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_第1页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_第2页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_第3页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_第4页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1否有改变或改进,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1否有改变或改进,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祝新华一、猜测的必要性猜测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主体运用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对将来发生的事情的预测,或对不在眼前的当前发生的事情的猜想,对过去所发生的事

2、情的回想,它常与期待和避免发生什么有关。解决问题时,积极地猜测有利于快速提出假设,这种假设是创新的基础,也是创造的动力。因此,猜测在创意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阅读是在感知书面符号的基础上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活动。阅读中的猜测,存在“预测”“猜想”“回想”各种成分,其中以预测更为常见。“预”指预先或者事先,“测”指估计、推测、猜度、料想等。“预测”则指读者根据文章提供的文字和非文字的各种线索(如上下文、连接词、图表等),利用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推断文章的性质、内容、语言等心理过程。阅读过程中存在两条视线,“眼睛视线”是眼看到当前读物写什么内容,“心灵视线”是心里想到读

3、物将写什么内容。低级水平的阅读是心灵的视线落后于眼睛是视线,一定要看到全部文字才知道阅读材料讲什么,而较高水平的阅读则是心灵视线先于眼睛视线,即只看了一部分文字便开始预测后文或全部文字会告诉读者什么。阅读的内部视线焦点(感知单元)可以放在一个个单独的字上,也可放在词、句、段甚至全文上。一般地讲,阅读的感知单元越大,从整体上理解也就越快。概言之,一个好读者,“心灵视线”要远于“眼睛视线”,有较大感知单位,有灵活的猜测能力。法国萨特曾精辟地指出:“阅读时,你在预测,也在期待。你预测句子的末尾,预测下一个句子,预测下一页书。你等待它们来证明你的预测是否正确”“从上到下”的理解模型认为,阅读首先要基于

4、人们已有的知识,根据读物的部分文字材料对所读的内容作出预测,然后,通过进一步阅读,证实或否定自己的预期。读者的知识是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的。因此,阅读过程可以表现为:选择(部分文字读物)、预期(后续内容)、检验(证实或否定预期);再选择(部分文字读物)、进一步预期(后续内容)、进一步检验(证实或否定预期内容)。在这过程中,预期可以激发、调动读者的已有知识,使阅读中的信息变得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预测能力越强,理解得就约好,阅读效率就越高。在此,我们可以初步认为: 猜测是创意的重要因素。 猜测是高效阅读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还是为了提

5、高阅读能力,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教学评估也要重视猜测的因素。二、猜测的内容、形式 一个高效的读者,从图书馆借阅图书,从书店购买书刊,从报刊上选读文章,经常会在内心问自己:这本书会讲什么内容?有趣吗?有阅读价值吗?即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想象力,进行预测。在阅读教学中,猜测也十分常见。自觉地利用这些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创意能力。(一) 从书名、文题预测内容人们从看到题目,就开始产生这篇章可能涉及哪方面内容的预测。书名、文题通常高度反映图书、文章的内容,因此,可通过它们让学生猜测图书、文章所叙述的内容,并以此作为整体教学的突破口。预测的典型问题:本书或本文会写什么内

6、容?从本书或本文中你想知道些什么?设计1 引导学生读新书时猜测内容。在广泛阅读计划中,学生面对一堆图书,往往不知从哪本书入手,对于某些书,有的学生才看了一个开头尚未进入主题就大呼不好看并弃之不读。为此,教师在向学生推荐多本图书时,可逐一让学生预测这些书的内容,期间教师宜作必要的引导,以收定向阅读、激发兴趣、促进理解之功效。表1 学生预测内容时教师的回应举例学生预测教师回应教师回应目的预测错误时不对,再猜猜引导学生继续预测内容预测正确时 对了,但还有更多的内容,并有很多有趣的细节,大家不妨读读?猜测更多内容,引导学生去读。预测结束时对于大家猜得对不对,老师不想代替书本告诉你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吧。

7、激发动机,引导学生去读。设计2 引导学生阅读某一刊物时猜测内容。如读新列车时教师引导:“本期新列车有篇文章的题目是刺杀包公,大家认为该文会讲些什么内容?你最想知道的内容是什么?(讨论)好,大家自己去读。放学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到时老师也想从你那里知道该故事的具体细节。”为学生订了刊物后,教师还须经常给予引导、适当检查,以保证学生真正阅读。设计3 在阅读教学引入新课题时猜测内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可对内容丰富设计连环问题,以让学生尽快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有教师教小蝌蚪找妈妈提问:小蝌蚪为什么要去找妈妈?它们是怎样找妈妈的?小蝌蚪有没有找到妈妈?它们的妈妈是谁?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可

8、为理解课文确定方向。(二) 从前文推测后续内容根据“从上到下”的理解模型,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想象力,学生学了前部分内容后预测后续句段或章节内容。预测内容集中于“后文会讲什么内容(情节)”,当读了大部分时,还可预测事件的发展结局。典型问题:(文章已告诉我们),文章后面还会告诉我们什么?设计4 初读课文时猜测后续内容。奶奶的番薯粥第一段“我最爱吃奶奶煮的番薯粥。每次吃番薯粥,奶奶就会对我谈起日军占领新加坡的那一段悲惨岁月。”该句显然是引起往事的引语,可提问:“你认为课文接下去会写什么时候的事情?会写什么事情?”又如,阅读故事草船借箭时,在学生知道诸葛亮作好了借箭的准备后,问学生“后

9、文会写些什么?”设计5 对新闻内容的预测。以下是一则新闻,括号内省去了一些文字,要求学生预测可能会写哪方面的内容,预测后再对照原文。昨天中午,桥东一个组屋单位失火,幸好( )。这场火,相信是小孩子玩打火机引起的。事情发生在( )。房子起火时,屋里只有( )。两人在滚滚黑烟中惊慌地拍门呼救。邻居白卫国听到呼救声,立刻( )。白卫国在接受访问时说,事发时,他正在用午餐,听到呼救声后,就赶快过去帮忙。这场火虽然被扑灭了,但是屋里的( )。设计6 分小组预测内容。组成小组并选出小组主持人,按小组开展阅读活动。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每读完一部分,小组主持人提问后续内容可能是什么,鼓励学生预测内容,小组成员

10、之间进行充分讨论,他们可极力证明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也可以接受其他成员的意见。学生读第二部分时,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并预测下一部分的内容。(三) 从前文预测后续语言表达把一篇课文空出一些重要词语,学生凭借已有的语感、经验,填上这些词语(预报)。填好后,对照文章,使学生了解正误,并体会原文用词的精妙之处。进行专门训练时,教师可把语段中的一些好词佳句删去,把所读的语段做成简报,让学生逐段预测,逐段阅读。如果填对了,说明学生已有一定的语感及语言运用能力。设计7 预报=关键词。如拔河比赛的原文是:“左边的队伍趁对方不注意,一发力,把绳子(猛)拉了过来,右边的队伍(冷不防)向前扑去,接二连三被拉到河

11、里,一个个都成了落汤鸡。岸上的观众笑得前俯后仰,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这就是拔河比赛的由来了。”可把文中的“猛”、“冷不防”删去。如果不看原文,“猛”可能是“大力”等,但课文用的是“猛”字,深刻地描述了用力之快、用力之大。在“冷不防”之处,学生可能说是“没想到”,但课文用的是“冷不防”,它更能表达“趁对方不注意”的特点。又如,故事景阳冈写道武松打死老虎时,已是精疲力尽,看看天色黑了,“一步一步(挨)下冈来”。对于括号内的字,如不看原文,学生可能会说该是“走”字,但课文用的是“挨”(水浒原文用“捱”)。通过比较,学生体会作者用词之准确。设计8 完型填空。找一些前后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的语段,删去其中的

12、系列词语,要求学生填上。(四) 从全篇推测相关内容文章不可能把所有相关的事情都写得十分清楚,必有概述、跳跃、省略之处。但在理解全篇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可通过想象、推测把“概述”变为详述,补上“跳跃”情节,推测“省略”的原因、结果等,即推出篇章末阐述而又有理据可推测的内容。在创造性复述中的续写、增添等,也有从全文推测相关内容的性质。1、追溯前因当文章只写事件的发生结果时,可以引导学生推测该事件发生的原因。典型问题:为什么会?的原因是什么?设计9 课文初步分析时追溯前因。心药描述某太守病了,大夫在他家住下后总以太守病情古怪需要再三观察为由拒开药方。几天后他竟一声不响地溜走了,临走时还留下一封信狠狠地

13、骂太守,气得太守暴跳如雷。设计问题:“事实上,那位大夫为什么不为太守开药方?”“为什么大夫要一声不响地溜走?”“为什么大夫要写信骂太守?”引导学生说出发生这些事情的缘由。再如,学习文章司马光破缸救人要求学生思考: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或为什么有个小朋友掉到大水缸里了,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小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推想,填补了课文叙述中的“空白”和“跳跃”之处。设计10 课文深入分析时追溯前因。林则徐上考场写到“林则徐坚持要自己走,即使在父亲背上时,也不停地替父亲扇风。”设计问题“林则徐为什么那么懂事?”2、预测后果第一,推测某种假设情况下的事情发展结果。即使设在某种情况,推测可能会发生什

14、么结果。儿童根据已知结果去理解原因比较容易,而根据已知的原因预测结果则比较困难。典型问题:如果(改变条件),那么会?设计11 改变条件预测后果。孙坚智退海盗描写少年孙坚和父亲一起坐着船到外地做生意。孙坚看到一些商人因海盗来临在岸上慌张地奔跑,官府不派兵前去救护,也生气地奔向上山坡,把刀一时指向右边一时指向左边,并高喊士兵们做好准备,装出一幅指挥大军进攻的样子。提问学生“如果孙坚不这么做,后果将会怎样?请具体说说。”又如,教学黄继光时要求思考“黄继光如果不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将会出现什么情况?第二,推测按前文所述事件可能发生的结果。当课文只引述某段故事,省略故事的后续结果时,可进行这种猜

15、测。典型问题:后来会怎么样?后来的结果是什么?设计12 猜测课文外的结果。狐仙一文中,金小二好赌又贪小便宜。因被人追债住到偏僻的破旧的狐仙庙里,偷吃人们用来拜狐仙的食物。后来有个姓胡的老人带着妹妹、女儿、女婿和两个外甥到那里盖房子居住,金小二尽占他们的便宜。某晚,胡家飘来阵阵的饭菜香和酒香,金小二厚着脸皮过去白吃白喝。他回到家后发现自家的鸡、粮食没了,吓出一身冷汗:“不好,一定是狐仙来教训我了!”他再跑去找胡老头,发现那地方空荡荡的,只剩下满地的果壳儿和鸡毛。提问:“后来,金小二怎么办?”设计13 阅读试题。(原文)有一个小孩得到三只野兔,他把它们带回家,放在一只笼子里。每天他拿白菜和苹果给它

16、们吃,但是它们仍不驯服。当小孩走到笼前,它们总是在笼里乱跳乱撞。一个小孩看了,非常可怜它们,因为它们在树林里住惯了。(问题)哪一项是将要发生的事情?A 他做了一个较小而坚固的笼;B 她给它们吃苹果,一代替白菜;C 他把它们带到树林里释放;D 他把它们带到森林枪毙。3、想象细节根据语境,推测事件的细节。典型问题:当时的具体情况怎样?具体的情形如何?设计14 分析课文时想象细节。电娃娃不见了一课有这样的内容“有一天,电娃娃忽然不见了。在组屋里,没有了电娃娃,电梯不能操作。居民要上楼,只好爬楼梯,大家叫苦连天。在工厂里,没有了电娃娃,机器都无法开动,只好停工。在马路上,没有了电娃娃,交通灯都不亮了,

17、车子在路口乱成一团。”设计思考题:工厂里没有电娃娃会产生哪些问题?设计15 阅读故事时想象细节。引导阅读狐狸和乌鸦时,让学生思考“课文中写狐狸和乌鸦住得很近,它俩的关系怎样?”三、猜测的训练猜测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果如所料,它使读物变得更易理解,学生的图式得到强化,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即同化);另一种是非如所料,学生必须检查自己的猜测思路,修正预测,调整和补充图式(即顺应)。阅读中的预测可以为学生理解课文确定方向,避免一些错误;加深印象,巩固所学;激发兴趣,提高效率。(一) 掌握线索阅读心理学的图式告诉我们,阅读理解有赖于读者读者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只有当读者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文内信息相互作用

18、时才能产生理解。在阅读中,根据内容和作用可将知识分为“原有知识”和“预测知识”、“新获知识”三类,在理解时学生须运用“原有知识”(预测基石),提出后续内容-“预测知识”,经过进一步阅读认定后,“预测知识”转为“新获知识”。在下一次预测之中,这一“新获知识”又转化为“原有知识”。“原有知识”即是上次预测所习得的结果,又是新的预测的新起点。具有较广的背景知识,学生能作了更好的推测。这些知识常需要教师讲解,有时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回忆、激活、提取和利用这些知识。当然,学生自己也要注意和搜集来周围环境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知识。在“原有知识”中,了解猜测线索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表2),高效率读者善于捕捉和利用

19、文章中的“线索”来对其意义和内容进行预测。例如:总起句后,可能是分述句。前面写了论点,后面应写论据。叙事文出现新的时间或地点词,后面即可能写事情发展的新阶段。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半句可能是对前文的总结,而后半句则引起下午要写的内容。表2 阅读猜测的“线索”素举例文章线索表达体裁、组织结构(如问题解决,概括具体等)内容题材、时代背景、标题方法记叙要素、事情发展过程文句关键词、连接词、上下文、中心句、过渡句、句子间的因果关系等图表插图、表格开始训练学生猜测时,适宜选择一些有典型线索的文章,鼓励学生捕捉文章中的线索对文章进行猜测。理解是对过去知识经验的运用,把新知识同化到原来的认知结构中去,建立新的

20、认知结构。对于在某课书中学到的线索,可通过类比的方法运用于其他课文的学习中去。形象化的思考,很有意义。如课文A采用某种方法写成,学生学了该课后,如果课文B也采用这种方法写成,那么学生可以有意识地采用学习课文A的方法来学习课文B。(二) 重视直觉分析思维是用小步子的方法,逐步推理,不断前进,最后得出结论。与分析思维相对应的是自觉思维。直觉思维没有经过严密推理和验证,是凭直观迅速“猜度”到问题的精要的心理现象。自觉思维不依据某种明确的逻辑规则进行,是一种跳跃式的思维,具有非逻辑性、猜测性的特点。培根曾说:“人类主要凭借机遇和直觉,而不是逻辑创造了艺术和科学。”爱因斯坦也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在创

21、造中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直觉思维的升华便是灵感,善于捕捉灵感是创造发明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教学中运用直觉思维来解决问题,学生可以畅思遐想,独立思考,培养应急应变能力,快速地得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如没有直觉思维做导向,就很难提出科学假想。从此看来,直觉思维与猜测、创意密切相关,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灵感的激发、启发、诱发、逼发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如请三四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竞赛),看谁可迅速、灵活、准确地回答问题,这就“逼发”学生用直觉思维来解决问题。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有关直觉思维的知识,并提供用直觉思维解决问题的范例。(三) 加强语感有好语感利于学生精确地理解前文

22、,并快速地猜测后文。语感强者几乎不着分析就能正确地抓住整句整段的意思,没有语感的人在分析性的思维中,往往使听和读的过程支离破碎。为此,学生要丰富知识,大胆想象,多朗读,多读课外书,以培养语感。(四) 善待误猜猜测毕竟只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个步骤,通常没有经历分析思维阶段,依靠直觉思维回答问题,一定会出现差错,但教师要把直觉的失误与愚蠢的错误区分开来。即使猜错了,学生也可以与原文对照中留下较深的印象。只要言之有理,即使猜测与文章大相径庭,教师也应该给予鼓励。如果教师总是按照预设的答案对待学生,不允许答案越过预订的范围,学生就得不到创造性训练,日后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往往不知所措。这种预设答案越僵硬

23、、越固定,对创意发展的影响就越大。(五) 形成心向由于传统教学一般总是要求学生进行分析思维,如要求学生认真分析、仔细思考,不要没有充分根据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致使很多学生意识不到猜测在创意、阅读中的重要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作必要的讲解、训练,使学生视猜测为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觉、主动地猜测。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会主动搜索线索,积极预测、核对,耐心调节、修正,逐步形成预测的自我监控能力。主要参考资料呈良环:外语教学与课程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顾晓鸣:阅读的战略 上海人民出版社谢世涯:文学作品的复述教学 华文学刊第2期第32-50页祝新华:小学语文教学和儿童能力的培

24、养 载朱作仁主编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 华东师大出版社祝新华:语文能力发展心理学 杭州大学出版社 阅读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实践操作策划研究背景成长记录袋是国外中小学教育中常用的一种学生评价方式。它是“学生作品的有意收集,以反映学生在特定领域的努力、进步和成就。它必须包括内容选择过程中的学生参与、选择指南、评分标准以及学生自我反省的证据”。它是在对传统评价进行评判和否定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成长。我们从学生课外阅读成长记录着手,研究和探讨课外阅读及成长记录袋。我们希望通过阅读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的作品和阅读心得、记录学生的读书量,并尝试发展课外阅读的评估策略、评估活

25、动。研究设计一、 研究对象对象为两个六年级学生,共72人。据教师的观察与了解,这些学生程度参差不齐,一班语文程度属中上,另一班则属中下,而较多的学生来自讲英语的家庭,并且由于是会考班,学生功课更多,因此较少时间阅读。他们的课外阅读存在以下问题:(一) 阅读意识不强许多学生,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他们的闲暇时间,不是用来上网玩游戏,就是耗费在电视机前,没有阅读的习惯。(二) 阅读时间不够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将大量的作业、补习塞满了孩子们的业余时间,使得他们无暇阅读。(三) 阅读方法欠缺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的是课内阅读的指导(一般是精读方法的指导)或词语教学,课外阅读

26、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盲点。许多想读书的学生,没有掌握好的读书方法,课外阅读处于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二、 研究框架(一) 时间 三月至七月(二) 阅读材料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调查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量、阅读习惯、阅读途径。根据调查结果,选择读物。除此以外,这次的阅读活动也是去年五年级读书会活动的延续。因此,我们了解学生的口味与兴趣。我们在读物选择上做了一些调整,共同阅读的篇章由教师根据调查结果来挑选,并以读书会方式进行阅读与探讨。课外阅读部分则由学生自行做选择。(三) 阅读活动1. 建立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记录袋中包含:学生课外阅读行为调查问卷课外阅读记录卡学生读书会读后活动的作品“小学士”、“

27、小硕士”、“小博士”读书单(收集学生读书量)读书单阅读量“小学士”20本“小硕士”40本“小博士”60本2.设计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封面 学生将自主设计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封面。他们可以满怀激情地把自己对阅读的认识通过图画、格言警句表现出来,设计成封面,时刻提醒自己要爱读书。3.填写课外阅读记录卡 学生每阅读完一种读物(一篇文章、一个故事或一本书),就填写一张课外阅读记录卡,收进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中,并在班内定期开展评比,看谁积累记录卡多,让学生在竞争中培养读书的兴趣。 学生不仅要在记录卡上填写课外读物的名称、性质和作者等基本信息,还要把自己对课外读物的理解与感受等写下来,以加深对读物的理解。阅读

28、中掌握的生字、生词和优美词句,也都要在记录卡上有所体现。这样记录语言材料,可以为学生写好作文打下基础。 4.进行读书会阅读活动 教师以“读书会”形式,与学生一起共读教师挑选篇章,进行阅读活动。学生进行阅读活动时,以书写或绘画的方式在一页书、四页书、手卷书、书签等上面记录自己的感想或针对内容的某一特点发表看法。所有完成作品将收入个人的阅读成长记录袋内。5.填写读书单 学生每阅读完一份读物(一篇文章、一个故事或一本书),就填写在“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读书单里,希望能够记录学生的读书量。6.举办读书报告会希望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赞扬与认可,是每个学生成就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会在研究结束前

29、举办一次读书报告会,让每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份读物,并把全班学生的阅读成长记录袋在教室内展出。7填写“自我评价表”计划结束前,让学生回顾这些日子以来所读的读物,以及对这个阅读计划的看法或感受。教师从中选几个感受比较深刻的学生,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的体会,并把所有的自我评价表张贴在教室后面的布告栏上,供学生们课后交流。 实践研究进程本行动研究的实践过程共从两大活动进行,即阅读活动与评价活动。前者从准备阶段到行动阶段,共分为九个步骤:后者则从六个评估手段进行分析。一、 阅读活动(始于第一学段第十周)(一) 阅读计划过程 步骤一:进行学生课外阅读行为调查问卷(前测),以了解学生的阅读兴

30、趣以及阅读能力。调查问卷(前测)结果1. 学生较偏于感性、动人的文章。2. 学生阅读意识不强(72、2%的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地方选择忽略或跳过)。3. 学生阅读时间不够(70、8%的学生每个月只能读0-1本课外书)。4. 大部分的学生没有良好的读书习惯。5. 课外阅读处于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步骤二:教师分发给学生的一封信、给家长的一封信让学生以及家长了解阅读的好处,以及这次的阅读计划和阅读成长记录袋的目的和用意。对象对阅读计划的反馈家长100%的家长表示支持这个阅读计划。学生大部分的学生觉得这个计划相当有趣,愿意参与。步骤三:教师挑选篇章。选书原则1. 文章内容配合学校价值观之一

31、(良善/怜悯心)。2. 文章内容应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字浅白易懂。步骤四:教师编排阅读进度,利用这些篇章设计读书会教案,进行读书会活动或阅读活动。步骤五:进行读书会活动后,学生也必须填写一份阅读记录卡。学生可在记录卡上评估这次活动或写出他们的感受。步骤六:过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读后活动,让他们完成作品。老师收集学生作品后,根据学生的作品/看法进行评估。步骤七:进行评估的同时,教师也在进行以下任务: 教师也分发几份“阅读记录卡”给所有学生,让学生每阅读完一种课外读物(一篇文章、一个故事或一本书),就填写一张记录卡,并收进阅读成长记录袋。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看法进行评估。学生也必须将书目填写在

32、“小学士”、“小硕士”及“小博士”读书单上。 教师在班内定期开展评比,看谁累积的记录卡最多,让学生在竞争中培养读书的兴趣。 每当学生完成一份读书单,教师将颁发“小学士”、“小硕士”及“小博士”徽章,以示奖励。步骤八:阅读计划接近尾声时(大约在七月底)。教师让学生填写课外阅读自我评价表。老师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体会,并将所有的自我评价和反省表张贴在教室后面的布告栏上,供学生们课后交流。步骤九:最后,教师再次进行学生课外阅读行为调查问卷(后测),以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力以及习惯是否有改变或改进。(二) 行动阶段:状况与解决方法状况一:起先,学生并不积极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无从着手,不

33、知该如何选择读物,他们也没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更没有时间完成阅读记录卡。解决方法教师尽量不要布置太多需要在周末完成的作业,以便让学生腾出至少20分钟进行阅读活动。教师也可提供一些篇章,让学生自行阅读。慢慢地,学生就会开始主动寻找阅读材料,进行课外阅读。状况二:课外读物也需要填写阅读记录卡,每项活动也都要分享学习成果,这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和繁琐。此外,这也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加重其负担。解决方法分享会由每周一次改为每个月一次。除此之外,学生每周只需要填写一份阅读记录卡。下回的阅读计划,教师将尝试设计更多样化的记录卡,这样学生不会认为整个活动枯燥、乏味。二、 评估活动(始于第三学段第六周)(一) 学生

34、课外阅读行为调查问卷(后测)1. 学生喜欢阅读吗?014否有改变或改进,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014否有改变或改进,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

35、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014否有改变或改进,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

36、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014否有改变或改进,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014否有改变或改进,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

37、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014否有改变或改进,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

38、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014否有改变或改进,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014否有改变或改进,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

39、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014否有改变或改进,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

40、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014否有改变或改进,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014否有改变或改进,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

41、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014否有改变或改进,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

42、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014否有改变或改进,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014否有改变或改进,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

43、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统计图:学生人数统计、喜欢和不喜欢统计、前测和后测柱形图)2. 学生喜欢哪一类的课外书籍书籍?(统计图:学生人数统计、前测、后测柱形图、类型(童话、历史故事、科幻小说、感人故事、漫画)3. 学生一个月内读几本课外书?(统计图:学生人数统计、前测、后测柱形图、阅读次

44、数(0本、1本、2本、3本、4本、5本以上)4. 学生习惯通过哪种途径进行课外阅读活动?(统计图:学生人数统计、前测、后测柱形图、途径(报纸、杂志、书籍、上网、其他)5. 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地方学生是怎么做的?(统计图:学生人数统计、前测、后测柱形图、方法(查字典、查相关工具书、请教他人、忽略/跳出去)6. 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养成哪些良好的阅读习惯?(统计图:学生人数统计、前测、后测柱形图、良好的阅读习惯(专心阅读,不开小差、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做 批注/做记号、遇到好词好句,我会把它们抄下来、利用词典等工具书帮助自己阅读)调查问卷(后测)结果1. 学生仍较偏于感性、动人的篇章。2. 学生阅

45、读意识增强了一些(只有27、8%的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地方选择忽略或跳过)。3. 每个月阅读的次数增加了(只有8、3%学生每个月只读0-1本课外书。4. 大部分的学生开始有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二) 课外阅读记录卡因为老师之前硬性规定学生每周至少完成一张记录卡,因此学生至少完成了10张记录卡。大多数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并填写阅读卡。在这短短的3个月里,记录卡最高次数是16张,平均每个学生12张。改进方案希望下一轮,我们也能够针对学生的阅读量进行评估。例如根据学生的阅读量,给一个等级(如好、优、特优)(三) “小学士”、“小硕士”及“小博士”读书单目前,约25%的学生已完成三份读书

46、单(阅读量达60本);24%的学生已完成两份读书单(阅读量达40本);约44%的学生已完成三份读书单(阅读量达60本);其余(5人)仍未完成第一份读书单。 (四)学生自我评价表通过这个总结活动,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成长。他们明白了自己在这段期间,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方面的成就和进步,以及自己需要改进和克服的地方。(五、 )阅读活动评价表每进行一次读书会活动,老师就会针对学生在参与读书会时的表现(如参与状态、思维状态、达成状态、作品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让学生明白他们的表现是否需要改进,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要求。(六) 学生读书会读后活动的作品由于学生读书会的读后活动作品较多元化,形式不一,较难展示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进步。不过,老师仍然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的用心。反思研究结果一、 阅读活动成效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和活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已经被激发了,甚至连写作能力也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