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化学_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化学_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化学_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化学_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组一、设计意图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一种重要理念是学习生活中的化学,学习有用的化学。而能源是社会发展、 人类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本单元把化学能与电能转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能源科学的发展与化学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学生已经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化学反应中存在的能量的变化和转化,这是学习本单元重要的知识基础。我所在的学校释厦门六中,学生普遍思维活跃,想法大胆又创新,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经验和能力。本单元安排3 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重点是第一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而原电池的原理和应用又是第一课时的重点和难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首先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熟知的事物,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2、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往。其次, 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学习,设计到较多需要想象的抽象思维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较为费力。可先设计四个操作简单、对比性强、现象明显的实验,引导学生也能够实验探究发现问题: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产生电能。再借助动画演示形象地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更加快更深刻地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且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有效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1、制作水果电池,以巩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引出原电池的应用:制作电源, 使学生对原电池的原理和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二、教案(一)课时:1 课时(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

3、化学电池的化学反应基础2、能分析、解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3、掌握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会设计简单的原电池4、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意义(三)教学方法教法:试验法、讲授法、探究法、阅读讨论法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相结合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一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原电池: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三、组成原电池的条件1. 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和另一种非金属导体)构成电极。2. 电解质溶液。3. 构成闭合回路。4. 发生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四、原电池的应用1. 制造多种多样的化学电源2. 利用原电池反应加快化学反应速率3. 利用原电池原理防止金属腐蚀(

4、五)教学过程活动元设学生活动设计教师活动设计设计意图计电能是现代社会最清洁、也是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人类生产、通过联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它。 播放录像学生熟悉的问 提问 1 、 电流的形成条件是题情境,以吸引什么?学生注意力,激创设2、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与电发学生的探究问题情景流有何联系?欲望。学生的自(预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然兴趣事提高设时间为(预设学生的回答情况)学生的内部动3 分钟)学生甲:电流的形成原因是电子鼓励学生踊跃回答力。的定向流动学生乙: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发生电子的转移如何让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得失的电子能够定向流动,形成分组实验:铜锌原电池原理电流。请同学们设计实验实现设

5、实验1 :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想。学生通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试验探究发现实验2: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问题:化学反应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但不中会产生电能,接触。体验自己探究实验3: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引导学生观察知识的乐趣;更起来。加注重实验的实验4:在导线中接入一个灵敏操作和实践能电流计。力的培养,缩短投影:探知的时间,降活动1. 实验2 和实验3 中的现象低学习的难度,与探究有何不同?同时使学生进(一)学生积极思考并交流讨论2. 实验3 和实验4 中铜片表一步认识化学元设计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教师活动设计设计意图ppt 演示 自主学习(预设时间为8 分钟)学生阅读课本38-39

6、 页该实验中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像这样能将化学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我们称之为原电池。 板书 一、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巡视并指导学生自学 设问 那么, 原电池装置是如何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呢?我们一起来分析它的工作原理。 板书 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ppt 演示 学生思考并记录Flash 动画模拟实验达到 了一目了然的 效果, 对学生获ppt 演示 工作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分别在正、负两极进行,还原剂( 负极 ) 失去电子,通过导线流向正极,转移给氧化剂,从而产生电流。那么构成原电池需要哪些条件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原电池的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构成条件!理

7、性地分析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板书 题,推测问题,实验1 :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三、组成原电池的条件自主设计、小组插入盛有酒精的烧杯里,用导线将锌合作、动手实片和铜片连起来,在导线中接入一个验, 在实验中不灵敏电流计。断地发现问题,活动实验2:把两块铜片插入盛有稀解决问题,构建与探究硫酸的烧杯里,用导线将铜片连起指导学生观察和养成规范自己的知识结(二)来,在导线中接入一个灵敏电流计。的实验操作构理论与实践实验3: 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相结合,增强教(片分别插入两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学的时效性。预设时里,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起来,在间为 5导线中接入一个灵敏电流计。充分肯定学生的成果后投影分钟)原电池

8、的构成条件:归纳小结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两 种 活 泼 性 不 同 的 金 属(或一种金属和另一种非金属导体)构成电极。2. 电解质溶液。3. 构成闭合回路。4. 发生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教师参与活动并适时点拨、制作水果电池,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教师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元设计投影:四、原电池的应用4. 制造多种多样的化学电源5. 利用原电池反应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学生做笔记6. 利用原电池原理防止金属腐蚀联系投影:实际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为了提高氢气的生成速学生分组实验率, 可以使用含有重金属杂质(如分别往两个表面皿中加入等量铜)的粗锌。的稀硫酸,分别加入一粒粗锌和一粒纯锌(

9、注意要同时)实验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小组讨论后交流这是为什么?(预设学生的回答情况)让学生在实验中粗锌反应速率比纯锌自主探究中喜快。原因是粗锌中含有重金属,构获新知:利用原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引导:通过这个实验,也说电池能加快化明不纯的金属更容易被腐蚀。这学反应速率。也就是钢铁比纯铁更容易被腐蚀的为人事钢铁腐阅读课本39 页相关内容原因。蚀以及防止金属腐蚀原理作了很好的铺垫,投影使学生对原电1 、 什么是电化学池的原理和应腐蚀?用有更深刻的课后2、 在潮湿的空气认识和体验。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教师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元设计学生思考并一起回答小结原电池的组成、原理和应用利用Flash 编制动画放映格

10、林太太的假牙在伦敦的上流社会,有一利用生动有趣的动画结小结位贵族夫人格林太太,幼年时束本节课,让学(预曾掉了一颗牙齿,后来在一次生充分体验学设时间2分钟)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因为构成了原电池。车祸中又掉了一颗牙齿。为了显示富有,格林太太特意装上了一颗金牙和一颗不锈钢牙。不料从此以后。这位夫人就感到精神萎靡,找遍各大医院会诊也不见效果。后来是一位化学家解除了她的痛苦:换掉一颗假牙。聪明的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习化学的愉悦,增强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课后作业1 、 导与练59 页课时训练2、家庭小实验:收集废旧干电池。拆开洗净,弄清原理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学习

11、中,学生通过四个现象明显的实验发现化学反应过程中能产生电流,再通过 Flash 形象地理解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又进行了分组试验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较好的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各种能力。最后通过制作水果电池和粗锌与稀硫酸反应的试验进一步巩固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也为下一节钢铁腐蚀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学生在整个课堂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有序。不过由于本节课安排较多实验,45 分钟的时间有些仓促。学情分析1、本阶段学生已经预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在必修一的第二章中学生已经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懂得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得失,这样就有利于理解原电池

12、中的电子转移问题。在必修一的第一章我们还学习了物质的量的计算,对电化学的有关计算应该比较容易入手。但由于相隔时间比较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遗忘的情 况。2、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电化学的内容,有些地方可能理解不你能很顺畅,比如, 为什么金属不直接和电解质溶液发生,而要绕圈运动等。3、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浓厚。效果分 析本节课的设计主旨在于体现新课改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课设计上主要体现了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提出问题的能力。体现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老师作为引导者的特点。老师在引导学生的同时,时刻注重了学生直接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本节课创设能引导学生参与的情境,用化学电

13、池发展史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争时引导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新问题,引导学生沿着自己设定的方向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到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落实知识点。本堂课基本能达到设计目的,学生能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掌握盐类水解的本质和规律,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当堂检测巩固了本节课所学内容。不足之处是课堂中有些环节时间上还把握的不够好,对学生的疑点没有练透。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之前我们已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钠、镁、铝、铁等有关金属知识,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内容,这都为本节的学习做了知识上的准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面学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电解电镀知识打下基础。故本节课在知识体系中起着

14、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同时为学生了解各类化学电源及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很好教材。评测练习A锌片作负极,锌发生氧化反应BC溶液中的pH增大D2. 关 于 原 电 池 的)A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是两种不同的金属C 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如下图,下列铜片作正极,铜得到电子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叙述中正确的是B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 原电池的正极是还原剂,总是溶液中的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 某原电池总反应离

15、子方程式为2Fe3+ + Fe = 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A. 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液为Fe(NO3) 2溶液C. 正极为铁,负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液为CuSO4. 下列关于实验FeCl 3溶液 B. 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Fe2(SO4) 3 D. 正极为银,负极为铁,电解质溶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铜锌组成的原电池中电子是从锌经过导线流向铜B. 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 铜片表面出现气泡C. 把铜片插入FeCl3溶液中 , 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片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 加入几滴CuCl2溶液, 气泡放出速率加快6. 实 验 室 中 欲

16、 制 氢 气 , 最 好 的 方 法 是 )A.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D.粗锌(含铅 . 铜杂质 )与稀硫酸反应7 . X 、 Y、 Z 都是金属,把X 浸入 Z 的硝酸盐溶液中,X 的表面有Z 析出, X 与 Y 组成原 电 池 时 , Y 为 电 池 的 负 极 , 则X、 Y、 Z 三 种 金 属 的 活 动 顺 序 为)A.X > Y > ZB. X > Z > Y C. Y > X > ZD. Y > Z > X8 用下列物质设计一个原电池CuSO4溶液、ZnSO4溶液、NaOH溶液、NaCl 溶液、

17、 Fe棒、Cu 棒、C棒、Zn 片、铜线。()画出装置图。()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课后提升】1 将银片和锡片用导线相连后,一起浸入稀硫酸溶液中,则()A锡片上有气泡,银片上无气泡B形成原电池,锡为正极,银为负极C电流方向是自锡片通过外电路导线流向银片D 锡极发生氧化反应,银极上发生还原反应2 关 于 如 右 图 所 示 装 置 的 叙 述 , 正 确 的 是 ()A铜是正极,铜片被还原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3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 b 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向a 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下 列 各 图 表 示 的 是 产 生 H2

18、 的 体 积 V 与 时 间 t 的 关 系 , 其 中 正 确 的 是()4 已 知 空 气 锌 电 池 的 电 极 反 应 为 : 锌 片 Zn+2OH - -2e- =ZnO+H 2O 石 墨 1/2O2+H2O+2e-=2OH- 据此判断锌片是()A负极并被氧化B负极并被还原C正极并被氧化D 正极并被还原5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反应的原电池组成正确()。正极ZnAgCuCu负极CuCuZnZn电解质溶液CuCl 2H2 S04CuSO4FeCl26把a、 b、 c、 d 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 b 相连时, a

19、为负极;c、 d 相连时, 外电路的电流由d 到 c; a、 c 相连时, c 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 连 时 , d极 逐 渐 溶 解 , 则 四 种 金 属 的 活 动 性 由 强 到 弱 的 顺 序 为 ()A a>b>c>d B a>c>d>b C c>a>d>b D b>d>c>a7 用 铁 片 与 稀 硫 酸 反 应 制 取 氢 气 时 , 下 列 措 施 不 能 使 反 应 速 率 加 快 的 是 ()A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8 某 原 电 池 装 置 如 右 图 所 示 。 下 列 有 关 叙 述 中 , 正 确 的 是 D)A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