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_第1页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_第2页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加强教学反思 促进专业成长由雨霖铃教学说起王建平 工作单位: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中学 邮 编:721300 电 话09176260138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包括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在这三者之中,自我反思是开展教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师个体最易把握的教研形式。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一个教师写三十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一直以来,我对此话坚信不疑。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必然关注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必然希望自己工作精益求精,而不是满足于完成任务似的把课上完。课后想想这节课到底要让学生学到什么,学会

2、多少?产生多少效益?怎样改进会更好?坚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积极主动地探索并解决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是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在一次公开课教学中,笔者执教雨霖铃,非常精心地进行了教学设计,但课上完后,觉得教学效果与设计初衷还有一些差距。经过认真反思,笔者对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由“教学设计”到“课堂生成”。“教学设计”是教师在研究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的预设,它主要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课堂生成”则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的即兴表演。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基础,但好的教学设计不一定就有好的教学效果。为什么集体备课打造出的

3、教学设计由不同的教师去上,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异?事实上,由“教学设计”到“课堂生成”,是由静态理论到动态实践的过程,是教学活动由教师设计到学生参与的实施过程,也是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逐步结合的过程。学生带着他们的经验和认知来参与课堂,决定了课堂必然是丰富多彩、万千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对学生有一个充分的把握,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对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作适当的调整。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教学设计时力求尽善尽美,唯恐课文所涉及的知识没有讲到,但实际上课时感到时间紧张,完不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为了按计划讲完,一些环节往往紧张带过,学生没有充分理解,有时还会拖堂。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4、,一是设计太过主观化,对学情把握不够;二是教学目标预设过多,追求面面俱到;三是缺乏课堂应变和调控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1课堂应变能力是一门艺术,是教学机智的表现。为此,教师首先要做好充分的课堂预设。只有对教材有个充分的把握,才可以对学生有关教材的问题灵活驾驭。其次要善于察言观色,悉心捕捉课堂信息,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发现学生已经掌握就不必多讲,多余的教学环节可以及时删掉;如果发现安排内容太多就可以作适当精简,因为这些内容完全可以通过其他课文或其他途径加以学习和巩固。雨霖铃教

5、学中,在鉴赏分析意境时,对其中“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等意象的分析,通过学生发言,我发现学生的理解还是不错的,就没有按教学设计再补充许多资料。其实许多情况下我们往往低估了学生。自己少说一点,大胆让学生互动、交流,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让课堂闪耀出美丽的光环,成就精彩、充满活力,这就是“生成”的力量。二、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实施教学。判断一堂课是否成功绝对不是看教师讲得怎样,而是看学生学得怎样;不是看课堂多么热闹,而是看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我们经常强调要围绕目标,抓住教学重点。一节课45分钟时间毕竟有限,如果面面俱到,肯定是蜻蜓点水。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突出重点?如何在课堂上

6、挥洒自如?这要求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真正读懂教材。读懂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正如于映潮老师所说的“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他主张要“强化课型创新,优化教材处理,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美化教学手段,诗化教学语言”。 2在阅读教学方面,他提出板块式教学思路。一节课可以由几个相关板块构成,设计怎样的教学板块,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而定。笔者认为于老师的方法非常实用可行,于是雨霖铃主要设计了三个板块,包括赏析意境、赏析语言和赏析风格,三者环环相扣,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一篇课文可以设计很多问题,但一定要抓住主问题进行设计,这样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突出学习重点。教学目标一旦确定,教

7、学的一切活动就要围绕目标达成来开展,要有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方法来落实。课后首先应该反思确定的目标到是否达到?教学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比如“情感、态度价值观”,它不应该是标签式的政治说教,而应是结合文本进行的自然渗透,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雨霖铃这一课,我把情感目标确定为“理解作者情感,体味离别之情,陶冶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为达此目标,我一是注意诵读,通过学生初读、教师范背、配音听读和歌曲感受等形式,切近文本,反复品读,体味涵泳,感受意境;二是在课堂结尾把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和毛泽东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诗句送给

8、学生,教育学生人生在世,逆境、困难在所难免,但一定要充满自信,相信未来,不断磨练意志,奋勇向前!这是落实情感目标的具体过程。三、践行以生为本,成就高效课堂。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关键要素。课堂教学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参与学习活动;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其探究热情。美国学者梅里尔·哈明认为课堂应该是“鼓舞人心”的,而“鼓舞人心”的课堂应该具有五种品质:清晰的尊严感-不管有没有天赋,学生们都昂首挺胸,大胆地发表意见,显得自信、无忧无虑;流淌着轻松的活力-学生们显得生机勃勃、有活力、健康;自主性-学生们做出恰当的选择,主导并约束自己,持之以恒地自愿学习,没有被逼迫学

9、习的现象;集体感-共享合作、相互依赖、亲密无间;觉察-学生是机灵又富于创见的,他们知道自身和周围正发生的一切,能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能适应周围人群的思想与情感。3梅里尔·哈明的建议启示我们,课堂教学必须践行以生为本,要置学生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投入,才能成就高效课堂。曾看过于映潮老师的行路难课堂实录,很欣赏他安排的微型知识讲座。于老师认为,“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是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4知识讲座则可以起到知识总结提升的作用。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关键处、疑难处、生僻处进行简要讲析是完全必要的。因此,在雨霖铃设计时,我安排了意象与意境、

10、虚实结合等几个课中微型讲座;为了体现诗歌鉴赏课的诗意,还设计了要求学生补充相关诗句,比如有关写杨柳、写秋和写愁的诗句,还有古代有关诗论。这些拓展了语文知识的广度,增加了教学内容的深度,无疑有其必要性。但是,由于设计中让学生学习的内容显多,或是教师补充的资料太多,留给学生的活动时间则显得较少。特别是安排学生探究的问题,时间不够充分,合作度也不够。可见,课堂不能增加太多内容而忽略文本,以致学习过程蜻蜓点水,学生理解感悟不深。比如本课在赏析意境、赏析语言和赏析风格三者之中,可以把重点放在赏析意境,后两个理解即可;或是少补充一些资料,点到为止,促进学生理解。要把握好课堂节奏,教师尽量少说,留给学生充分

11、的活动时间。比如鉴赏名句,可以让学生先谈自己的感受,最后教师小结,免得分析太过细致而耽误时间。也许学生的感悟与理解本身就比较到位,为什么还要反复强调呢?教学离不开教研,教研促进教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有赖于校本教研,而“校本研究只有转化为教师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和实施”。 5教中研、研中教应该是教师的工作常态。然而,在现实环境中,许多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自我专业成长的主动性。因此,积极引导教师主动寻求专业成长,倡导教师的教研自觉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自觉性更多体现在教师的自主学习与实践反思。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高度。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只有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设法弥补

12、而臻于完善。因此,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并取得教学成功,是教师人生成就的主要表现,是教师事业心和责任心的体现,是教师自我超越的漫长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应该是反思性实践者,有经验还必须反思,有反思才会不断成长。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全面而深入地冷静思考和总结,持之以恒,我不敢说一定就成为名师,但至少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参考文献:1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2 梅里尔·哈明. 教学的革命M.北京:宇航出版社,2002-3.3 4余映潮. 听余映潮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5 余文森. 有效教学十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0.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