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冰箱制冷系统原理与设计_第1页
电冰箱制冷系统原理与设计_第2页
电冰箱制冷系统原理与设计_第3页
电冰箱制冷系统原理与设计_第4页
电冰箱制冷系统原理与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冰箱制冷系统原理与设计产品开发中心 制冷所 更新日期 2014/11/12内容1. 理论基础2.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3. 制冷剂4. 压缩机5. 润滑油6. 冷凝器7. 蒸发器8. 毛细管与回气管换热器理论基础相变三相图饱和压力曲线(H2O)物体的固液气三相存在形式和温度,压力密切相关。在相变过程中伴随着潜热的吸收和释放,但物质的温度维持不变。液体的饱和温度会随压力升高。常见物质:干冰(常温常压下直接升华)水焓-温度状态图(H2O)理论基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传导AxTkQmRTPV 对流)/(1067. 54284KmWTQf辐射ThAQ(1)(2)(3)(4)热交换器的换热inouthkh

2、UTUAQ111热交换器的换热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压缩:等熵过程冷凝:等温过程膨胀:等熵过程蒸发:等温过程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实际制冷循环带毛细管回热的理想循环制冷系统实际循环制冷剂汽化潜热高吸气密度大吸排气压力高于大气压力三相点和临界点温度在工作范围之外化学性质稳定,和系统构成材料相容性好,和润滑油有相容性。无腐蚀、无毒、无可燃性绝缘性好不污染环境成本低制冷剂是制冷系统的热量的吸收和传递介质。制冷剂压焓图说明制冷剂压焓图说明制冷剂1) 在压焓图上标示系统循环。2) 熟练查询制冷剂的物理性质。3) 利用压焓图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计算。压缩机压缩机分为容积型和速度型压缩机工作过程分析压缩机工作效率容积

3、效率绝热等熵效率电机效率机械效率压缩机的润滑系统向压缩机各摩擦副提供润滑油,润滑油在压缩机中起的作用:减少摩擦;带走摩擦热气缸摩擦面密封衡量润滑油性质的参数1.粘度2. 制冷剂相溶性3. 低温下的流动特性4. 酸值5.闪点6.化学稳定性及材料相容性7. 介电强度润滑油与制冷剂的相容性:温度越高,制冷剂在油中的溶解量越低。压力越高,制冷剂在润滑油中的溶解量越高。冷凝器的作用接收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蒸汽,然后在冷凝器内冷却,将过热蒸汽冷却成饱和蒸汽(移除显热),然后再冷却成液体(移除潜热),一般情况下,在冷凝器出口,制冷剂液体会继续冷却成过冷液体(释放显热)。冷凝器的负荷蒸发器制冷量+压缩机输入

4、功冷凝器管线的温度变化冷凝器冷凝器的负荷来自两部分:压缩机输入功+蒸发器制冷量冷凝器的负荷ambkkecomvkTTTTUAQQPhhqQ)(42冷凝器的温度变化冷凝器入口为过热蒸汽,向环境排放显热,温度降低,当制冷剂温度降至饱和冷凝温度,则蒸汽开始冷凝成液体,开始排放潜热,温度不变;当制冷剂完全冷凝成液体,继续向环境排放热量,则进入过冷段,同样是显热的排放,温度降低。过滤器的X射线照片冷凝器的关键设计参数换热温差T因为冷凝器需要向环境排放热量,故要求冷凝温度与环境温度间保持适当的温差,一般情况下T 实测在510即可满足系统设计要求过冷度在冷凝器的出口一般都要求有一定的过冷度,这样可以降低毛细

5、管出口的制冷剂蒸汽的干度,提高制冷剂的质量流量,提高系统制冷量。冷凝器的设计原则内藏式冷凝器管道均匀分布在冰箱侧板上(尽量排满),充分利用侧板表面积。冷凝管道长度并非越长越好(太长会造成冰箱冷媒充注量增加)。铝箔贴附质量对冷凝器性能影响较大。因内藏式冰箱增加了箱体的热负荷,对应区域冰箱发泡层厚度要增加。外挂丝管式管道流向应设计为入口在上,出口在下,保证液态制冷剂沿重力方向流动。冷凝器与后背必须留有间隙,保证自然对流顺利进行。表面积越大,换热能力越强,材料成本越高。强制对流式必须设计专门的风路保证冷凝器换热面积充分参与换热。防止进风和出风短路风机转速适中,防止噪音超标调整风机转速可以实现冷凝器变

6、容量控制,防止低环温下系统冷凝压力偏低。冷凝器匹配时,应根据最大负荷来设计冷凝器的容量。当环境温度升高,冷凝温度升高,同时冷凝器负荷增加。冷凝压力随环温上升迅速增加。蒸发压力虽然也会增大,但系统高低压侧压差随环温增加。低温环境下,由于压差过小,可能会造成制冷剂无法正常流动完成循环。环温对冷凝器的影响增大制冷剂充注量低温下停止冷凝风机运转,提高冷凝温度利用制冷剂液体的蒸发,从低温环境吸收热量,再通过回气管排向压缩机。蒸发器的负荷大小:蒸发器的作用)(56hhqTAUQveee回热615 4hhhh蒸发器的种类在有限的空间内,使蒸发器的散热面积最大化。热负荷大的区域相应蒸发器面积要加大。蒸发器管道

7、长度增加,相应充注量也要增加,冷凝器散热面积也要增加。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管道内流动的摩擦黏滞阻力会使制冷剂的压力降低,同时造成蒸发温度降低。制冷剂以汽液两相的状态进入蒸发器,然后液态制冷剂吸收蒸发器外环境的热量进行蒸发,如果蒸发器内的管道压降可以忽略,则蒸发温度维持不变。当液态制冷剂完全蒸发完后,会继续吸收环境热量,形成过热蒸汽。蒸发器内的压力和温度变化蒸发器出口过热度液态制冷剂吸热蒸发,其制冷量远大于过热蒸汽吸热。在进行系统匹配时,为了充分利用蒸发器换热面积,则需要保证蒸发器末端无过热或过热度较小。为了保障压缩机阀组安全,不允许有液态制冷剂回流至压缩机,需要有气液分离器和回气管换热器来存贮,

8、消耗蒸发器末端残留的制冷剂液体。系统充液量小,容易出现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大的情况。蒸发器侧制冷剂流量小,容易出现蒸发器出口过热。热负荷增加,或者刚开机运行,会出现短暂蒸发器过热。蒸发温度必须与热源温度匹配蒸发温度一般应比低温热源的设计温度低5-10,保证足够的换热温差。冷冻箱蒸发温度应在-25 以下,冷藏箱可以设计在-15左右。蒸发温度受系统充液量影响制冷剂充液量少,蒸发器侧制冷剂量不足,压缩机吸气压力低,蒸发温度低。蒸发温度受空气侧换热性能影响空气侧换热面积大,换热系数高,蒸发温度高。如翅片蒸发器,风机转速升高,换热性能增强,蒸发温度升高;加大翅片密度,换热性能提高,蒸发温度升高。蒸发温度的影

9、响因素储液器一般布置在蒸发器末端,回气管的前端,存储所有蒸发器末端残留的制冷剂。因储液器仍然处于低压侧,故应放置在低温区域或发泡层内。内部分离管插入深度要保持一致,否则会造成匹配系统充液量不准确。进入储液器的是汽液混合态,出口为汽态。内插管设有油回流孔,便于润滑油回流。储液器(气液分离器)储液器的X射线照片电冰箱一般将毛细管与回气管做成组件进行装配,回气管流过低温制冷剂,毛细管内流过高温制冷剂,逆流换热使毛细管内的制冷剂过冷,回气管内的制冷剂过热,有助于提高系统制冷量和COP,并且保证压缩机的安全性。1-2段为过冷液体的绝热膨胀,压力降呈线性变化,在点2处压力降至对应饱和压力,开始有制冷剂闪发,之后压力迅速降低。毛细管内制冷剂的质量流量与相关参数的关系在不改变压差的情况下,提高入口制冷剂的过冷度,可以提高制冷剂流量,并且降低毛细管出口制冷剂的干度。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