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法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金融法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金融法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金融法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金融法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金融法案例分析 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金融法案例分析英文名称:Financal Regulation Case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学 时: 16 学 分: 1适用对象: 金融本科生、金融硕士生、经济法学硕士生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金融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二、课程简介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时经济安全的保障。金融行业是资金融通的中介和平台,由于各自运作机制的区别以及业务内容和特点的差异,我们一般将金融业细分为银行、保险、证券三大子行业。金融法案例分析分别选择了证劵、银行、保险以及外汇市场的代表性案例,以求展示金融市场的内在规律和违背金融市场相关法

2、规的一般性征。为了全面了解金融市场间的内在关联和传递机制,我们选择了“6.12”股汇共振综合案例,展示金融现货与期货、资产价格与汇率的相关性,揭示资金在股市、汇市、期货市场流动的机制。Financial industry is a platform and channel for the capital funding. Due to the differences among each operating mechanisms and specialized fields, we can divide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nto three categories:

3、banking, insurance, and security. For Financial Regulation Cases, we choose representative cases concerning security, banking, insurance and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to give readers a full-scale picture about the regulations and the features of those cases that break the financial regulations. Based

4、 on the above, in order to gain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evance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we choose the 6.21 concurrent volatility of exchange rate and stock price as a comprehensive case to study relevance between actual market, future market, assets price and exchan

5、ge rate, and to unveil the mechanism flow of the capital in stock market,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nd future market.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金融法案例分析属于金融专业必修课。本课程通过运用生动直观的案例解说金融法规,选取我国司法审判中大量的真实案例中最具普遍性和典型性的 案例,并依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争议当事人的权力义务进行分析,提出该案例处理的关键问题和处理结果。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保险法、证券法等基本金融法规,对于理顺金融关系、规范金融市场、明确

6、当事人的权力和义务做出了界定,为金融活动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既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我们专业必须秉持的专业理念:公正、守法和诚信。我们学习和掌握金融法规不仅是金融市场健康运行的必要,也是交易主体明确自己的权力和义务,维护自身利益所必需。课程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本课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包括三个方面,在整体层面上,有对金融法的理解具备基本的理论框架;能够对具体法规条文与实践相结合运用。 课程教学的素质培养目标:通过课程教学,金融专业的学生更清晰了

7、解金融违法案例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为识别、监控违法金融交易和行为提供基本能力,成为守法、诚信的践行者。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鉴于金融法门类较多,也限于课时条件,我们重点选择与商业银行法和证劵法规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第一章 证劵法案例(一) 目的与要求 1.本案例通过对南方证券与巴林银行破产及“3.27”国债期货案例分析,揭示证劵市场的欺诈和内幕交易行为,揭示衍生金融市场违规操作的市场风险与危害。2.学生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和研讨,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不仅深入了解案情发生机理及危害,提高学生识别违规交易和防范风险能力。更应该重视对我国证券法、期货交易法规等相关法规的学习,培养学生尊法守法的良好习

8、惯。 3.探寻在现有证券法和期货交易法规下,如何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的交易行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净化市场环境。 (二) 教学内容内幕交易:中国南方证劵破产案主要内容南方证劵内幕交易始末。南方证劵内幕交易对股价的影响。南方证劵内幕交易与证劵法规的相悖之处。如何规范上市公司的交易行为。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内幕交易 内幕信息 信息披露 证劵法规 内幕交易惩罚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南方证券破产案中,证券公司如何通过内幕消息操纵股市?之所以出现内幕交易行为,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证券公司在从事交易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符合哪些法定条件和程序?证券法规应如何规范金融机构的证券市场业务,防范欺诈与内幕交易行为再

9、次发生?(4)应如何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从而防止证券公司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违规操作的行为再次发生?衍生金融工具之殇巴林银行破产案与“3.27”国债期货案主要内容巴林银行破产案 、 “327”国债期货案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股指期货 利率期货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巴林银行破产案中,尼克里森如何通过违规操作金融衍生工具导致银行破产?违规操作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2)“3.27”国债期货案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巴林事件”?以万国证券公司为代表的空方主力如何利用监管漏洞违规操作来谋利?证券法规应如何规范金融衍生工具的操作?(4)应如何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防范证券从业人员和机构

10、管理层金融道德风险的产生? 思考与实践1讨论在加强法律建设的同时应如何提升对法规的执行力度和对违规事件的处罚力度,从而更有效地遏制内幕交易行为。2分析金融衍生工具违规操作的问题,重点分析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在规范衍生工具操作中的地位和作用;3通过分析巴林银行破产事件,讨论应如何加强跨国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并借此引入中国应如何借鉴此次监管失败的教训,进而在遵守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跨国银行加强监管;4通过分析“3.27”国债期货案,探求应如何规范金融市场活动,完全金融法律法规,推进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特别要着重考虑在重启国债期货市场的今天,应如何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教学方法与手

11、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如课堂讲授、团队合作、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第二章 商业银行法案例(一)目的与要求 1.商业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和结算业务为主的高负债高风险行业。商业银行的经营内容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都决定了它安全运营的重要性。如何确保信贷资产质量,控制信贷风险则是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 2.本章通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和不良贷款案例,分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控风险以及道德风险的形成机理和危害。并参照新巴塞尔协议的规定,重点了解信贷风险管理中的运行机制、客户政策选择、计量方法、绩效评估及监管制度等主要问题。3.通过信用卡套现与恶意透支案例,了解案发的基本特点和

12、操作方式。分析我国信用卡规制上滞后的问题,比如信用卡套现和盗刷案件屡禁不止。为规范信用卡市场,保障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思路。(二)教学内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案例1.主要内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新巴塞尔协议、信用卡套现、恶意透支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商业银行信贷流程 、客户政策选择、计量方法、绩效评估及监管制度风险管理技术3.问题与应用(1)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充足率的原则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要求?(2)如何提高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与绩效?(3)了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控机制的创新与发展? 第二节 浦发银行 775亿不良贷款案主要内容贷款分类指导原则 浦发成都分行掩盖不良贷款基

13、本概念和知识点贷款分类指导原则、腾挪 空壳公司 宏观经济波动问题与应用商业银行如何破解“内部人控制”问题?商业银行如何解决分支行委托代理链条过长的问题?,从总行到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多层及的委托代理使得总行和分支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非常突出。如何提升银行从业人员的合规与道德意识 ?第三节 信用卡套现与恶意透支案例主要内容信用卡套现 POS机 第三方网络支付 恶意透支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POS机 第三方网络支付 恶意透支 虚构交易 刑法裁量 问题与应用 (1)如何完善信用卡管理的规制?(2)建立与健全诚信社会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3)如何对信用卡套现和骗领恶意透支予以准确司法定性

14、?(三)思考与实践1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充足率的原则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要求?2如何提高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与绩效?3.如何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4.了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控机制的创新与发展?5.如何完善信用卡管理的规制?6.如何对信用卡套现和骗领恶意透支予以准确司法定性?(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如课堂讲授、团队合作、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第三章 保险法案例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保险法规涵盖的内容广泛,由于课时有限,主要选取了与日常生活相关度较高的内容。(1)随着私家车拥有量快速增长,涉及道路交通的险种需求量上升。但是,由于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肇事逃

15、逸”的案例屡屡发生。我国刑法和行政法对于什么是肇事逃逸有不同的界定,保险条款往往对肇事逃逸也未作明确定义,交通管理行政机关一般也不对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肇事逃逸做出认定。上述因素使得法院在审理相关保险案件时,对于行为人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是否属于“肇事逃逸”产生争议。因此,在实践中遇到类似情况,需要搞清楚这种差异对民事赔偿会造成什么影响。本案例的教学,将根据刑法和行政法对于肇事逃逸的定义和构成要件讨论在相关保险案件中肇事逃逸应如何认定,肇事逃逸法律内涵的差异对判断肇事逃逸者的民事责任会产生什么影响,保险合同依据什么原则来认定肇事逃逸。(2)责任保险的本意原是为填补被保险人因需向第三者承担赔偿责任

16、所导致自身财产的损失,但是在实践中经常出现因被保险人未向赔偿权利人足额支付款项导致保险公司拒赔的情况。保险法第65条第一款规定保险人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第65第二款规定被保险人怠于请求的,第三者有权就其应获赔偿部分直接向保险人请求赔偿保险金。但是当出现本案例所述情况时,第三者应如何保护自身的权益?本案例的教学,将对侵权法和合同法在责任保险赔偿金请求权问题上产生的矛盾进行阐述,分析不同情形下保险金给付权的构成要件,并对计算此类事件诉讼时效的法理依据进行剖析。(二)教学内容关于保险免责条款中“肇事逃逸”的认定主要内容肇

17、事逃逸民事责任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肇事逃逸 民事责任 入罪条件问题与运用离开事故现场能否被认定为逃逸?刑法是如何定义肇事逃逸的?(3)行政法是如何定义肇事逃逸的?(4 )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能否作为判断肇事逃逸是否发生的唯一依据并完全据此判断民事责任?(5)认定肇事逃逸民事责任的法律要件是什么?刑法和行政法对肇事逃逸的不同界定对民事赔偿会产生什么影响。(6)保险合同认定肇事逃逸采用的是什么原则?第二节 责任保险中被保险人与受害人的保险金请求权主要内容保险法 合同法 赔偿义务履行基本概念与知识点赔偿义务履、行域外民法、责任认定 问题与运用责任保险中的第三者可以直接向保险公

18、司索赔吗?合同法和侵权法在责任保险金请求权上的冲突体现在哪?一旦保险公司、被保险人、第三者因赔偿问题产生纠纷,诉讼时效应如何计算?思考与实践1、明确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和关系人,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思考责任保险事故中的第三方是否有权向保险人主张权利。2、结合现代侵权法在责任保险制度中的应用原则,讨论新保险法对于受害第三方的救济和保障思想。3、思考什么是责任保险的保险事故。是被保险人对第三者造成损害并需支付赔偿款还是被保险人对第三者造成损害并产生和支付了赔偿款。4、思考什么是责任保险的保险事故,是被保险人对第三者造成损害并需支付赔偿款还是被保险人对第三者造成损害并产生和支付了赔偿款。5、深入研究保险

19、法第65条,总结该条款共规定了几种保险金请求权情形。6、讨论在实践中,什么情况下责任保险的第三者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请求保险金。(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如课堂讲授、团队合作、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第四章 金融市场综合案例疯狂的资本市场:“6.12”股汇共振案例(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平台。资金通过信贷、股市、债市、汇市和金市在借贷双方流动,实现了金融市场投融资的基本功能。但是,看似简单的功能,却蕴含着深刻和复杂的市场内在规律。因此揭示资金为什么流动与资金流动的内在规律是什么,比了解资金流动的表象更为重要。特别是,金融现货市场与衍生金融市场具有同宗同源的基因

20、,两者之间相互沟通交融,易于产生超越市场预期、甚至难以驾驭的市场波澜。本章案例将再现2015年“6.12”股市狂涨暴跌的奇观,揭示衍生金融市场引导现货市场行情的内在机制;揭示融资融券助涨助跌的放大效应。此外,“8.11”人民币汇改,将惊魂未定的股市再次拖入跌跌不休的行情,曾一度上演股汇双杀的大戏,这其中的道理,我们不能不知晓。因此,再现历史,揭示金融市场内在机制,避免悲剧重演,警示投资者和监管层是本章案例教学的目的所在。(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6.12股灾” 股指期货 人民币汇率 融资融券 熔断机制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股指期货 融资融券 人民币汇率 熔断机制,3.问题与运用(1)此次股

21、灾暴露了我国证券市场交易制度的哪些缺陷?应如何弥补这些缺陷?熔断机制作为一种有效地控制股票市场波动性的机制,为何在我国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反而使股票波动性被进一步放大?(2)股指期货在此次股灾中究竟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应如何进一步推进股指期货的发展?(4)人民币汇率调整时机如何把握?汇率制度如何设计?(三)思考与实践1、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了解导致“6.12股灾”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对本次事件中交易制度、政府监管的效力做出评价;2、分析交易制度设计与股票市场平稳运行的关系,重点分析构建完善的交易制度在防范股票市场过度波动中的地位和作用;3、通过分析此次股灾事件,讨论股指期货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同时探讨应如何推进股指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4、在分析交易制度设计对抑制股票过度波动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熔断机制的推出时机问题,从而得出这一机制在中国股票市场失效的原因;5、作为开放经济体,汇市与股市的关联机制是不容忽视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将影响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宏观经济运行。(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如课堂讲授、团队合作、分组讨论、课堂讨论。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