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_第1页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_第2页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_第3页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_第4页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0306060 303030302020101090902020101012012060609090B BA A一、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一、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WWWSSESEENNN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说出地球自转、公转的定义;、说出地球自转、公转的定义; 2、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 3、能举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时差、能举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时差、昼夜更替;昼夜更替; 4、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划分;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地轴地轴北极星北极星地球自转地球

2、自转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旋转中心:地轴旋转中心:地轴 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定义:定义:方向:方向:周期:周期:意义:意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西向东自西向东约为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小时,也就是一天产生了昼夜的更替,时间的差异产生了昼夜的更替,时间的差异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从北极上空看, ,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从南极上空看, ,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让我们置身在太空观察:让我们置身在太空观察:自转方

3、向自转方向北逆南顺北逆南顺2、晨昏线:、晨昏线:白昼和黑夜的分界线白昼和黑夜的分界线昼半球:昼半球:夜半球:夜半球:接受太阳照射的部分接受太阳照射的部分没有太阳照射没有太阳照射的部分的部分昼半球昼半球夜半球夜半球晨昏线又分为两部分,其中晨昏线又分为两部分,其中由黑夜进入白天的那个界线由黑夜进入白天的那个界线叫做叫做晨线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由白天进入黑夜的界线叫做的界线叫做昏线昏线。晨昏线晨昏线(晨线)(晨线)只有白天只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黑夜一边长时间是白天一边长时间是白天,另一边长时间是黑夜另一边长时间是黑夜假如地球是透明的假如地球是透明的假如地球是不自转的假如地球是不自转的地球是不发光、

4、不透明的球体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1 1、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现象。昼昼夜夜地球不停自转NSB A B A2、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上地方时不同;上地方时不同;东早西晚东早西晚地方时特点:地方时特点:定义:定义:方向:方向:周期:周期:意义:意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西向东(从极地上空看,北逆南顺)自西向东(从极地上空看,北逆南顺)约为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小时,也就是一天产生了昼夜的更替,时间的差异产生了昼夜的更替,时间的差

5、异1.1.下列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地球的自转方向总是顺时针方向、地球的自转方向总是顺时针方向B B、地球自转绕的中心是地轴、地球自转绕的中心是地轴C 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D D、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A2.2.在地球上在地球上, ,一天中看到的太阳运动是一天中看到的太阳运动是_的的. .这是由于地球载着我们不停地这是由于地球载着我们不停地_ 的缘故。的缘故。3.3.地球表面产生昼夜更替现象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地球表面产生昼夜更替现象主要原因是地球的( )

6、( )A.A.自转自转 B. B.公转公转 C. C.不发光不发光, ,不透明不透明 D. D.地轴是斜的地轴是斜的东升西落东升西落自西向东自转自西向东自转AC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说出地球自转、公转的定义;、说出地球自转、公转的定义; 2、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 3、能举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时差、能举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时差、昼夜更替;昼夜更替; 4、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划分;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定义:定义:方向:方向:周期:周期:产生的地产生的地理现象:理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

7、时,还围着太阳不停的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着太阳不停的公转自西向东自西向东一年一年四季的变化,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春分春分夏至秋分秋分冬至冬至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二分二至之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二分二至之间的关系春分春分夏至夏至春分春分秋分秋分冬至冬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段:冬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段:冬至春分春分夏至夏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段:夏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段:夏至秋分秋分冬至冬至 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称为称为太阳高度。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 受太

8、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规律的影响,某一受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规律的影响,某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冬季最低,一年中,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冬季最低,夏季最高。夏季最高。地面地面3.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长短的关系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长短的关系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物体的影子越短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的影子越长物体的影子越长直射点直射点无影子无影子影子较长影子较长影子更长影子更长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较小角较小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是角是900太

9、阳高度太阳高度角更小角更小 节气节气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位置位置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分布规律春秋分春秋分赤道赤道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从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夏至日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冬至日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一)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分布规律(一)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分布规律缩记: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

10、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缩记: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从此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从此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0023.5023.5066.5066.50北北 回回 归归 线线南南 回回 归归 线线北北 极极 圈圈南南 极极 圈圈900900五五带带的的划划分分赤 道0023.50N23.50S66.50N66.50S北北 回回 归归 线线南南 回回 归归 线线北北 极极 圈圈南南 极极 圈圈900N900S热热 带带北温带北温带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南寒带赤 道0023.5023.5066.5066.50北北 回回 归归 线线南南 回回 归归 线线北北 极极 圈圈南南 极极 圈圈900

11、900热热 带带北温带北温带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北寒带南寒带南寒带有太阳直有太阳直射现象射现象既无太阳直射又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既无太阳直射又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炎热终年炎热四季分明四季分明终年严寒终年严寒四季分明四季分明终年严寒终年严寒天文特征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气候特征节气节气春分春分夏至夏至秋分秋分冬至冬至时间时间太阳直射太阳直射的纬度的纬度正午太阳正午太阳高度高度白昼时间白昼时间地面得到地面得到的光热的光热3月月21日日赤道赤道南回归线南回归线由短向长由短向长过渡过渡由少向多由少向多过渡过渡6月月22日日北回归线北回归线最高最高最长最长最多最多9月月23日日赤道赤道由高向低由高向低过渡过渡由多向少由多向少过渡过渡由长向短由长向短过渡过渡12月月22日日由低向高由低向高过渡过渡最低最低最短最短最少最少北半球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的规律: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的规律:3、4、5月月6、7、8月月9、10、11月月12、1、2月月北半球北半球春季春季夏季夏季秋季秋季冬季冬季南半球南半球秋季秋季冬季冬季春季春季夏季夏季定义:定义:方向:方向:周期:周期:产生的地产生的地理现象:理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着太阳不停的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着太阳不停的公转自西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