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中国古代经济复习培训讲学_第1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中国古代经济复习培训讲学_第2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中国古代经济复习培训讲学_第3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中国古代经济复习培训讲学_第4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中国古代经济复习培训讲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历史高一历史(lsh)(lsh)期末复习期末复习第一页,共25页。【基础(jch)梳理】先秦的社会先秦的社会(shhu)经济经济农业农业(nngy)生产模式生产模式(生产力)(生产力)经营方式经营方式(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土地制度土地制度原始:刀耕火种原始:刀耕火种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农具农具进步进步水利设施:水利设施:原始:原始:石、木、骨等石、木、骨等商周商周: : 青铜制品出现,木石骨为主青铜制品出现,木石骨为主春秋战国: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铁农具、牛耕出现出现春秋:春秋:自耕农经济(个体农耕)自耕农经济(个体农耕) (P63)战国:租佃经营战国:租佃经营商周:大规模简单协作商周:大

2、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千耦其耘)农具原始农具原始芍陂、芍陂、都江堰都江堰、郑国渠、郑国渠确立确立原因原因私有制形式:私有制形式:根本:铁、牛使用促进生产力发展,根本:铁、牛使用促进生产力发展, 私有土地出现私有土地出现君主、君主、地主地主、自耕农、自耕农战国商鞅变法,战国商鞅变法,法律上法律上确立私有制确立私有制战国后:战国后:土地私土地私有制有制确立确立春秋税制改革:春秋税制改革:客观客观承认私有(承认私有(齐、鲁齐、鲁)性质:以国有为名的性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贵族土地所有制历程:形成于商,历程:形成于商,鼎盛于西周,鼎盛于西周, 春秋开始瓦解,战国废除春秋开始瓦解,战国废除商

3、周:商周: 土地公有制土地公有制原始社会:原始社会:井田制井田制第二页,共25页。生产力发展,私有土地的出现生产力发展,私有土地的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易破产自给自足;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易破产 (1 1)地位: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地位: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2 2)积极:封建社会前期,有利于农业发展;)积极:封建社会前期,有利于农业发展; 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3 3)消极:抑商阻碍)消极:抑商阻碍(z i)(z i)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 的发展,导致中国逐步落后的发展,导致

4、中国逐步落后 1. 小农经济小农经济(xionng jngj)(自耕农经济)(自耕农经济)原因:原因:特点特点(tdin):评价评价【基础再现基础再现】主导主导: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小农经济的稳定,儒家思想占主流小农经济的稳定,儒家思想占主流第三页,共25页。4【基础(jch)梳理】秦汉的社会秦汉的社会(shhu)经济经济农业农业(nngy)手工业手工业商业商业西汉中期发明犁壁西汉中期发明犁壁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汉代对外贸易发展,形成中外贸易通道汉代对外贸易发展,形成中外贸易通道“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强化重

5、农抑商政策强化重农抑商政策农耕技术农耕技术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西汉:漕渠,白渠西汉:漕渠,白渠西域地区:地方特色的坎儿井西域地区:地方特色的坎儿井东汉:王景治理黄河水患东汉:王景治理黄河水患成就成就纺织业:汉代丝绸远销欧洲,纺织业: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丝国丝国”冶铁业:汉代冶铁以煤炭为燃料冶铁业:汉代冶铁以煤炭为燃料制瓷业:制瓷业:东汉东汉青瓷青瓷经营形态:汉武帝以后,盐铁官营经营形态:汉武帝以后,盐铁官营汉高祖: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汉高祖: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 商人不得购置土地商人不得购置土地汉武帝:打击富商大贾汉武帝:打击富商大贾 盐铁官营、盐铁官营、货币官铸、官营贩运,货币官铸、官营贩运

6、, 物价管理等经济政策物价管理等经济政策精耕细作模式精耕细作模式日益完善日益完善第四页,共25页。【基础(jch)梳理】先秦的社会先秦的社会(shhu)经济经济农业农业(nngy)手工业手工业商业商业历程历程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商商: :周周: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 : 以物易物以物易物原始商业原始商业出现出现职业商人职业商人和最早和最早货币货币“工商食官工商食官” 私商私商成为主体;著名都会成为主体;著名都会 重农抑商重农抑商(商业政策)(商业政策)含义:含义:原因原因产生:产生:影响影响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封建

7、国家的经济基础,商业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要求相矛盾加强中央集权的要求相矛盾;战国:商鞅变法战国:商鞅变法封建社会前期(积极占主导)封建社会前期(积极占主导): 有利于有利于农业农业发展,发展,巩固统治。巩固统治。封建社会末期(明清)(消极占主导):封建社会末期(明清)(消极占主导): 不利于不利于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和和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发展, , 导致近代中国导致近代中国落后落后于世界潮流于世界潮流第五页,共25页。1 1(20152015新课标全国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卷文综2424)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上

8、农在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收益的增加( () )A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nngj)(nngj)的使用的使用D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主干知识】【主干知识】经营方式经营方式 土地制度土地制度(zhd) (zhd) 经济政策经济政策 A

9、第六页,共25页。1 1(20162016新课标全国新课标全国(qun u)(qun u)卷文综卷文综2525)图)图4 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说明当时A A个体农户的生产个体农户的生产(shngchn)(shngchn)劳作状态劳作状态 B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shngchn)(shngchn)情形情形【主干【主干(zhgn)(zhgn)知识】知识】D D第七页,共25页。1 1(2011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

10、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525)图)图4 4是依据是依据(yj)(yj)隋书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长江流域经济水平(shupng)(shupng)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考题【考题(ko (ko t)t)回放】回放】第八页,共25页。2 2(20162016海南单科海南单科88)江

11、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个时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gngtng)(gngtng)的原因是的原因是( () )A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 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3.3.(20142014海南单科海南单科44)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15岁男子

12、依照制度占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15岁、女子达到岁、女子达到1313岁,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 A抵制土地兼并抵制土地兼并 B B促进人口增长促进人口增长 C C增加财税收入增加财税收入 D D稳定个体小农稳定个体小农【主干知识】【主干知识】 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 均田制均田制第九页,共25页。均田制均田制时间:北魏时间:北魏(BiWi)(BiWi)到唐前期到唐前期背景:战乱破坏,土地兼并严重背景:战乱破坏,土地兼并严重前提:统一北方,政府掌握大批

13、无主荒地前提:统一北方,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内容:国家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内容:国家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 农民交租税,承担兵役徭役农民交租税,承担兵役徭役作用:农民得到土地,提高积极性;作用:农民得到土地,提高积极性; 一定程度抑制土地兼并,增加国家收入;一定程度抑制土地兼并,增加国家收入; 促进北魏促进北魏(BiWi)(BiWi)政权的封建化,北方经政权的封建化,北方经济发展济发展【基础【基础(jch)梳理】梳理】第十页,共25页。1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1 1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先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先后(xinhu)(xinhu)形成过两个中心形成过两个中心黄河流域是我

14、国最早的经济中心,魏晋南北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在南宋黄河流域是我国最早的经济中心,魏晋南北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在南宋至元朝,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到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至元朝,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到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并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2 2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 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的生产工

15、具和技术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第十一页,共25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和生产技术南流,经济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和生产技术南流,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心开始南移。唐安史之乱以后,南方加速发展,南北经济基本持平唐安史之乱以后,南方加速发展,南北经济基本持平(chpng)(chpng)。南宋,南方超过北方,成为古代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南宋,南方超过北方,成为古代经济重心,完成南移。(2 2)南移过程(guchng)(guchng):(3 3)南移的影响)

16、南移的影响(yngxing)(yngxing):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海上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海上 贸易的发展贸易的发展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部、东南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部、东南 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对人才教育的影响:对人才教育的影响: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促进了南方地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促进了南方地 区教育文化的发展。区教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科举的发展,南方科举官员比例推动了教育科举的发展,南方科举官员比例 逐

17、渐超过北方,逐渐超过北方,宋代南方书院兴盛;程朱理学兴起于南方等。宋代南方书院兴盛;程朱理学兴起于南方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放火烧 荒、围湖造田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持续发展。 第十二页,共25页。【基础(jch)梳理】宋宋元元时时期期的的社社会会(shhu)经经济济农业农业(nngy)商业商业土地制度:土地制度: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租佃关系成为成为 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营方式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

18、营方式重心南移:重心南移:南宋南宋时期,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成为时期,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成为 全国的经济中心,全国的经济中心,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坊市界限被打破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不再受,商业活动不再受时空限制时空限制草市、夜市、晓市草市、夜市、晓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控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控制宋代出现世界上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出现了专门的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娱乐场所瓦子瓦子海外贸易发达海外贸易发达,贸易税成为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贸易税成为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重农抑商政策松动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应试科举)(应试科举)城市

19、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第十三页,共25页。【基础(jch)梳理】宋宋元元时时期期(shq)的的社社会会经经济济农业农业(nngy)商业商业手工业手工业纺织业:宋代纺织业:宋代棉花种植普及棉花种植普及 元代元代黄道婆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改进棉纺织技术, 江苏松江江苏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制瓷业:制瓷业:宋代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景德镇成为瓷都 元代元代开始进入彩瓷时代开始进入彩瓷时代 (青花和釉里红)(青花和釉里红)冶炼业:北宋冶炼业:北宋煤作为燃料相当普及煤作为燃料相当普及 南宋南宋开始使用焦炭冶金开始使用焦炭冶金第十四页,共25页。 1 1(20162016新课

20、标全国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卷文综2626)宋代,有田产的)宋代,有田产的“主户主户”只占民户总数只占民户总数20%20%左右,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 A经济严重衰退经济严重衰退 B B土地政策调整土地政策调整 C C坊市制度崩溃坊市制度崩溃 D D政府管理失控政府管理失控2 2(20132013新课标全国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卷文综2525)汉唐制定)汉唐制定(zhdng)(zhdng)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不抑兼并”。据此可知

21、宋代。据此可知宋代A A中央集权弱化中央集权弱化 B B流民问题严重流民问题严重C C土地兼并缓和土地兼并缓和 D D自耕小农衰退自耕小农衰退3 3(20152015新课标全国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卷文综26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 C东

22、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BDC第十五页,共25页。 唐唐宋宋明明清清河南河南151621江苏江苏7817494 4(20152015新课标全国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卷文综2727)表)表1 1呈现的变化呈现的变化(binhu)(binhu)反映了反映了( () )表表1 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A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政治重心

23、南移趋势明显5 5(20152015新课标全国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卷文综26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心已移至江南。促成(cchng)(cchng)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 A坊市制度瓦解坊市制度瓦解 B B土地集中加剧土地集中加剧 C C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 D D海外贸易拓海外贸易拓展展6 6(20142014新课标全国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卷文综2626)北宋中期,)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

24、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这表明交子子A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7 7(20092009新课标全国卷文综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727)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 )A A

25、生活习俗改变生活习俗改变 B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 C官府鼓励经商官府鼓励经商 D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城市商业功能增强【主干知识】【主干知识】农业:土地农业:土地(td)(td)政策政策 ,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商业:商业:BCAD第十六页,共25页。17明清社会经济(jngj)发展与迟滞发展(fzhn)迟滞【基础(jch)梳理】农耕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农业手工业商业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佃农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双季稻扩种,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徐光启农政全书,引进西方科技经营方式:明代中叶,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居于主导地位棉纺织业:明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制

26、瓷业:粉彩和珐琅彩,大宗出口民族象征冶炼业:明朝流行焦炭冶铁工商业市镇兴起(江南地区,专业性、生产性)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白银广泛使用,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区域性商帮形成明清商帮出现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重土亲乡观念的影响;商人借助群体的力量维护商业利益和自身安全。(2)影响: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第十七页,共25页。18明清(mn qn)社会经济发展与迟滞发展(fzhn)迟滞【基础(jch)梳理】农耕经济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关系,面向市场根本:腐朽封建制度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政治:官府的剥削,购买力低;政策:重农抑商、闭

27、关锁国政策的阻碍;思想:文化专制,近代科技落后; 重义轻利、重儒轻贾观念的影响基本特征:时间:地点:标志:条件:地位:缓慢原因明中叶以后,江南局部地区、部分生产部门,手工工场出现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萌芽,自然经济占主导第十八页,共25页。19重农抑商海禁(hijn)闭关政策含义(hny):原因表现影响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xionng jngj),限制、打击工商业战国:崛起(商鞅变法)汉代:强化中唐以后:政策松动,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 分利,商人地位提高明清:强化封建社会前期(积极占主导): 有利于农业发展,巩固统治,社会稳定。明清时期(消极占主导):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使中国

28、逐渐丧失领先世界的地位,并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明清社会经济发展与迟滞发展迟滞【基础梳理】小农经济是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关系国家兴衰;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要求相矛盾;原因影响根本:自然经济占主导,统治者盲目自大;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反抗对外来侵略起到一定自卫作用;维护了国家主权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限制中外交流,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第十九页,共25页。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逐渐由盛而衰逐渐由盛而衰 1 1、历代对外贸易的繁荣:、历代对外贸易的繁荣: (1 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西汉:开通陆

29、地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展起来; (2 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有市舶司,专)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有市舶司,专管对外贸易;管对外贸易; (3 3)两宋:中国同东南亚)两宋:中国同东南亚(NnY)(NnY)、南亚、南亚(NnY)(NnY)、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 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界第一大港。 (5 5)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

30、和“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政策,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只开广州一处,只许广州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只开广州一处,只许广州“十三行十三行”经营外贸。经营外贸。2、主要特点:(1)对外贸易主要由官府控制;(2)朝贡贸易是其主要形式,占有重要地位。(3)朝贡贸易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jn j xio y),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如郑和下西洋) 第二十页,共25页。1(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jj)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2(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AB第二十一页,共25页。3(2014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