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教师 张琳 所教年级 高三 所教科目 政治 联系电话研究课题的题目 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实施策略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通过对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方法的综合分析和论证,提出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有利于高质量地实施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效率。2、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了解和体会探究过程,展示并分享合作探究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3、通过课题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转变教师传统教学经验,树立崭新的教学理念,并将这种
2、教学理念贯穿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提高,使新课程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二、研究内容1、调查分析本校学生政治课的学习状况及综合探究课的开展情况,认识到当前开展综合探究课的误区,进一步明确有效开展综合探究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研究综合探究课有效开展的策略,就若干主题开展行动研究,形成教师对学生探究性学习指导的具体可行性策略。3、研究指导学生高效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的方式方法,构建学生自我发现、探究、获得的自主学习过程。三、研究方法:关于综合探究课有效学习的课题研究我们将立足于课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边教学、边指导、边研究。进而探求政治课堂综合探究课开展的有效策略。具体
3、方法有:1、资料搜集法。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此课题的理论文献,了解、把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内容、原则和方法,为课题研究进行理论建构。2、调查研究法。即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状况,分析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适时调控。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推广研究成果。根据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调整实施方案。4、个案研究法。在实验期间,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跟踪,收集、整理个案资料,以便进行理性分析。5、经验总结法。主要用于经验分析概括,从而深入全面而又系统地揭示其课题内在的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教育规律,进而在今后的高中政治教学中
4、更好地推广运用。四、研究过程(一)准备阶段制订具体的研究计划,做到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2008年9月)(二)实施阶段1、确定教学实践方案,根据实践方案进行广泛深入的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教学实践方案,形成和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并及时进行交流,举行探究课题研究报告。(2008年9月-12月)2、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写出调查报告。(2009年1月-6月)(三)总结阶段及时进行资料的整理和阶段小结,始终注意收集多方面的资料,撰写相关教学设计和论文,最终形成相关课题的比较丰富的研究素材和资源。(2009年7月-11月)五、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5、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2007年政治高考考试大纲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开展的重要依据,计划2008年8、9月完成读书笔记。2、课堂教学临床指导立足于中学课堂教学的实际,结合课堂教学观察、诊断、分析与改进的案例,对于研究综合探究课开展的必要性有所启发,计划2008年10月完成读书笔记。3、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新概念丛书中的一册,研究性学习与综合探究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二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异同。计划2008年11月完成相关阅读。4、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与活动课程教学研究侧重于综合探究课堂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探究,这对于本课题综合探究课的有效开展起到关键性作用。计划2008年1
6、2月2009年3月完成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读研究性学习有感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行,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科学习和终身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当我们用新课程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时不难发现:传统的政治课堂因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情感需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厌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新课程改革要求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需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
7、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途径。一、对课堂教学情境的认识所谓课堂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育手段等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教育氛围。创设教学情境,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制造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生动具体的教学场景或氛围,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潜力,帮助学生准确、迅速地理解教学内容,培养思维品质,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从而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结构的一种途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思想中就十分重视“情境”的教育作用,他曾说过:“有意义的情境创设,是他们(指学生)始终以积极态度参与的无形动力”。这说明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8、和愿望是与学习情境密切相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活动,是一种十分紧张、艰苦,具有很大情意倾向的思维劳动,需要各种条件配合,从各个方面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极其活跃,探索精神十分旺盛的最佳状态。因此,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优化课堂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二、政治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这一门学科,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加上社会科学本身的特殊性,相当一部分学生抱有偏见,认为它“假、大、空”,既不可信,也无实用。这种思想观念使他们对该学科产生了抵触情绪,学习缺乏积极性,学习效果较差。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
9、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动力源自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从何而来?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中,创设恰当的情境不失为一种良方。在研究性学习中,实际上也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他们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激奋的教学情境中,不仅能引起学生认识的飞跃,唤起求知欲望,而且能使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并以自身全部的思维活动参与其中。也就是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2、教学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认知过程依赖于思考,思考是学习者主动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学生能动地吸收知
10、识的积极活动,不是被动的消极行为。当学生在适当的教学情境中对教材进行认知上的操作时,知识对学生才有作用和意义。如果教师只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不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那么知识就沦为教条。教师只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才能促进智能发展。特定的教学情境能把学生带到想象的世界中去,使想象丰富活跃起来,构成知识的新意象,在师生教与学的互动中,完成思考的全过程,实现知识的内化,使智力得到新的发展。3、教学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的发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真正的教育是从照顾人的心灵入手,使人成为真正的情感动物。认知需要情感,情感促进认知。知识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
11、发展的,具有情境性。脱离了具体的情境,认知活动的效率是低下的。适宜的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而且可以不断地维持、强化和调整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更好地认知,对教学过程起引导、定向、支持、调节和控制作用。4、教学情境有利于促进师生双方的和谐统一。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密切师生关系,使教与学更加和谐协调发展。我们常常听一到学生用这样一句话来赞扬某个教师的讲课:听这个老师的课真是一种享受。是享受就意味着学习过程充满快乐的情境体验,学生的紧张心理荡然无存,教育者的意图在这种特定的氛围中得以实现。为此,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得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其协
12、调功能,想方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创造出一种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这样,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也能“亲其师,信其道”。三、政治课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多种多样,它因人因时而异,同时也要依靠教师的经验和教学规律来选择。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1、创设表演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至关重要。教师巧妙地导入新课,是创造良好教学情境的基础。运用故事、国际国内时事热点、成语、警句、诗词、角色表演、模仿、漫画、幽默、音乐、电教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创设趣味盎然的课堂情境,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提高觉悟。在教学过
13、程中,适时适度地把诸如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引入课堂将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如在讲述高二文化生活中“文化塑造人生”时,全班同学合唱“团结就是力量”,让他们亲身感受歌曲这种文化形式所带来的精神力量和感染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好奇之火。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他们就会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解决问题的喜悦。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沟通师
14、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如在讲述“体味文化”这一框题时,教师可适时设计问题: “你通常采用什么方式欣赏自己喜欢的文艺节目?”“你怎样对舞台艺术进行归类?”“有人认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诸如此类问题,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做出回答,从而更深刻地感受文化的魅力。3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因而让“生活”走向课堂,让政治学科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发现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在活动教学中,我尽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应用,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如在讲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一框题时,可以让班级里回族同学
15、介绍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4创设辩论情境,提高思维能力。课堂辩论是师生围绕一定的问题,经过认真而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共同探讨,取长补短,以求得解决问题,提高认识的教学方法。在辩论中,学生唱主角,积极探究,使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这样,既可锻炼学生敏锐的判断能力,以随时辨别正误,又可锻炼学生灵敏的思维能力,以便提出自己的不同主张,并阐述理由,此时没有发言的学生,处在这样一种教学情境之中,也不可能无动于衷,一定会不停地做深层次的思索。为了使讨论得以顺利展开,教师要有效地控制讨论的内容、方向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如在讲述“如何正确对待传
16、统文化”时,我适时提出问题:春节放鞭炮等传统习俗在现实生活中是财富还是包袱?同学们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辩论,评选“最佳口才奖”,教师适时引导,得出正确的结论。为了保证教学情境能充分地发挥其功能,在设计教学情境时,需要注意几点。首先要克服那种认为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创设情境的误区,事实上教学情境的创设也要有合适的教学内容。其次,要注意经常变换创设情境的方式,用于创设情境的材料要精要新,否则,学生会认为这太“滥”了,“不新鲜”而情境激趣的功能则荡然无存。再次,运用的情境材料不能是学生已经了解得差不多的热点,而应当是学生不太了解的或者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
17、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教学情境绝非仅仅是为了博得学生的掌声、笑声。它旨在追求知识与情感两者结合的美妙境界,使知识的吸附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种制胜的力量,从而唤起学生追求真理的热情,使政治学科发挥其更佳的教育功能解读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高中新课程实施已经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如何在实践中理解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始终是老师们思考的中心话题。当前,老师们普遍反映教材内容多、信息量大、课时紧张;高考方案出台后,许多老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采取“求稳”的对策,对知识进行扩充加深,导致教学容量与课时的矛盾进一步突出。高中思想政治有四个必修加六个选修模块,这一矛盾更加尖锐。“凡
18、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必须认真而充分地备课,只有在此基础上实施创新和生成,才会有精彩课堂的呈现。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得需要,因此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上好课已成为当务之急。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就意味着把新的教学里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有效”备课呢?一 有效地处理教材。深入钻研教材,仔细阅读有关参考资料,弄懂教材的思想,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确定各章节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点、障碍电荷知识的内在联系等,其中了解教材结构,教学目的和要是教材处理的核心。科学地确定教学目的,要
19、求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全面准确地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由温故到知新的启动点。此外,一本教材的各单元之间的知识点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在处理教材时合理选择编排教学内容,在大纲要求的前提下,以教材中最终的概念、原理为中心,从纵、横两方面对教材进行处理,“纵”指知识的“线”,即知识的内在联系;“横”指知识的“块”即具有横向联系或互逆关系。这样,便于使学生把知识联系起来,避免了前学后忘,便于教师讲授时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二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的体现在课堂,所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提高备课质量的关键。教师在备课重要精心设计最佳教学过程,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
20、选编典型习题,写出具体可行的教案,并设计好板书及课堂小结。在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有效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要结合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学习的兴趣。2有效的课堂问题设计和练习。所设计的问题应该由浅入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就应该精选练习,使学生所做的练习针对性强,效率高,而不是题海战。3板书设计。目前由于多媒体的应用,有许多教师忽略了板书的应用。这是不合理的。适当合理的板书可以加强讲授效果,突出教学目的和重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4课堂小结。通过简明扼要的总结,可以让学生强化记忆和理解。5学法设计。在新课标理念下学法设计要突出学生
21、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知识,对学生进行学法训练。三 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以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为依据,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抓住关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重视引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3适当有效地运用教学用具,如图片,多媒体等,提高教学效果。总之,“一遍功夫一边巧,十遍功夫刮刮叫”,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进行“有效备课”,定能在教学中迸出智慧的火花,有效
22、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让生活走进哲学课堂【内容摘要】 当前思想政治课成为高中学生众多学科中最不喜欢的科目之一,本文试图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探索让生活走进哲学课堂的有效途径,进而实现哲学在德育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关键词】 哲学 生活化 当前思想政治课成为高中学生众多学科中最不喜欢的科目之一,本人在生活与哲学教学开始之初,对学生哲学知识的学习进行了简单的调查,有的学生认为哲学知识相对较抽象、玄妙,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有的认为思想政治课是说教课,枯燥乏味;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假、大、空”。一句话,缺乏对哲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产生这种现象的症结在于课堂教学缺乏生活味。作为一名年轻的政治教师,
23、我倍感焦急和担忧,哲学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因此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应让哲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哲学课堂,让干瘪的哲学知识变得有血有肉。在教学中,教学内容选择的生活化和教学方法运用的生活化是哲学教学走进生活的基础。一、课堂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在哲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学内容不仅仅是书本上那些抽象的原理及固定的教材事例,课本的事例大部分都是经典事例,可是有些过于抽象,不贴近生活,学生有时理解起来非常难,这就要求老师要精选事例,不能简单的利用课本的事例,更应该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学生感兴趣的各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比如,讲“联系”,学生普遍关心自己的学习问题,教师可以适时
24、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因素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而引导学生理解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让学生首先自我剖析其内在心理世界,活生生的问题即可产生,教师亦可有的放矢。 二、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要生活化。 哲学生活是政治学科中较抽象、较难理解的一部分知识,如何让学生乐于接受相对枯燥的理论,教学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的情况以及自己教学的实践,我认为以下方法在哲学教学中能发挥较好的作用。第一,巧妙设疑,善于解难释疑。巧妙地设疑,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探索真理能力的重要手段。首先,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及主要知识点,精心设计和编排提问,使问题有一定的层次和系统,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此
25、及彼,一环扣一环,一问接一问,使学生的思维处在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之中,处于矛盾运动之中。案例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讲授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可选用台湾问题进行案例教学。导课可播放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在轻柔哀伤的音乐节奏中,课堂也成了情感场。教师设问:两岸为什么会有这个愁?如何来解决这个愁?学生们谈古论今,得出了“台湾问题也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也不同”。面对当前日益猖獗的台独活动,让学生献计献策,提出创造性的思想。课堂教学在情境、师生的互动中展开,学生的认
26、知情感达到最佳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抽象的哲学理论在这种情境交融的氛围中渐渐明朗。其次,结合热点,密切联系实际。多提一些应用型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与应用能力。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一切知识是从感官开始的”。有人说过,“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看,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会明白。”学生需要生活化的哲学课,需要让学生用感官感触社会生活,通过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最终习得生活与哲学课的观点、技能、方法、态度、价值观。教师要努力创设生活情境,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手段,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的实境中感悟。要让学生参与生活,对生活素材进行剖析,提
27、取其中的理论元素,在不断反复诠释生活现象、尝试运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领悟理论价值。第三,留有余地,巧设课堂“空白”。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中的“空白”艺术,要求教学中要留有余地。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巧妙设置“空白”,如提出问题后或者讲完一个观点、一个原理后,要留下空白给学生以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问题可思考,有时间可思考,有机会去思考,相对地少一点灌输,多一点启发;少一点教师的讲授,多一点学生的活动,课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主动阅读一些报纸、书籍,同时还要主动思考随时从生活中寻找哲学。学生自己所找的材料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自己的点
28、评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再加之教师的从中引导,不但能很好的激发他们主动接近哲学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辩论法、分组讨论法,媒体课件教学法等多种形式的方法,将日常生活引进课堂,将学生的“熟知”变成“真知”,把哲学理论内化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哲学本身就是方法论,哲学教学也要遵循因材施教、教无定法的原则,所以需要教师多下功夫,将“哲学源于生活,也要回归生活”这条主线贯穿始终,让生活走进哲学教学,避免哲学教学的庸俗化和神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哲学在德育教育中发挥其应有
29、的作用。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中学政治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行,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科学习和终身发展提出了新的顺应时代的要求,新的课程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更强调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和心灵上的沟通。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因此,身为教师的我们要用心记住:我们要用爱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我们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适时适度转变角色,准确进行角色定位。(一)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知识的传授者是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之一,教师在学生面前有绝对的知识权威,虽然现在的课堂
30、教学追求“民主、平等、合作”但许多时候教师霸占着课堂的“话语权”,即使有师生对话,教师也把学生的思维控制在自己的思想之下,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新课程条件下要求教师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启发、诱导、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还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激发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由此可见,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教师不是不闻不问,不是让学生的学习流
31、于形式,而是要做积极的旁观者、引导者,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指导,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形成,致力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引路人”。(二)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把课堂的舞台留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削弱,而是要有所加强。教师要担负更大的组织和调控职责。多年来,学生已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做笔记、课后背。可当学生真的“动”了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就必须进行教学环境的控制和管理,组织好课堂教
32、学,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避免学生活动中出现诸如毫无价值的争论和没有意义的问答形式等偏题、跑题现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学习的顺利开展。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充足的表现机会,展示学生们的个人魅力和才华。(三)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
33、者。当前,学生的学习方法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变。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的一次质的飞跃。教师作为促进者,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一个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
34、。此外,教师要注意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努力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20世纪瑞士伟大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不是一个传递信息的人,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促进者,和谐的课堂气氛,能更好的促进双方交流。”的确,只有宽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们要努力扮演好和谐课堂的促进者的角色。(四)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参与者。在教学实践中,要把维护学生的尊严和权利作为施教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从教学情境
35、的创设,到问题的提出,到理论的论证和结论的提出,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新的课堂模式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甚至敢于向教师挑战,教师得放下架子,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闪光点”。同时,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这也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正如美国教育学家爱默生说:“教育的秘诀首先是尊重学生。”此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要有知识的交流,更要有情感的沟通,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
36、也可以通过眼神、表情甚至动作来实现情感的沟通。教师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有勇气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要学会蹲下身来和学生一起探讨。由此可见,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不再仅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平等的朋友,更是他们探求知识和追求真理道路上的伙伴和同志。教育与时俱进,教育改革呼唤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进行自身的角色转换和定位,有心灵的自由才会有思维的自由。师生间的距离的拉近,关系的融洽、和谐,对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积极探讨问题的兴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追求民主、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不要既“导”又“演”,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学生
37、个体学习与成长的引导者、促进者,成为学生在群体、集体中相互学习与影响的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广大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展现了全新的领域,这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给教师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我们中学政治教师必须居安思危,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以更加科学严谨的态度、热情理智的心态、开拓创新的精神,去积极地思考和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思路和理念,使中学政治课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应用传统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学生看成是消极被动接受教育的知识容器,不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造成学生问题意识淡薄,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8、的培养。今天,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有许多新的变化,针对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彻底改变政治教育的模式,我在教学过程中试行探究性教学方法,即“问题式教学法”。 “问题式教学法”是指学生依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采用预习记录等形式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选取或归纳出典型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研究,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将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找资料,在讨论中寻求答案。这种教学法,启迪学生思考,带着问题学,课堂气氛活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
39、认识。 一、提出问题,“问题意识”并不是简单提出和解决问题,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自觉反映的心理过程,是揭示问题本质的发现过程,是研究和发现问题的动态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也是“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研究、创新的原动力。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过程,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搜寻、发现、确立、探索、解决的过程,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在尊重价值规律一课的教学时,
40、学生在预习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l)如果不尊重价值规律会产生什么后果?(2)当市场上某一商品供大于求时,会造成商品价格下跌并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此时该企业应如何面对这种困难?(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但我们是学生,直接去从事商品经济活动还很远,现在我们要不要尊重价值规律?从中不难发现学生的提问能充分展示他们思维的闪光点, 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二、讨论问题,尤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问题讨论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也是“问题教学法”的关键。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问题讨论会对教师提出可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提问,编制出适合学
41、生讨论的材料、引导学生讨论的若干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问题的设计。首先,设计的问题应符合探索性、研究性、开放性的特点。这样的问题才能展现答案的多样性,这样的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样的问题设计,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追求思维过程的观念。也就是说,讨论问题不仅仅是为了尽快得到所研究问题的结论,而是要宽分展现学生研究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培育并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次,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层次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差异,难度不高的问题有利于保护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挑战性,从而调动全
42、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组织讨论,学生横向交流,促进共同提高。在学生通过自学对所设问题有一定的理解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他们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结合上述学生的提问我设置了新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某郊区一家奶牛场的工人,每天不得不把这个场日产量10的一吨左右的鲜牛奶象污水一样处理掉,这种情形入冬后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由于新鲜牛奶不适宜储藏,只能及时处理掉。据了解,该郊区50多家奶牛场每天要倒掉数十吨牛奶。请谈谈对造成上述现象原因的看法,并为这些奶牛场出些点子以避免浪费。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议,如制成牛奶副食品、送给福利院、
43、提高牛奶质量等,又得出了: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尊重并运用价值规律的结论。通过这样的问题研究,可以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减少了学生的盲从心理,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养成。三、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探究性学习的归宿,也是 “问题教学法”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好的问题情景的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催化剂。良好的问题情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利用好语言、设备、环境等各种手段,创设符合需要的问题情景。对于教师来说,特别要利用好语言手段,即对于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教师都要及时作出积极的回应,必须用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或表扬,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以培养或巩固
44、学生的自信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设计良好问题情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采用学生上台演示或讲解,体验角色转化,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等。结合学生的第三个问题我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研究:每年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总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当年度的热门学校或专业报考的人数较多,因此造成许多学生分数较高也未被录取的现象;有些学生虽被录取,但由于同类专业毕业生太多,就业不够理想。请谈谈上述材料对你有什么启发?经过讨论研究,同学们一致认为:只要存在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必然存在并起作用,因而我们学生现在就必须树立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正确观念。这样,不
45、仅解决了学生的第三个问题,也实现了学生的知识的迁移。我就让学生演示说明: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树立(平等互利等)观念(括号内为学生填写内容,以下同)养成(平等待人、诚实守信等)习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树立(追求效率、竞争创新等)观念-养成(遵纪守法、守时守信等)习惯。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解决,使学生不仅搞懂了学科知识,更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 问题式教学法的实质是一种现代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尝试、学会质疑、学会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
46、现学生主体作用,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不但处于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处于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过程,是体现教育本质的极为有效的手段。关于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案例分析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的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平时学生对该领域涉及较少、认识肤浅,参与甚少,而学生的思想又是开放的,他们对此探究有着较浓的兴趣。但是这个综合探究的题目太大,学生可能会不知道从何开始,在探究活动中,教师也可引导学生从消费的角度去思考:今天我们身边的洋产品、洋节日等洋消费的影响。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探究便又有了新的热情,思维的闸门大大打开,就会不断的发现
47、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我引导学生以市场的微观主体企业作为突破口,特别是今天面临全球金融危机,搜集我国企业尤其是本地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学生搜集到了“联想并购IBM PC案”“中国八大轿车生产厂缺乏自主开发能力”“反倾销和绿色壁垒影响我国家具出口”“中国彩电业直面美国反倾销”等等,在学生充分搜集材料的基础上,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就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应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绿色壁垒、反倾销等问题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建议。教师要鼓励不同意见的争辩,让学生的思想激情碰撞,同时结合相关时政新闻资料诸如我国政府出台的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政策,注意提醒学生
48、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这样课后的效应是学生不仅巩固了企业如何经营和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等基础知识,而且增长了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对国家的政策有了一定的认识,还开拓了视野,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合作感。实现了“三维”目标的统一。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搜集到了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资料,同时学生也就会提出“中国企业如何做强做大?”、“中国企业如何提高自主开发能力?”“中国企业怎样维护好自主知识产权?”“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企业的出路何在?”“为什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企业遇到绿色壁垒、反倾销的案件不断增多?”“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绿色壁垒、反倾销?”等问题。这些问题
49、的提出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从而也使我们的知识目标成为了学生内心真正的追求,而不是强加和灌输。学生提出了那么多的问题,应如何着手研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类分组合作探究。如针对学生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探究中提出的问题,可分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企业的出路何在?”为一组;“中国企业如何提高自主开发能力?”“中国企业怎样维护好自主知识产权?”为一组;“为什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企业遇到绿色壁垒、反倾销的案件不断增多?”“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绿色壁垒、反倾销?”为一组。在分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质疑,提倡答案的多
50、元化和开放性。教师组织学生在全班分组分类展示探究成果,允许各组之间相互质疑,展开辩论,思想在碰撞中拓展和深化。在共同的学习和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客观地、辩证地分析和思考问题,而且也体验到了合作探究的愉悦,提高了学生参与水平、解决复杂问题并促进差生的学习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凝聚力,增强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实践与反思国家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中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高
51、中思想政治新教材中,综合探究课是一个重要内容,每一单元的“综合探究”模块作为政治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充分反映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理念。作为新课改的直接执行者,笔者就开展综合探究课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实践。一、 开展综合探究课的必要性首先,综合探究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进一步开拓视野,深入思考,这使得课程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开放度,其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既把单元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又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观察和审视问题的能力,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研究、探讨
52、问题的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在新高考考试大纲中的考核目标之一。随着新课改的全面铺开,高考势必会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在材料的选择、问题的设置、答案的思考上必然要体现新课改的开放性、探究性等理念。再次,学生在综合探究的过程中,展示并分享合作探究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基于综合探究课在新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无论是从完成本学科教学的角度,还是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设计好、完成好每单元的综合探究课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二、有效开展综合探究课的过程首先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教材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必须走
53、出教材,利用条件广泛地搜索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生们的合作学习能力。不仅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更要走出课堂去学习。以“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这一探究课为例,尝试有效开展综合探究课的实践过程。第一,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收集材料。首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其次提出要求,给学生科学性的建议。先带着学生把教材相关的要求深刻认识和领会,比如要干什么、怎么干,同学之间协作,探讨,师生互议共评,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准备哪些材料。再次,借助网络,从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中收集有用的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的利用学校的绿色校园网,在网上搜索相关的知识,做好材料的筛选和整理。第二,把所掌握的资料进行筛
54、选和交流。前面的环节中,学生手头掌握了大量的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所有的都能用的上,而且资料的掌握比较复杂。为此,要求每个小组有针对性的对材料进行分析,筛选,因为小组的任务不同,所以,把这些资料进行共享。使学生不仅提高分析能力,而且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团体智慧、合作学习的快乐。第三,针对“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的探究课,可以设计模拟现场招聘会和自主创业设计比赛两种形式。模拟招聘现场会首先要求学生每人模拟设计一份类似正规的求职申请书,申请书要基本按照目前社会流行的格式设计。这个求职申请书不仅要反映出学生的基本资料,而且还反映了学生的志趣、技能、特长,从而也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并能
55、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其次,布置、模拟一个招聘会现场。先让学生分成招聘者和应聘者两个大组,招聘者组再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自拟一个公司或机关单位的名称,公司、机关单位的性质、规模自我设计,自主确定招聘人员的数量、条件、要求等。用大纸或小黑板写出来。准备就绪后,应聘者到每一组应聘,如真实的应聘过程一样,先递交求职申请书,招聘人员现场询问、考核。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后,第一轮招聘会结束,招聘单位宣布录用名单。然后再两组角色转换,即应聘者和招聘者互换角色,进行第二轮现场模拟。教师在现场会给予个别点拨。自主创业设计比赛主要借鉴了电视节目中关于自主创业设计比赛类的节目形式,先让每个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个未来自主创
56、业的方案。接下来分组互相审议、讨论,小组评出比较优秀的方案,然后推举几个最有代表性的方案,由设计者到讲台上为全班论述,由班级共同讨论,可采取现场答辩的形式,下面的同学就方案的可行性,现实性,创业价值提出自己的疑问,由设计者现场解答,现场气氛非常热烈,从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中,能够检验出学生知识面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三、有效开展综合探究课的几点反思首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片面追求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综合探究课的综合性教学目标。有些老师认为综合探究没有新的知识点,只不过是单元知识点的堆积,可开展也可不开展。要真正实现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以“学”为中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学就要切实加强实践环节,引领
57、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而“综合探究”活动所设计的探究主题,都是每一单元中融知识性、思想性、实效性、综合性为一体的核心内容,比如: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的综合探究“聚集文化竞争力”,让学生搜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对外的影响力增强的图片资料,并用所学知识加以注解,通过这样的践行体验,学生们不仅深切体会和感受到中国文化竞争力的提升,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真正地领悟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竞争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对人的重大影响
58、和作用。”等知识点,把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现了人的发展。由此可见,要落实新课标中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综合探究课是不可不开展的。其次,不能片面追求综合探究活动的形式,而忽视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新课程的能力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把“自主学习”误解为“放任自流”,只要上综合探究课就变成了“学生上台,老师下台”的惯性模式,看似完全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其实质同样是忽视了师生互动,从一种极端走向了另一种极端,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学生的探究过程缺乏教师科学的指导,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是零散的,无法构建知识体系,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具展会售后服务支持方案
- 自动化设备搅拌器安装施工方案
- 室内设计安全施工方案
- 国际货运代理上课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组态监控与规划设计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网页美工技术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展览会餐饮服务错峰方案
- 艺术教育综合实践方案
- 文化艺术活动接待管理方案
- 商场消防系统建设施工方案
- 公共关系学课件
- 2022车企私域运营白皮书
- 知识产权法电子文档
- 论文 小学英语学科育人教育的实践探索
- 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 《品人录》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考核试题及答案
- 淀粉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家禽类完整版
- 学校食堂供货商选择、评价和退出管理制度
- 风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