲丙 B、乙丙C、甲丁D尸乙丁7、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 8%、6%、5%、7%,则定基增长速度为:A、8%X 6%X 5%X 7%B、(8%X 6%X 5%X 7%) 100%C、108% X 106% X 105% X 107%D、(108%X 1
44、06%X 105% X 107%) 100%8、用几何平均法求平均发展速度时,被开方的数是:(甲)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乙)环比发展速度之和。这个指标的根次等于:(丙)动态数列水平的项数;(丁)环比增长速度的项数。A、甲丙B、乙丙C、甲丁D、乙丁9、年平均增长量等于A、逐期增长量的项数除以累积增长量B、最后一年与最前一年发展水平之差除以数列发展 水平的项数C、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之和的一半D、累积增长量除以逐期增长量的项数10、某地区粮食产量的平均发展速度1999 2001年是,20022003年是,则19992003年这5年的平均发展速度是A、3.03 1.05B、5/1.03 1.05C、V
45、1.033 1.052D、羽.033 1.05211、假如每年绝对增长量稳定,那么环比增长速度:(甲)下降;(乙)稳定不变。如果每年发展速度稳定,那么逐年的绝对增长量是:(丙)增加;(丁)保持稳定。A、甲丙 B乙丙C、甲丁 D、乙丁/12、某商店3年中商品流转额平均每年增加1万元,则商品流转额发展速度/A、年年增长 B、年年下降/C、年年保持不变D、无法做结论/13、一时间数列有30年数据,若以五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数列有多少年数据?A、30 年 B、28年 /C、26 年 D、25 年 /14、对动态数列进行修匀,利用直线公式 y=a+bt,参数b说明A、年平均绝对增长量B、年平均发展速
46、度C、年平均增长速度D、数列的平均水平15、在线性趋势方程 y=a+bt中,参数a表示:A、年平均绝对增长量B、年平均发展速度C、年平均水平/D、t=o时动态数列水平16、季节比率是指某月的平均水平与/A、该月的实际水平相比/、B、全年的总水平相比C、各年总的月平均数相比D、该月的修匀值相比三、多项选区题1、时点数列的特点有A、数列中各指标数值相加无意义/ B、数列中各指标数值相加有意义C、数列中各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期长短无关D、数列中各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期长短有关E、数列中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登记得到的2、统计中常用的序时平均数有A、平均发展水平B、平均增长量C、环比发展速度D、平均增长速度E
47、、增长1 %的绝对值F、平均发展速度3、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是A、时间的长短应该一致B、总体的范围应该一致C、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一致D、指标数值的变化幅度应一致E、指标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等应一致4、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进行平均而求得的平均数称为:AC平均发展水平B、序时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动态平均数E、一般平均数5、下列相对数时间数列中,哪些是属于两个时期数列对比构成的A、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动态数列B、工业企业人员构成动态数列C、销售利润率动态数列D、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动态数列E、资本金利润率动态数列 ,6、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A、几何平均法B、算术平均法C、调和平均法D
48、、方程式法 /E、简单平均法7、下列哪个关系是正确的A、各个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B、各个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C、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计增长量、D、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环比发展速度E、发展速度- 1=增长速度 /8、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具体包括、A、期初水平B、期中水平、C、期末水平 /D、报告期水平E、基期水平/ F、增加水平9、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A、移动平均法B、半数平均法C、最小平方法D、季节指数法E、水平法和累计法10、绝对数时间数列的派生数列是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分配数列D、相对数时间数列E、平均数时间数列四、判断题:1、绝对数时间数
49、列中的各个指标数值是可以相加的。()2、动态数列又称时间数列,它与分配数列是相同的。()3、某地粮食产量与10年前相比增加了 4倍,也就是翻了两番。()4、平均增长量等于累计增长量除以数列的项数。()5、如果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同,应拟合直线。()6、若时间数列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同,应拟合指数曲线。()7、季节比率也称季节指数,用来分析测定现象的季节变动情况。()8、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线的基本要求是:原数列与趋势线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 9、如果逐期增长量年年相等,则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也年年相等。(10、如果逐期增长量年年相等,则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年年下降。()五、简答题:1、什么叫动态数列?它与分配数列有何区别?2、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医学院《医疗保险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创业企业品牌营销模式创新重点基础知识点
- 创业企业品牌价值评估重点基础知识点
- 五谷道场策划案例的分析
- 2024北京三十五中初二(下)期中英语试题及答案
- 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高中音乐教师工作总结(29篇)
- 豪宅营销解码
- 2023年浙江省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车辆委托第三方付款协议书范文
- 《用户体验设计导论》第19章 苹果的产品设计创新
- 自考证据法学讲义(大全)
- 【海底捞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论文)11000字】
- 2024年汽车维修工高级理论考试题库带答案(满分必刷)
- 室上性心动过速-医学课件
- 英语专业四级听力50篇
- 课件:敏捷制造概述-美化讲解
- CJT156-2001 沟槽式管接头
- CJJT146-2011 城镇燃气报警控制系统技术规程
- 臭氧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