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体会_第1页
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体会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心得点滴经常有学生问我:老师,数学中都是一些枯燥的数字和公式,我们学数学究竟是为了什么?每每问这样问题的学生都是对数学缺乏兴趣,而又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产生了想要放弃数学的念头。此时如果我们还大讲数学对人类进步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就会觉得过于晦涩、抽象,自然也就难以接受教师的观点。我觉得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中主编寄语中说得很是精妙:我们现在的数学课就应该重视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多参与,让课堂更生动,但是数学课也不能失去数学的味儿,不能脱离数学的本质去追求“时尚”。课改不是要将什么都改掉,传承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应用意识:数学有用,数学可用,想用数学,当然不排斥粗浅的应

2、用。在此,我也想就数学的有趣性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随时可以发现它的美,正如普洛克拉斯所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仔细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数学美存在的是如此普遍,简直让人惊叹不已,以至于我们甚至可以在一些植物的叶子上看到明确的数学方程式,三叶草上有,酸模上有,常春藤上也有。对称更是随处可见,数学上除了研究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还有对称多项式,数字本身是奇偶对称分布的,数学上独有的概念“共轭”也体现着对称的惊人之美。外尔曾说,对称美在艺术与自然两方面都有重大意义,数学就充分地体现出了自然的美之所在。我们在数学之中应该有意无意地向学生讲述数学之美,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之美

3、,这无疑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极为有效的。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不断提升,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当中所研究的最多的莫过于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逻辑结构了,这些对于人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是极其重要的。而新课程所强调的“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更使数学教学如虎添翼。学生在不断地探究过程中逐渐强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的意识也在不断地得到提升。正如一个人不但学会了“吃水”,还学会了“如何取水”,如此一来,他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水资源,这是传统教学所远远不能实现的目标。而在不断地“取水”过程中,学

4、生就会越来越感受到“水”是如此的甘甜。清楚是数学永恒的格调。数学当中讲究的是在清楚地了解问题已知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推理,并最终得出一个清晰明了的结论。在数学之中,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在对错之间是没有任何悬念的。有人说数学容易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有人说数学不好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数学中不管是对还是错,我们必须说出充足、清晰的理由才行。作为教师,我们所做的功课就更多了,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在给学生一杯水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用这一杯水去搏得一碗水、一桶水甚至是一湖水。而我们在课堂之上在对学生的表现、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之时,也要做到态度清晰、观点明确。数学教学,教师的“教”是重要的,

5、也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这也是我们这次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目标。在学习的问题上,每个学生可能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这是由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决定的。用数学来解决不同的问题,就必须做到理解概念、学会证明、抓住核心思想、掌握基本方法。这些都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在不断地探究和学习中去感受数学的神奇与美丽,体会数学学习当中的乐趣。但是,我们必须注意,我们绝对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转变为教师完全退出课堂教学,学生成了课堂中唯一活动的角色,讲得少不是我们教学质量高的标志。学生讨论也不等于合作、探究,关键还在于教师是不是真正地挖掘出学生的潜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是指全体学生,以人为本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新课程实施之前,我们的学生在教学中处于绝对被动的地位。这与我们现在所说的“积极合作下的主动”是完全对立的。最近报纸上刊登了一位赴德交流教师的见闻,里面提到中国孩子一方面对德国学校教育所讲知识的浅显极为不屑,另一方面又为德国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所折服。这就说明我们的学生最为欠缺的就是自主创新、自主学习的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