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百问)暑期教师考试复习资料分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1、什么叫课程? 答: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1.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方针。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则。3.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3、我国前七次课程改革的主要情况怎样?4、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国内背景和动因是什么?(1999年6月)答:1.顺应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的趋势。2.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3.历次课程改革的成就为新一轮课
2、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5、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是什么?答:1.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的影响(1)知识经济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2)知识经济兴起而带来的社会转型和新世纪的挑战;(3)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4)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必然。2.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1)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2)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两者之间的关系:(3)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6、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答: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
3、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目标:(1)新课程的培训目标体现了时代的要求;(2)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7、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现实意义是什么?答:1.体现21世纪
4、时代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促进课程功能转变,促进学生终身发展。4.转变管理评价方法,进一步推进课程体制的改革。丰富课程资源,促进“两基”的质量和效益大幅度的提高。8、如何理解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答:1.实现了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9、新课程在课程结构上有哪些重大的调整?答: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2.强调课程综合,设置了许多的综合学科。3
5、.强调课程特别是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4新课程十分强调思想道德教育。5.均衡科目结构。6.特别强调综合实践活动,并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10、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体现在哪里?答:1加强学科的综合性,2设置综合课程,3增设综合实践活动。1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哪些?答:1.“以人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2.开放型地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4.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5.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6、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 甄别和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进发展的发展观。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12、什么是课程的三级管理?答:三级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国家制定课程发展的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的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的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意义归纳如下:一是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原则在课程领域的具体体现。二是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三是有利于
7、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四是顺应世界各国课程管理既相对统一、又相对分散的发展趋势。13、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自主学习。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新课程倡导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它们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问题性。问题是发现性学习的起点和主线,也是发现性学习的归宿。2过程性。结论和过程是学习和认识的一对矛盾统一体。3开放性。对于发现性学习而言,最重要的是问题的开放性,要允许和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14、中小学教育评价与考试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1重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淡化甄
8、别与选拔功能,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 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4 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述与他评,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 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15、新课程对评价改革提出了哪些要求?答:1 学生评价(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同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2 教师评价(1)打破“学
9、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3课程实施评价(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和发展。4考试改革(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打破唯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3)在考试结果处理
10、方面,要求具体地分析指导,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按考试成绩排名。(4)关于升学考试和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作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16、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基本精神是什么?答:第一部分:讲的是“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则”。第二部分:要求“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第三部分:要求“建立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第四部分:要求“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第五部分:讲的是“中小学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的改革”。第六部分:讲的是“普通高中会考制度的改革”问题。第七部分:讲的
11、是“继续深化高考改革,积极探索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高等学校招生办法”问题。第八部分:讲的是评价的“组织实施”问题。17、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二、促进课程不断改进与提高的理念。三、面向多元化的理念,做到对话、开放、反思。18、杜威的课程理论对我国的课程改革有什么启示?答、一、现代教育应以人为本,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组织课程的根本目标。二、课程组织要做到学生发展同社会需要相一致,这样才能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三、开设活动课程,进行综合实践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的重要途径。19、什么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有哪些主要流派?答:建构主义也译作
12、结构主义,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结构主义主要流派介绍:1.认知结构主义;2.社会文化建构主义;3.激进建构主义。20、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4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5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6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21.什么是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1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中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组织成为学科.2 经验学科也称活动课程,它是以学生
13、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之间的关系,本质是以学生当前的心理经验与凝结在学科中的逻辑经验之间的关系.22、什么是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分科课程的优点:第一,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它是学生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的重要途径;第二: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第三: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实施综合课程必须注意的问题:1:知识的琐碎化;2: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3:教师协同教学的意识与能力问题;4:对综合课程的管理问题。23、什么是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一、“核心课程”概念的是使用:1学科
14、取向的课程组织模式;2: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模式。二:核心课程的本质:1:是社会取向的核心课程观;2:是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3;是学科取向的核心课程观;4:是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观24、什么是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修修读的公共课程,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基本学历而开发的课程。选修课程指依据不同学生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 课程,是为了适应学生的 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25、什么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隐性课程的特点: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散性和普遍性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联系:一方面,显性课程的 实施总是伴随着隐性课程另一方面,隐性课程也在不断转化为显性课程。26、什么是直线式
15、课程与螺旋式课程?直线式课程:把一门课程的内容按照学科的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螺旋式课程:要求在不同阶段上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成熟性,使学科内容逐渐地扩大范围和加深深度“螺旋式上升”27、如何开发创新课程?一、从创造课程到创新课程理论基础的 发展学习方式的 转变课程形态的 转变二、创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题探究学习应用研究学习三、创新课程的评价问题创新课程不应有固定的标准。创新课程注重的是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成长,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应多用“自我参照”、“发展评价”的个性化评价方法。28、如何开发环境问题一、环境课程和环境教育二、开发环境课程应
16、了解它的四个特性全面的课程目标跨学科的课程内容终身性、全民性和全球性的时空范围取向多样性的课程实施三、环境课程的 开发的两种模式一是科际课程模式二是多科课程模式四、环境课程开发还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环境课程缺乏整合建构,只有一些讲座和各学科自己的随意性渗透。环境问题存在于人类的一切生活中科际课程和多科课程的两种模式应经常同时使用29、如何开发技术课程一、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互补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可行性原则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分析课程环境设置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三、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注意点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校本课程开发中有关文件的撰写30、课程
17、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在哪里?一、在课程价值取向上,“课程标准”注重的 是 “大众教育”,“教学大纲”注重的是“精英教育”二、在课程目标上,“课程标准”着眼于是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学大纲”着眼的是 学生在 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三、在课程实施上,“课程标准”关注的是课程实施的策略和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大纲”关注的焦点是教师的 教学行为,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四、在课程管理上,“课程标准”倡导的是弹性管理,“教学大纲”则属于刚性管理。31、新课程的基本框架是什么?有那些主要特点?一、课程标准有那些内涵?1、它是按门类制定的2、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3、它提出了指导
18、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4、它不包含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5、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达到的基本要求.二、课程标准与教材是什么关系?1.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2.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或者说是一个基本要求,让绝大多数同学经过努力都能达到的要求,只要依据这一要求,教科书的编写可以多样化,可以有广阔的编写空间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4.课程标准与教材是相互完善、交互验证的。三、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1.前言部分对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了定性的描述,阐述了本
19、课程领域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做了详细的说明。2.课程目标部分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是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3.内容标准部分按照学习领域或主题组织学习内容,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描述。4.在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中,都提供了典型案例,便于使用者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减少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差。5.附录部分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与把握。四、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那些主要特点?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
20、课程的各个部分2.突破学科中心3.改善学习方式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可操作性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问32:新课程改革是怎样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的?“整体”是指各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通过课程的横向组织,使各门课程的差异得以新生的前提上互相整合起来,消除以往学科本位所造成的学科间彼此孤立甚至壁垒森严的对立局面,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整体效应,从而促进学生人格整体发展。“一贯”指将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问33: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例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与价值
21、观以及培养目标等,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所、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人们的课程意识等,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现实中的许多课程资源往往既包含课程的要素来源,也包含课程的实施条件,如图书馆、实验室、互联网等。问3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特点和主要内容是什么?性质:对应于分科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于学科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概括地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特点:1整体性2实践性3开放性4自主性5生成性主要内容:1研究性学习2社区服务与社会
22、实践3劳动与技术教育4信息技术教育问35:研究性学习课程有那些特点?1、课程内容的广延性2、呈现方式的问题性3、课程运行性质的亲历性4、课程运行程度上的差异性5、教师影响的指导性6、学生参与的主体性问36:当代国外教学改革有那些主要特点?一、在教学目标的改革上,有单一性目标向综合性目标发展二、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注重课程结构的合理化、内容的综合化、形式的多样化三、在教学方法、技术的改革上,注重多种方法整体效果的优化四、在教学改革上,注重教师培训,加强师资建设问3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是什么?一、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1一个总目标2两个基本点3“三维目标”4四大理念5五大版块二、语文课程
23、标准的主要特点1.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纽带,提倡“活语文”、“大语文”教育观2.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准绳,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3.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的形成为生成点,注重培养学生新的学习、生活意识和合作精神4.以语文实践作为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使学生从阅读中学习阅读,从写作中学习写作,从实际中学习交际5.以开放性和弹性作为因材施教的可贵尝试,拆除书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藩篱,给予每一位学生终身主动学习的能力 问38: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是什么?一、理念上的特点1、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2、努力反射时代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的特点3、创造有
24、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数学学习环境4、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应充分考虑计算机(计算器)对数学学习的影响二、课程整体架构上的特点1、设置发展性领域2、建立过程性目标3、知识和技能领域4、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形式5、大幅度增加了实施建议的内容6、以三个学短分述课程目标三、教学内容变化的特点1、进一步删除繁杂计算2增加一些“统计与概率”的内容3、小学应用题的安排变化较大,不再专门设置小学应用题的教学单元4、平凡几何的教学改革问40: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特点是什么?1、英语课程目标的确定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2、以能力为目标的分级课程
25、体系,保证课程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3、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4、提倡“任务型”教学思想,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之中5、注重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建立了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6、强调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42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答:一 基础性。二 审美性 三 民主性 四 开放性 五 科学性 六 实践性问43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答:一 突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对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二 突破学科中心,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三 发挥体育
26、学习目标的统领作用。四 发展性评价的运用。五 课程资源的开发性。六 为发展终生体育打好基础。七 全体性。问44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有哪些特点?答: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一、实践性 美术学习活动方式依其特点,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美术学习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点。二、基础性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三、创造性应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
27、潜能。四、综合性综合性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五、目标性六、艺术性问51 新课程新在那里?一、新课程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二、改变了原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和的现状三、课程标准取代了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四、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协同教学五、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六、新课程倡导面向未来的、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观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以保障和促进课程对我国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八、重视教师的理解和参与九
28、、在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上,提出“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问52 如何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一、观念的开放体验的课程观平等的师生观三维的目标观生成的教学观发现的学习观二、教材的开放三、主体的开放四、教学过程的开放五、评价的开放问53 学校如何重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以“权”为本,权利至上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问54 新课程改革具有什么样的评价观?一、先行评价观中的主要问题第一、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业
29、成绩,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年级大排队很少关注学生这一成绩的整个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更加忽视对学生学习创新能了的考查,以至于评价得出“精英”中不泛“高分低能”者品德上的低能儿。第二、对教师的评价,通常与鼓励,评职称挂钩,很少提出能够真正帮助教师提高的发展性建议,缺乏针对性呵重点指导第三、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尤其是在公开课和示范课上,仅以教师的教学为评价依据。二、新评价观的主要内容第一、对学生的评价,在考虑量化成绩、进行选拔的同时,更要将评价的功能从选拔、甑别转向促进和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1) 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2) 进行个性化评价(3) 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反对否定性评价第二、对教师的评
30、价,不能仅以升学率为标准第三、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不能仅以教师表演得好,学生配合得好为判断标准,必须要考虑学生的所获是什么,学生的所获是怎样得来的。问55 如何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倡导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课程的关键二、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保证三、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规划四、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五、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六、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七、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八、把信息技术教育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之中问56&
31、#160; 信息技术与课程如何进行有效的整合?一、“三个有利于”是实现这种“整合”的前提(1) 有利于教师的教(2) 有利于学生的学(3) 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二、 “四项原则”是实现“整合”的保证(1)主体性原则(2)适度性原则(3)交互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三、“五个不要使用”是实现“整合”的关键(1)教室不能代替学生,不能用“电脑”来代替”人脑“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动手活动是不能用多媒体技术来实现的(3)制约学生“动口“的多媒体技术不要使用(4)听说训练不能使用多媒体来代替(5)不利于“读“的训练和能力提高的多媒体技术不要使用57、什么叫“校校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基本要
32、求是什么?校校通工程,是教育部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而启动的一项工程。一方面,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这对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校校通工程建设分三层:第一层以多媒体网络教育为基础,第二层是在第一层的基础上建设覆盖学较主要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活动场所的校园网,第三层是在第二层的基础上建成比较完备的校园网。问 58 农村初中如何实行“绿色证书“教育?在实施农村“绿色证书“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应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
33、基本要求前提下,坚持为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2、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加强通用技能,职业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避免过早职业化。3、要依据当地的地理条件以及农村经济,科技,主导产业等情况,并考虑当地农民的意愿,因地制宜的选择“绿色证书“教育的具体内容4、严禁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针对性和时代性。作为一门针对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程,它可以作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来开发,也可以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领域中去,以避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问59 课程改革中校
34、长的角色会有哪些变化?一、校长是课程实施的领导着和组织者二、课程改革实施中校长角色的转变资源的提供者学校文化的变革者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研究者问60 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一、学生是发展的人二、学生是独特的人61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 二. 合作学习 三. 探究学习 62.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意识?一. 确立课程意识,实现教师的角色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二. 具有反思意识,现实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造性思维的培育者.三.,树立资源意识
35、,实现教师的角色由 “个人劳动者”转变为大教育的 “合作者”,有效得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63. 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化?一.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应切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其本质是教师个体不断成长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 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核心内容是 : 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生涯规划,自我成长,获得知识,充实自我,实施研究,改进教学,反省批判,自我更新,而不仅仅是学历形式上的提高,或者是更高文凭的获得.二. 实现教师专业化有何意义?1. 我国教师的现状与教师专业化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36、2. 我国现有的教师专业化的培训模式存在较为严重的弊端3. 促进教师专业化迫切需要建构在职业培训的新模式三. 怎样通过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1. 转变陈旧观念,树立新的培训观2. 在培训过程中要注意“查, 实, 活,新” 3. 开展教师行动研究64. 怎样推动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一大力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二努力消除教师的心理障碍三. 切实建立教师适应参与新课程改革的促进系统这个促进系统包括( 1. 树立以教师为本的观念 2. 营造一定的改革氛围 3. 教育决策,教育专家和教师三者互动 4. 建立激励机制 5. 改变以技能为中心的师资培训模式)65. 新的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有那些转变?一.
37、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构者新课程体系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建构者,教师应当依据课程标准,建构适合实际教学情境的课程.为此,教师一般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1. 开发教育资源 2. 调整课程进程和课程结构 3. 具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学活动设计的要求 : 1. 教学目标的多重性 2. 教学资源的建构性. 3. 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4. 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 1、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2、注意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注意师生的交流4、注意教学活动的开放性.二. 由教学的管理
38、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教师应做到 : 1. 开启学生的参与,学习.探究,创造的强烈动机 2. 指导学生找准学习,探究的方向 3. 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做到这点,教师要 :1. 积极地旁观 2. 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 3.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 4.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或者自我评价三. 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成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教师在评价中的角色应当是 : 1. 在学习评价中主要运用质性,激励性评价方法,少用量性评价方法. 2. 针对不同学生和学生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66.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
39、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的研究者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许、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教育的合作者,共建者.67、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行为会发生哪些变化?一. 在对待失声关系上,强调尊重 ,赞赏学生尊重哪六种学生?( 1. 智力发育迟缓的 2. 学业成绩不良的 3. 被孤立和拒绝的 4. 有过错的 5. 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 6. 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尊重学生的同时,还要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 1. 不体罚 2. 不辱骂
40、 3. 不大声训斥 4. 不冷落 5. 不羞辱, 嘲笑 6. 不随意当众批评 )二. 在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三. 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68. 新课程要求教师怎样给自己定位?一.文化的传播者 二.潜能的开发者 三.学习的促进者 四. 发展的伴随者 五.教育的探究者69.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所引起的变化?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二、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三、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四、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五、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70. 怎研究感提升教师对现代课堂教学科学性
41、的把握?一. 多元化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二. 对课堂教学科学化内在若干关系的理性思考71.如何进行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答:课程资源是实施新课程、达成课程目标的基本保证,能否合理有效地开发和课程资源关系着课程实施的成效。一、突破传统课程实施的“三中心”二、鼓励教师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三、确立有效的课程资源管理制度72.如何正确理解校本课程?答:一、“校本课程”极其作用二、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1)主体性(2)基础性(3)发展性(4)全面性(5)实用性三、校本课程的优势与局限性73.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答;一、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思的环境。二、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三、改革教法,培
42、养学生的问题意识。74.怎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答:一、学习新的课程理论,转变传统思想观念。二、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三、具体把握课程特征,体现课程综合实践能力。四、优化综合课程评价,强化课程综合实践功能。75.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答: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转变学习方式意味着什么?答: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爱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
43、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基于此,本次课程改革提倡以宏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76.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答:(1)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2)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3)实行探究性学习,开展综合实践活动。77.探究教学要树立哪些基本观念?答:一、潜能开发观二、问题探究观三、学习主体观四、行为实践观五、个性差异观六、师生合作观七、生命发展观78.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答:第一、激发导入,自学探究。第二、解疑导拨,合作探究第三、明理强化,合作
44、探究。第四、激励评价,引申探究。79.怎样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答:一、教学的要义是使学生“会学习”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1)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题的学习品质(2)培养学生乐学、勤学、好学的学习品质。(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80.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答:一、让教师“动”起来二、让学生“动”起来(1)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体验成功感受(2)在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3)利用多媒体创设主动愉快的教学情景,优化教学过程81.怎样开发学生的差异资源?答:一、针对基础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目标弹性化;辅导层次化;合作层次化二、开发
45、气质差异,采取异质异教三、尊重兴趣差异,鼓励自选学法四、开发情感资源,运用激励机制:多向评价;多层展示。82怎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答: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讨论(运用最多、给予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但又会有诸多麻烦)(1)研究协商 (2)有的放失 (3)互相提问 (4)动态分组二、及时调整合作方式(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储备,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后,实验探究就成为自然科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三、科学组织分层学习(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解题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可安排率先完成任务的学生协
46、助教师指导其它学生)83研究性学习有哪些特点?它对学生个体发展有什么意义?答:特点:(1)自主性 (2)实践性 (3)过程性 (4)开放性 (5)生成性意义:一、有助于保持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处于主动发展状态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三、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为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机会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六、能促进学科学习并能弥补单学科知识教学的不足84合作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有何不同?答:组织形式不同合作性学习中,学习活动是在由不同的成员组成的学习小组中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是
47、以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而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学习的活动。(包括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一、教师角色不同(1)学习者角色(2)研究者和指导者角色(3)协调者角色(4)帮促者和支持者角色三、学习结果不同合作性学习强调学习者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依靠关系和学习个体间的的促进性相互作用,其学习结果也主要是学习者在成就努力、人际关系和心理调节等方面积极明显的变化。研究性学习立足于改变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探究式的学习,结果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浓,学习更优化,创新意识及能力更强,各种潜能和个性会得到更充分的挖掘。85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中,通常会遇到哪些困惑?答:一、研究性学习课程是科技类活动课程吗?(
48、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科学家的研究性学习有本质的区别)二、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优等生的专利吗?(不试图建立作为评价标准的常规,而是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三、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在课堂里进行吗?(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在要求是打破教室的框框,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四、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在固定课时中进行吗?(灵活安排、集中使用)五、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有专人来教吗?(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指导方式而言,倡导团体指导和协同教学)六、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用考试来评价吗?(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86作
49、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有何关系?答:两者是研究性学习的两种形态,两者既有联系又不是一回事。1)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都是必要的,二者相辅相成。作为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渗透于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2)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旨在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提供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3)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习惯于分科课程、讲解式教学、接受性学习,教师往往将教学理解成讲解知识、技能、原理、概念,学生往往将
50、学习理解成背诵、模仿和做题,这势必会成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渗透的的强大阻力,因此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4)两者也有一定的联系,都强调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二者的终极目标都指向学生的个性发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归纳、整合和开拓,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则可从学科领域的课题细化,进而深化生活中的主题。87怎样才能形成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运行机制?答:怎样的课堂才有活力,智慧和情趣,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参与度。即有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2)亲和度。即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是教学成功的基础。3)自由度。课堂
51、不是军营,应多一些轻松,多一些幽默,多一些神采飞扬。4)整合度。整体的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反之,则把完整的知识弄的支离破碎。5)练习度。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的程度。(学生学习的效率与成果取决于互动与生活过程中能否充分运用自己的能动器官。)6)延展度。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深度延伸,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运行机制包括:1)提前进入情境的“预演”机制 2)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 4)见
52、机而行的临场应变机制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 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88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答: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除了要牢固、熟练、深入的掌握所教课程的有关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一、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语言应正确、精湛、生动、形象,避免摸棱两可、可有可无的语言。普通话发音准确。师生的眼神也是一种交流语言。二、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1)教师要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2)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衣着举止3)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态度三、用心促成教学高潮四、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五、注意
53、课堂批评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还很多,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等。89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答:1)教学设计是关于如何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教育教学问题、寻找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的一门学问。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般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所得到的教学方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即从方案中所采用的目标及策略来看,是充分重视和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4)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就是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确定教育教学问题解决方案、检验和评价解决方案的过程
54、。90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答:一、发挥教学民主,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1)启发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2)捕捉闪光点,激励差生主动参与学习二、引导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1)创设情境,激励发问,让学生会提问题2)让学生善于提问题三、培养学习热情,锻炼坚强的意志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91、怎样让课堂充满探究的气息?一、精心设计,保证探究活动的开展。营造特定的研究氛围,让学生敢于探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乐于探究。提供探究的成功体验,让学生乐于探究。二、铺路搭桥,保证探究活动的畅通。问题要有探究性讨论要有针对性练习要有实践性三、留足空间,保证探究活动的落实少“占”多“让”少“扶”多“放”92(1)、创新型课堂教学应具备哪些特征?(1)教学目标多样化 (2)教学活动主体化(3)教学方法灵活化 (4)教学氛围民主化 (5)教学过程动态化92(2)、怎么才能在创新型课堂教学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专利实施许可及技术转让合同2篇
- 足疗店技师合作协议1
- 医药销售协议
- 科普知识课件
- 国际磋商2024年度市场准入条件
- 2024版钢筋混凝土施工安全防护用品采购合同3篇
- 激励高二的教学课件教学课件教学
- 挖掘机买卖合同书范本
- 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施2024年度合同
- 个人承包2024年度库房消防演练合同3篇
- 相貌各异的我们教案及反思
- 低压电工作业复审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金融工程学(第五版)第2章远期工具及其配置
-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
- 公司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清单
- 特殊级抗菌药物会诊单及申请表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2.1 群落的结构(第2课时) 教学课件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图形分类》
- Q-RJ 557-2017 航天型号产品禁(限)用工艺目录(公开)
- 食品安全法培训课件
- 曹龙骐版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全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