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学设计02_第1页
《蜀道难》教学设计02_第2页
《蜀道难》教学设计02_第3页
《蜀道难》教学设计02_第4页
《蜀道难》教学设计0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蜀道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李白,作为唐代诗坛上的代表,把浪漫主义诠释得淋漓尽致。他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古体诗尤为后人所称道。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象、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蜀道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空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恣肆,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蜀道难是

2、李白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作之一。这首诗描写蜀道的雄奇险峻,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留之意。诗中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恢弘、豪迈,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这首诗,要仔细品味诗人奔放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和生动活泼的语言,用心感受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通过此文的学习,教师对诗歌鉴赏方法给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知识与能力】1、学习诵读的技巧,背诵的要领,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2、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3、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诵读法2、点拨

3、法3、赏析法 进一步感受作品,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感悟作者雄奇的想象,大胆的雕琢,找到自己最佳的赏析点,从李白的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李白来。针对我们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诵读赏析背诵”的步骤。【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此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2、培养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以及对友人的关心之情。【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自然是背诵。要重视理解记忆,又不偏废机械记忆。前者指的是理清诗脉,包括大致分清诗的层次、领悟诗的主旨和主要的表达方式等。后者指的是口熟,熟到可以不加思索地连贯背诵全诗。教学难点是对诗歌艺术手法的运用和重点诗句的深刻含义理解。【课时安排】二课时

4、【教学过程】一、导语: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曾以诗歌作为叩门砖,希望得到高官显贵的推荐,从而走上仕途。当李白初到长安时,他就拿了一篇诗作去拜见贺知章,结果令贺知章大为赞赏,并由此被唐玄宗征召,做了翰林学士。那么到底是哪一篇文章有如此大的魅力呢?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就要学习的蜀道难。李白,中国诗坛上最为辉煌的一座雕像。他的浪漫主义情怀在他五彩缤纷的山水诗中始终闪烁着奇异的灵光。他眼里的黄河,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眼里的长江,是“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算不得多么高峻的天姥山,在他的笔下却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未真有那么险峻的蜀道,竟是

5、“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根本谈不上壮观的庐山瀑布,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以吞吐宇宙的豪气让神思在时空之中毫无拘束地游行。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起神游蜀道难。 基础知识积累:1、作者简介。2、文体介绍。3、背景回放。三、诵读课文,感知作者情感,把握行文脉络。1、听读,入境。 在不朽名篇蜀道难中,他凭借天马行空般的驰骋想象和超凡脱俗的生花妙笔,向世人诠释了“浪漫”和“境界”的最高层次。让我们先来听一听千年前的古人面对大自然发出的咏叹。(播放配乐朗诵带) 2、跟读,明意。 诗非读不能明其意也,请同学们放松地、纵情地朗读全诗,读准音读,明确字义,理解内容。

6、 3、品读,悟情。 蜀道难气象雄奇奔放,感情激越跌宕,兴寄遥深,“非高声朗诵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曾国藩语)那就让我们在诵读中深入诗情,参悟画意,。 诵读提示: (1)明语气而悟其情,如“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如骤马下坡,势不可挡;“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似闲庭信步,舒缓平和;“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惊呼发忧;“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犹大堂惊木,声惊语寒;“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谆谆叮咛。 (2)明节奏而悟其韵,如“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

7、愁攀援。” (3)明重音而悟其意,如“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名词重读;“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韵脚重读;“猿猱欲度愁攀援”“使人听此凋朱颜!”“砯崖转石万壑雷”“侧身西望长咨嗟!”,活用词重读。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4、研读,探知文章内容及结构。一叹高:一叹蜀道之难 蜀道的来历 蜀道自古难行 蜀道的高峻二叹: 二叹蜀道之难 蜀道环境凄清 蜀道之难 蜀道山水险恶三叹: 三叹蜀道之难 剑阁险要 早还家 惨象环生四、品味鉴赏(一)诗人是如何具体描绘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试朗读出相关诗句并加以赏析。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

8、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精妙的比喻以及衬托、反复等变幻莫测的表现手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的雄奇

9、峻伟、高耸险恶,渲染出一种凄清空寂而又雄壮的环境气氛,体现出一种奇幻瑰丽而又豪放雄壮的浪漫主义风格。(二)分析这首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是如何体现的?1、大胆的夸张。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已是夸大。在描绘高峻险曲时,用“六龙回日”“百步九折”“扪参历井”“去天不盈尺”等词语,进一步具体形容,使人惊心动魄。2、瑰丽的想象。全诗用了很多神话及传说,如“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以及“地崩山摧壮士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等。这些神话传说使人不仅从空间上想象到蜀道之难,而且能从历史的长河中去想象,同时笼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人心旷神怡,又

10、增添了艺术的诱惑力。他的想象忽高忽低、忽远忽近,是非常广阔的,无拘无束无所不到的。3、强烈的感情。全诗贯穿反复咏叹的情调,开头和结尾都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间又三次插入类似的咏叹:“以手抚膺坐长叹”,“使人听此凋朱颜”,“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连续的感叹词,重复的惊叹句和咏叹式的小结语,三者交互使用,形成结构上的盘旋反复,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抒情性和节奏感。4、变幻的句式。蜀道难是乐府古题,这种诗歌体裁没有严格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的限制,李白充分运用了这一特点,使诗的语言形式更加自由活泼。全诗或把散文句式和谐地运用到韵文中间,或把三、四、五、六、七、八、九乃至十一言的长短句式错综

11、间杂地组合起来,巧妙地为抑扬顿挫的情感语气服务。诗的前半部分多用长句,语言奔放畅达;后半部分多用四字短句,显得简劲有力。诗人的这种变化多端的语言形式,正是为表现不同形象和不同情感服务的。五、合作探究:本诗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是什么?有何表达作用?  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自信“天生我材

12、必有用”的李白,却得不到重用,但诗人依然拥有关注社会现实的热肠,拥有憧憬未来的热忱,这也正是伟大诗人李白的可敬可爱之处。六、拓展延伸:关于蜀道难一诗的寓意,前人有种种说法,甚至有人断定是专为某人某事而作的。明有震亨、顾炎武认为:李白“自为蜀咏”,“别无寓意”。今人有谓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对长期漫游中屡遭挫折和怀才不遇的生活经历的愤懑。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六、课堂小结蜀道难脍炙人口,至今至今传诵不衰。在这幅描绘蜀国古道的泼墨大写意里,李白以他神鬼莫测的笔法,不仅写出了蜀道的雄奇,逶迤,险峻和峥嵘,写出了鬼斧神功的大自然对人心灵的震撼,还寄情山水,状物抒情,把想象、夸张、神

13、话和现实了无痕迹地融和在一起。从五丁开山写到六龙回日,从黄鹤难飞写到猿猴愁渡,又以猛虎长蛇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告诫当局,蜀地险要,应好好用人防守,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隐忧。本诗语言清新飘逸,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且全诗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让我们再次纵情诵读,感受诗人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情怀和他笔下高峻险要的蜀道。教学反思:加强诵读,是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更是诗歌教学的灵魂。当然, 诵读不同于死记硬背。所谓诵读,是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的,换句话说,诵读的思维前提是理解,是对文本内涵的深刻把握。理解是诵读的关键,而诵读必须以读懂为前提。理解的实质,在于读者以原来

14、掌握的固有知识与读物中的新知识建立必要的联系,这种联系愈深广,理解便愈全面,从而实现自然而然的记诵效果,其中,有着学习者的积极思维活动,真正实现了文本与读者间的平等对话,所以,诵读并不会让学习者感觉枯燥无味,相反,它会激发读者反复阅读的兴趣与热情,激发读者的思维,提高读者的理解力及记忆力,是语文积累的有效学习方法。诵读材料多了,自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及语文素养。随着新课程研讨与实践的深入,主体性阅读与阅读的主体性已经成为诗歌教学的轴心所在。而教师的主体性阅读,无论多么深入,多么具有个性和魅力色彩,若不能激发学生阅读的主体性,那必将是一种无价值的挥霍,而课堂教学也必将以遗憾告终。作为诗歌选修课程,应该“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语文课程标准),另外,诗歌语言具有含蓄美和音乐美,读来上口,听来悦耳,很适合诵读。为了使学生深刻领悟诗歌深邃的意境,品味诗歌语言的优美,感受艺术美的熏陶,笔者在设计这一课的学案时,注重了诵读这一学习方法的运用,包括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节奏,感知文意)、品读(了解背景,披文入情,探究感悟)、诵读(试运用朗读技巧,读出对本诗思想内容的独特感受,要求做到声情并茂)多个环节,注重了引导步骤,从引导学生赏析意象与意境入手,领略李白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