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詹天佑教学目标:、学会10个生字,理解“阻挠”等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周密”、“藐视”造句。2、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贡献的思想感情。3、能理清段落的层次,知道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中心思想的,能顺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顺着作者的思路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中的难句及思想内容。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海战牺牲的
2、邓世昌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我们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投影出示詹天佑的图片以及简介) 同学们,你对詹天佑有多少了解呢?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经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对詹天佑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那么他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詹天佑。(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1、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问题,快速朗读课文,找出答案。投影出示问题:(1)詹天佑是怎样的人?用波浪线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2)本文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叙述这件事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提醒学生注意“爱国”与“杰出”两词)。课文主要写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
3、件事,课文2到6自然段具体写这件事。2认识过渡句,理清段落层次。(1)课文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前的情况?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后怎样完成任务?(2)“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3)给课文分段,用“”作记号。(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3自然段。第三段:46自然段。第四段:第7自然段。)(三)学习第2、3自然段1、默读第2、3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投影出示)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提示一起学习、讨论。3、交流(1)当时的情况怎样?(帝国主义的阻挠)怎样阻挠?“要挟”什么意思?(要挟:利用
4、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那么在这里,帝国主义是利用我们什么弱点,强迫答应他们的什么要求呢?(2)帝国主义者凭什么敢这样“要挟”?他们是怎样看待中国人的?“高山深涧,悬崖峭壁”“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这样的工程的。”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民十分藐视,认为中国人是不可能修成这条铁路的。(3)全国的反映如何?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轰动)你想象一下当时中国人民会怎样议论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詹天佑真是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啊!)表现了人民怎么样的心愿?(殷切希望铁路修筑成功)现在,谁能根据投影的提示,把刚才大家讨论的内容连起来回答
5、一遍?(请2到3人回答)4、思考:这一段对当时背景的描写,对表现詹天佑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呢?(衬托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我们上节课已经看到了帝国主义藐视中国的丑恶嘴脸。那么,詹天佑是怎样修筑京张铁路,给帝国注意者一个有力的回击的呢?(二)学习第3段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段,边读边思考: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可以同桌互相探讨一下。请一位同学来讲讲。(板书: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线路)2、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1层,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来轻声把第4节读一遍,在书上找出答案回答,同桌讨论,各抒己
6、见,谈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理解。(投影出示问题:詹天佑为什么要勘测线路?詹天佑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分别表现了詹天佑的什么精神?)学生划找同桌交流全班探讨重点关注詹天佑的所想所说,指导学生重点朗读。3、经过詹天佑的亲身勘测,周密计算,终于完成了第一步的勘测工作,接下来他要怎么办了呢?我们继续来学习下面的课文。大家知道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今天我也想请同学们都来当一会小工程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3段的第二、三层,并请同学们根据对文中“两端凿进法”,“中部凿进法”和“人”字型铁路的理解,画出一个简单的铁路施工示意图,画在我发下的纸上,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后一起画,也可以单独完成,下
7、面开始。教师巡导,并指定几个画的比较好的同学拿上给大家参观。4、刚才同学们的设计都非常棒,大家都可以当小工程师了,如果你长大以后也想像詹天佑一样成为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那么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努力,打好基础。老师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了“两端凿进法”,“中部凿进法”和“人”字型铁路请大家来看看。(板书出示)詹天佑的这些设计真是巧夺天工啊,那么从这些设计我们又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请个别学生回答(是一个拥有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的人)5、师启发提问:同学们,这段中对当时自然环境的描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呢?(衬托了詹天佑杰出的才干)小结:我们在读文章时,不仅要注意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还要注
8、意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只有弄清了当时当地的情况,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理解人物。(四)略讲第4段就这样,詹天佑忍辱负重,凭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杰出的才干,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筑任务,给予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板书:回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把课文的最后一段一起来读一遍,注意要读出中国人民扬眉吐气,自豪的感情。并思考,为什么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人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这句和课文哪个部分照应?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最后一句中“伟大”一词和第一段哪句相照应?(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和“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照应)(五)总结同学们,火车将离开青龙桥车站,沿着
9、詹天佑首创的“人”字形线路驶向八达岭,望着越来越远的詹天佑青铜像,让我们再一次怀着对詹天佑无比崇敬,以及自豪的心情,一起来把课文最后一段来读一遍。反思: 詹天佑一课是一篇使用已久的教材,我本人都上过至少五次了,特别熟悉。在对课文的处理上,我重点抓了三点:一是通过学习詹天佑的事迹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二是通过对文章结构的分析来学会给文章分段;三是通过拿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来理解文章内容。今天王校长来听的是第三节课,主要内容是学习文章的五、六节,也就是詹天佑开挖隧道与设计“人”字形线路那两部分,最后总结全文。五、六两节的内容不难,但最能体现詹天佑的杰出所在,富有创新精神。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两段内容的时候
10、,一方面我要求学生能够认真去读文本,找出有关的句子来,理解詹天佑的做法与原因,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学生画示意图的方式来加深理解。通过这样的环节,文章的重点也就解决了,学生也真正理解了詹天佑为什么要这样做,对他的创新精神也就有了真正的理解。所以,最后总结的时候,只是带着朗读了一下文章的第七节,并组织学生以游客的身份“赞叹”詹天佑结尾。应该说,这样的设计抓住了课文的重点与难点,也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也不会过细过烦。6.怀念母亲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2-25页【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准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语
11、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意思。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饱含的思母与思国之情。【教法与学法】课件演示,小组合作【教具与学具】季羡林生平简介和他的相关作品,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提问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考考你们,哪位同学知道母亲节是哪一天?(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的节日)母亲节,是呀,在这一天,广大母亲都能够收到儿女们的祝福。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我们都沐浴着母爱长大。2、想象形象:你脑海中浮现的母亲形象是什么样的?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都对自己的母亲有一分独特的爱。所
12、以许多国家设立母亲节感谢母亲的节日。著名的学者季羡林文章里,对母亲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解释。 二、初读课文,感受两个母亲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课文句子读通顺。2、小组讨论哪些字比较难读或者难懂,引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环境理解。3、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有两个母亲,对这两个母亲有着同样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课文第一自然段:总起段落)三、再读课文,研读“生身母亲”1、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对生母的怀念。(1)谈感受,质疑。(2)重点研读以下几句: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1)理解“寝不安席”的意思(2)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是不
13、是仅仅因为母亲的逝世?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1)联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愿望”(随母亲于地下)“终天之恨”交流自己的理解。(2)真正让作者遗憾和痛恨的是什么?无法尽孝,心存自责,愧疚之情(3)补充资料,谈感受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
14、边,即使她一字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有 感情朗读整段话。 四、朗读佳句,布置作业1、摘抄让你感动的优美语句,仔细朗读几遍,感受对生身母亲的怀念。2、读读文中写祖国母亲的部分。 五、板书设计怀念母亲季羡林生身母亲祖国母亲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关键词句。2、抓住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3、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课件演示,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抓住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教学准备】课件、季羡林生平简介和他的相
15、关作品。【教学过程】 一、回顾“生身母亲”,感受敬慕1、听写词语:真挚、寝不安席、思潮起伏2、用上面的词语,说说我对亲生母亲的爱。二、细读课文,研读“祖国母亲”作者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24岁那年,作者离开祖国,来到了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离,并不能割断心中的怀念,相反,这怀念又增添了分量。1、自由朗读文章,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心中的怀念。2、说说在作者的怀念中,又增添了什么?对祖国的怀念3、再读课文,思考: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时刻伴随着随对祖国母亲的怀念?重点研读以下句子: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
16、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1)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2)你知道“频来入梦”的原因吗?作者旅居在外,对生身母亲、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与日俱增,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两位母亲不断出现在作者的梦中。(3)带感情的朗读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来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1)“甜蜜”和“凄凉”是不是有矛盾?你怎么理解?因为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回忆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会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仿佛就在身边,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少了一些凄凉、孤独。 (2)感情朗读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
17、是一样的!(1)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什么样的?关爱孩子、思念孩子(2)作者为什么要写房东太太的事情?(3)感情朗读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1)理解“怅望灰天”的意思。(2)在作者脑海里,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3)在泪光里,作者模糊地看到了什么?(4)感情朗读 三、首尾呼应,适度拓展1、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两位母亲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伟大,地位是如此重要。因为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和第一自然段。这样的体验,我们能理解吗?我们有过这样的感受吗?大家互相讨论交流。2、了解季羡林其人其作品。 四、布置作业1、摘录文中佳句,尤其是对祖国母亲魂牵梦绕的句子,读一
18、读。2、抄写课内课外,预习彩色的翅膀 五、板书设计怀念母亲季羡林真挚、寝不安席、思潮起伏频来入梦、怅望灰天 六、作业设计1、把句子中划线的部分换成恰当的成语(1)我痛哭了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安稳觉。(2)躺在床上,各种念头此起彼伏,不断涌现在脑海中。(3)我当时的想法,从这几段文字中也可以看出一点。2、读句子,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 )上天空,( )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 )在朦胧的薄暗中。我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是(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 )出母亲的面影。我体会到了作者( )的感情,此时,“母亲的面影”是( )的。然而这凄凉并
19、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 )在心头。说“这凄凉“是“甜蜜的“是因为( )。【参考答案】1、食不下咽或者寝不安席;思潮起伏;可见一斑。2、(1)织;织;沉 ;思念祖国母亲,思念家乡(2)幻;怀念母亲;模糊不清(3) 糊; 作者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他们铭刻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孤寂时陪伴着自己。 教学反思: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是季羡林先生写的,他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表达了对亲身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作者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对祖国
20、的怀念,文章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首尾呼应,说明了为什么会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字里行间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人思潮澎湃,情绪跌宕起伏。新课开始,课件出示:季羡林作品赋得永久的悔,学生默读,交流感受。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为理解本课做好铺垫。接下来,我注重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课文,先出示统领全文的问题“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而后,让学生细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好批注。在小组间巡视时,我提醒学生注意抓住重点语句来深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爱慕之情。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交流。我引导学生深入体
21、会如下重点句子:“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频来入梦”等词,“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当学生在交流时,仍感到困难时,我引导学生先自由读相关段落,再细读相关语句加以体会,然后通过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让学生自己在文本上先走个来回。每个学生在朗读、概括、体会的过程中都能各有所得。两位母亲身份虽然不同,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是永远不变的,自然而然使
22、感情得到升华。整体感觉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达到我预设的目标,学生的回答体会很单一,除了怀念就是思念、热爱,也许一些事离现在距离遥远,孩子们感受不到当时的情景,不过,我也不知道该用哪些词汇来表达内心的那份情感,对这两位母亲,也确实只有思念和热爱了,还是多读读课文吧,有一句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7.彩色的翅膀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明白题目的双重含义 2、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去发现宝石岛的几个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海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扎根海岛、改造海岛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5、学习运用文本“吃西瓜”细节描写的方法,
23、进行仿写练笔;运用文末段进行想象练笔训练教学重点: 1.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海岛的独特方式,体会战士的爱海岛、爱祖国的情感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3、依据文本特点,运用第一单元“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法”进行深化练笔训练教学难点: 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教法与学法: 结合本课内容和所制定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所用的教法是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抓住战士小高说的话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学法是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放声读,在读中勾画来学习本文。教具与学具: 字典、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读题存疑 1、导入:同学们,季老先生留学在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
24、国母亲;驻扎在海岛的边防战士,则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海岛的爱,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一篇课文彩色的翅膀(师板书课题)看看课文是用哪些文字来表达自己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决心的。 2、指名读题谁的翅膀?(会飞的小昆虫的翅膀,如蝴蝶)“彩色”二字仅仅是说小昆虫的翅膀是彩色的吗?还有什么别的含义? 3、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读略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1、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2.交流读文后的体会) 二、检查预习、交流1、理解以下词语:碧空如洗、矮墩墩、水落石出、精灵:2、交流如下问题:(1)、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3)、
25、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三、探秘小岛咱们中国有台湾岛,这是我国的第一大岛,那里有日月潭、阿里山、蝴蝶谷;海南岛,是中国的第二大岛,那里有“天涯海角”,五指山,椰子树;咱们浙江的舟山岛,是中国的第四大岛,舟山的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这些岛屿不但风景优美,人文荟萃,而且物产丰富。那么,文中的宝石岛当年又是怎样的一个岛屿呢?请你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找出这个岛屿的特点1、不毛之地教师解释“海岛田”:宝石岛属于珊瑚岛礁(由珊瑚礁沉积形成的岛屿),不适宜种植蔬菜,战士们带土上岛和舰艇运土上岛,垒出一块块可以种植庄稼的田地2、条件艰苦:“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饮水主要靠雨水,生活物
26、资需要从大陆运达3、远离大陆:“小岛远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战士们远离家乡,与亲人朋友联系不便形成板书:不毛之地 条件艰苦 远离大陆四、爱岛深情(指着板书)宝石岛远离大陆,条件艰苦,又是一个不毛之地,为什么要在这里建起了观察通讯站?(宝石岛虽小,但也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建立观察通讯站的目的就是有力地守卫祖国的领土)那么,战士们能在这里安心守卫吗?根据学生的交流,理解并朗读好以下句子: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有力地说明小昆虫在小高心中的重要地位,句子中“扔”与“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岛田”,把从家乡带来
27、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播种”在句子中的意思既是种子种下去,又指让建岛爱岛的真情长留在海岛上他们像抚养婴儿似的照看着这个小瓜,浇水,施肥,一点也不敢马虎爱瓜即爱岛战士们都笑着,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这两句话写出了战士们收获西瓜后喜悦、激动、自豪的心情,表现了他们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爱这一段话的细节描写,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帮助,请以吃 为题,仿着写一段话“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句子表面上赞扬小昆虫,实际上是小高内心的表白:自己热爱祖国海岛,决心用双手把海岛建设成美丽的家园。句子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五、导入练笔,思岛景美:
28、是啊,这些小精灵怎么能会不在这安居乐业呢?你看出示:第二天我醒来,天已经放亮了,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彩色的翅膀”从“彩色的翅膀”体会到小高带的昆虫在岛上安居乐业了。除了小高带回的昆虫的翅膀是彩色的,还有什么是彩色的呢?(海岛被建设的更美丽富饶,是彩色的;战士们用各种方式建设海岛,他们的爱是彩色的;战士们对海岛的希望是彩色的;海岛的未来也是彩色的。)刚上课时有同学问翅膀为什么是彩色的,“彩色的翅膀”是什么意思,现在明白了吗?练笔:我是一只小小的蝴蝶这只扇动着彩色翅膀的小蝴蝶,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来到窗前看望辛劳一天的战士,因为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战士啊,他们用自己
29、的青春和梦想,一心改造着祖国的海岛,荒芜的海岛开始显现绿色的生机,寂寞的海岛也有了多彩的生命!此时此刻,我亲爱的同学们,假如你就是一只小小的蝴蝶,就让我们也扇动着彩色的翅膀,放飞想象想一想,经过十几代海岛战士的努力,现在的海岛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新景象呢?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把它们写下来吧(1)学生练笔(2)师生交流五、回应课题再次读题课文为何以“彩色的翅膀”为题?(点明了小昆虫的美丽可爱,也反映了战士们的美好心愿,那就是建设海岛,扎根海岛,守卫海岛) 板书设计: 彩色的翅膀 昆虫 战士 授粉 心系海岛 收获 建设海岛 安居乐业 扎根海岛作业设计: 1、读句子,回答问题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
30、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_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了海岛战士_的感情。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起一小片来,细细地( )着,轻轻地()着,慢慢地()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在括号中填入合适的动词。这两句话写出了战士们收获西瓜后_的心情。2、课文为什么用“彩色的翅膀”作题目?含英咀华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我写作()我有才华,()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这种感情。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上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31、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有人问我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吃白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能办得到,()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2、上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讲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中,作者多次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请把你感受最深的
32、一处抄写下来_。3、读了这段话,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作者_的高尚品格;感悟到比生存更有价值的是_。4、为了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作者多次运用了反义词。认真默读,至少把其中的两组摘抄下来。_教学反思:彩色的翅膀一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运用抓关键词句体会情感的方法学生在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发挥连接语的提示功能解决两个学习任务一是想想文中的小战士为什么把昆虫带回宝石岛?二是交流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在交流中体会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本文时,我采用层层剥笋的方法,一步一步把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引向深处。
33、8.中华少年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2为祖国拥有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美好的未来,为身为中华少年而自豪。3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教学重难点与突破方法: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诗句中的所有描写都与祖国息息相关,进一步使他们懂得我们也是和祖国紧紧相连在一起的。 教学难点: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课前准备:让同学们各自回家通过各种途径(报纸书籍、电视电脑或让父母讲述),了解我们的祖国,并在课堂上给大家讲讲你所知道的。突破方法:课前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课堂上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教学准备:祖国发展变化的图片或资料介绍教学程序(一)谈话
34、引入1.通过阅读资料,同学们,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祖国的一些情况吗?生自由谈2.祖国正走向富强,作为他的儿女,你感到什么?3.那让我们自豪地说:“(读课题)中华少年”(二)、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1.读略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1.以充沛的感情朗诵诗歌,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2.采用不同形式的读,然后交流读后的体会。)实际上学习这首诗的重点在读和交流体会。(三)分配任务,学生自读诗文1.生分四人小组,自己分工。教师出示学诗指导A 小组分工,甲乙丙丁四个角色。B 四人合作朗读诗文。C 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与小组成员讨论得出结论。(可借助学习工具帮助学习,如字典)D 讨论每节
35、诗分别讲了什么,表达着怎么样的一种感情。E 带着自己感受到的感情分角色朗读。F 换角色再读诗文,将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话表达出来。(文体不限,字数不限)2.生分组活动。(四)全班交流学习成果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读诗文。2生交流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如: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莽莽:形容辽阔,无边无际。萦绕:萦回。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强悍:勇猛无所顾忌。噩梦:可怕的梦。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文指更美好。比翼联翩:翅膀挨着翅膀(飞)3.生交流每节诗分别讲了什么,表达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介绍了我们祖国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崭新的发展和我们中华少年的志向:要
36、谱写祖国更璀璨的诗篇。表达了中华少年对祖国的爱与祖国对我们的期待,他们都表现出一种要谱写祖国更璀璨的诗篇的志气。)(诗文表达着,作为一名中华的少年,无比自豪,却又责任重大的感情。)4交流自己写的感受,在听别人感受后,可以充实自己的感受。(五)朗诵比赛,评比总结。1.各组再分工,练习朗诵,准备比赛。2.朗诵活动,各组上台朗读,可以一个小组朗诵一个小节来评比。3.评比总结播放一首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在激昂的歌声中对同学们说:“中华少年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真心祝愿你们能为祖国谱写璀璨的诗篇!”(从而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使这节课的内容和精神都得到升华!) (六)拓展延伸 我们的祖国正在
37、飞速发展,并且取得了许多成果。请你仿照作者用诗歌的形式写写我国近年来取得的成就,赞颂我们伟大的祖国。板书: 8* 中华少年 自豪 骄傲 锦绣山川 崭新画卷 灿烂文化 璀璨诗篇口语交际、习作二一、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2.能大胆地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3.学生能在写作中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主题,以演讲稿或读后感的形式表达真情实感。二、教学重难点:演讲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在演讲中表达爱国情感,如何写演讲稿能做到观点明确,有感染力和号召力,都需教师多花工夫。三、教学准备:优秀演讲稿的范文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引出话题在这次“祖国在
38、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很认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今天这节课,老师给你们搭建一个舞台,召开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学习汇报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奉献出来,和大伙一同分享。二、确定汇报形式,小组排练1.读口语交际的要求,明确汇报形式。(展示自己的综合性学习成果,形式不一)2. 分小组讨论汇报形式建议:根据组内的材料情况和小组同学的的特长确定汇报形式。教学预设:小组在确定汇报形式时可能会出现撞车的情况,而且还有可能形式都一样,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可在课前了解学生的资料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头脑中把他们分好组,在出现这种状况时进行调控。2.根据汇报形式,组内排练。若是选择
39、的演讲,那么先在组内演讲,再选出演讲得好的同学在全班表演。讲故事组也是如此,而朗诵散文和诗歌的可全员参与,也可择优上台。三、汇报会开始,同学评价。1.宣布汇报会开始2.小组抽签上台,同学根据汇报情况做出公正的评价,选出最优秀的汇报者。鼓励小组集体汇报形式,体现集体精神。(评价标准由师生共同制定。如: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语言有感染力,内容符合此次综合性学习要求,内容较为具体,了解途径不单一,表达了爱国情感。) 3.根据评价,给最优秀的汇报者颁奖。四、总结同学们,今天你们以自己独有的形式表达了对祖国深切的爱,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牢牢记住: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
40、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老师更希望能从你们的行动中真切的地感受到祖国在你的心中。第二课时(习作)一、明确习作要求1.读习作要求,说说今天的作文写什么?(演讲稿或读后感。)2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写演讲稿要符合格式,要结合具体材料把表达的观点写清楚,要点明主题,有号召力。写读后感要表达真情实感。不管写什么,都要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二、写作指导1.明确演讲稿的格式(开头:根据听讲人的身份,写上适当的称呼。正文:结合具体材料把表达的观点写清楚。结尾:点明主题,发出号召。)2.怎样写好“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稿呢?(1)出示范文祖国啊,母亲,师演讲。(2)听了老师的演讲,你有何感受?(心潮澎湃,
41、激动)(1)这说明演讲稿有什么特点呢?(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我们再默读这篇演讲稿,说说它还有哪些与其他文体不同的地方?(观点明确,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没有确定的人物,没有确定的景,重表达情感,象在谈话。)(2)生再分析,这篇演讲稿的观点是什么?他运用了哪些材料说明观点?(观点:歌颂祖国发展快。材料:修油田、高楼、柏油马路,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和返回、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3.作前准备(1)你们课前也搜集了大量的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演讲稿,你们能不能把自己搜集的材料作一下分析,分析出它的特点。然后推荐给大家。(2)在组内交流搜集的演讲稿赏析了这么多范文,你现在确定自己演讲稿的观
42、点了吗?(祖国的科技发展迅速、祖国地大物博、祖国景色秀丽)(2)观点明确了,你打算用哪些材料去充实它呢?学生自由谈。(注意引导学生要围绕观点选材,不要偏离。)三、写作实践自己写作,不愿写演讲稿的同学写读后感,注意的是要表达真情实感。四、作文交流、评改1.同桌交流,互相评价。2.自己修改五、美文赏析。学生读优秀作品,同学赏析写得好的地方。回顾拓展二一、教学目标1.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交流综合性活动中的情况和收获;2.积累爱国格言;3.展示本单元的学习成果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展示本单元的学习成果教学难点:交流综合性活动的情况和收获三、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搜集爱国格言、准备
43、好自己的学习成果四、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说说交流的内容。(1.本组课文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2.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解决办法,活动的收获。3.同学互评活动中的表现。)学完这组课文后,许多同学都被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深深地打动,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本组课文哪个人或哪件事让你铭记在心呢?说的时候注意说出印象深刻的理由。请同学们先在组内交流。2.小组内交流本组课文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选出交流的好的同学参加全班交流。3.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在综合性活动中,有不少同学在查阅资料或调查访问的过程中遇到了
44、不少麻烦,可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克服了一个个困难,你想了解他们解决问题的锦囊妙计吗?想知道他们辛苦后的收获吗?那就请你们听听他们的精彩发言吧!4.抽生交流听了你们的发言,我被你们刻苦好学的精神所感动,为你们的聪明而赞叹,为你们的收获而高兴,那所有的同学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都那么令人骄傲吗?我们组内的同学互相评价一下活动中的表现吧!5.小组内评价活动中的表现6. 组长汇报组员的表现情况。总结: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和综合性活动,同学们对祖国的过去、现在、发展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了许多古今的爱国志士,而且从你们的交流中,我也感受到了你们正用实际行动向祖国证明,你们是爱国的中华少年!老师也希望你
45、们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关注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二)日积月累1.自己阅读日积月累的内容,想:今天要我们积累的是什么?(爱国的格言)2.齐读,抽生说说你最喜欢哪条格言?为什么?3.自由朗读、背诵。4.交流自己搜集的爱国格言并说说它的大意。(三)展示台(可结合口语交际中的“综合性学习”展示一并进行)1.看教材中的展示情况(围绕祖国这个专题,展示了摄影作品、手抄报、格言和诗歌,抄录了祖国的世界之最)看了教材中学习伙伴们的学习成果,你们感觉如何?我想你们也作好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准备了吧。那就给教材中的同学比试比试!2.自己或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并对自己的成果作简要说明。说清楚自己的成果是什么?表
46、现了一个什么主题?特色何在?(学生介绍完后,教师在教室分类张贴学生的学习成果)3.师生共同观看、评价,评出最有特色的学习成果。9穷人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课文内容。2、感受桑娜夫妻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感受人物品质。教法与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具与学具:小黑板,资料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引入新课 俄国有位著名作家叫列夫.托尔斯泰,他虽出身于贵族家庭,早年接受典型的贵族教育,可他却非常同情穷苦人民的生活。他写下了许多有名作品,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在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时期,贵族、资
47、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侈,道德堕落;而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却极端贫困,但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这时,作者写了一篇小说叫穷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的其中一部分。也来体验穷人的苦难和高尚情操。二、自主质疑,感知大意1、当你看到这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2、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由读课文,看谁弄懂的问题最多。3、学生汇报初步自学情况。4、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三、整体感知,理顺条理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可分几部分?说出你这样分的理由。四、品读课文,感受品质学习第一部分(一)默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你从中感受到桑娜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1、生活困难。课
48、文通过什么描写表现桑娜的生活困难?2、勤劳。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地扫的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理解:“温暖”、“舒适”分别指什么?这句和前一句都是什么描写?3、热爱丈夫。板书设计: 桑娜 善良 渔夫 乐于助人作业:熟读课文,写生字词。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作者着重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物对话,环境描写去突出人物的美好品质。根据这点,我设计的教学过程主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采用了小组学习、同桌合作、个人自学等模式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题:穷人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去表
49、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学习抓人物对话、心理、环境描写去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法与学法:学生交流理解课文教具与学具:资料,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桑娜是个怎样的人?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体会桑娜她善良的品质。二、品读课文,感受品质学习第二部分(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二部分,找出体现桑娜善良品质的语句。(二)学生汇报交流。理解句子A: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1、“这样做”是指怎样做?(抱养西蒙的两个孩子)2、桑娜在什么情况下“这样做”?(邻居西蒙死后)3、西蒙死后的情形是怎样的?作者采用了什么描写?(外貌、
50、神情描写)突出了什么?(西蒙死得悲惨,西蒙爱自己的孩子)4、桑娜“这样做”后“心跳得厉害”,她在担心什么?(担心丈夫的责备)5、既然那么担心,又是桑娜本身的一种什么品质促使桑娜“非这样做不可”呢?(同情、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促使桑娜这样做。)理解句子B: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1、学生自由朗读这句话。2、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3、指导朗读:(1)学生试感情朗读这段话。(2)学生评价。(3)老师指导:注意问号的语句要升调,感叹号的
51、语句读有力些,省略号的地方稍作停顿,“是他来啦?”要读出桑娜的恐慌,“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读出对自己的埋怨(4)范读。(5)学生有感情朗读。 桑娜冒着受责备,甚至挨揍的可能抱回了孩子,当丈夫回来后,桑娜是怎么跟丈夫说的?丈夫有是怎么做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第三部分。三、品读课文,感受品质学习第三部分(一)这部分作者主要通过人物什么描写来突出人物的品质?(二)同桌试分角色朗读。(三)检查分角色朗读情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理解两处“沉默”。(四)理解句子: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1、从渔夫的神情动作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问题严重难办)2、“熬”意思是什么?从这个字你又知道什么?(渔夫准备过更艰苦的生活)3、从这部分我们体会到了渔夫的什么品质?四、发挥想象,续说故事五、总结内容,学习品质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穷人。板书: 9、穷人 桑娜 宁愿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畜牧饲料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与优化考核试卷
- 磷肥产品标准与检测方法考考核试卷
- 纺织原料的绿色采购与可持续利用考核试卷
- 干部休养所服务质量管理考核试卷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钢琴基础(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粤剧艺术赏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方法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充科技职业学院《西班牙语精读五》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传感检测系统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野县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新高考广西高考生物真题试卷及答案
- 气管插管培训课件
-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手册
- 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知识工程培训课件
- (高清版)DB32∕T 2770-2015 活性炭纤维通 用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
- 2023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 2025年浙江省杭州淳安县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水电站经营权承包合同3篇
- RoHS供应商环境稽核检查表
- 2025中国华电集团限公司校招+社招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