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复习习题_第1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习题_第2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习题_第3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习题_第4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1、购买力平价(PPP):又称相对购买力指标,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使我们能够在经济学上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这种理论汇率与实际汇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2、隐蔽性失业:也叫隐形失业,是指劳动者表面上就业而实际上从事与其教育水平或能力不相符的工作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由于经济衰退等原因,熟练工人被迫去做半熟练的工作,或半熟练的工人被迫去做无需任何技能的工作,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找不到相应的工作的情况更为常见。不发达国家的隐蔽性失业现象要比发达国家严重得多。3、人力资本投资:所谓人力资本投资,就是通过对人力资源一定的投人(货

2、币、资本或实物),使人力资源质量及数量指标均有所改善,并且这种改善最终反映在劳动产出增加上的一种投资行为。4、外部成本:是指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活动给周围其他人造成不良的影响,而当事人的个人和企业并不为此付出任何代价,也不提供任何补偿费。5、农业技术变革:新的耕作技术、更好的种子品种、更有效的动力来源、更便宜的植物养料.而作为农业中的技术变革和生产率增长的重要保证则是对可以带来新投入的农业研究活动以及对利用新投入的农业人口实施教育等方面增加投资。6、增长极限论:只要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正反馈回路继续产生更多的人和更高的人均资源需求,这系统就被推向它的极限耗尽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 。7、人类发展:一

3、切以人为中心,着重于人类自身的发展,认为增长只是手段,而人类发展才是目的。8、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用一种从动态角度研究农业和工业均衡增长的二元结构理论。是1961年费景汉和古斯塔夫拉尼斯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了改进,他们认为因农业生产率提高而出现农业剩余是农业劳动力流入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9、索洛模型:又称作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外生经济增长模型,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的经济增长模型。是Solow于1956年首次创立的,用来说明储蓄、资本积累和增长之间的关系。自建立以来,这一模型一直是分析以上三个变量关系的主要理论框架。10、人才流失:是指当人才形成后不能为本国或本民族所运用,通常是流向发达国家或

4、发达地区。11、简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答: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从欠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过程。发展经济学,就是厂家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经济发展趋势,结构变化内在规律和发展因素各种内在关系的科学。12、 谈谈全要素生产的定义及其公式。全要素生产率:指除去资本和劳动这两大投入要素之外,其他所有生产要素的产出增长率,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全要素生产率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计算公式:全要素生产率=产量/全部投入要素13、简述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理论的主要观点。在发展中国家,当人均收入增加后,由于生活条件改善,人口增长速度也必然随之提高

5、,结果人均收入水平又会退回到原来的水平上, 人均收入的增长都被人口增长所抵消。在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一个所谓“人口陷阱”,冲破陷阱的最好方法是大规模投资。14、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贡献是什么(1)产品贡献,农业是人类粮食的重要来源,农业也是许多非农产业的重要原料来源。(2)要素贡献,,主要体现在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方面。(3)市场贡献,通俗是指农业作为非农产品的需求者,为非农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市场贡献。(4)农业的外汇贡献,一方面,表现为农产品出口创汇;另一方面,农业的外汇贡献还表现为通过增加农业产出,来减少农产品的进口,以节省外汇。15、制度变迁的定义

6、及其表现。制度变迁指制度形成、变更和发展的过程。具体表现为:(1)一种效益更高、交易费用更低的制度对另一种效益较低、交易费用较高的制度的替代过程。(2)对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的“生产过程”,即制度创新。16、发展中国家有哪些主要特征第一,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第二, 人均收入低,贫富差距大;第三,人口出生率高,平均寿命低;第四,文化教育、卫生保健条件差,文盲率高;第五,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脆弱地位;第六,社会、经济、文化的双元结构。17、谈谈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2)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3) 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4) 经济

7、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18、简述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主要观点。50年代,哥伦比亚大学的拉格勒纳克斯对均衡发展理论作了大量的研究。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贫困的恶性循环。在供给方面,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导致低收入。要打破这种贫困恶性循环,必须进行大规模、全面的投资,实施全面增长的投资计划。通过同时在许多工业部门之间相互提供投资引诱,使各部门的投资有利可图,资本形成就能实现,恶性循环就能摆脱。19、谈谈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诺斯把阿瑟提出的技术变迁机制扩展到制度变迁中,用“路径依赖”概念来描述过去的绩效对现在和未来的强

8、大影响力,证明了制度变迁同样具有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结果在痛苦的深渊中越陷越深,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要想脱身而出就变得十分困难,除非依靠政府或其他强大的外力推动。通俗地讲,“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20、工业化的涵义及衡量指标。工业化表现为农业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和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9、 ,而以工业为中心的非农业部门所占比重逐渐上升的经济结构变化过程。(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工业化被分为不同的类型。工业化衡量指标:霍夫曼比例 =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21、千年发展目标 1根除极端贫困和饥饿 2普及初等教育3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女性权利4降低儿童死亡率5改善母亲健康6 与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7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8 建立全球性的发展伙伴关系22、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产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1季度、1年、3年、5年、10年)内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或按人口平均的实际产出的增加。23、城市化:所谓城市化,

10、是指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的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计算,即: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数/全国总人口数24、城市化发展的滞后性: 城市化的滞后性是指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的国家。25、什么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于当今世界具有怎样的意义发展中国家最广泛的概念:与发达国家相对应,只要不是发达国家就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狭义的概念: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那些在历史上曾经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后来摆脱了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目前经济发展又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民族和

11、国家。在经历了半个世纪艰难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之后,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世界舞台上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世界上的任何重大问题都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中国家的命运,就是整个人类的命运发展中国家的未来,就是整个世界的未来。因为如果这个世界上4/5的人口、80以上的国家都处于贫困与动乱的状态之中,人类就永远不得安宁。25、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分类方法有哪些这些分类方法的意义和局限是什么第一种、联合国的划分方法:分为“最不发达”的最贫困国家、非石油出口“发展中国家”、20世纪70年代国民收入显著增长的盛产石油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

12、EC)成员国。第二种、世界银行的划分方法:世界银行将世界上人口超过100万的132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其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划分为低收入国家和地区、下中等收入国家和地、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高收入国家和地区四种类型。第三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划分方法:按照人类发展指数将所有国家分为高发展程度国家、中等发展程度国家、低发展程度国家三种。第四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划分方法:它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根据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划分为61个低收入国家(地区)、73个中等收入国家(地区)、11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13个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意义:上述国际组织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分类方法得到了国

13、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在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中普遍应用,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局限性:这些分类方法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上述划分标准主要依据的是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但是,人均收入水平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生活的富裕程度,却很难充分反映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力量的基础是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或产值不能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生产能力、市场规模和消费水平。例如许多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其收入水平在世界上处于前位,但他们充其量也只是富国,却不是强国。如果用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来比较其结果就更为明显了。即使是从更为广泛的领域采用更多的数据来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分类,例如UN

14、DP的人类发展指数,实际上也很难对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准确的划分。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状况过于复杂,很难用几个指标、甚至指标体系对他们的特征进行深入的刻画,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分类的艰巨性。26、在新的世纪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哪些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发展机遇:(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两级分化的格局消失,经济成为国际竞争主战场。(2)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自由的流动和更有效的配置而且是基层行政组织,负担者组织缴纳贡赋、组织各种徭役等任务。(3)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力量。信息技术的传播与发展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极为重要意义。(4

15、)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体制保障。经济全球化的制度框架是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发展挑战:(1)环境的恶化、贫困、人口增长、粮食安全、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这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威胁。(2)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工人由于进口的竞争而失业,外国资本流入使本国金融体系陷入萧条。(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以及由此而决定的不平等地位。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垄断地位,使贸易规则体现自身利益;发达国家通过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发展中国家脆弱的金融体系;发达国家利用全球化进行价值观与意识形态输出。(4)在发展中世界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

16、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对于经济发展处于较高阶段的国家,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对于最不发达国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如何防止被“边缘化”。27、二元结构经济上的二元结构通常具有两重含义:第一,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二元的经济结构,即以城市工业为代表的现代商品经济部门和以农村传统农业为代表的传统自给自足经济部门。第二,也是更为重要的,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这种二元经济结构,或者说两个经济部门之问的差距,不是日趋缩小乃至消失,而是具有一种固定化、扩大化的趋势。28、试述刘易斯-费-拉尼斯“二元结构模型”并进行评价。一、主要内容理论的三个假设前提:(一)不发达

17、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即城市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现代部门和农村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二)劳动无限供给。(三)工资水平不变。刘易斯划分了资本主义部门和自给农业部门。这就是所谓二元结构问题。资本越多,就可以将更多的劳动者从自给农业部门吸收到城市工业部门中来。当剩余劳动完全吸收到现代工业部门中去,这时二元结构变成了一元结构,也就完成了不发达经济的发展问题。刘易斯认为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同一方向的,二者密切相关。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资本积累。在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中,很显然地将农业视为一个被动的过程。在模型的整个运行过程中看不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收入的增加。费景汉和拉尼斯就针对这一点提出了修正意见

18、。他们认为刘易斯的模型存在着两点缺陷:第一,不重视农业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这会造成农业的停滞。第二,忽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应该是农业中的劳动力向工业流动的先决条件。二、对二元结构模型的评价:(1)推理过程所建立的三个假设前提与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相去甚远。(2)刘易斯片面夸大了城市资本主义部门吸收剩余劳动的能力。(3)忽视农村的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收入提高的可能性,将城市工业部们当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惟一出路,必然会导致城市化,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的弊端。(4)刘易斯的模型当然是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模型,他回避了城市资本主义部门扩大过程中,资产阶级和小农之间,城乡,

19、工农之间生产关系的分析。新马克思主义者指出,二元结构部门的演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掠夺农民,进行原始积累的过程。(5)它同样也回避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对外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以及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的问题。(6)没有涉及高积累,高速发展问题的倾向,会造成国民收入中积累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扩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29、摩擦性失业由使工人与工作相匹配的过程所引起的失业即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它是由于经济运行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缺陷所造成的临时性失业。经济总是变动的,工人寻找最适合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一定数量的摩擦性失业必然不可避免。30、

20、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这种失业与经济中周期性波动是一致的。在复苏和繁荣阶段,各厂商争先扩充生产,就业人数普遍增加。在衰退和谷底阶段,由于社会需求不足,前景暗淡,各厂商又纷纷压缩生产,大量裁减雇员,形成令人头疼的失业大军。31、试述罗斯托的“线性发展模式”并进行评价。1、试述罗斯托的“线性发展模式”并进行评价。一、主要内容罗斯托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和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这是在考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后提出的,它正确地强调了国际贸

21、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化理论。在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中,第三阶段即起飞阶段与生产方式的急剧变革联系在一起,意味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开始,在所有阶段中是最关键的阶段,是经济摆脱不发达状态的分水岭,罗斯托对这一阶段的分析也最透彻,因此罗斯托的理论也被人们叫做起飞理论。(6分)二、对罗斯托的“线性发展模式”的评价优点: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在考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后提出的,它正确地强调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化理论。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曾经自觉地实践了罗斯

22、托的理论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6分)局限性:一方面,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一种线性的发展理论,不具备周期理论的预见性,我们注意到,罗斯托的理论中最初只包含了5个阶段,后来被他扩展成6个阶段,那么只要人类社会不灭亡,肯定就还会存在第7个阶段,这第7个阶段是什么有什么特征根据罗斯托的理论我们都无从知晓。所以,罗斯托的理论虽然对落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对发达国家的发展却没有多大参考价值。(4分)另一方面,罗斯托的理论忽略了多种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可能性,实际上,小的经济体如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 完全可能以其他的路径实现现代化,或者实现跳跃性的发展。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是最有代表性的阶

23、段理论之一,其他的一些经济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也涉及经济发展的阶段,虽然划分的方法不同,但这些理论同罗斯托的理论具有同样的局限性,即缺乏预见性,不适合作为分析产业革命的理论。(4分)32、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从可持续发展意义上考察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需要分析当前该国所拥有的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能力,而且需要研究支撑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变化趋势。 关于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研究,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条件、机制和准则为据,全方位考察和分析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各构成要素在国家间的对比关系及其各要素对综合国力的影响,系统分析和评价综合国力及各分力水平,对比

24、分析并找出不足,同时提出相应对策和实施方案,以期不断提升综合国力,达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 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去衡量综合国力,使综合国力竞争统一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框架内,从而适应社会、经济、自然协同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观念、作用、评价标准等方面对综合国力进行全面的再认识。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价值准则是国家在保持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推动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内的广义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显然,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内涵决定了在提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是关键手段,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基础,经济系统的健康发展是条件,社会

25、系统的持续进步是保障。 当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既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也使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综合国力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难度。在目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要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都无法回避科技、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同社会的协调与整合。因而详细考察这些要素在综合国力系统中的功能行为及相互适应机制,进而为国家制订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知识化、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类世界将进入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谁在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上占据优势,谁便能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奠定更为牢靠的基

26、础与保障,创造更大的时空与机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将成为争取未来国际地位的重要基础和为人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标志之一。在这样的重要历史时刻,我们需要把握决定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需要清楚自身的地位和处境、优势和不足,需要检验已有的同时制定新的竞争和发展战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的总体战略目标。33、从知识经济、信息革命、人类社会经济史演进的角度出发,结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现实,说明为什么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当代世界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经济的演进已使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27、广大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长期落后,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科技落后并缺乏行之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思想就是按照技术创新和生产进行制度建设或制度改革,这与新制度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完全忽视技术创新和生产,只是致力于建立交换的制度或零和博弈的制度根本不同。由于受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我们过去的产权改革和资本运营严重地忽视了企业能力的建设和技术创新,特别是在国企改革中,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进行技术创新并对职工进行培训的问题几乎就不存在了。所谓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战略考虑的主要是解决就业问题和静态的比较优势,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也被忽视了。因此,我们今后在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制定经济政策的方针上

28、需要一种“技术创新为核心的转向”。34、试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和贫困之间的关系。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是和贫困联系在一起的,消除贫困才能真正解决环境恶化的问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能在思想上给予环境以足够的认识,强调的只是眼前利益,而不能顾及资源利用的长期性。为了提供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粮食,他们不得不去开垦生态脆弱的边际土地,从而引起了生态环境退化。为了出口木材以获取外汇或偿还债务,他们还不得不过度地砍伐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贫困还迫使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转嫁而来的环境污染。贫困导致了环境的不断恶化,退化的环境又引起更为深重的贫困,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比其他地区更加依赖于自

29、然资源的直接利用,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草地退化,意味着牲畜质量和数量下降,从而导致收入减少,而森林破坏和土壤侵蚀则意味着土地的产出量减少。种种事实表明:消除贫困,打破贫困和环境恶化之间的恶性循环,才是发展中国家真正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消除贫穷要依赖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经济发展,由此看来,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发晨中国家根治环境问题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35、什么是循环经济应如何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再

30、生产”的反馈式流程。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措施(1)建立有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2)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3)中国政府将研究并落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36、概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变动关系,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存在着较大差别。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表明,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所形成的聚集效应使工业比重上升对城市化率上升具有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而当工业化接近和进入中期阶段之后,产业结构转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超过了聚集效应的作用,城市化的演进更多地表现为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的拉动。在这个阶段,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明显快于生产比重的上升,而这主要不是工业而是服务业的就业增长带动的。也就是说,当工业化演进到较高阶段之后,对城市化进程的主导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