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1页
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2页
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3页
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英美文学课作为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其意义和作用在于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深化学生在基础阶段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增强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的敏感性,以及敏锐感受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进而从整体上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社会已发展成一个环境复杂、文化多元的社会。它要求人们具有独立思维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弘扬人的主体

2、性是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言而喻,英美文学课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人文学科的优势,应该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平台。然而我国传统的英美文学课教学的主要模式是“教材+黑板+粉笔”的“填鸭式”教学。这样就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复杂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考,而文学作品中固有的智慧、感情、经验、原创力、想象力、生命思想以及审美意识,都在这刻板、僵化的模式教学中渐渐丧失,学生的自主性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损害。另外,该课程由于历史跨度大,文学

3、流派多,作家的风格也纷繁多样,再加上课时少,其结果可想而知。经过一两年的学习,学生只能记住课堂上讨论过的作家名字、作品梗概,但整体印象只是模糊一片。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校教学中这种“灌注式”的单一教学模式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英美文学课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门课,成为教师们努力的方向。我们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作了以下尝试。一、进行研讨式教学,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为了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授课形式,我们开展了有的放矢的课堂专题讨论,针对某一作家的某一方面鼓励学生调查研究,进行发散式的思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和学生相互之间

4、的讨论,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文学教学课堂中来。就文学而言,它不仅仅是语言艺术的形式,从更深更广的意义上讲,它是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浓缩。而文学作品则是作者对人生的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记录。作为读者的学生只有把个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投入到作品里面与作者交流,才能达到对作品的真正理解,实现与作者的交流。因此我们教师在授课时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情感反应,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理性的抽象与概括,搞统一理解模式和死记硬背。这样,在使学生切身感受语言大师们的语言艺术、学习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

5、体验人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例如在讲授18世纪英国文学时,我们采取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的做法。我们知道英国文学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是浪漫主义诗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突出强调作家的想象力,歌颂大自然,反对理性。作品的写作风格往往采用夸张、象征和比喻的手法。该时期的文学又分为积极浪漫派和消极浪漫派。前者以雪莱(PercyByssheShelley)为代表。他的作品肯定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教育意义,并强调文学和现实的关系。其诗作到处洋溢着浪漫的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和革命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后者以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WilliamWordsworth)为代表,他的作品主要描写神秘而离

6、奇的宗法式农村生活和自然风光等远离现实的题材。若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会将所有的内容一字不漏地讲给学生听,其结果可想而知,既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先把这一时期大的背景知识交代给学生,然后让学生直接从这两位诗人的作品中自己去发现总结二者的异同。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将自己在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获得的对作品的理解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这样做又培养了学生的鉴赏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二、有效渗透现代文学理论,提

7、高学生认知水平学习英美文学,了解西方文化,实际上不仅仅要了解西方的文学艺术,礼仪习俗,更要了解西方的心灵史和思想史。因此。我们在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通过具体文本分析,把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有机地渗透进去,让学生更深入透彻地理解作品的精髓和要旨,并指导他们自己加以运用。我们知道,要深入理解英美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一些西方哲学理论和心理学观点。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意识分层、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萨特的存在主义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研究是社会历史研究方法,注重的是人物分析、主题分析,而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的文艺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文学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为我们读者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认知方式,读者

8、可以利用诸如结构主义、形式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当代文学批评方法解读作品。多元的西方文化及其流派体现了西方多元的思维方式和学术界的思辨传统,尽管这些流派都有其无法克服的弱点,有的流派甚至走向极端,但是对它们的了解和掌握既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空间,使我们对文学的掌握和讲授获得更多的张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毫无疑问,在英美文学中运用文论教学可以教会学生一种认知方式,一种文学的鉴赏方法。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通过借鉴不同的文艺批评理论,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某个作家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与研究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阅读视角,培养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而这也正是文学教学

9、的目的所在。         例如我们教师在讲解美国作家霍桑的短篇小说年轻人古德曼·布朗(YOUNGGOODMANBROWN)时,就依托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来分析这个短篇。一个在村民眼里以及妻子费思(忠实)的心目中既善良又虔诚的年轻人布朗离开新婚妻子,在森林里与魔鬼度过了一个晚上。这个故事反映了弗洛伊德有关力比多(Libido)的过度压抑及“超我”的绝对发展的危险。在清教徒的意识里,“自然”与“罪恶”是同义词,人一生下来就是有罪。所以他一直被告诫要面对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现实,要想办法脱离罪恶。因此,他

10、的自然冲动触到了清教的禁忌,于是被压抑并被释放在梦中。这正符合了弗洛伊德关于梦象征着愿望的实现。因此我们看到运用弗式理论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划分以及梦境的阐释对分析理解该文本的心理层面具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教师还可以从形式主义理论入手,分析这个短篇中的意象象征及模糊含义或利用原型批评理论或其他的理论来阐释。总而言之,不同理论为学生提供了从不同角度来赏析同一部作品,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而且他们会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体验中收获快乐,获得启迪,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教学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多媒

11、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有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各高校已充分注意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英美文学课信息量大,理论色彩浓厚,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再加上大量的文学名着已被拍成了电影,录制成了录像带或光碟,这一切都使得文学教学中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成为可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和影像资料等手段进行备课、上课、和课后检查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在课前准确把握和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充分准备和设计信息资源,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提炼,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好相应的电子课件。在课堂上,教

12、师可以根据需要穿插介绍背景及知识点,放映名着片断,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入名家观点或点评,并留思考题指导学生课后继续通过网络寻找相关信息,以达到深化学习的目的。我们仍以前面提到的霍桑的短篇小说为例。教师把作者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的理论等资料制作成课件。在教学中,利用课件清晰地呈现作者生平、创作的背景,作者对美国文学的贡献;然后介绍和分析该作品,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加以评论,以图示的形式把弗洛伊德关于本我、自我、超我、意识、潜意识、下意识的定义展现在课件中,使学生能从直观上理解抽象的定义。在联系分析作品时,教师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作品如何呈现了布朗的本我?如何通过梦的形式体现了自我压

13、抑?愿望又是怎样在梦中得到展现和释放?这部短篇小说与作者的代表作红字有何共同点或相似点?是否可以利用精神分析这一理论去分析红字?这些问题就会帮助学生随着讨论的展开对理论的理解也逐渐深入。在课后作业这一环节中,教师会设计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培养学生寻求信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对于文学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只是书面上的文本分析,而是引发了多方面的感悟和思考,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文学和学术研究的兴趣,并培养了主动学习和主动思维的能力。四、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传送教学信息期间,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学习环境的积极构建,学习过程的维持都取决于学生学习动

14、机的激发,即学生是否想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其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一直是任何一位教师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位作家,亲自参与课堂设计和资料的搜索、查找工作,发表看法和感爱,由学生教学生。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变成了组织者和引导者。传统的灌输教育在无意识中培养了学生的惰性,学生习惯于抄下板书,在书上划出重点。而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则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首先,这会促使学生主动地、有意识地寻找知识的重点,针对较有价值的一点,挖掘更深一层的涵义和蕴藏的价值。其次促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来源、看待问题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教科书,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图书馆、阅览室以及Internet上。他们要从浩繁的资料中判断、选取并加以利用,这无疑培养并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三,由学生自己进行课堂设计和讲授,会促使学生自觉地对某个作家、作品或背景知识进行了解,包括作者生平、人物塑造、主题等方面。学生在自己消化吸收并形成自己的看法和感想后,还要组织语言进行授课,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这就要求授课者必须对作品有非常透彻的了解。因此这种做法也使学生增强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由于授课学生的教学风格和个性设计激发了听课学生的好奇心,对授课学生满怀某种期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