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初中学科教学设计_第1页
2014初中学科教学设计_第2页
2014初中学科教学设计_第3页
2014初中学科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课题: 我的叔叔于勒科目语文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课时二提供者蔺怀志单位山西省阳泉市郊区燕龛学校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品察细节,分析人物形象欣赏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 认识“金钱置于亲情之上”的主题2.过程和方法目标:运用朗读法、小组讨论法等整体感知作品,注重自己的主观感受 3.情感态度目标:思考如何看待金钱与亲情之间的问题,获得正确的金钱观二、教学内容分析我的叔叔于勒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著作,故事的巧妙构思、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多样化,都堪称经典,学习这一篇课文,可汲取多方面的知识。细细品味这篇佳作,学到短篇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从中得到

2、对社会与人的感悟理解,获得艺术的享受。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学习小说大多数都有较浓厚的兴趣。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故事的结局。这就有利于调动广大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是学生的阅读一般只停留在文本的表面,不能深入去理解,去感悟。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文章的细节入手,从作者所运用的各种描写方法入手,从而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入到文本内部,因此,学习本课应将精力放在品味细节、感悟形象上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这一堂课的教学设计,着重指导学生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进而领会主题。首先要熟读课文,从整体感知课文,逐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

3、。其次要品味课文,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在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时,鼓励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说出自己的见解。最后要感悟课文,欣赏作品,感受文学艺术的美五、教学重点及难点品析细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题。欣赏巧妙的构思与曲折的情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述故事情节结合以菲利普为叙述人称的复述,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变化。提问: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变化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勒态度变化的线索是怎样的?启发:最开始于勒占用了菲利普应得遗产的一部分时,人们打发他去了美洲。提问: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是表现出来的人物行为,如果深入人物内心,

4、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情感变化又是怎样的?1  通过阅读找出称呼的变化:坏蛋、流氓、无赖、正直、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贼、流氓。2  根据教师启发,找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变化的线索:打发他走盼望赞扬又骂又躲。3恐怖希望恐怖仇恨。快速整理课文大意二、创设情境,分析人物小说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本文中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你认为最生动的人物是谁?自行圈点勾画,画出表现人物言行、神态、心理状态的重点词语。 提示:填写的词语可能有:自私、虚荣、唯利是图、冷酷等。说话形式:菲利普夫妇是一个 的人。(要求:横线上填上形容词)理由是 要让小说中的人物活起来就应该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

5、、神态来进行分析三、合作探究,体会匠心构思(1)文章开头在写了菲利普一家的家境后,不接着写于勒,而是写他们一家星期天到海边栈桥散步的习惯,写父亲永不变更的话。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文中关于于勒去美洲前后的情况,是运用什么方法交代的?这部分内容对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3)写二姐婚事的成功,全家决定举行婚礼之后到哲尔赛岛旅行,这与整个故事情节有什么关系?(4)安排两位先生请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这样一个细节,作用是什么?(5)“我”给于勒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一段描述,对表现主题起什么作用?学生合作探讨后回答,教师点拨:(1)这样叙述是设置悬念,使读者急于知道于勒是谁,他在哪里,为什么菲利普

6、一家都急切盼望他回来,从而使情节发展更有吸引力。(2)插叙。介绍于勒的经历,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更突出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3)二姐婚事的成功,引出了去哲尔赛岛旅行,从而创造遇见于勒的机会,把故事引入对中心事件的叙述。(4)这一细节牵动了菲利普的虚荣,使他也产生了请家人吃牡蛎的念头。而由此才使菲利普与于勒进一步接近,并终于认出了于勒,使情节发展急转而下,同时也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5)这段描述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把菲利普夫妇冷酷无情、惟利是图的本质暴露得十分充分。引导学生由此入手逐层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以此达到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和归纳。四、拓展延伸:1、人物命运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2、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言行会怎样?用150个字来完成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达,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七、教学评价设计1、 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3、 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4、 能正确把握小说里的人物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