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学院本科教学大纲(Word)_第1页
信通学院本科教学大纲(Word)_第2页
信通学院本科教学大纲(Word)_第3页
信通学院本科教学大纲(Word)_第4页
信通学院本科教学大纲(Word)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2009版)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12月 印制目 录1.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2.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43.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74.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115.电子线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56.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197.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大纲248.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79.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3010.随机信号分析课程教学大纲3411.通信原理A课程教学大纲3712.通信原理B课程教学大纲4113.微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4414.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4715.信息论课程教学大纲5016.信息对抗技术课程教学大纲531

2、7.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大纲5618.半导体器件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5919.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6220.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6521.雷达原理课程教学大纲6822.天线技术课程教学大纲7223.雷达系统课程教学大纲7424.雷达网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7725.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8026.图像处理(双语)课程教学大纲8327.语音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8628.模式识别课程教学大纲8929.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9130.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9431.SOPC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983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0133.专业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10434.雷

3、达成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0735.信息隐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0936.视频处理与显示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1637.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1938.windows编程及网络开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2239.排队论课程教学大纲12840功率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3141.雷达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13442.3G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13743.通信系统课程教学大纲14044.光传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14245.光纤通信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4546.光纤通信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4747.程控数字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5048.现代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5449.多媒体通信技术课程

4、教学大纲15750.数据通信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5951.光纤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6152.电磁兼容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6353.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大纲16554舰船通信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6855.通信对抗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7056.扩频通信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17557.无线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7758.光电对抗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7959.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8160.信息及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8461.微波电路课程教学大纲19062.数字接收机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9363.matlab语言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19564.制导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9765.目标探测技

5、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19966.矢量信号分析与测量课程教学大纲20167.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20468.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20669.集成电路CAD课程教学大纲21270.VLSI测试方法和可测性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1471.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课程教学大纲21672.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1873.电子技术A课程教学大纲22274.电子技术B课程教学大纲22575.电子技术C课程教学大纲22776.通用电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3077.网络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232245 / 249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908001课程中文名称:电工基础课程英文名称:Ee

6、lectrical basic theory课程性质: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必修课考核方式:考试开课专业:理工科各专业开课学期:3总学时:64(其中理论56学时,实验8学时)总学分:4二、课程目的本课程是高等本科院校理工类专业的一门大类平台课,教授工科各专业必备的最基本的电学基础知识。目前,电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发展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促进其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分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特征和分析方法,掌握电路暂态过程的规律及时域解法。为今后进一步加深学习和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打下一定

7、的基础。三、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电路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建立良好的理论基础,具备最基本的实践能力。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6学时)熟练掌握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功率;熟练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独立源和受控源的定义与性质;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和化简(4学时)熟练掌握电路的等效变换方法(含电阻Y- 联接的等效互换,有源支路的等效互换)。第三章 网络分析方法和网络定理(8学时)掌握支路电流法;熟练掌握节点电压法;熟练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最大功率的传输。第四章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8学时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电路元件方程的相量表示,复阻抗、复导

8、纳,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方法;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及其计算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第五章 互感电路(4学时)互感电路和谐振电路(8学时):掌握互感元件、联接及去耦等效,熟练掌握含互感电路的分析方法;第六章 谐振电路(4学时)掌握串联和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熟练掌握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及品质因数的计算方法。第七章 三相电路(4学时)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化归单相计算法,不对称三相的特点,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及测量,熟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第八章 周期性非正弦电路(4学时)掌握周期非正弦电压、电流的有效值与平均功率,周期非正弦电路的分析方法,滤波概念,熟练掌握周期

9、性非正弦电路的谐波分析法。第九章 暂态电路(10学时)1. 一阶暂态电路(8学时):掌握换路定律及电路初值的确定,一阶电路全响应,稳态、暂态响应,零输入、零状态响应,恒定输入下全响应,时间常数,正弦输入下全响应,熟练掌握一阶电路的求解方法2. 二阶暂态电路(4学时):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振荡解与非振荡解,掌握二阶电路的过阻尼、欠阻尼、临界阻尼状态,临界电阻。第十章 双口网络(4学时)熟练掌握双口网络方程及其Y、Z、H、T参数,掌握双口网络的联接及开、短路阻抗,特性阻抗。五、教学方法及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六、实验(或)上机内容实验一:电路测量方法(2学时)实验二:戴维南定理研究(2学时)实

10、验三: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研究(2学时)实验四:RC一阶暂态电路研究(2学时)七、先修课程前续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普通物理(认知电阻、电容、电感元件,具备分析电场、电磁场的基本理论知识)后续课程:电子线路、电路及综合实验,电器与电子技术,电子技术、通用电器技术等。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自编讲义:电工基础.2010.8参考资料:1. 周守昌.电路原理(上册、下册 )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 邱关源 .电路.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3.电工学第六版,秦增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5.7九、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试90%+实

11、验成绩10%=总成绩100%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908002课程中文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英文名称: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开课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学、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水声)开课学期:4总学时:56总学分:3.5二、课程目的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以及为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三、教学基本要求l、了解PN结的形成。学习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其它类型二极管、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的工

12、作原理及应用,熟练掌握它们的特性和主要参数。2、熟练掌握基本放大电路及其组合电路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计和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学习计算放大电路各种技术指标。了解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方法,学会判断输出波形失真情况。了解复合管、电流源电路。3、了解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学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的有关概念,理解单管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频率特性,放大电路的线性与非线性失真问题;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4、了解集成运放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特点。掌握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三种基本输入方式。5、熟练掌握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的性能特点以及电路技

13、术指标的计算。6、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及深度负反馈下的闭环增益的计算。正确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初步学会根据需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的方法。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稳定判据和消除自激振荡的方法。7、熟练掌握由集成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等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技术指标计算;掌握集成模拟乘法器及其应用电路的分析;掌握有源滤波器的组成、特点、分析方法和电路技术指标计算。掌握电压比较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电路技术指标计算。8、掌握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分类和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工

14、作原理和电路技术指标的计算。掌握非正弦波振荡电路(矩形波、锯齿波产生电路)的组成和振荡原理。9、掌握整流、电容滤波、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工程估算。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 (6学时)半导体基础知识,二极管的结构、符号、管脚识别、伏安特性、主要参数,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其它类型二极管。三极管的结构、符号、主要参数、三极管工作原理、特性曲线、管脚识别。场效应管的结构、符号、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第二章 基本单元电路 (12学时)放大概念及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直流通路、交流通路。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及性能指标计算,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

15、真的影响。共射、共集、共基电路的性能特点。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差动放大电路的特点、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的计算。复合管、电流源电路。第三章 多级放大电路与频率响应 (4学时)多级放大器的组成和级间耦合方式,各种耦合方式的优缺点。零点漂移现象。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频率响应分析中波特图的画法;放大电路的线性与非线性失真问题。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2学时)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特点、组成,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理想运放及三种基本输入方式。第五章 功率放大电路 (4学时)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及分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计算;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及其应用;丁类音频

16、功率放大器。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8学时)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其判断方法,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闭环放大倍数的一般表达式,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估算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放大倍数,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及消除方法。第七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10学时)基本运算电路(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等电路),集成模拟乘法器及其应用电路,有源滤波电路的基本组成、主要性能指标计算,电压比较器的分类及性能指标计算。第八章 信号发生电路 (4学时)信号发生电路的分类,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原理及分析方法、非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九章 直流稳压电源 (6学时

17、)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二极管整流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电容的滤波作用,并联、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工程估算;集成稳压器电路,开关型稳压电路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作到教与学的统一。本着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的原则,课堂教学采用板书教学与多媒体CAI教学相结合教学手段,启发式、交互式和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每章配备一定数量的作业练习。六、实验(或)上机内容实验独立设课:与本课程配合另开设16学时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七、先修课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基础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谢红主编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18、2008年4月参考资料: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华成英 童诗白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4月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习题解答(第四版)华成英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 谢红主编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九、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试卷满分为100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908003课程中文名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英文名称: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开课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对抗技术、微电子学、电子信息工

19、程(水声)开课学期:5总学时:56总学分:3.5二、课程目的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常用技能,培养学生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为深入学习电子信息处理和通信课程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其作用与任务是使学生基本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逻辑设计方法,学会用数字电路的方式去思考今后可能遇到的各类数字化系统设计问题,成为进入全数字时代的代表性必修课程。三、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数字信号的定义及数字电路的特点;了解数字电路的优点和数字系统的基本组成。2熟练掌握数字电路的逻辑代数基础。3

20、正确理解门电路的结构、主要参数、工作原理,掌握其逻辑功能和正确使用;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和分析、设计方法以及常用组合电路模块的功能及其应用;理解竞争冒险现象及其检查和消除方法;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VHDL/Verilog HDL语言描述方法。4熟练掌握各种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描述方法;掌握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描述方法和常用中规模时序电路的功能及其应用;了解同步时序电路设计的过程与原则;掌握中规模集成电路(MSI)构成的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VHDL/Verilog HDL语言描述方法。5正确理解ROM和RAM两种存储器的基本结构和存储机理,掌握各种存储器的使用特点及其应用。

21、6掌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主要特点以及数字电路设计实现流程;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数字系统设计方法。7掌握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等3种常见脉冲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熟练掌握555定时器的功能及各种脉冲电路应用实例。8掌握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指标以及各种性能指标;掌握不同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的适用场合;掌握量化方法与转换误差的关系。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 绪论(1学时)1数字信号、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2数字系统的基本组成。第二章 逻辑代数基础(7学时)1数制、数的表示方法、码制(BCD码、循环码、奇偶校验码、ASCII码);2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基本公式

22、和常用公式、基本定理;3逻辑函数的描述方法(真值表、表达式、卡诺图、时序图、逻辑电路图、标准表达式);4逻辑函数化简(化简的意义、标准,公式法化简法、卡诺图法化简法);5非完全描述(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及其化简。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13学时)1门电路(正、负逻辑,TTL和CMOS非门的结构与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各种门电路的功能及应用);2组合逻辑电路(定义,特点,分析方法,硬件语言描述方法);3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译码器,编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和数据比较器)功能及应用;4设计方法(最小化设计,标准化设计,硬件描述语言设计);5竞争冒险现象。第四章 时序逻辑电路(15学时) 1触发器(基

23、本FF,同步FF,主从FF,边沿FF)的结构和动作特点;2各种触发器(RS,JK,D,T)的逻辑功能及描述方法;3时序逻辑电路的定义、特点,分析方法及其描述方法(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状态卡诺图,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SM图,时序图,语言描述);4常用时序逻辑电路(寄存器、移位寄存器、计数器)功能及应用;5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设计(状态等价、状态编码、设计过程);6时序电路的硬件描述语言设计(计数器、有限状态机、移位寄存器等)。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4学时)1存储器( ROM、RAM)的基本结构、特点及存储机理; 2存储器的容量计算和容量的扩展;3存储器的应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第六章 可编程逻

24、辑器件及其应用(4学时)1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知识;2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及其特点与应用(PROM、PLA、PAL、GAL、CPLD、FPGA);3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流程;4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数字系统实例。第七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6学时)1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的特点、基本工作原理及应用;2555定时器的功能、工作原理及应用。第八章 数模和模数转换(6学时)1数模转换(权电阻网络型,倒梯形电阻网络型、权电流型、开关树形、权电容网络型、双极性输出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2模数转换(并联比较型、计数型、逐次渐近型、双积分型、V-F变换型)的基本原理,转

25、换过程,主要技术指标。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作到教与学的统一。课堂教学采用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教学手段,启发式、交互式和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另外,每章配备一定数量的作业练习。六、实验(或)上机内容实验独立设课:与本课程配合另开设16学时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七、先修课程先修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电路。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 阎石.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2008.主要参考资料:1 阎石,王红.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习题解答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6、 ,1999.3 宋学君,朱明刚等. 数字电子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 黄正瑾. 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九、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试卷满分为100分。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908004课程中文名称: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英文名称:Electronics Circuit of High Frequency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开课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学、电子信息工程(水声)开课学期:5总学时:48 总学分:3二、课程目的高频电子线路是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27、,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起信息传输系统的整体概念;熟悉无线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通信系统中各高频功能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新技术和新器件的发展和应用,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高频电路进行分析与设计,能较深刻地理解非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及特点,培养学生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能力。三、教学基本要求l、掌握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研究对象;掌握无线电发送设备和无线电接收设备的组成与原理;了解无线信道及传播方式。2、掌握高频小信号

28、放大器功能、分类、主要指标及分析小信号放大器的基础知识;掌握晶体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等效电路、晶体管谐振放大器;了解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稳定性及稳定措施;了解场效应管高频放大器、线性宽带放大集成电路和集中滤波器。3、掌握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功能、分类及主要技术指标;掌握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折线分析法、动态特性、负载特性;了解各极电压变化对工作状态影响;了解谐振功率放大器直流馈电电路和匹配网络;掌握宽频带功率放大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功率合成技术。4、掌握正弦波振荡器功能、分类、用途与技术指标;掌握反馈型LC振荡器工作原理、频率稳定性;掌握高稳定度的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了解集成压控振荡器。

29、5、掌握调幅、调频和调相电路的功能、用途及各种调制波的基本性质;掌握低电平调幅电路、直接调频和间接调频原理和电路;理解调相电路;了解高电平调幅电路的工作原理、单边带信号的产生电路。了解集成调幅及调频发射机组成及应用电路。6、掌握检波器、鉴频器和鉴相器的功能,分类,用途与主要技术指标;掌握二极管大信号包络检波器、双失谐鉴频器、相位鉴频器和比例鉴频器;理解同步检波器和鉴相器工作原理和电路;了解二极管小信号检波器、相移乘法鉴频器。7、掌握变频电路的功能组成,用途与主要技术指标;掌握三极管混频电路、二极管混频电路和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掌握混频器的干扰与失真;了解集成调幅接收机和集成调频接收机组成及应用

30、电路。8、了解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和自动频率控制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锁相环路的基本原理、组成、性能分析和应用;掌握频率合成的概念、方法和频率合成器电路;了解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了解集成锁相环频率合成器。9、在讲授高频功能电路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其应用场合、应用要求以及在系统电路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系统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实现方法。10、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所讲授的基础知识,介绍与知识点相关的新技术和新器件,使学生了解现代高频电路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培养学生适应当前新技术和新器件迅速发展的能力。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 绪论 (2学时)l、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研

31、究对象2、无线电发送设备的基本组成及原理3、无线电接收设备的基本组成及原理4、无线信道与传播方式第二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6学时)1、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功能、用途与主要技术指标2、高频电路的基础知识3、晶体管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4、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稳定性5、线性宽带放大集成电路和集中滤波器第三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8学时)1、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功能、用途与主要技术指标2、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折线分析法、动态特性及负载特性3、谐振功率放大器直流馈电电路和匹配网络4、宽频带高频功率放大器5、功率合成第四章 正弦波振荡器 (6学时)1、正弦波振荡器的功能、分类、用途与技术指标2、反馈

32、型LC振荡原理及振荡电路3、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原理4、高稳定度的LC振荡器、晶体振荡器、集成压控振荡器第五章 振幅调制电路 (4学时)1、振幅调制电路的功能、用途以及调幅波的基本性质2、集电极高电平调幅电路、低电平调幅电路3、单边带信号的产生第六章 调幅信号的解调 (4学时)1、检波电路的功能、分类、用途与主要技术指标2、二极管大信号包络检波器、3、二极管小信号检波器4、同步检波器第七章 角度调制电路 (4学时)1、角度调制电路的功能、分类、用途、主要技术指标2、调角波的基本性质、调频方法概述3、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石英晶体振荡器直接调频电路4、发射系统集成电路应用第八章 调角信号的解调 (

33、4学时)1、鉴频器与鉴相器的功能、用途与主要技术指标2、乘积型鉴相电路3、双失谐回路鉴频器、相位鉴频器、比例鉴频器、相移乘法鉴频器第九章 变频电路 (4学时)l、变频电路的功能、组成、用途与主要技术指标2、三极管混频电路、二极管混频电路3、混频器的干扰与失真4、接收系统的集成电路应用第十章 反馈控制电路(6学时)1、自动振幅控制电路和自动频率控制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锁相环路的基本原理、组成、性能分析和应用3、频率合成的概念、方法和频率合成器电路4、集成锁相频率合成器五、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师讲授辅以多媒体教学,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对讲

34、授内容的准确论述和科学分析,提出相关“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多想、多问。启发式、探索式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认识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实验(或)上机内容本课程实验单独设课。七、先修课程先修课程: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 :高频电子线路 阳昌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3月参考资料:1、高频电子线路学习与解题指导 阳昌汉主编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2年3月2、高频电子线路学习指导 阳昌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3月3、通信电子线路 顾宝良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年8月九、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

35、方式,试卷满分为100分。电子线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908005课程中文名称:电子线路基础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 of Electronic Circuits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开课专业:信息对抗技术开课学期:4总学时:72总学分:4.5二、课程目的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线性和非线性电子线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以及为电子技术在专业应用中打好基础。1从内容上,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各种线性、非线性电路的功能、结构、基本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基本分析方法;还要

36、求能将它们灵活地应用于系统线路的分析。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要同步地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和实验,以便增强实际动手能力。 2从能力方面,通过对各种线性、非线性电路的等效、工程上的近似分析方法的理解,使学生学会分析各种单元电路、线性集成电路、系统电子线路的工作原理并能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三、教学基本要求1能理解电子线路中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直流稳压电源等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并识记上述内容中的基本知识,能运用这些原理和概念,在该知识内容范围内进行识别和判断。能理解和掌握常用基本单元电子电路的组成和分析方法,并能对它们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估算。2熟悉非线性电子线路的分析方法

37、,掌握非线性电子电路中的元件、器件和组件的一般特点,掌握各种非线性放大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振幅调制电路、调幅信号的解调及混频、角度调制电路。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由若干基本单元电子电路组成的较复杂电子电路进行分析估算,具有非线性电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及高频电子线路绪论(8学时)PN结的形成和单向导电性,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特性曲线和参数。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参数,半导体三极管包括双极型和场效应两大类。电子线路的分类;高频电子线路的研究对象;无线电发送设备和接受设备的组成与原理;无线信道及传播方式。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12学时)

38、放大概念及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直流通路、交流通路。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及性能指标计算,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共射、共集、共基电路的性能特点。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差动放大电路的特点、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的计算。复合管、电流源电路。第三章 多级放大电路与频率响应,集成运算放大器(4学时)多级放大器的组成和级间耦合方式,各种耦合方式的优缺点。零点漂移现象。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频率响应分析中波特图的画法;放大电路的线性与非线性失真问题。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特点、组成,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理想运放及三种基本输入方式。第四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4学

39、时)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功能、用途与主要技术指标;高频电路的基础知识;晶体管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稳定性;线性宽带放大集成电路和集中滤波器。第五章 功率放大电路 (8学时)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及分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计算;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及其应用;丁类音频功率放大器。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功能、用途与主要技术指标;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折线分析法、动态特性及负载特性;谐振功率放大器直流馈电电路和匹配网络。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6学时)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其判断方法,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闭环放大倍数的一般表达式,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负反馈对

40、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估算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放大倍数,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及消除方法。第七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8学时)基本运算电路(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等电路),集成模拟乘法器及其应用电路,有源滤波电路的基本组成、主要性能指标计算,电压比较器的分类及性能指标计算。第八章 信号发生电路及正弦波振荡器(6学时)信号发生电路的分类,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原理及分析方法、非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正弦波振荡器的功能、分类、用途与技术指标;反馈型LC振荡原理及振荡电路;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原理;高稳定度的LC振荡器、晶体振荡器、集成压控振荡器。第九章 直流稳压电源 (2学时)直流

41、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二极管整流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电容的滤波作用,并联、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工程估算;集成稳压器电路,开关型稳压电路。第十章 振幅调制电路 (3学时)振幅调制电路的功能、用途以及调幅波的基本性质;集电极高电平调幅电路、低电平调幅电路;单边带信号的产生。第十一章 调幅信号的解调 (3学时)检波电路的功能、分类、用途与主要技术指标;二极管大信号包络检波器;二极管小信号检波器;同步检波器。第十二章 角度调制电路 (3学时)角度调制电路的功能、分类、用途、主要技术指标;调角波的基本性质、调频方法概述;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石英晶体振荡器直接调频电路;发

42、射系统集成电路应用。第十三章 调角信号的解调 (3学时)鉴频器与鉴相器的功能、用途与主要技术指标;乘积型鉴相器、门电路鉴相器;双失谐回路鉴频器、相位鉴频器、比例鉴频器、相移乘法鉴频器。第十四章 变频电路 (2学时)变频电路的功能、组成、用途与主要技术指标;三极管混频电路、二极管混频电路;混频器的干扰与失真;接收系统的集成电路应用。五、教学方法及手段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采用提问、讨论等形式;在教学手段方面,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六、实验(或)上机内容实验一:电测量的基本知识、常用低频实验仪器实验、半导体器件的介绍及性能测试。实验二:低频放大器的综合测试及设计。实

43、验三:功率集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实验四:模拟电子系统电路设计。实验五:小信号放大器的设计。实验六: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实验七: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的研究。实验八:锁相频率合成器的研究。七、先修课程先修课程:电工基础、信号与系统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谢红主编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2高频电子线路阳昌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3月参考资料: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华成英 童诗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4月2高频电子线路学习指导阳昌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2月九、课程考核方式闭卷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

44、;平时成绩(作业、平时测验)占总成绩的20%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908006课程中文名称:信号与系统课程英文名称:Signals and Systems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开课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对抗技术、微电子技术开课学期:4总学时:64总学分:4二、课程目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关键性的主干技术基础理论课程。其内容、体系比较完整,理论性较强,既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又有现代技术的实践背景。学生在前面学期所学的大部分数学原理和电路分析原理几乎都能在本课程中得到运用和巩固,而本课程所有重要的概念与分析方法

45、又能在后续大部分课程中得到应用和深化。是学习后续众多课程、深入所有相关专业技术领域必不可少的基础,对学生的后续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课程主要讨论信号的分析方法以及线性非时变系统对信号激励的各种求解方法,结合实例分析,讨论一些工程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信号分析理论和方法,掌握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各种描述方法,掌握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掌握有关系统的稳定性、频响、因果性等工程应用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与结论。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三、教学基本要求1. 掌握描述确定性信号及线性非时变系

46、统的基本知识与方法,牢固掌握对信号及系统进行分析的基本功。2. 学习准确把握问题关键的能力,培养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3.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习惯。了解课程原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拓展视野;熟悉仿真软件,为后续课程和进行科技活动打下坚实基础。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6学时)信息与信号:信号的概念,信号的表示与分类,信号能量与功率,周期信号连续时间、离散时间指数信号与正弦信号单位样值序列和单位阶跃序列,单位冲激函数与单位阶跃函数信号基本运算:代数和,数乘,相乘,微分,差分,积分,累加和信号独立变量变换:时移,反转,尺度,信号的复合变换信号分解:分解的概念,简单分解,时

47、域分解,正交分解,变换域分解概述系统的概念,系统的表示与系统的状态系统的特性与分类线性时不变分析方法概述第二章 线性非时变系统时域分析(8学时)离散卷积和连续卷积积分卷积代数与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用微分和差分方程描述的因果LTI系统微分与差分方程的经典求解方法:齐次解,特解冲激和初始状态的突变,边界条件的确定,冲激函数平衡系统响应的近代时域解法: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的概念零输入响应:零输入响应的一般形式(单根情况),非标准边界条件,重根情况冲激响应:冲激响应的初步分析,一阶系统的冲激响应,高阶系统的冲激响应系统响应模式分析第三章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6学时)LTI系统对复指数信号的响应

48、,特征函数,信号的正交展开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傅里叶级数的收敛,吉布斯现象周期信号的频谱:幅度谱,相位谱,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信号的等效频带宽度连续时间傅里叶级数性质离散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离散时间傅里叶级数性质傅里叶级数与LTI系统滤波:频率成形滤波器,频率选择性滤波器第四章 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6学时)非周期信号的表示,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典型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傅立叶级数的重现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性质具有可变中心频率的频率选择性滤波由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表征的系统,频率响应函数第五章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4学时)离散时间非周期信号的表示,离散时间傅里叶

49、变换离散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性质由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表征的系统第六章 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4学时)傅里叶变换的模和相位表示,系统的稳态响应与频率响应函数系统对周期性信号响应的分析方法系统对非周期信号的响应的分析方法LTI系统频率响应的模和相位表示线性与非线性相位,线性系统不失真传输信号的条件,群时延对数模和波特图理想频率选择性滤波器的时域特性:理想低通滤波器的阶跃响应,吉布斯现象非理想滤波器的时域和频域特性讨论持续时间与带宽的关系和不确定性原理第七章 抽样与通信系统(6学时)用信号样本表示连续时间信号:周期冲激串抽样模型,时域抽样定理,零阶保持抽样欠采样的效果:混

50、叠现象利用内插由样本重建信号连续时间信号的离散时间处理频域抽样定理与频谱计算复指数与正弦幅度调制正弦AM的解调:同步解调,非同步解调单边带正弦幅度调制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第八章 连续时间系统复频域分析(6学时)双边拉普拉斯变换的导出,拉普拉斯变换收敛域,单边拉普拉斯变换典型拉普拉斯变换对拉普拉斯逆变换由零极点图对傅里叶变换进行几何求值全通系统,最小相位系统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和表征LTI系统,系统函数系统函数的极、零点分布与系统频率响应之间的关系系统函数的代数属性与方框图表示第九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6学时)z变换,z变换收敛域,典型z变换对,z逆变换由零极点图对傅

51、里叶变换进行几何求值z变换的性质利用z变换分析与表征LTI系统系统函数的代数属性与方框图表示利用z变换求解差分方程单边z变换第十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方法(6学时)系统状态、状态变量与状态方程的概念,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解:状态方程的时域解,状态方程的变换域解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解:状态方程的时域解,状态方程的变换域解状态矢量的线性变换状态转移矩阵的计算及性质由矩阵A进行系统的极点分析五、教学方法及手段“以学生为本”和“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作为教学方法的出发点。体现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讲授课程时,不仅注重理论,更要联系实际,将工程方面的进展和后续课

52、程的若干要素作为课程实例引入教学。对于一般的和经典的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研究在现有条件下讨论式教学的模式。在课程的教学中,鼓励学生深入思考、置疑,融入互动研究型教学方法。在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根据内容进行选用,挖掘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手段的优势。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六、实验(或)上机内容(无)七、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积分变换、线性代数、普通物理、电路分析基础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Alan V. Oppenheim, Alan S. Willsky, S. Hamid Nawab. 信号与系统M. 刘树棠译.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

53、998.2 郑君里,应启珩,杨为理. 信号与系统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九、课程考核方式考试,闭卷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908007课程中文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英文名称:Electromagnetic Field & Wave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考试开课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对抗技术、微电子学开课学期:4总学时:48总学分:3二、课程目的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及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该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程微波技术,微波电路,天线,电磁兼容,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课程学习的基础。该课程

54、所包含的内容是电子、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表明,电磁场与电磁波基本理论又是一些交叉学科的生长点和新兴边缘学科发展的基础。因此,学好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不仅为学习专业课程准备了必要的基础知识,而且对完善自身素质、增强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长久地发挥作用。基于本课程在电工电子及信息类专业中的重要性,结合我校 “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专业型、研究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现在本课程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平台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具备关于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掌握有关定理、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等的物理意义及数学表达式;使学生熟悉一些重要的电磁场问题的数学模型(如波动方程)的建立过程以及分析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用"场"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计算一些简单、典型的场问题,并在某些实际工程应用方面有所了解。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不但为各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今后在解决科研与工程的实际问题中奠定初步的基础知识。三、教学基本要求1. 要求学生对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够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 能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细致地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