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物质在水中的溶解_第1页
复习课物质在水中的溶解_第2页
复习课物质在水中的溶解_第3页
复习课物质在水中的溶解_第4页
复习课物质在水中的溶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习课一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作者:日期: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 水的组成(1) 电解水的实验a. 在水电解器的玻壬普管里注满水 ,接通直流电;b. 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出现气泡 ,两玻璃管内液面 下降 ;c. 用点燃的火柴接触液面下降较多 (即产生气体体积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点燃时发出一声轻微的爆鸣声),这个玻璃管中产生的是 2气;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是 氧 气;d. 产生氢气的那个电极是阴(负)极产生氧气的那个电极是阳(正) 极;e. 通过精确实验测得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

2、:1 。(2)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 氢气 和 氧气 ,通电这个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3) 实验结论:氢气中的氢 和氧气中的氧 是从水中产生的,所以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2、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1) 溶质、溶剂和溶液a. 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b.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c. 溶液是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均一性是指溶液内部各处性质相同 ;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溶液由 溶质和溶剂 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定。d.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溶质是 固

3、体、气体 ,溶剂是 液体 ;e. 两种液体互溶时,一般情况下量多者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但有水时,不论水白多少,水是溶剂 。水是最常见的、也是较好的溶剂。日常生活中除水外,常用的溶剂有酒精、汽油等。(2) 悬浊液和乳浊液a. 悬浊液是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如泥水就是悬浊液。b. 乳浊液是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如 牛奶 就是乳浊液。c. 悬浊液和乳浊液合称浊液,它们的特点是不均一、不稳定。(3) 溶液与悬浊液、乳浊液的比较名称特征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形成过程固、液、气溶解在液 体中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小液滴分散在 液体里稳定性稳定不稳定不稳定长期放置均一不均一,分层不均一,

4、分层3、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a. 涵义:在一定 温度 下,在一定量的溶剂 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 溶液。b. 在描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的时候,一定要强调 :(1) 一定温度;(2 )一定量的溶剂;(3)某种溶质。c.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 (对大多数固体物质而言,)不饱和溶液中力溶质蔡裳溶剂喜除温T®而翔丽£ -饱和溶液对熟石灰这类物质而言:在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中,改变温度则与上述物质相反。(2) 浓溶液和稀溶液a. 人们常把溶有较多溶质的溶

5、液称为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的溶液称为稀溶液。b. 溶液的浓和稀是溶质在溶液中含量的多少,它与温度的变化、溶剂量的多少无关,不受条件的限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则是指溶质的溶解是否达到最大程度,要受温度和溶剂量两个条件的制约。 浓溶液 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 不一定 是不饱和溶液; 对于同一种溶质和溶剂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3) 溶解性a.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大小叫溶解性。溶解性是物质的一种特性。b. 一般地,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白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也是不同的。可见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的大小主要是由

6、溶质 和 溶剂的性质决定的。例如,食盐容易溶解在史中,而不易溶解在汽油中;而油脂容易溶解在汽油 中,而不易溶解在水 中。(4) 溶解度一一物质溶解能力的定量表示方法a. 固体溶解度的涵义。在 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 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数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如20c时食盐的溶解度是 36克,就表示在20 c时,100克 水中最多(即达到饱和 状态)能溶解食盐3 6克 。b. 对固体溶解度71义理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温度 100克溶剂饱和状态克) 要强调在一定的温度下,因为温度变化对溶解度大小有一定影响

7、; 各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需要对溶剂量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涵义中以 10 0克溶剂 作为标准; 因为每一种溶质,在一定量溶剂里达到饱和和不饱和状态时溶解溶质的量是不同的,所以应规定达到饱和状态; 这里指的质量用克 作单位,与溶剂单位一致。c. 溶解性等级的划分。 溶解性等级的划分依据 :室温(20C)时的溶解度。 等级的划分。(溶解性等级的划分是相对的)溶解性等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10克110克0 .011克<0.01 克举例食盐硝酸钾蔗糖氯酸钾氢氧化钙碳酸钙(5) 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以硝酸钾为例)a. 提出探究的问题:影响硝酸钾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哪此?(等)b.

8、建立假设:温度可能杲影响硝酸钾溶解唐大小的因素(等) 。c. 设计实验: 在室温下配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给饱和溶液加热后再加入硝酸钾,现象 : 硝酸钾又溶解了, 一直加到硝酸钾不能再溶解为止; 将上述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现象:有较多的硝酸钾固体析出。d.素e.(6)合作交流。溶解度曲线a.通过实验测出物质在各个不同温度的溶解度, 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曲线。运用数学方法可以绘制出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溶溶解度曲线表示以下几方面的意义:曲线上每个点表示某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表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5溶解度数值;曲线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

9、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的情况;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 曲线上每个点所配制的溶液是该温度下这种溶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 溶液,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 溶液。(10 0克溶剂)b.从p.35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受温度影响不大,如,如硝酸钾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根据溶解度的计算a.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可知 的。,要计算物质的溶解度,溶液一定要是b.由于在饱和溶液中,溶液、溶剂和饱和溶液的质量比是确定的,因此溶解度跟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和溶液质量之间存在着对应的

10、定量关系m质 Sm7 一1。0克一。m质+或S=X1 0 0克;m剂饱和(8)溶质质量分数得出结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是影响硝酸钾溶解度大小的因a.b.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口 m质:溶质的质量分数a=m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只是一个比值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用小数或,没有单位;百分数表示;计算时溶液不一定饱和(9)公式的变换形式 :m质=m液粉质的质量分数(a%)_。或:m质=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V pa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固体溶解度的比较。固体的溶解度是在定的温度下,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

11、它有单位,单位是克 。大小主要由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外界温度等条件有关,与溶质、溶剂的多少无关,溶液一定要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在整个溶液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无单位,大小由溶质、溶剂的多少决定,与溶涵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 质量与 溶液 质量的比值。质、溶剂的性质无关,与外界温度等条件 无关,溶液不一定饱和。溶液的稀释问题(浓缩)关键是: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保持不变。m浓a1% = (m浓+ m水)a 2%mi a i%+ m2 a 2% =(mi+ m2) a 3%b.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a%)与溶解度(S)的关系: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涵义定量表

12、示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表示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比例条件与温度有美必须是饱和溶液溶剂量一定是 1 0 0克与温度无关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溶剂量不一定单位克无单位联系“,口,、 质量分数a刖提是饱和溶彼中: 溶解度=X10O克(S=X100克)1质量分数100 a)壬口八将溶解度S分数一 、(p%_)100克 溶解度10(M S,4、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态溶质的过程叫结晶。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叫晶体。获得晶体有两种方法: 冷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一一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固态溶质 蒸发溶剂一一常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即夏天晒盐,冬天捞碱”。5、 水的利用和保护(

13、1) 防止水污染a. 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许多有毒物质; 农业废水中常含有农药 、 化肥等; 生活污水中常含有微生物 或有利于微生物 生长的物质。b. 污水排放流人湖泊和河流中会造成水污染 。c. 污水的作用会导致生活在河流和湖泊中的水生生物难以生存,甚至死亡,同时还会污染地下水源。d. 被污水污染的水不能直接饮用和使用,必须经过污水的处理,除去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2) 污水的处理实验在一杯浑浊的泥浆水中加入明矶或活性炭(作凝聚剂),静置5分钟,可以观察到泥沙沉到杯底 ,水变清了 。过滤法:过滤时应注意 贴、二低、三靠”。乙贴”指: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匕低”

14、指: 滤纸低于漏斗口、 液体低于滤纸上沿三靠”指:漏斗下端紧靠接受器内壁、玻璃棒末端轻轻斜靠在有三层滤纸的一侧、上面烧杯嘴紧靠玻璃棒中下部。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c. 蒸储法: 熟悉书p. 4 8蒸储装置中的仪器; 用蒸储法制蒸储水。d. 沉淀法、过滤法、蒸播法的比较方法原理适用范围基本操作所起作用沉淀法根据物质的溶解 性不同用于分离液体中 混有的不溶性固 体杂质加入明矶等凝聚 齐I,搅拌后静置使水中的悬浮微 粒凝聚成较大颗 粒而沉淀下来过滤法根据物质的溶解 性不同用于除去液体中 混有的不溶性固 体杂质溶解、过滤可除去水中的悬 浮微粒蒸播法根据液体物质的 沸点/、同用于分离或提纯液态混

15、合物加热、蒸播、冷凝可除去水中溶解 的物质(3) 纯净物的含义:由 一种物质组成的 物质,叫纯净物,如蒸储水。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1 . (2011 ?天津)配制溶液时,下列溶剂中最常用的是()A.酒精B.水C .汽油D.植物油2. (2 0 07?海南)水、酒精、汽油等常见的溶剂,下列溶液中,以酒精作为溶剂的是()A.矢用双氧水B.稀氨水C .生理盐水D.碘酒3 . (20 1 2 ?重庆)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食盐B.蔗糖C.味精D.芝麻油4 . (2 0 12傣安)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

16、明的液体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 .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5.(20 11?临沂)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B .泥土C.汽油D.蔗糖6 .在盛有等体积水的A、 B、C三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物质,充分振荡后,看到A试管的液体里分散着小液滴, B试管中分 散着固体小颗粒,只有C试管中看不到加入的丙物质,但试管内透明液体呈黄色.则A试管中得到的是 液、B试管中得到的是 液,C试管中得到的是 液.如果外界条件不变、三支试管静置片刻后可以看到 :A试管中 ,B试管中. 一 ,C试管中.三种液体中,最稳定的是 ,三种液体的共同点是7.(2 0

17、05?耒阳市)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面粉 食用油 食盐 冰块,分别投入四个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形成悬浊液的是 :,形成乳浊液的是 .溶液与溶解度1 . (201 2加州)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 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 (如图)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C .凉的糖水底部都有剩余的白糖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2 .(2008?济宁)小红同学为证明某硝酸钾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设计了以下方案.一定能达到目的是()A.

18、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溶液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给溶液加热,直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D.给溶液降温,直至有硝酸钾晶休析出3 .(2007?安徽)常温下,在两只各盛有100 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常温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C.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一定能继续溶解D.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4 .(2 0 12?宁波)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食盐水

19、一定是饱和溶故B .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5. (2 01 1 ?钦州)温度不变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则此饱和溶液的质量()A.曾加B .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6. (2011?昆明)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饱和溶液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B.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C. 一般情况下溶液的浓、稀与温度无关D.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7. (2 0 0 9?宁德)30c时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操作可行的是()加入硝酸钾晶体B.观察颜色C.降低温度到6 0 CD.加水8 . (

20、2010?昆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D .在提到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时,一定要指明温度9 .(2005?岳阳)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B.饱和石灰水一定是浓溶液C.溶液一定是固体或气体溶于水形成的D .溶液一定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1 0. ( 2 000?工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都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D.某温度下,在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若温

21、度不变,食盐不溶解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任何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凡是均匀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D.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12. 2 0C时在一只试管盛中有10mL水,放入0. 1g熟石灰,搅拌,有白色固体沉降到试管底部.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的液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是无色溶液B.属于稀溶液C.是饱和溶液D.属于浓溶液13. (2010?黄冈)某温度时,将K C l的饱和溶液1 1.2克,蒸于后得到3.2克KC1固体,则该温度时 KC l的溶解度为()A.8.0 克B.28. 6 克C.4 0 .0 克D.

22、71.4 克14. (2 0 10溃州)某温度时,将100克A物质的溶液分成两等份,将其中一份溶液蒸发掉5克水后,降至原温度,溶液刚好达到饱和;温度不变,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1.2克A物质(该物质不含结晶水),完全溶解并达到饱和,则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A. 1. 2B. 2.4 克C . 24D. 24 克15. (2 0 1 0?崇左)2 0 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 g,这表示()A. 20 c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B . 20c时,1 00g水中溶解3 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C. 10 0g水中最多溶解36 g氯化钠D. 20 c时,氯化钠在水中溶解

23、 36 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16. (20 0 9?常州)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同时蒸发掉10g水,并冷却到TC时,分别析出2 g甲和3g乙物质(均不带结晶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B. T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C. T 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D.将析出晶体后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甲、乙不反应),溶液仍饱和1 7. (2008?张家界)在2 0c时,往l0 0 g水中加入50 g氯化钾固体,充分搅拌后,仍有16g氯化钾未溶解.则20c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A.16gB.34 gC .10 0 gD.1 3 4g18

24、. (2 0 0 7 ?北京)tC时,18克硝酸钾全部溶于水形成68克饱和溶液,则t 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A.18B.36C.36克D.50克1 9.(2 0 05?耒阳市)已知20C时NaC l的溶解度是36g,则在该温度下,15 0 g水中最多能溶解 NaCl的质量是()A.24gB.36gC .54 gD.72g2 0.( 2 00 3 ?黄冈)分别取等质量 80c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 ,降温至20c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不含 结晶水).下列关于甲、乙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A.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B.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C. 80c时,甲的溶解

25、度.比乙的大D. 2 0c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2 1 .在2 0c时,200g水中最多溶解 A物质20g在50c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 B物质10gU()A. 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D.无法比较C. 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22 .与固体溶解度的大小无关的因素是()A.温度B.溶质与溶剂的质量C.溶质的种类D.溶剂的种类23 3 .下列关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叙述正确的是()A. 20 C时,100g水中溶解了 30g某物质,则2 0 C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30gB. 2 0c时,70 g水中正好溶解了 3 0g某物质,则20 C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 0gC. 20

26、c时,某100 g饱和溶液中有 30g溶质,则20c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30gD. 2 0c时,3 0g某物质需要1 00g水才能恰好完全溶解,则 20C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30g24.为了增大熟石灰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固体熟石灰B.升高温度C.加入水D.降低温度2 5. (2004沾岛)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

27、度减小溶解度曲线1. (2012?株洲)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1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将11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12°C ,两溶液仍然都是饱和溶液C.温度小于11°C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D .将t2°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C,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2. (20 1 2?盐城)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8. tiC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C .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

28、发溶剂的方法D. 12 c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克3. (2 012?烟台)a、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1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B . 12c时,30 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C. 12 c时,将相同质量的a、 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C,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aD .将11C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12 C ,变为不饱和溶液4.(2012?潍坊)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某同学在20c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下

29、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中加入4. 5KN 0 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均为不饱和溶液D .- 可析出5 3.9gKNO3晶体5. (2 012?泰安)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0 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10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3 0c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D.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蒸发的方法A.f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c升高温度可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UC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6

30、.(20 12 ?随州)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 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14B.70c时,C点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C .70c时,B点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i:D. -A、C两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7.(201 2?泸州)固体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8. (2012?济宁)降温结晶是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的常用方法.现取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160g,放入1 00ml水中,加热到80 C,固体全部溶解.请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A. 80c时,溶液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B

31、 . 80c时,溶液中硝酸钾不饱和,氯化钠饱和C.降温到20c时,析出的固体一定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D.降温到20c时,一定析出硝酸钾,可能析出氯化钠9. (2 0 1 2?港北区)如图所示曲线a、b、c分别代表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是()A. tC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B>C> AB. 12c时,A和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C. 13c时,在100g水里分别加入三种物质各 mg,只有b能形成饱和溶液D.从混有少量C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 ,最适宜用蒸发溶剂的方法10.(201 2 ?福州)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32、.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C . t C时,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 60c时,100 g水中加入90 g硝酸钾,充分搅拌,可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11. (2011?盐城)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tC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B. 12 c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 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C ,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12 c降温到ti , 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12

33、. (201 1 ?厦门)氯化镂和硫酸钠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从图中获取信息正确的是()A. 20C40C,氯化镂的溶解度大于硫酸钠B.两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4 5c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将50 C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至 2 0 C ,始终没有晶体析出13. (2011?南京)如图为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a的溶解度最大B.浓的a溶液中含有少量b,通常采用加热浓缩后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a晶体C. 20c时,a、b、 c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D. 10c时,分别取用等质量溶剂配

34、制成的b、c饱和溶液,再加热到7 0C,若两溶液仍保持饱和状态,最多还能溶解b的质量小14. (2011?昆明)右图是某固体物质 A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C时,其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II100+3B- tC时,若将A的饱和溶液 Wg加水稀释至2Wg ,则稀释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1.II100+al C. t 时,若要将A的饱和溶液 Wg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加入 agA的溶质D. t C时,若要将A的饱和溶液W g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一半,需加水0.5Wg15. (2 011?德州)右图为固体物质 X、Y的溶解度曲线.在温度为 12c时分别把质量为a g的X、

35、Y放入10 0g水中,下表为对溶犬态措施AX为饱和溶液,Y为不饱和溶液给Y溶液加热蒸发适量的水3X为不饱和溶液,Y为饱和溶液向X溶液加入固体X至有晶体残留CX、丫都是饱和溶液. )X、丫都是不饱和溶液.把X溶液温度降低至t1 C ,给Y溶液加热蒸发适量的水液状态的判断以及使不饱和溶液达到饱和采取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是()于析出c的质量A. AB. BC. CD. D甲| 乙| 甲 乙10 僦19C烟 1 30.! 1 ogMKxM融*WM1C0 2 溶副八F 130 30070亚度rr1 8. (2009?聊城)如图是a、b、c、d四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表是这些固体物质在部分温度时的溶解度

36、.()B溶解度溶解度16. (2010?遵义)tiC时,分别将20 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 0 0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12c时出现甲、乙烧杯中所示的现象.根据上述实验,结合图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tiC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 t 1 C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 7%C. t 2c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 11 0gD. 12c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30g17. (20 1 0 ?毕节地区)现有甲、乙两种物质,在tC时都是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12c时,甲溶液有

37、晶体析出,而乙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晶体,下面能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NaClKC 1NH4c lKN 0 310C3 5 .8g31.0g33. 3g20.9g6 0c3 7 .3g4 5. 5g55.2g110.0gA. 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B.图中a曲线表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C.要从a与d的混合物中得到a,通常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D.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由60c降温至10 c时变成饱和溶液19. (2 0 09?赤峰)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 tiC时,往盛有1 00g水的烧杯中 先后加入agM和bgN (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 M、N),

38、并充分搅拌.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 t1C时得到M的不饱和溶液B. t1 C时得到N的不饱和溶液C.温度升高到12 c时,M、N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N的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幅b20. (2 0 08?太原)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0 tl.下列关于木糖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 30 C时,木糖醇的溶解度是 70gB.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 50c时,100 g水中加入8 0 g木糖醇,可得到饱和溶液D. 7 0c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60 C ,不会析出木糖醇晶体溶质质量分数1 .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 NaCl和KN O3的溶解和结晶,做了

39、两组实验(室温下),其过程如下:第一组905070 港解度g0 1。其 30 40 5。g 1Q 80 90 100温度七D,温度升高到12 c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 M、N的饱和溶液第二组口 nr盆卜三丁:14黑叫20 g水(1)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的现象是;(2)第一组实验中操作a为,所得氯化钠固体质量增多可能是下列原因中的(填字母序号 ;A.溶解N aC 1固体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B.称量5 g NaCl固体后,称量纸上仍留有固体.C.蒸发时,未及时停止加热,有固体溅出.D .蒸发后所得N aC 1固体中仍含有水份.(3)上述实验过程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数字序号,下同)

40、,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 (写出合 理的一组即可).2.现有200g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 0%,可采取哪些方法?(要求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_3.现有200 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要使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提高到15%.求:需要向此溶液中加入固体硝酸钠多少g?(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4.配制980g 20%的稀硫酸需98 %(密度为1. 84g/ cm3)的浓硫酸mL,水 m L.5 .在20c时,将1 0 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蒸发掉 40克水,温度再恢复到2 0C,求析出氯化钠晶体的质量? ( 20c时氯 化钠的溶解度为36

41、. 0克)6 .一定温度下,将425 g含有A物质的溶液蒸发掉 30 0 g水后,溶液恰好饱和;若另取8 5 g原溶液,加入25 g A物质和4 0 g水充 分搅拌后,溶液也恰好饱和.求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7 .(2 0 12?泉州)化学实验室取用 16g硫酸铜粉末,可配制8%的硫酸铜溶液g;若用20%的硫酸铜溶液10 0 g加水稀释,可彳I 8%的硫酸铜溶液 g .8 . (2011?胡北)在农业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 16 %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需要配制20 0 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 kg,水的质量是_一 一 kg.9 . (1) 8 0g 15%的硝酸钠溶液中,加

42、入 20g硝酸钠全部溶解,求此硝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 )80gl 5%的硝酸钠溶液中,加入2 0g水,求此硝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 .tC时,NaNO3的溶解度是25g,现向盛有20 0 gl 0%的N aNO3溶液的烧杯中,加入3 0 g Na NO3固体,则此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为多少?11 .将9gKNO3完全溶于21g水中,并将其均分为三份,计算:(1)取一份,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2)取一份,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加入K NO,多少克?(3)取一份,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加水多少克?12 .将10%的硝酸钠溶液100 g,与25%的硝酸钠溶

43、液2 00g混合,求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3 .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 5%的过氧乙酸溶液,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溶液来使用,需加水多少克?1 4 ,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溶液(密度为1 . 0 7 g/c m3),需要98%的浓硫酸溶液(密度为1. 8 4g/ c m3)多少和水多少毫升?15.若配制5%的双氧水(密度约为 1.lg/cm3),应取30%的双氧水(密度约为 1. lg/cm 3 .注射用链霉素试验针的药液配制方法如下:1.0克链霉素溶于蒸储水,制成4 .0毫升溶液a;把0.1毫升溶液a,加蒸储水稀释至1.0毫升,得溶液b取0.1毫升溶液b,加蒸储水稀释至1.0毫升,得溶液c 取0.1毫升溶液c,加蒸储水稀释至1 . 0毫升,得溶液d)与水(密度1.。g/c m')的体积比是多少?1 6 .将100mL 98% (密度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