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家课程体系实施的校本化实践项目阶段研究报告(2013年4月2013年12月)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周宁医 胡少舜季靖 本项目组领衔研究成员:周宁医、胡少舜、胡向武、季 靖、沈冬梅、王顺民、夏智、吴广伦、徐 颖郑胤飞。其他主要研究人员见各子项目研究报告。内容提要:国家课程体系实施的校本化实践项目针对浦东新区中小学基础型课程教学存在普适性问题的研究,产生了一些在实际教学中效果比较好的基础型课程教学设计、有效教学路径、有效的学生作业设计模板,并通过教学实践,在第一期研究中形成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和有价值的论文和研究成果。为此,国家课程体系实施的校本化实践项目(第二期)继续立足于课程教学研究,通过
2、“文科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及设计”、“理科类教学中文化内涵的发掘”,提升文理科教师的课程执行力;通过有效作业设计,提升教师作业环节的课程执行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通过教师基础型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提升教师的课程整体规划力;通过制订教学五环节的学校实施细化方案,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通过基于课型的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各种课型的设计力;进行高中合作教学模式研究,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开展“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实施与探索”,丰富浦东新区各种课程类型的资源。本阶段项目的研究希望以全面提升浦东新区中小学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的行动为目标,
3、以区域层面的“国家课程体系实施的校本化实践”为落脚点,在改革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探索教学模式改革三个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激励各类学校寻找教学优化改进的方向,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继续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化”和“优质化”。 关 键 词:国家课程 课程体系 课程实施 校本化 区域实践一、研究背景20世纪末,我国进行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从而逐步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各司其职,共同构筑
4、起我国课程体系的主体。我国三级课程体系的职能划分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宏观指导全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制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和课程计划框架;*组织制定、审定和修订全国基础教育各阶段的课程计划;*颁布国家课程标准,确保统一的基本学业要求,规定国家基本的教育质量标准与要求;*制定实施国家课程计划的指导性意见,引导地方与学校课程的开发;*确定基础教育课程的评价制度,确保国家课程在各个阶段的目标得到落实;*制定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制定教科书或教材的开发与管理政策;*监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整体运行的质量。*制定本地实施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并报教育部;*组织专家或与专家合作开发地方课程,并
5、制定学校实施地方课程的指导意见;*颁布本地高中教育阶段课程实施意见;*确定本地义务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确定本地小学开展英语教育的起始年级,制定小学英语课程的分类指导意见;*指导、监督与评估当地学校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状况,确保国家课程计划的落实;*指导学校制定实施课程计划的方案,指导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定期公布通过审查的教材与教辅资料;*审议学校课程实施的年度计划;*制定本地中小学课程实施与教学优秀成果奖励制度。*制定学校学年课程实施方案,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与指南,实施校本课程开发;*选择经国家和地方审批的教材及教辅资料;*反映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
6、校本课程内部评价机制;*对本校课程实施进行管理,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由上表不难看出,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起到的主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主导性决定了任何地方与学校都应该将国家课程的贯彻与实施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任务。但是在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国家课程在各地、各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容回避,甚至在课程改革领域中曾经出现过抱怨国家课程的设置过于理想化的声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课程本身的性质、特点及新课程改革实施模式存在的弊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规模宏大的课程改革,其所涉及的领域、波及的范围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就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而言,不均衡性
7、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所接触的事物必然有所不同,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学生各自的特点也就不同,国家课程难以照顾到具体地区、具体学校的实际情况,无法反映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的差异。同时,在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每所学校的个性与特色必然也会融入其中,一刀切的统一模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国家课程实施。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行模式,这种模式的背后是政府的行政行为,行政干预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课程改革的推进,但是也容易导致学校在参与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目的与动机的复杂化,换言之,学校的参与无法单纯地基于学校和师生成长发展
8、的实际需要,这无疑会阻碍课程改革的可持续性发展。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单单依靠一种统一的课程实施模式,解决问题显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国家课程标准面对不同的学校,面对千差万别的师资素养、学生潜能、教学资源、办学传统和发展目标,这就决定了课程的规范与实施的个性化,不可能千校一面,这种天然差异的存在,决定着国家课程体系校本化的必要性。同时,我们也看到,课程标准没有限制师生的最大选择范围,没有框定师生的最佳成就标准。细化课程标准,合理开发课程资源,使各个层级的学校、各个层面的师生,在共同的学力基点上实现各有所长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国家课程体系的校本化更有其必然性。根据上海市
9、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和浦东新区教育局“关于下发浦东新区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实施方案的通知”(浦教基201116号)精神,把全面提升浦东新区中小学课程领导力的行动,具体落实到以开展区域层面的“国家课程体系实施的校本化实践”为切入口的内涵发展上来,切实解决区域教育差异性问题,逐步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化”、“优质化”。我区正在大力推进提升课程领导力项目,大面积实施国家课程体系实施的校本化实践,努力使教育均衡化发展,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课程执行力,缩小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具体而言,国家课程体系的校本化实践具有
10、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校本化课程实施制度是学校课程制度系统的核心要素,希望通过“国家课程体系实施的校本化实践”的项目研究,解决学校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积累典型的案例,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进行区域国家课程体系实施的校本化实践的研究,有利于推进区域学科课程对学习内容选择、学习过程设计、教学方式改进等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完善学校的课程建设理论体系,促进课程体系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并能为其他区域和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提供理论借鉴。校本化课程实施典型案例和规范能够为学校课程实施行为提供目标导引,为学校课程实施行为提供价值合理性、程序合理性、技术合理性的基础和依据。浦东新区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11、,这是不争的事实,要想一下子改变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国家课程体系实施的校本化的实践,用实践成效来转变校长、教师固有的观念,激励各类学校寻找教学优化改进的方向。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校学生的不同需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同时,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也在倡导一种理念,即教师积极地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使教师从被动的课程实施者转变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让教师真正从工作中获得创造的快乐和成就感,成为有生命活力的专业人员。教师通过对既定的国家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等不断进行反思,并加以改造,使其
12、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可以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使其具有更强的批判反思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研究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国家课程体系实施的校本化实践”第一期的研究是在33所学校中选取3个学科以基础型课程为研究内容,处于小范围实验试点阶段,或是基于团队自身教学经验初步设想阶段,其研究成果能否适应更大范围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要,还有待下阶段的实践研究验证和完善。为此,“国家课程体系实施的校本化实践”(第二期)项目基于第一期的研究成果,是对第一期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深入,是在实践过程中对第一期研究成果验证和完善。为此,本项目第二期的研究仍将立足于课程的研究,涵盖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13、。基础型课程侧重于对第一期研究成果在更大范围实践研究验证和完善,学校数由33所扩大到154校次,由原来的实验学校3科扩大到多个主要学科,实验的年级也由第一期的一个年级扩大到不同学段的其他年级,以此进一步检测“国家课程体系实施的校本化实践”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系。拓展型课程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深度体现知识与技能的达成目标、过程与方法的体验目标、情感与态度的孕育目标、能力与素质的发展目标。研究型课程为学生提供研究经历,体验探究未知世界的过程,为其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新的思维产品奠定基础,有较强的应用知识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二)研究内容1、基础型课程“文科类教学的有效性实践”的研究结合二期项目的
14、新要求,完善和内化一期研究成果,学校数由13所扩大到23所,实验的年级也由高中扩大到初中,以此进一步检测“国家课程体系实施的校本化实践”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系。研究初、高中学段教学联系与分野,观察文科不同类型不同学科初中课堂教学现象,通过比较与分析,总结经验与教训,建构改进策略,制定适合初中教学研究的实践方案。结合区域教学实际,侧重于完成初中学段有效教学的评价,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等;重视研究过程,通过基地实验,辐射区域内教学,以期进一步提升区域内教学质量。根据文科类学科特点,研究解决课文、词汇、单词、事件等容易遗忘问题的办法,开展符合文科类学科特征的课堂教学设计,真正体现知识与技能的达成
15、目标、过程与方法的揭示目标、情感与态度的孕育目标、能力与素质的发展目标。2、基础型课程“理科类教学的有效性实践”的研究,针对第一期的研究成果深入性不够,故第二期的研究着重以化学学科的“理科类教学中文化内涵的发掘”主题为突破点,辅以数学学科的实践研究为佐证,研究了“中学阶段理科学科核心内涵的明确表述”、“理科类教学有效性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关系”、“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科文化内涵、核心价值的关系”、“理科新知识形成过程的有效性研究”和“理科训练过程的有效性研究”,有效提升了教研员的课程指导力和教师的课程执行力。3、基础型课程“有效作业设计”研究,进一步研究和借鉴国内外作业研究成果,丰富作业研究领域和研究
16、内容,拓展作业的研究范围;通过论证第一期研究成果,进一步理顺作业设计和作业布置的相关理念,并确认作业设计的思路、框架、类型、数量、层次等内容。通过作业个案和经典案例的分析和深度研究,寻找作业设计和布置的规律性内容;研究教师作业布置的思维状态,寻求帮助教师解决作业设计和布置惯性思维的策略和途径;希望最终可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该研究在第一期作业时效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基于实践的实证的内容,对第一期的研究成果做修改和拓展,并扩展研究的试点学校和教师研究群体,使作业的时效性研究,更趋理性和实用。研究的实验学校数由9所扩大到25所,实验学科也由原来的4科扩大到5个主要学科,实验的年级也由第一期的
17、一个年级扩大到不同学段的各个年级,以此进一步检测“国家课程体系实施的校本化实践”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系。 4、“基础型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第一期有4所学校参与,仅限于高中较为薄弱学校,而且只有化学、生命科学和地理三门学科先行。二期学校数由4所扩大到20所,由原来的实验学校3科扩大到5个主要学科,实验的年级也由第一期仅高一一个年级扩大到高一高二和初中的预备、初一初二年级。该研究在第一期的研究基础上,完善已有的单元教学设计规范和单元教学系统设计的步骤和流程,探索了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设计的关注点,并进行了单元或专题学习过程的问题设计的策略和原则的研究,和单元教学素材资源的建设及使用建议的研究
18、。进一步检测了“国家课程体系实施的校本化实践”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系,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整体规划力。5、“制订教学五环节的学校实施细化方案”的研究由于在第一期研究中,对于学校实施方案的构建还比较弱,故第二期的研究中重点放在建立“教学五环节的学校实施方案”细则上,通过部分学科起点年级学习环节及收集案例的分析,以及“主体”与“主导”结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框架构建。第二期研究的实验学校数由9所扩大到20所,由原来的实验学校3科扩大到5个主要学科。项目研究对抽样20所学校进行全样本的“教学五环节的学校实施方案”收集与分析,结合各项调研,对学校关于“教学五环节的学校实施方案”进行抽样的实践性考察;并对
19、学校的“教学五环节的学校实施方案”进行了分析,形成了区域层面关于“教学五环节的学校实施方案”的一些指导意见。6、“基于课型的课堂教学研究”项目认为课型与课堂教学模式相关,以教学任务作为课的分类基点,课可划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检测课、考试讲评课等。加强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师各种课型的设计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第二期的研究项目的实验学校数由15所扩大到25所,由原来的实验学校3科扩大到4个主要学科,实验的年级也由第一期的一个年级扩大到不同学段的各个年级,以此进一步检测“国家课程体系实施的校本化实践”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系。7、“高中合作学习模式”研究,基于
20、一期研究成果,深化高中合作学习实践研究,积极探寻适合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和物理学科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进行了合作学习内容选择和确定研究;合作学习开展方式和路径研究;有效合作学习教学实施程序研究;有效合作学习方法和策略研究;合作学习与其他教学策略结合研究。二期的研究中,改变了一期以学校为单位各实验学科全面铺开的模式,由每位教研员根据自己学科特点和学校专长,最后确定13所实验学校,45名教师构成了研究团队。各学科精心选择研究维度,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讨、课堂实践行动研究、教学观摩研讨等系列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合作活动设计和教学反思,并撰写了具体的可供参考和教学移植的教学案例。8、“拓展型课
21、程的实施与探索”研究,进行了区域拓展型课程计划的制定,并编辑部分学科拓展型教学资源包。具体包括明确学科拓展型课程学习的特点、价值和基本模式;10所实验校的学科拓展型课程科目方案和相应的教学反思;总结我区现有学科拓展型课程实施的成效,梳理存在的问题。9、“研究型课程的实施与探索”,基于区域“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的研究,通过抽样调查基本掌握了浦东新区各学校研究型课程实施情况,通过8所实验校的研究型课程实施方案和相应的课题研究方案的分析,及其经验的总结和问题的梳理,为我区研究型课程的实施提供一些实证的依据和可参考的研究型课程管理和实施的启示。并形成了浦东新区区域层面的研究型课程指导意见,希望
22、研究性学习在研究型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功效的同时,也应积极用于学校各类课程的教学之中。三、研究过程和方法(一)研究过程在总项目组长周宁医主任的领导下,各子项目的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和文献,研讨针对问题的整体解决思路和方案,持续开展研究工作。1. 第一阶段:(2013年3月2013年5月)前期准备阶段(1)根据项目研究要求,确立子项目负责人;个子项目负责人根据子项目的研究要求,和区域情况选择研究学校,成立项目组,进行项目分工,开展项目研究培训。(2)进行课堂观察与调研,对区域或者实验校进行学科教师或实验校教师的摸底调查,收集相关数据,现状分析,以把握课堂教学有效程度以及改进优化的必
23、要性分析及突破口的寻找与确定。(3)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对国内外该课题研究的状况进行了解,对课题研究的价值和可行性作初步论证,形成立项报告与初步的研究方案。然后,组织进行理论学习,各实验学校的小组成员自学有关理论知识,提高认识,丰富理论知识,为项目的研究注入活力。2. 第二阶段:(2013年5月2013年8月)实践研究阶段(1)根据第一期的研究成果和进一步的文献研究,各自项目形成研究的的一些示范文本,如:有效作业设计模板、拓展性课程计划、研究型课程指导意见等,提供给实验校和实验学科参考和实施。(2)根据确立的优化策略,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开展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和研讨活动,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作定性
24、与定量的分析。各实验老师严格按计划操作,以随笔的方式及时记录实验中遇到的困惑或取得的成绩。(3)梳理阶段研究过程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中期报告,进行反思和改进,并邀请有关专家作中期评估和指导。3. 第三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1月)实施改进阶段(1)根据中期阶段性总结和专家的评估指导,以及研究的实际情况与发展,做出相应的研究调整与改进对课题研究和开展的工作进行系统反思,整理成下一阶段改进意见和措施。(2)继续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作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及时记录研究过程中的困惑或成绩。4. 第四阶段:(2013年12月)总结结题阶段(1)各子项目对项目研究和开展
25、的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反思和总结。整理项目研究期间各位成员在实验中取得的原始资料和相关成果,撰写研究总结报告,接受专家评估。(2)总项目对各子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形成项目总体的研究成果,总结经验和成效,进行反思和展望。本项目基本按照项目申请书要求开展研究,并定期召开子项目组负责人的会议,进行课题推进的交流。我们已经开展的主要交流与研讨活动如下:时 间任 务地 点与会人负责人2013年4月确定各子项目组负责人教发院1413周宁医、胡少舜周宁医2013年5月6日项目启动仪式教发院1510全体子项目组负责人周宁医胡少舜2013年5月各项目组确定研究人员名单,颁发证书,上交子项目研究计划。自定全
26、体成员各子项目组负责人2013年6月3日项目推进大会教发院一楼半全体项目组成员周宁医胡少舜季靖2013年6月中期检查要求和成果梳理自定全体成员周宁医子项目组负责人2013年6月20日子项目中期自查和评审教发院1510全体子项目组负责人周宁医2013年8月30日总项目组中期评审反馈“有效作业的设计”和“基础型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经验汇报研究进展汇报教发院1510教室全体子项目组负责人周宁医夏智胡向武2013年9月11月子项目中期后推进自定全体成员子项目组负责人2013年9月12日下阶段工作提醒和布置“研究型课程教学计划”与“理科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进展汇报教发院1510教室全体子项目组负责人周
27、宁医胡少舜郑胤飞2013年10月12日“文科类教学的有效性实践”、“高中合作学习”和“基于课型的课堂教学研究”项目研究进展汇报教发院1510教室全体子项目组负责人周宁医沈冬梅吴广伦王顺民2013年10月25日第七届教学展示周工作布置教发院一楼半阶梯教室全体教研员周宁医2013年11月18日21日项目部分成果活动展示第七届教学展示周各学校全体教研员周宁医2013年11月25日布置子项目结题要求项目研究材料梳理、总结要求研究报告撰写格式统一教发院1413周宁医、胡少舜周宁医2013年11月26月12月20日子项目、总项目终期材料梳理、总结,形成终期成果自定全体成员子项目组负责人2013年12月2日
28、结题要求、经费发放要求及纪律布置“制定教学五环节的学校实施细则方案”和“拓展型课程的实施研究”进展汇报教发院1510教室全体子项目组负责人周宁医徐颖季靖2013年12月15日25日成果集汇编教发院1413周宁医、胡少舜季靖周宁医(二)研究方法本项目在开展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使用了以下四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针对第一期的研究不足和问题,进行文献研究,梳理现有的针对课程实施和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研究成果,形成文献综述,进一步寻找本项目研究的切入点和实践研究点。2案例分析法:案例研究法能发挥教师个体专长,在交流研讨中,汇集个人特色,形成案例书写要求并统一案例格式;通过对实验学校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
29、的描述,介绍实验学校的先进经验,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模式。3. 实践研究法:通过发现、搜集、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和教学需要,在相关理论和专家指导下,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根据项目组所提供的学校研究型课程实施的研究综述和研究型课程研究过程模板,实验学校进行校级层面和学科层面的研究与实践。4经验总结法:对项目研究和开展的管理工作和实验校的实践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反思,总结和提炼,总结我区国家课程体系实施的实践经验,得出一些启示。四、项目研究人员1. 研究队伍概况鉴于本项目的实践研究意义,我们成立9个子项目负责人研究团队,累计共有154校次和398人次的成
30、员参与了本项目的研究。为了促进研究的有效实施,我们也采用了内部监管和外部管理督促的模式,和每一个实验学校签订了项目研究协议书,给每一位研究成员颁发了项目研究证书,明确了各成员的研究义务、责任和权利,。2. 各子项目研究队伍基本情况子项目名称领衔人主要学科/实验学校负责人团队成员数文科类教学有效性的路径吴广伦(23校36人)初中语文 谢 琳6校10人初中英语 王爱莉5校7人中学历史 吴广伦12校17人基础型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胡向武(20校54人)中学化学 沈建忠5校9人初中生命科学 宋华英3校3人高中生命科学 胡向武3校3人中学地理 王利霞9校20人初中科学 姚 霞5校5人初中数学 徐 颖8校8人
31、文科类教学有效性的路径郑胤飞(10校30人)中学化学 郑胤飞9校18人中学数学 韩建红5校9人基于课型的课堂教学研究王顺民(25校55人)初中语文 王顺民8校15人初中数学 黄家礼9校17人初中英语 王 瑛5校9人初中政治 朱根初6校11人制定教学五环节的学校实施细化方案徐颖(20校46人)主要实验学校:市实验东校、进才北校、进才实验、南汇三中、罗山中学、三林北校、教院实验、浦兴中学、康城学校、洋泾菊园20校41人主要涉及学科:数学(预备年级)、语文(预备年级)、化学(初三年级)、科学(预备、初一年级)有效作业设计夏智(25校76人)初中语文 夏 智11校25人初中数学 曾文洁8校9人初中英语
32、 王爱莉8校17人初中物理 楼春明6校10人初中化学 吕彩玲6校11人高中合作学习沈冬梅(13校45人)高中语文 沈 燕4校8人高中数学 黄俊岭4校8人高中英语 沈冬梅4校8人高中物理 路海军4校8人高中政治 刘作忠8校8人拓展型课程的实施与探索季靖(10校28人)中学语文6校6人中学数学5校8人中学英语3校3人中学物理2校2人中学化学3校3人中学历史3校3人中学劳技2校2人研究型课程的实施与探索胡少舜(8校28人)华师大二附中 施洪亮3人上南中学南校 祝 静5人北蔡高级中学 李 群3人新场中学 盛美华4人龚路中学 徐宏亮3人张江实验中学 刘党生3人市实验学校 仇虹豪3人罗山中学 叶 峰5人五
33、、阶段性研究成果本项目第二期的研究在第一期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延续与一线学校教师合作研究的规范化项目管理模式,并注重理论研究、准实验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不断修正研究的有效性,推动我区学校教研员和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有效提升了本区教研员的课程指导力和教师的课程执行力。除此之外,本期的研究还形成了以下几项研究成果:(一)各学校不断认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意义,推进了区域课程改革的速度。通过两期的“学校国家课程体系实施的校本化实践”的项目研究,特别是这两年以本项目的成果推广和交流展示为主题的浦东新区教学展示周,各种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方案,在区域、学校、学科三个层面开展的试点研究成
34、果,在教学展示周上起到了整体设计、典型示范,辐射推广的作用。在今年11月的展示周的论坛活动上,几乎所有的实验校和浦东新区大部分学校的校长都说到,通过这样的研究和活动,自己对什么是国家课程校本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收获。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不仅包括学校在国家课程计划所预留的空间内独立自主地实施课程开发与创生,也同样包括学校对国家课程的创造性改变和再开发,前者就是我们如今通常所认同的校本课程开发,后者则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主要是指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学校依据自身的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面向全国所有地区、所有学校、所有学生的书面的课程计划和课程
35、内容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创造性实践,这个过程包括教材的校本化处理、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加工及差异性的学生评价等多种多样的行动策略。学校在实施教育“共性”的国家课程,针对本校独特的师资素养、学生潜能、教学资源、办学传统和发展目标,课程的规范与实施需要个性化,不可能千校一面,与之相反需要学校根据自身的特色与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发国家课程,也即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开发,以更好地实现 “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国家课程目标,从而彰显学校特色,张扬学生个性,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有助于研究者教学理念的提升和对教学原理的深刻认识,提高了教研员和教师的课程执行
36、力。通过项目研究和实践,研究者不仅对项目涉及的核心概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升了教学理念和一些教学原理,提高了参与研究的教研员和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例如:理科类教学有效性的路径子项目研究,通过对“理科类教学中文化内涵的发掘”的化学学科的内容研究后,认为:化学文化是要求以化学的视角来审视一种科学文化,而化学教学文化是要求以文化的视角来认识化学;中学化学教材应该是经过专家遴选的“文化集萃”精品,如果教师不理解这一点,照本宣科地“教教材”,而不是“以教材教”,就容易丢失文化因子,把化学当成一件陈述事件,就容易丢失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发现、创新和形成的化学理论体系所具有的思想、方法、概念、定律的营养
37、成分,这种“看山只是山”的教学是应试教育的通病,虽然“枝叶繁茂”但难见树干,就很难形成化学素养。接受化学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而是从化学中提炼的一些基本观念,“教育所给予人们的无非是当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记后所剩下来的东西”,她对于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更具有教育意义。认为“质能守恒”、“结构决定性质”、“平衡移动”是化学中最具有生长性、观念性和有代表性的知识,既简单,又基础,学生将会在有关应用这些观念的学习中能更全面地意识到化学中主要观念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高中合作学习子项目研究,通过对“英语学科”的合作学习研究和实践后发现:阅读作为高中学生主要的语言输入来源,合作学习促进了文本的
38、多维理解,敏锐了语言的感知触角,可以让报刊真正成为课本最有效的拓展和补充;而合作学习在写作中的运用,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宽度,大幅度扩充了学生内容素材和语言素材;基于合作学习方式的导学案运用,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优化了学习语言的习惯,并带来了多维立体的变化;合作学习创设了真实交际的时空,增加了学生的语言体验。制定教学五环节的课堂教学规范子项目研究,对于教学五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在项目研究不断地深入过程中凸显了出来,按照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反映出来的情况。关于教学五环节在实践中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单向线性关系这样的关系可能是最容易理解的,按照一般的
39、教学流程,这五个环节之间存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这也造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五环节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单向”、“线性”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可以比较充分地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师在各个环节中主要任务的分解也是比较清晰的,也方便各类“规范”的制定以及相对应地检测。(2)并联线性关系在实践的过程中,有些学校、学科发现教师在作业环节上比较弱,作业与上课环节的相关性比较低,也有部分教师不会布置作业,因此,有些学校尝试将“备课”、“上课”、“作业”环节并联起来,使这三个环节保持一定的高相关一致性,由此,就产生了“学生学习单”、“校本作业”等情况。(3)反思线性关系这种关系中,最大的改善是在评价环节,
40、呈现出了极强的“反思性”,通过评价来改善之前各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样的关系,对于评价的功能得到了比较全面地体现,也将教学的五环节非单向的联结起来。但是,在这样关系中,各个环节还是存在一定地固有的顺序,而且由评价反思的跨度比较大、路径比较长,可能在及时反馈与评价上存在一定的问题。(4)环状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中,五个环节紧紧围绕在教学为中心的周围,形成一个圆,各个环节与教学之间的关系都很紧密,而各个环节之间的路径基本是等距一致的,这样的“环状”结构,可能在现在能更好地诠释出教学五环节之间的关系。没有时间、空间上的绝对顺序,从任何的一个环节切入都能够达到教学的目标,可能“翻转课堂”、“颠倒课堂”
41、等理念的提出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环状”结构之上。(三)推动了已有成果的实践应用与推广,并在新的学段和领域中拓展形成了新的研究成果。除了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实施和探索的子项目,其余项目均在第一期的项目研究中形成了一些成果。二期的研究,项目组不仅扩大了实验学校和实验学科、实验年级的范围,还以区域教研平台为载体,实现成果的推广和检测。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和深化研究,涵盖前期成果的应用、检验、推广与修正,在新的学段和领域中拓展形成新的研究成果。例如:文科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子项目第二期的研究,仍然以研究学科有效教学的路径作为总目标,研究重点一是继续对一期研究成果加以修正,并在初中课堂中实践和完
42、善;二是观察、研究初中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在调研、反馈的基础上,确立二期项目研究的目标和重点,并探究解决思路、策略和路径。语文学科还是以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三个板块为重点,分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指标,探求有效教学的具体途径。英语学科则侧重探究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策略与设计。历史学科研究重点有三:一是提炼基于课标的课堂评价思路和手段,给教师以抓手,发挥好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作用;二是着力于历史叙事研究,激活历史,提高和维持学生的兴趣;三是探索提高初中历史作业有效性的策略和路径。有效作业设计子项目第二期的研究,特别邀请华师大出版社和上海教育出版社相关学科资深编辑对对第一期的有效
43、作业研究成果进行论证,了解他们组织编写作业的相关意图,进一步形成完整的有效作业设计内容和原理分析案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个学科作业设计模板,以提高整个区域作业设计的规范、高效,关注学生作业需求和完成情感、意志品质和情绪状态,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语文学科还邀请上海师大人文学院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的领军人物郑桂华教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分管初中语文教学的曹刚教研员,针对现代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的现状,做出分析。设计出了语文学科作业新思维作业设计模板和初中语文作业基本框架(见作业子项目材料汇编)和初中语文作业规范高效设计关注点,为后续有效作业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得到了所
44、有项目研究老师的一致认可。基础性型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子项目第二期的研究,不仅对一期所提炼的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单元教学设计规范包括单元教学设计框架、单元教学设计内容分析方法、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情分析方法、单元整体目标设计的原则与要求、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学素材选取的原则、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实施的原则、单元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评价以及单元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完善和补充。还在此基础上,研究总结了单元教学设计的流程;形成了基于学科本质、学校特色、学生学习、教师特长的教学设计的案例;关注了通过有效设计学生活动,提高单元教学中“有效参与”;强化了单元问题的设计,总结了不同层次的问题设计的策
45、略和方法,使得单元设计的逻辑思路更加清晰,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使教学设计理论与教学设计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师的课程整体规划力。在“边推广边反思边提炼”的思想指导下,这些相关学科的主题式系列教学研究活动,遵循“理念覆盖、实践跟进、个例先行、全面推进”的原则,指导教师将“国家课程体系校本化实施”的意识转化为自主的校本研修和教学行为,并在实践反思中提炼新的成果和经验。在广大教师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既检验了既有成果的价值、提升了全体人员的单元意识和操作能力、促进了课程理解、保障了教学效果,也因此获得了更多反馈,推动了新成果的形成。第二期研究的价值除了成果的普及化、实践化,从理论性走向操作性之外,由
46、于研究队伍的扩大,生成的研究成果案例更为丰富,并且研究者在研究内容的统整重组方面进行了更深入的尝试,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提供了更佳参照。(四)学校不仅注重基础型课程的价值,也逐渐开始注重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实施。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编制和实施体现了“校本课程”的思想,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了一定的载体。研究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作为一种开放性的课程,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机会。研究型课程的实施与探索项目的研究,通过对39所学校的有效调查问卷分析发现,虽然,很多学校认为学校研究型课程的开设存在很多诸如师资、场地上的困难,但大部分学校能认为研究型课程的开设有利于生的发展,也有利于学校
47、课程的校本化实践。故大部分学校都能结合实际情况,按要求开设研究型课程,积极开发探索,努力探索网络背景下的新型的研究型课程施教形式,形成了一些实践经验。并且,大部分学校都会在学年的课程计划中,对学科教师在课堂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有明确要求。这些都体现了学校对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在本项目第二期的研究中,各学科和各学校也意识到这一点,根据“以学习者、以社会发展为中心”等原则,进行了一些学科拓展和学科探究的研究,而拓展性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实施与探索项目则指导实验学校开发了一些适合学校实际教育条件和具体特点的课程。例如:基于课型的课堂教学研究子项目的研究,四
48、个学科团队研究中,就有数学、英语和思品三个学科,进行的是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课堂教学研究。其中,英语学科以拓展型课程的内容为研究主题,基于英语教材拓展内容的确定,立足于六年级教材从语言、技能、文化、情意等构建拓展渠道,梳理拓展内容不同板块,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和学生的语用能力梳理,使文本的材料化为立体化。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型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意识到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与实践的深入,思品课的传统教学越来越困难,故转向研究探究的方法和角度,完善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尝试运用“网络交互探究法”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研究教材中适宜开展探究型课堂教学的内容;开展探究型课堂教学的评价研究及探究型课堂教学的课程
49、资源开发研究,深入开发一些实施中的典型案例,促进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文科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子项目研究中,初中英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抓手,进行了校本化的探究课程,学生可以得到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英语学习的充分体验。项目组建立八课时探究模式和两项评价体系。研制了一些适合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点和性格特征的探究课内容,整理出了四类比较好的探究课程,同时还作了基础课、探究课和拓展课的呼应联动探讨,初步有了建立完整的英语教学大课堂的构想。教师在探究课的设计、实施和总结工作中,提升了开设校本化探究课程的实践能力。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反思、改进,放手和引导学生并举,以及总结报告的撰写等,使每位教师
50、对校本化的探究课课程都有了新的认知和体验。(五)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学校和学科特色逐渐明显,并开始真正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新基础教育”重视谋求帮助学生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体验和拓展自己的学习人生,以支持和满足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通过两年的实践与研究,逐渐走向个性化的道路,研究者开始真正思考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意义,以及自己可以为之做些什么,学校和学科特色逐渐明显。难能可贵的是,很多子项目的研究者不再抓住研究的形式,而开始逐渐看到研究的内涵,开始真正关注研究对学生能力提高的价值和作用,以此来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教育育人的本质。例如:拓展型课程的实施与探索子项目的研
51、究,应该是最彰显学校特色的,而学校也注重特色项目的开发与研讨。这样的科目如果能建设好,可以对学校整个自主拓展课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研讨不但有助于提高学校实施课程自信心,也可以促使学校在听取建议后对科目结构或教学方法作相应调整。如傅雷中学的集邮科目开发研讨,如何使集邮课程具有新意,又符合学生的需求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经过试验教师的讨论,认为可以把这门课程设计成“集邮与邮识”、“集邮与书信文化”、“集邮与名人”、“集邮与生肖”、“集邮与审美”五个模块或专题,这样就有学校特色了:即符合学生的兴趣,又在体例方面得到了创新。制定教学五环节的学校实施细化方案子项目的研究,利用学习环节来反射教学环节真正提高
52、学生的能力,在学科进行实践研究过程中采用新的视角来关注有效教学,把研究对象定位于学生的学习环节,体现了一种开放的研究视野。在语文、数学学科的研究中把学习环节的研究再具体化为“基本学习习惯和方法”的研究,则进一步聚焦到学习行为的研究,切入口小,对教学实践工作有实际意义和价值。同时,依据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为基本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养成确定教师“教”的现实起点。在化学、科学学科中也是同样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来改进教学。这种利用学习环节来反射教学环节并作出相对应的改进,最终的目标是为了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研究型课程的实施与探索子项目研究,因为课程本身就着重培养学生在综合研究或专题探究及其实践过程中的创
53、造性学力,并实现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更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每个学校都进行了很多的尝试与与实践。例如:上海市上南中学南校面对学生的学习困惑、教师的教学困惑和学校的发展三重困惑中,开启了我校探究型课程建设之路,在区首批特色课程“多元文化”系列校本课程的实施中引入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使以校为本的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有机整合,相辅相成。其主要操作方式是教师在“多元文化”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以问题引领,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以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践创新能力。理科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子项目研究,进行了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开发研究,认为目前化
54、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被局限在知识的掌握和空洞的口号上,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与个性发展的功能被极大地削弱。必须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的育人立场,坚持工具层面、意义层面和生命层面三个不同层次的育人价值教育,只有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社会公民的理想才有可能实现。高中合作学习子项目研究,研究者带领实验校教师将教学重点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促进教师研究学生,改进教学。在研究的过程,实验教师不断研究自己的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设计、改进教学,并及时记录下来。为了更好地改进教学,实验老师不仅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还设计了学生学习效果调查表,定期请学生反馈学习情况。内容涉及此
55、次合作学习在学业上的收获,以及期待下一次的合作学习有什么样的改进等。通过这样的一个评价机制及合作后的反思,教师可以不断矫正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偏差,从而不断引导小组成员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六、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本期研究是在第一期研究的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入,对于第一期的关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念、实施模式以及突破领域这里不再赘述。此处针对本期各子项目的研究成果,总结主要结论与观点如下:(一)开展学校国家课程体系的校本化实践项目研究对我区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区域层面的意义(1)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浦东这样一个特大区来说,各个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差异较大,师资有差异,教学管理有差异,生源也有差
56、异,教育质量更有差异。本次二期项目研究在实验学校和实验学科中都有较大扩展,介入的学校和教师面广量大,且参加项目研究既是对学校和教师的很好的培训,促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同时也是引导学校和教师进行反思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通过互相学习办好教育,缩减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2)促进区域教育创新发展作为上海的第一大区的教育工作,不但要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还应思考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区域教育的创新发展也是其重要内容。只有思考了如何进行创新发展,区域教育才真正变得有质量。本项目研究的很多内容已经牵涉到了区域教育的创新发展,在如何结合现有资源、现有条件,来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面作了思考。教育的创新发展可以针对人材培养来说的,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值得思考与关注。本项目的研究与实施,也是对区域学校的一次很好的宣传,对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创新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推进区域特色课程开发浦东这样一个特大区应该要思考发展其品牌与特色的问题。而特色课程的开发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这里特色课程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度基础地质勘查服务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违约民事起诉状合同起草技巧与法律适用3篇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十章概率单元质量评估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 2025年度文化旅游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规范解读3篇
- 2024金融行业拓展训练合同
- 2025年度新能源居间服务合同范本英文版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留守儿童特殊教育需求与个性化支持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高科技企业派遣研发人员合同范本
- 2025版高性能铝合金模板制造与租赁服务合同详尽条款全文4篇
- 2025年度家庭经济困难子女抚养费减免专项合同
- 长亭送别完整版本
- 《铁路轨道维护》课件-更换道岔尖轨作业
- 股份代持协议书简版wps
- 职业学校视频监控存储系统解决方案
- 《销售心理学培训》课件
- 智能养老院视频监控技术方案
- 2024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
- 你比我猜题库课件
- 丰顺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
- 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操作理论复习测试附答案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