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维修_第1页
汽车底盘维修_第2页
汽车底盘维修_第3页
汽车底盘维修_第4页
汽车底盘维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汽车底盘维修汽车底盘维修汽车底盘维修要点:要点: 1.底盘各总成故障分析与排除底盘各总成故障分析与排除 2.底盘各总成的检修底盘各总成的检修 3.底盘各总成的装配及其调试底盘各总成的装配及其调试离合器的维修离合器的维修一、离合器故障分析与排除一、离合器故障分析与排除 P183184 汽车在长期使用中,由于离合器工作频繁、过载和使用汽车在长期使用中,由于离合器工作频繁、过载和使用中的不当操作,造成离合器的损坏,出现打滑、分离不彻底、中的不当操作,造成离合器的损坏,出现打滑、分离不彻底、抖动和异响等故障,影响离合器的正常工作;为此,在维修抖动和异响等故障,影响离合器的正常工作;为此,在维修离合器时

2、,要有序地检查离合器各部分零件的磨损、烧蚀、离合器时,要有序地检查离合器各部分零件的磨损、烧蚀、变形、破裂等损坏情况,并予以彻底修复。变形、破裂等损坏情况,并予以彻底修复。二、离合器的拆卸、检修和安装二、离合器的拆卸、检修和安装1.离合器的拆卸离合器的拆卸 P184 1)6)2.离合器的检修离合器的检修离合器主要零部件的检修离合器主要零部件的检修1)从动盘(摩擦片、离合器片、面片)从动盘(摩擦片、离合器片、面片)的检修的检修损伤形式:磨损、烧蚀、开裂、损伤形式:磨损、烧蚀、开裂、油污、铆钉松动、钢片翘曲变形。油污、铆钉松动、钢片翘曲变形。检修方法检修方法轻度油污:目测;用汽轻度油污:目测;用汽

3、油清洗后烘干。油清洗后烘干。轻微硬化、烧蚀:目测;轻微硬化、烧蚀:目测;用砂布打磨。用砂布打磨。有裂纹、脱落、严重烧蚀、有裂纹、脱落、严重烧蚀、严重油污时应更换。严重油污时应更换。磨损严重:铆钉头埋入磨损严重:铆钉头埋入深度小于深度小于0.5mm时,应时,应更换。更换。从动盘钢片翘曲变形,使外缘从动盘钢片翘曲变形,使外缘端面跳动量超过端面跳动量超过0.50.8mm时,时,应校正或更换。应校正或更换。花键槽磨损严重,与变速器花键槽磨损严重,与变速器一轴的配合间隙超差时,一轴的配合间隙超差时,应更换。应更换。 用样板检查:用样板检查:0.25mm; 套装在一轴上,用百分表检套装在一轴上,用百分表检

4、查:查:0.44mm.从动盘端面跳动量检查从动盘端面跳动量检查从动盘校正从动盘校正扳手校正扳手校正模具校正模具校正2)压盘与离合器盖的检修)压盘与离合器盖的检修损伤形式:损伤形式: 压盘工作面磨损、烧蚀、裂纹;压盘工作面磨损、烧蚀、裂纹; 压盘与离合器盖传力部位磨损;压盘与离合器盖传力部位磨损; 离合器盖变形和裂纹;离合器盖变形和裂纹;检修方法检修方法压盘工作面有轻度烧蚀、划伤时,用油石打磨光滑。压盘工作面有轻度烧蚀、划伤时,用油石打磨光滑。压盘工作面槽沟深度超过压盘工作面槽沟深度超过0.5mm或平面度误差超过或平面度误差超过0.120.20mm时,应磨削或车削修复,但切削总量不超过时,应磨削

5、或车削修复,但切削总量不超过1.01.5mm,加工后应进行平衡试验。,加工后应进行平衡试验。双片离合器中间压盘双片离合器中间压盘: 工作面:同上;工作面:同上; 传力销与孔或传力块与槽的配合间隙超过规定值时,可换传力销与孔或传力块与槽的配合间隙超过规定值时,可换位另开槽或打孔或更换。位另开槽或打孔或更换。离合器盖:离合器盖: 裂纹:焊接;裂纹:焊接; 传力孔(窗)磨损:堆焊后修磨;传力孔(窗)磨损:堆焊后修磨; 翘曲变形:校正。翘曲变形:校正。严重时更换。严重时更换。3)压紧弹簧的检修)压紧弹簧的检修压紧弹簧的弹力及弹力差应符合规定,自由长度差应不大压紧弹簧的弹力及弹力差应符合规定,自由长度差

6、应不大于于2mm(可加垫调整)。(可加垫调整)。压紧弹簧外圆柱面与端面的垂直度误差应不大于压紧弹簧外圆柱面与端面的垂直度误差应不大于2mm。膜片弹簧内端与分离轴承接触处,磨损深度应不超过膜片弹簧内端与分离轴承接触处,磨损深度应不超过0.6 mm。膜片弹簧内端应在同一个平面内,最大差值应不超过膜片弹簧内端应在同一个平面内,最大差值应不超过0.5 mm。4)分离件的检修)分离件的检修分离杠杆内端磨损超过规定;焊修。分离杠杆内端磨损超过规定;焊修。分离轴承应转动灵活,无卡阻或异响,轴向间隙应不大于分离轴承应转动灵活,无卡阻或异响,轴向间隙应不大于0.6mm;否则,应更换。否则,应更换。分离叉的轴与套

7、磨损松旷后,应镀轴或换套。分离叉的轴与套磨损松旷后,应镀轴或换套。5)导向轴承的检修)导向轴承的检修 导向轴承应转动灵活,无卡阻或异响,轴向间隙应不大于导向轴承应转动灵活,无卡阻或异响,轴向间隙应不大于0.5mm;否则,应更换。;否则,应更换。案例:奥迪案例:奥迪100CD导向轴承损坏。导向轴承损坏。离合器操纵机构的检修离合器操纵机构的检修1)离合器主缸的检修)离合器主缸的检修检查主缸各零部件的磨损、老化及疲劳,严重时应更换。检查主缸各零部件的磨损、老化及疲劳,严重时应更换。主缸装配:清洗零件、涂抹润滑脂。主缸装配:清洗零件、涂抹润滑脂。主缸安装主缸安装:固定螺栓(螺母)拧紧力矩,管路连接可靠

8、。固定螺栓(螺母)拧紧力矩,管路连接可靠。2)离合器工作缸的检修)离合器工作缸的检修 检查工作缸与活塞磨损、皮碗及油封老化等。检查工作缸与活塞磨损、皮碗及油封老化等。3)离合器液压系统排气)离合器液压系统排气 逐渐踩硬踏板、拧松放气螺栓,如此反复。并用软管及容逐渐踩硬踏板、拧松放气螺栓,如此反复。并用软管及容器收集排出的液压油。器收集排出的液压油。3.离合器的装配与调整离合器的装配与调整离合器的装配要点及注意事项离合器的装配要点及注意事项摩擦片应保持清洁,各活动关节应涂抹少许润滑脂。摩擦片应保持清洁,各活动关节应涂抹少许润滑脂。多簧式离合器的弹簧应自由长度分组在周向均匀搭配,以使压多簧式离合器

9、的弹簧应自由长度分组在周向均匀搭配,以使压力均匀;装配时应使用工具,以防离合器盖变形。力均匀;装配时应使用工具,以防离合器盖变形。注意装配记号:离合器盖与压盘、平衡块与离合器盖、压盘总成与注意装配记号:离合器盖与压盘、平衡块与离合器盖、压盘总成与飞轮之间均应按原记号或位置装配,以防破坏平衡。飞轮之间均应按原记号或位置装配,以防破坏平衡。注意从动盘方向:注意从动盘方向:单片式离合器从动盘花键毂短的一面朝向飞轮;单片式离合器从动盘花键毂短的一面朝向飞轮;双片式离合器从动盘花键毂按规定方向安装:双片式离合器从动盘花键毂按规定方向安装: CA1091:花键毂短的一面相对;:花键毂短的一面相对; JN1

10、171:花键毂短的一面均朝向飞轮。:花键毂短的一面均朝向飞轮。单片式离合器从单片式离合器从动盘安装方向动盘安装方向CA1091双片式离双片式离合器从动盘安装合器从动盘安装方向方向为了保证从动盘与曲轴的同轴为了保证从动盘与曲轴的同轴度,便于安装变速器。离合器度,便于安装变速器。离合器安装时用专用导向轴(可用该安装时用专用导向轴(可用该车型的变速器一轴代替)插入车型的变速器一轴代替)插入从动盘,并用曲轴后端导向轴从动盘,并用曲轴后端导向轴承定位。承定位。压盘总成与飞轮的连接螺栓应交替拧紧,直到规定的压盘总成与飞轮的连接螺栓应交替拧紧,直到规定的 拧紧力矩。拧紧力矩。装车前的离合器总成应进行配合试验

11、。装车前的离合器总成应进行配合试验。离合器的调整离合器的调整 为了保证离合器的良好结合与彻底分离,装配后的离为了保证离合器的良好结合与彻底分离,装配后的离合器必须进行调整。合器必须进行调整。1)分离杠杆高度的调整)分离杠杆高度的调整分离杠杆高度:分离杠杆内端面至压盘表面或其他平面分离杠杆高度:分离杠杆内端面至压盘表面或其他平面的距离。应符合原厂规定,且各分离杠杆高度差应符合的距离。应符合原厂规定,且各分离杠杆高度差应符合要求。要求。如:如:EQ1090E规定:分离杠杆内端面至减震盘后平面的距规定:分离杠杆内端面至减震盘后平面的距离应为离应为32.4mm,或分离杠杆内端面至飞轮工作面的距离,或分

12、离杠杆内端面至飞轮工作面的距离应为应为48.50.75mm,各杠杆高度差应不大于,各杠杆高度差应不大于0.20mm。调整部位:调整部位:分离杠杆中部支承螺栓的调整螺母;(分离杠杆中部支承螺栓的调整螺母;(EQ1090E)分离杠杆外端面连接压盘的螺栓螺母;分离杠杆外端面连接压盘的螺栓螺母; (CA1091)分离杠杆内端的调整螺钉。分离杠杆内端的调整螺钉。 (BJ2020):维修时,如换用了过厚的摩擦片,会使分离杠维修时,如换用了过厚的摩擦片,会使分离杠 杆过低而无法调整,从而导致离合器分离不彻杆过低而无法调整,从而导致离合器分离不彻 底;此时,可在离合器盖与飞轮之间加装适当底;此时,可在离合器盖

13、与飞轮之间加装适当 厚度的垫片(可用厚度的垫片(可用1mm左右石棉板做成左右石棉板做成U型垫型垫 片),待摩擦片磨薄后再撤掉。片),待摩擦片磨薄后再撤掉。2)中间压盘的调整)中间压盘的调整 双片式离合器中间压盘用限位螺钉限制其分离行程。双片式离合器中间压盘用限位螺钉限制其分离行程。装配后调整限位螺钉,使中间压盘的分离行程约为后压装配后调整限位螺钉,使中间压盘的分离行程约为后压盘分离行程的一半,以便从动盘能有效地分离。调整时盘分离行程的一半,以便从动盘能有效地分离。调整时按原厂的规定进行。如:按原厂的规定进行。如: CA1091:将限位螺钉拧到底,再退出:将限位螺钉拧到底,再退出4/65/6圈(

14、发出圈(发出46响);中间压盘的行程为响);中间压盘的行程为11.25mm,(螺距,(螺距1.5mm)。)。 JN1171:将限位螺钉拧到底,再退出:将限位螺钉拧到底,再退出17/6圈(发出圈(发出67响);中间压盘的行程为响);中间压盘的行程为1.51.75mm,(螺距,(螺距1.5mm)。)。3)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 正常情况下,踏板自由行程主要是分离杠杆内端(膜片弹正常情况下,踏板自由行程主要是分离杠杆内端(膜片弹簧内端)与分离轴承之间以及主缸活塞与其推杆(液压操纵机簧内端)与分离轴承之间以及主缸活塞与其推杆(液压操纵机构)之间的间隙在踏板上的反映,大修装配后应进行调整

15、使其构)之间的间隙在踏板上的反映,大修装配后应进行调整使其符合原厂规定。如符合原厂规定。如EQ1090E踏板自由行程调整至踏板自由行程调整至3040mm时,时,分离杠杆内端与分离轴承之间的间隙也达到了分离杠杆内端与分离轴承之间的间隙也达到了34mm。 在使用中,由于离合器摩擦元件的磨损,上述间隙和行程在使用中,由于离合器摩擦元件的磨损,上述间隙和行程会逐渐变小,因此,在维护时应定期检查、调整。会逐渐变小,因此,在维护时应定期检查、调整。 另外,机械式操纵机构各配合处的磨损会使踏板自由行另外,机械式操纵机构各配合处的磨损会使踏板自由行程增大而导致分离不彻底,因此,在维护时应将踏板自由行程增大而导

16、致分离不彻底,因此,在维护时应将踏板自由行程适当调小。程适当调小。机械式操纵机构:通过分离叉拉杆调整螺母,调整拉杆或拉机械式操纵机构:通过分离叉拉杆调整螺母,调整拉杆或拉索的长度来改变踏板自由行程。索的长度来改变踏板自由行程。液压式操纵机构液压式操纵机构 自由行程自由行程主缸活塞与其推杆主缸活塞与其推杆分离杠杆内端与分离轴承分离杠杆内端与分离轴承间隙之和在踏板上的反映间隙之和在踏板上的反映先调整主缸活塞与推杆的间隙先调整主缸活塞与推杆的间隙 通过调整螺母调整推杆长度;通过调整螺母调整推杆长度; 通过踏板臂与推杆相连的偏心螺栓,改变推杆的伸出长度。通过踏板臂与推杆相连的偏心螺栓,改变推杆的伸出长

17、度。 如如BJ2020,活塞与推杆间隙为,活塞与推杆间隙为0.51.0mm,反映到踏板上,反映到踏板上 的自由行程为的自由行程为3.06.0mm。再通过调整分离叉推杆长度来调整分离杠杆内端与分离轴再通过调整分离叉推杆长度来调整分离杠杆内端与分离轴 承之间的间隙,使踏板的自由行程符合要求。承之间的间隙,使踏板的自由行程符合要求。 如如BJ2020,通过调整分离叉推杆,使踏板自由行程总量为,通过调整分离叉推杆,使踏板自由行程总量为3240mm,这样,分离杠杆内端与分离轴承之间的间隙也就达到了,这样,分离杠杆内端与分离轴承之间的间隙也就达到了规定值(规定值(2.5mm)。)。液压操纵式离合器踏板自由

18、行程的调整液压操纵式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8-2变速器的维修变速器的维修一、变速器的耗损分析一、变速器的耗损分析 变速器零件的主要耗损是各配合副磨损及壳体变形和产生裂纹,这将变速器零件的主要耗损是各配合副磨损及壳体变形和产生裂纹,这将导致离合器的可靠性下降,产生如下故障。导致离合器的可靠性下降,产生如下故障。自动脱挡:由于相互啮合的滑动齿轮或结合套在传力过程中齿面自动脱挡:由于相互啮合的滑动齿轮或结合套在传力过程中齿面产生的轴向力大于锁止力(齿面摩擦力产生的轴向力大于锁止力(齿面摩擦力+拨叉自锁力),从而将齿拨叉自锁力),从而将齿轮从啮合状态自动推至空挡位置。轮从啮合状态自动推至空挡位置。

19、零件磨损与壳体变形零件磨损与壳体变形产生轴向力;产生轴向力; 齿轮啮合长度不足、自锁机构失效齿轮啮合长度不足、自锁机构失效锁止力减小。锁止力减小。乱挡乱挡:变速杆配合的有关部位间隙过大而导致变速杆挡位变速杆配合的有关部位间隙过大而导致变速杆挡位 失准。失准。抖杆抖杆:变速器传动齿轮径向或轴向摆振在变速杆上的反映变速器传动齿轮径向或轴向摆振在变速杆上的反映.换挡困难换挡困难:同步器同步元件或锁止元件功能失效。同步器同步元件或锁止元件功能失效。噪声:齿轮啮合间隙过大、壳体变形产生冲击,或轴承损坏以及润滑噪声:齿轮啮合间隙过大、壳体变形产生冲击,或轴承损坏以及润滑油不足、规格不正确。油不足、规格不正

20、确。漏油漏油:油封老化、壳体变形、承孔磨损、轴弯曲变形。油封老化、壳体变形、承孔磨损、轴弯曲变形。 变速器主要零部件的耗损形式及其对总成工作性能的影响分析变速器主要零部件的耗损形式及其对总成工作性能的影响分析如下。如下。1.变速器壳变速器壳耗损形式:耗损形式: 变形变形脱挡,冲击噪声增大,齿轮磨损加剧;脱挡,冲击噪声增大,齿轮磨损加剧; 裂纹裂纹漏油;漏油; 轴承孔磨损轴承孔磨损冲击噪声增大,齿轮磨损加剧。冲击噪声增大,齿轮磨损加剧。耗损原因:耗损原因:工作负荷与自身重力(悬臂固定)工作负荷与自身重力(悬臂固定) 前端面微动磨损与壳体变形,轴承承孔磨损;前端面微动磨损与壳体变形,轴承承孔磨损;

21、 壳体前端面与一、二轴轴线垂直度误差增大。壳体前端面与一、二轴轴线垂直度误差增大。2.轴、轴承及齿轮、齿套轴、轴承及齿轮、齿套轴:配合轴颈处与花键部分磨损。轴:配合轴颈处与花键部分磨损。轴承轴承承受负荷表面磨损与疲劳剥落;承受负荷表面磨损与疲劳剥落;轴承内外座圈配合表面磨损;轴承内外座圈配合表面磨损;轴承烧蚀。轴承烧蚀。齿轮、齿套:齿面磨损、烧蚀、打齿。齿轮、齿套:齿面磨损、烧蚀、打齿。常啮常啮齿轮、齿套一般不易损坏;齿轮、齿套一般不易损坏;滑动啮滑动啮齿轮、齿套:齿轮、齿套:换挡冲击换挡冲击齿端磨损齿端磨损换挡摩擦、齿轮轴向间隙过大换挡摩擦、齿轮轴向间隙过大挂挡不到位挂挡不到位齿面楔形磨损齿

22、面楔形磨损产生轴向分力产生轴向分力自动脱挡自动脱挡齿长变短齿长变短3.同步器同步器摩擦锥面螺旋槽磨损摩擦锥面螺旋槽磨损同步时间延长同步时间延长换挡困难换挡困难锁环或锁销的锁止倒角磨损锁环或锁销的锁止倒角磨损锁止作用不可靠锁止作用不可靠同步前啮合同步前啮合换挡冲击噪声换挡冲击噪声4.操纵件:各配合处磨损操纵件:各配合处磨损变速杆球节配合处及球头与拨叉槽配合处磨损变速杆球节配合处及球头与拨叉槽配合处磨损乱挡乱挡自锁装置磨损失效及拨叉与槽磨损自锁装置磨损失效及拨叉与槽磨损自动脱挡自动脱挡二、变速器主要零件的检修二、变速器主要零件的检修1.变速器壳及盖变速器壳及盖一般裂纹:焊修(与轴承孔相通的裂纹以及

23、安装固定孔处有裂纹一般裂纹:焊修(与轴承孔相通的裂纹以及安装固定孔处有裂纹应报废)。应报废)。变速器壳与平面有关的形位误差超过技术要求时,采用锉、变速器壳与平面有关的形位误差超过技术要求时,采用锉、铣、磨或刮研的方法修复。铣、磨或刮研的方法修复。当壳体因变形或承孔磨损引起各承孔的形位误差超过技术要求时,均当壳体因变形或承孔磨损引起各承孔的形位误差超过技术要求时,均应采用镶套法修复,严重时应报废。应采用镶套法修复,严重时应报废。壳体与固定轴的配合误差超过原设计公差值壳体与固定轴的配合误差超过原设计公差值0.015mm时,采用时,采用喷涂或刷镀法修复。喷涂或刷镀法修复。变速器盖上与变速杆球节相配合

24、的承孔磨损使其直径较原设计尺寸增变速器盖上与变速杆球节相配合的承孔磨损使其直径较原设计尺寸增加加0.5 mm时,应报废。时,应报废。变速叉轴与盖(壳)上的承孔配合间隙应为变速叉轴与盖(壳)上的承孔配合间隙应为0.040.20mm,超过最超过最大值时,可刷镀或更换。大值时,可刷镀或更换。2.齿轮与花键齿轮与花键齿轮的啮合表面不允许有明显的缺陷或不规则磨损,否则应更齿轮的啮合表面不允许有明显的缺陷或不规则磨损,否则应更换。换。接合齿轮或相配合的滑动齿轮齿端磨损,大修极限为齿长的接合齿轮或相配合的滑动齿轮齿端磨损,大修极限为齿长的15,使用极限齿长的,使用极限齿长的30。啮合间隙要求:啮合间隙要求:

25、 常啮齿轮常啮齿轮:大修要求大修要求0.150.50mm,使用极限,使用极限0.80mm。 接合齿轮接合齿轮:大修要求大修要求0.100.40mm,使用极限,使用极限0.60mm。各齿轮的啮合印痕:中部,大于齿长的各齿轮的啮合印痕:中部,大于齿长的60。滑动齿轮与轴或花键的配合间隙较设计规定值不应超过滑动齿轮与轴或花键的配合间隙较设计规定值不应超过0.15mm;齿座、突缘及其他非滑动件与轴或花键的配合间隙应符合设计规齿座、突缘及其他非滑动件与轴或花键的配合间隙应符合设计规定。定。 凡不符合上述要求时,一般应予以更换。凡不符合上述要求时,一般应予以更换。 3.轴轴 一、二轴及中间轴一、二轴及中间

26、轴 以两端轴颈公共轴线为基准,中部的径向圆跳动量应不大于:以两端轴颈公共轴线为基准,中部的径向圆跳动量应不大于: 长度在长度在250mm以下时为以下时为0.03mm; 长度在长度在250500mm时为时为0.06mm。 超过规定值时应进行冷压校正。超过规定值时应进行冷压校正。与滚动轴承和齿轮配合的轴颈与滚动轴承和齿轮配合的轴颈过盈配合:按原设计规定;过盈配合:按原设计规定;过渡配合:其间隙允许比原设计过渡配合:其间隙允许比原设计 规定增加规定增加0.003mm。间隙配合:间隙允许比原设计间隙配合:间隙允许比原设计 规定增加规定增加0.02mm。与衬套、承孔配合的轴颈与衬套、承孔配合的轴颈过盈配

27、合:按原设计规定;过盈配合:按原设计规定;过渡配合、间隙配合:其间隙允许比原设计规定增加过渡配合、间隙配合:其间隙允许比原设计规定增加 0.02mm。4.操纵件操纵件变速叉端面磨损量应不大于变速叉端面磨损量应不大于0.40mm,与齿轮环槽的配合间隙应为,与齿轮环槽的配合间隙应为0.201.00mm,超过规定时应堆焊修复。,超过规定时应堆焊修复。变速叉端面对叉轴孔轴线的垂直度误差应不大于变速叉端面对叉轴孔轴线的垂直度误差应不大于0.20mm,超过时应,超过时应校正。校正。变速杆下端球头磨损应不大于变速杆下端球头磨损应不大于0.40mm,变速叉导块凹槽磨损应不大,变速叉导块凹槽磨损应不大于于0.6

28、0mm,变速杆定位槽磨损应不大于,变速杆定位槽磨损应不大于0.40mm,超过时堆焊修复。,超过时堆焊修复。5.同步器同步器锁环式同步器锁环式同步器因摩擦锥面螺旋槽磨损使锁环与接合齿轮端面的间隙小于规因摩擦锥面螺旋槽磨损使锁环与接合齿轮端面的间隙小于规定值时,应换新。定值时,应换新。滑块中部凸起部位磨损后应换新。滑块中部凸起部位磨损后应换新。锁销式同步器锁销式同步器 摩擦锥环与锥盘内端面的间隙应摩擦锥环与锥盘内端面的间隙应符合规定值。符合规定值。锁止锥面:磨损后可堆焊修复锁止锥面:磨损后可堆焊修复或换新。或换新。三、变速器的装配与调整三、变速器的装配与调整 变速器的结构不同,其装配与调整的工艺也

29、不同,应注意各变速器的结构不同,其装配与调整的工艺也不同,应注意各自的特点。一般的装配与调整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和技术要求如自的特点。一般的装配与调整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和技术要求如下。下。1.组合件装配组合件装配 在变速器总装前,应先进行组合件装配,主要包括在变速器总装前,应先进行组合件装配,主要包括中间轴、二轴和变速器盖的装配。中间轴、二轴和变速器盖的装配。中间轴中间轴 中型以上车辆的变速器中间轴通常是转轴,轴上装有靠键中型以上车辆的变速器中间轴通常是转轴,轴上装有靠键连接和过盈配合的齿轮,装配时应注意齿轮与垫片的位置和方连接和过盈配合的齿轮,装配时应注意齿轮与垫片的位置和方向,用压力机压入,

30、并将各齿轮压靠到位。向,用压力机压入,并将各齿轮压靠到位。二轴二轴装配各常啮齿轮时,应用垫片调整其轴向间隙,使其符装配各常啮齿轮时,应用垫片调整其轴向间隙,使其符 合要求。合要求。 大修要求:大修要求:0.100.30mm; 使用极限:使用极限:0.300.80mm。注意齿轮方向:特别是直接挡齿套、齿座常有防脱挡结注意齿轮方向:特别是直接挡齿套、齿座常有防脱挡结 构,若装反便失去此功能。如构,若装反便失去此功能。如CA1091五速变速器,直五速变速器,直 接挡(接挡(4挡)的花键毂切薄齿的部分朝前。挡)的花键毂切薄齿的部分朝前。装同步器时:装同步器时: 要保证同步锥环有足够的轴向间隙(防止工作

31、时产生摩要保证同步锥环有足够的轴向间隙(防止工作时产生摩 擦,使局部温度升高而膨胀,造成摩擦面自行接触);擦,使局部温度升高而膨胀,造成摩擦面自行接触); 注意同步器方向。注意同步器方向。变速器盖变速器盖安装变速杆并用定位销定位后,应转动灵活、无卡阻。安装变速杆并用定位销定位后,应转动灵活、无卡阻。装变速叉轴时应使用导向轴,防止自锁钢球弹出。装变速叉轴时应使用导向轴,防止自锁钢球弹出。2.变速器装配工艺要点与注意事项变速器装配工艺要点与注意事项装配顺序一般为先装中间轴、倒挡轴,再装一、二轴,装配顺序一般为先装中间轴、倒挡轴,再装一、二轴, 最后装变速器盖。最后装变速器盖。倒挡齿轮、中间轴(定轴

32、)塔轮的端面间隙应符合要倒挡齿轮、中间轴(定轴)塔轮的端面间隙应符合要 求。一般为求。一般为0.100.35mm,使用极限为,使用极限为1.00mm,过大时,过大时 可用垫片调整。可用垫片调整。每装一根轴,都应检查、调整其轴向间隙。每装一根轴,都应检查、调整其轴向间隙。里程表驱动齿轮和二轴突缘平面应平整,以防漏油。里程表驱动齿轮和二轴突缘平面应平整,以防漏油。中间轴与二轴的常啮齿轮副应对正。中间轴与二轴的常啮齿轮副应对正。四、自动变速器典型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四、自动变速器典型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装配好齿轮啮合副应检查其啮合情况。装配好齿轮啮合副应检查其啮合情况。装变速器盖时,应检查壳内无遗物,各挡齿

33、轮及变装变速器盖时,应检查壳内无遗物,各挡齿轮及变 速叉轴均置于空挡位置,装配后作各挡挂挡试验,应速叉轴均置于空挡位置,装配后作各挡挂挡试验,应 无异常。无异常。P205210五、自动变速器的安装与调整五、自动变速器的安装与调整P2202221.桥壳及半轴套管桥壳及半轴套管桥壳弯曲变形:导致半轴断裂、轮胎异常磨损。桥壳弯曲变形:导致半轴断裂、轮胎异常磨损。桥壳与主减速器壳结合平面磨损、变形:桥壳与主减速器壳结合平面磨损、变形: 造成漏油;造成漏油; 造成主减速器与桥壳的连接螺栓经常松动甚至断裂。造成主减速器与桥壳的连接螺栓经常松动甚至断裂。半轴套管与桥壳的过盈配合处半轴套管与桥壳的过盈配合处松

34、动。松动。 由于微动磨损,由于微动磨损,轴管轴管最外一道轴颈处最易松动,而且不拉出轴管最外一道轴颈处最易松动,而且不拉出轴管很难发现;当间隙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架空车轮调整好制很难发现;当间隙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架空车轮调整好制动器间隙,放下车轮制动器又会拖滞。动器间隙,放下车轮制动器又会拖滞。8-3驱动桥的维修驱动桥的维修一、主要零件的耗损分析一、主要零件的耗损分析2007年6月半轴套管易从与桥壳最外一道过盈配合处的外边缘断裂。半轴套管易从与桥壳最外一道过盈配合处的外边缘断裂。半轴套管与轮毂轴承配合的轴颈处易产生磨损。半轴套管与轮毂轴承配合的轴颈处易产生磨损。桥壳易产生裂纹的部位

35、:桥壳易产生裂纹的部位: 承受弯矩最大的钢板座处;承受弯矩最大的钢板座处; 承受扭转应力集中的制动地板处;承受扭转应力集中的制动地板处; 桥壳中部下侧。桥壳中部下侧。桥壳螺纹孔磨损,使桥壳螺纹孔磨损,使减速器与桥壳的连接螺栓经常松动,造成漏减速器与桥壳的连接螺栓经常松动,造成漏油、齿轮磨损加剧,甚至打齿。油、齿轮磨损加剧,甚至打齿。桥壳上的钢板弹簧定位圈承孔磨损,会使驱动桥定位失准,桥壳上的钢板弹簧定位圈承孔磨损,会使驱动桥定位失准,造成车轮行驶稳定性下降,轮胎异常磨损。造成车轮行驶稳定性下降,轮胎异常磨损。案例:武川案例:武川“跃进中巴跃进中巴”“”“钢板弹簧定位圈承孔错位钢板弹簧定位圈承孔

36、错位”1994.122.主减速器壳主减速器壳 壳体变形、各轴承承孔磨损,使得锥齿轮啮合不良,接触壳体变形、各轴承承孔磨损,使得锥齿轮啮合不良,接触面积减小,导致齿轮早期损坏、传动噪声增大。面积减小,导致齿轮早期损坏、传动噪声增大。3.半轴半轴花键磨损、扭曲变形;花键磨损、扭曲变形;半轴断裂(应力集中处);半轴断裂(应力集中处);半浮式半轴外端与轴承配合的轴颈磨损;半浮式半轴外端与轴承配合的轴颈磨损;1.桥壳及半轴套管桥壳及半轴套管整体式桥壳以两端内轴颈为基准:整体式桥壳以两端内轴颈为基准:前端面相对于前端面相对于桥壳桥壳轴线的平行度误差轴线的平行度误差 前端面直径前端面直径300mm,平行度误

37、差应小于,平行度误差应小于0.30mm; 前端面直径前端面直径300mm,平行度误差应小于,平行度误差应小于0.40mm。外外轴颈的径向圆跳动量轴颈的径向圆跳动量应不大于应不大于0.30mm。分段式桥壳以结合圆柱面(或结合平面)以及另一端的内锥孔为基准,分段式桥壳以结合圆柱面(或结合平面)以及另一端的内锥孔为基准,各轴颈、油封径的圆跳动量各轴颈、油封径的圆跳动量应符合要求。应符合要求。桥壳与半轴套管、半轴套管与轴承的配合应符合要求。桥壳与半轴套管、半轴套管与轴承的配合应符合要求。二、主要零件的检修二、主要零件的检修 桥壳变形在桥壳变形在2.0mm之内:冷压校正;之内:冷压校正; 桥壳变形大于桥

38、壳变形大于2.0mm:热压校正(将桥壳加热至:热压校正(将桥壳加热至300400)2.主减速器壳主减速器壳壳体上各承孔与轴承的配合应符合原设计规定。壳体上各承孔与轴承的配合应符合原设计规定。差速器左右轴承承孔的同轴度误差应不大于差速器左右轴承承孔的同轴度误差应不大于0.1mm。壳体上各横轴承孔轴线对前端面的平行度误差应不大于:壳体上各横轴承孔轴线对前端面的平行度误差应不大于: 轴线长度轴线长度200mm,为,为0.10mm; 轴线长度轴线长度200mm,为,为0.12mm;壳体上纵横轴线应位于同一平面内(双曲线齿轮除外),其位置度误壳体上纵横轴线应位于同一平面内(双曲线齿轮除外),其位置度误差

39、应不大于差应不大于0.08mm。 超过上述各要求时,应采用镶套法修复或报废。超过上述各要求时,应采用镶套法修复或报废。3.半轴半轴半轴应进行探伤检查,如有裂纹应报废。半轴应进行探伤检查,如有裂纹应报废。半轴花键应无明显扭曲,花键齿侧间隙不得大于原设计值半轴花键应无明显扭曲,花键齿侧间隙不得大于原设计值0.15mm,否则应报废。,否则应报废。以半轴轴线为基准:以半轴轴线为基准: 中间未加工部分径向圆跳动量应不大于中间未加工部分径向圆跳动量应不大于1.30mm,超过时冷压校正;,超过时冷压校正; 花键外圆柱面花键外圆柱面径向圆跳动量应不大于径向圆跳动量应不大于0.25mm ,超过时冷压校正;,超过

40、时冷压校正; 半轴突缘内侧端面半轴突缘内侧端面圆跳动量应不大于圆跳动量应不大于0.15mm ,超过时车削。,超过时车削。4.差速器壳差速器壳行星齿轮球面座及半轴齿轮支承端面磨损超差时,采用机械加工法修行星齿轮球面座及半轴齿轮支承端面磨损超差时,采用机械加工法修复:按修理尺寸镗削球面及车削端面,再配用加厚的垫片。复:按修理尺寸镗削球面及车削端面,再配用加厚的垫片。滚动轴承轴颈磨损,采用堆焊或喷涂法修复。滚动轴承轴颈磨损,采用堆焊或喷涂法修复。 半轴齿轮轴颈座孔磨损超差,采用镶套法修复。半轴齿轮轴颈座孔磨损超差,采用镶套法修复。十字轴座孔磨损超差,采用刷镀法修复。十字轴座孔磨损超差,采用刷镀法修复

41、。5.齿轮齿轮 齿面磨损严重或有剥落现象应更换。齿面磨损严重或有剥落现象应更换。6.轮毂轮毂滚动轴承承孔磨损超差时,采用堆焊、车削法修复。滚动轴承承孔磨损超差时,采用堆焊、车削法修复。半轴螺栓的螺纹孔磨损半轴螺栓的螺纹孔磨损加大螺栓或更换。加大螺栓或更换。 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一般包括: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一般包括: 主减速器与差速器的装配与调整;主减速器与差速器的装配与调整; 轮毂的装配与调整。轮毂的装配与调整。 重点是主减速器的调整,调整是重点是主减速器的调整,调整是装配质量的关键。装配质量的关键。 另外,另外,主减速器和轮毂轴承的调整有是汽车维护的重点主减速器和轮毂轴承的调整有是汽车维护的重

42、点主要内容之一。主要内容之一。三、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三、驱动桥的装配与调整1.装配要点装配要点装配前将所有的零部件清洗干净,并在所有的摩擦表面涂齿油。装配前将所有的零部件清洗干净,并在所有的摩擦表面涂齿油。从动齿轮以及差速器壳的紧固螺栓应对称、均匀地按规定力矩从动齿轮以及差速器壳的紧固螺栓应对称、均匀地按规定力矩拧紧;紧固后检查从动齿轮背面的跳动量应不大于拧紧;紧固后检查从动齿轮背面的跳动量应不大于0.10mm。主动齿轮有导向轴承支撑且导向轴承为整体式的,安装时应先装主动主动齿轮有导向轴承支撑且导向轴承为整体式的,安装时应先装主动齿轮。齿轮。有的车型为了便于安装和调整,主动齿轮轴承座处的调整垫

43、有的车型为了便于安装和调整,主动齿轮轴承座处的调整垫片分为整体式和半片式两种,装配时:片分为整体式和半片式两种,装配时: 将将整体式垫片靠在主减速器壳一侧,用来顶住整体式垫片靠在主减速器壳一侧,用来顶住“O”型密封圈,型密封圈,防止端面磨损。防止端面磨损。 半片式垫片自左右插入,用于调整齿轮的啮合状况。半片式垫片自左右插入,用于调整齿轮的啮合状况。从动齿轮与差速器壳、差速器左右壳以及差速器轴从动齿轮与差速器壳、差速器左右壳以及差速器轴承盖的紧固螺栓的锁止要正确可靠(紧固胶、锁承盖的紧固螺栓的锁止要正确可靠(紧固胶、锁片、弹簧垫)。片、弹簧垫)。部分车型主减速器壳与桥壳的接合面,在设计时为考部分

44、车型主减速器壳与桥壳的接合面,在设计时为考虑密封垫的厚度,装配时只涂一层密封胶即可虑密封垫的厚度,装配时只涂一层密封胶即可(EQ1141)。)。装配油封时,应先在油封刃口上涂一层齿油,然后用装配油封时,应先在油封刃口上涂一层齿油,然后用专用工具装入,并注意安装方向。专用工具装入,并注意安装方向。半轴齿轮止推垫有油槽的一面朝向半轴齿轮。半轴齿轮止推垫有油槽的一面朝向半轴齿轮。 安装从动齿轮支撑螺柱时,安装从动齿轮支撑螺柱时,应先将螺柱拧到底,再退出应先将螺柱拧到底,再退出1/81/4圈,保证螺柱上的支圈,保证螺柱上的支承套与从动齿轮背面的留承套与从动齿轮背面的留有有0.300.50mm的间隙。的间隙。行星齿轮应运转自如、平行星齿轮应运转自如、平顺,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顺,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的啮合间隙应符合原设计的啮合间隙应符合原设计规定。规定。2007年6月主、从动锥齿轮啮合印痕与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