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_第1页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_第2页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孟浩然的文学常识;诵读古诗,领悟其意。2、品味诗歌的语言,结合意境,理解全诗的内容及思想含义。3、领略洞庭湖的雄伟壮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目标 1.教学难点:目标 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释题导入: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意思是作者把望见洞庭湖的景象写成一首诗赠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题目表明写作的内容和目的。、整体感知:1、孟浩然( 689740),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早年隐居鹿门山,后漫游吴越。唐代 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多写个人抱负与山水景物,以五言诗成就最高,与王维齐

2、名, 世称“王孟”,所作田园诗数量虽不多,但却清淡简朴,生活气息浓厚,给人以亲切之感。有孟浩然集。2、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前后,诗人赴长安应试时,张九龄官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二人为“忘形之交”。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五月至二十四年十一月张九龄出任宰相,诗 人希望得到他的引荐,出仕做官,就写了这首诗寄给她(这一期间,诗人未到过长安) 。诗题 也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等。3、教师范读,指导朗读。三、细读品味: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首联写洞庭湖极开阔也极涵浑,湖水浩阔,与天相接。写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 湖和天空接合成完完整整的

3、一块。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颔联描写波澜壮阔的洞庭湖。前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后句用“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极为有力。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博大的气 势,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3、“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颈联转入抒情,表达希望出仕,一展才华的想法。面对波澜壮阔的洞庭湖,生发感慨,借双关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太 平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深感惭愧的苦衷。尾联,作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想要做官的愿望。希望张九龄引荐自己出仕,也变为执竿垂钓的人。4、“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4、” 这里用淮南子中的典故,巧为设喻, 四、合作探究:这首诗是怎样得体地表露心态的明确:诗人面对波澜壮阔的洞庭湖,生发出“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感慨,借双关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天下太平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深感惭愧的苦衷。求官而不得,只好“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了。这里用淮南子中的典故, 巧为设喻,希望张九龄引荐自己出仕,也变为执竿垂钓的人。干谒诗既要称颂对方有分寸, 不失身份,措辞更要不卑不亢,不露乞怜相。这首诗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很得体地表露了自 己想出仕的心态。五、教师小结:这首诗在艺术上非常成功,历来为世人传诵。如:写景从大处落笔,把洞庭秋色描绘得气势磅礴,雄浑壮阔,就像一幅泼墨写意画;表意委婉含蓄,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 济无舟楫”自然过渡,表达“端居耻圣明”的心迹,再以“垂钓者” “羡鱼情”设喻作结,收 到委婉达意的艺术效果。这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壮丽雄伟,反映出诗人不愿终老山林,希望出仕为世所用的愿望。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七、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