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压强练习题_第1页
认识压强练习题_第2页
认识压强练习题_第3页
认识压强练习题_第4页
认识压强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认识压强1、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重力大小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 压力的方向总垂直于物体表面 D 压力的大小决定了压强大小2、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A.牛顿 B.帕斯卡 C.焦耳 D.瓦特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有利于增大压强的是:( ) 4、两5、物体重力之比为1:2,与水平桌面接触面积之比为1:2,它静止时对桌面压强之比为: ()A 1:1 B 1:2 C 2:1 D 1:45、下列做法中,能够减小压强的是( )A.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B软包装饮料的吸管有一端被削尖C.刀钝了用磨刀石磨一磨 D将水平地面上的长方体砖由平放改为竖放6、小

2、明在下列情况中,对支承面压强最大的是 ( )A双脚站立在地面上不动时 B在走路时C靠坐在沙发上时 D.平躺在席梦丝软床上时7、如图所示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沿竖直方向(见图中虚线)截去一半,则剩下的半块砖与原来整块砖相比( )A. 对地面的压强不变 B. 对地面的压力不变C. 砖的密度减小一半 D. 砖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不变8、如图,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A向右移动一点(不落地),则物体A对桌面的( ) A.压力和压强都不变, 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C.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D.压力和压强都变大 9、A、B两正方体实心金属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3,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3,则

3、两金属的密度之比是( )A. 4:9 B.9:4 C.1:2 D.2:110、质量相同的三个正方体块,A为铜块,B为铁块,C为铝块,(铜铁铝)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 )A. PA=PB=PC B.PAPBPBPC D.无法判断11、用相同材料,相同质量的物质做成实心的长方体,球体和圆锥体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若三个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F乙,F丙及甲,乙,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丙F甲F乙B.P甲=P乙=P丙C.乙甲丙D.丙甲乙12.一封闭容器装满水后,静止放在水平面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对桌面产生的压力与压强分别为F1、P1;当把容器倒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

4、,静止时对桌面产生的压力与压强分别为F2、P2.则( )A.F1=F2,P1P2 B.F1=F2,P1F2,P1=P2 D.F1PB C.PAPB D.无法确定 4下列物体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 )A.水壶 B.涵洞 C.喷雾器 D.船闸5在连通器的两端分别装有盐水和清水,液面相平,如右上图所示,如果将阀门打开,则( )A. 盐水向右流动 B.清水向左流动C.均不流动 D.无法判断6如右图,一支试管装有一部分水,当把这个试管倾斜时(水未流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中的四种河堤的设计中,最不合理的是( )8、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

5、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甲、乙,则它们的关系是( )A甲乙C甲=乙 D无法确定9、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使得长江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加,这相当于液体的密度_了,因此在同等深度的情况下,长江水对堤坝的_增加,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10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_。11学校改建操场时,工人师傅用一灌水的透明长塑料管检查操场是否水平。当管中的水静止时,管两端的水面一定_,当塑料管的一端提高10cm,

6、最终管两端水面的高度差为_。得用的原理是_。12长江三峡大坝高170m,根据最近报导,现蓄水深度已达到150m,则坝底所受水的压强为 _ Pa(g=10N/kg).13一艘小船船底离水面0.5m,水对船底的压强为_Pa;若船底有一面积为2cm2的小洞被一木塞堵住,水对该木塞的压力为_N。14)如右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两个底面A和B的面积不等,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某种液体液体对底面A的压强、压力分别为PA、FA;如果把容器倒立后,液体对底面B的压强、压力分别为PB、FB,那么PA_PB,FA_FB(选填)15探究:下表是小阳同学在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的实验数据:根据上表中的数据:(1)比较序号为_

7、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2)比较序号为1、2、3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_(3)比较序号为5、6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_16.如下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水,已知h1=30cm,h2=10cm,容器内的底面积为0.5m2,则A点处水产生的压强是_ Pa,B点处水产生的压强是_ P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_N.17、一只水桶重30N,内底面积为0.02m2 ,桶内盛有重80N、深25cm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水对桶底的压强是_Pa,水对桶底的压力是_N,地面受到水桶的压力是_N。(取g=10N/kg)18、(2011贵阳中考)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

8、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1)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_问题。(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有关。(3)接着小强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_不变。(4)小强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_。原因

9、是:_。19、小明用刻度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膜和水等器材测盐水的密度,操作步骤如下:将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倒入水,出现图甲所示的现象,说明水对_有压强用刻度尺测出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为h1(如图甲所示)将玻璃管缓慢插入装有盐水的烧杯中,直到橡皮膜表面与水平面相平,测出管底到盐水液面的高度为h2(如图乙所示)(1)用小明测得的物理量推导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盐水=_(水的密度用水表示)(2)分析实验过程,小明测得的盐水密度值比真实值偏_,这主要是操作中的第_步造成的 20、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金属容器,质量为0.5千克,底面积为0.01米2,容器高50厘米,分别装有2.

10、010-3米3的水和3.010-3米3的酒精,置于水平桌面上(酒精=0.8103千克/米3,g=10牛/千克)求:水的质量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请判断:当两个容器中的液体在增大同一深度h后,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强能否达到p水p酒精?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22、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 kg的容器内装有5 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 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9 m2 ,g取10 Nkg求:(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3)水对A点的压强。 (4)水对容器底的压强。(5)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气压与人类生活1著名的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_实验第一次测定了大气压强

11、的数值.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厘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约_帕.2.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容易沸腾,是因为高原地区气压_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_100。而人在该地区吸气困难,与在平原相比,吸气时肺的容积要扩张得更 _些,肺内的气压要变得更 _ 些。3.煮牛奶时,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沸。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里的水不到100就沸腾。这种低压锅的物理原理是_4.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5.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 )A.潜水员潜入水下越深,所受水的压强越大B.盖在杯口的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

12、出C.水从高处流下,形成瀑布 D.在三峡大坝旁修建大型船闸6.下列各现象中,与大气压有关的是( )A.用力将钢笔中的墨水甩出 B.宇航员穿特制的太空服 C.三峡大坝旁修建船闸 D.装酒精的瓶子要盖紧7在冬季,剩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 )A.软木塞受潮膨胀 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C.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把瓶塞吸住 D.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压紧8.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当胸廓容积扩大时 其内压强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A.大于大气压 B.等于大气压 C.小于大气压 D.先大于大气压,后小于大气压9.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作用无关的是 ( )A.潜水艇在水中上浮与下沉 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C.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 D.高山上做饭要用高压锅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