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哥哥_教学设计1_第1页
别了,哥哥_教学设计1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别了,哥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生命抉择中,作者抛弃金钱权位,追求真理,不惜献出生命的高尚人格。2把握诗歌直抒胸臆的抒情特点。说明:殷夫是红色鼓动诗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别了,哥哥写于1929年"四一二"事变两周年之际,是一首纪实性诗作。作为一篇与自己阶级彻底决裂的宣言书,它是决绝的反叛之歌,更是对于真理的激情的礼赞。但这首诗没有当时的许多革命诗歌标语化、口号化的通病,而是一首能够从情感上打动人的诗篇,能把"手足之情"与"阶级仇恨"两种对立情感交织在一起表现。为了能让学生把握住这种复杂的情感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在

2、反复朗读中体会词句中所表现出的复杂但真挚饱满的情感内涵。同时,作为纪实性红色鼓动诗,时代背景对学生理解诗人与自己的阶级决裂,投身革命事业的献身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预习和课内补充的形式为主题理解做好铺垫。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在反复朗读指导的基础上,圈画字词,品读体会诗中真挚复杂的感情状态。理解诗人在生命抉择中,无畏高尚的人格精神。2难点:把握作品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说明:这是一篇能以真情动人的诗歌作品,体会诗中字里行间感情,对高中学生而言,应该避免被动式地接受,要调动他们丰沛敏感的情感,在反复朗读,圈画字词体会中实现情感共鸣的产生。朗读形式安排上,要适合学生实际的朗读水平,丰富多样。

3、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心理共鸣1二十岁是令人向往的岁月,如果二十岁生活你现在可以选择,你希望自己拥有怎样的一种的人生?2当年,二十岁的殷夫也满怀着对生活的希望和憧憬,但是个人的前途总是和时代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殷夫所面对的中国不是今日这和平、发展、强大中的中国。他的中国是黑暗的!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的希望、憧憬。拉近学生和作者的心理距离,激发他们关注年轻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为后面情感把握作铺垫。背景介绍铺垫感情1请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2根据学生介绍的具体情况,教师适当补充,总体概述。学生交流预习作业。可以包括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军阀混战,新文化运动,"

4、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合作,国民党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搜集资料,整理概括的过程,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减少课堂教学中对历史背景的单向灌输。同时,又为朗读作了情感铺垫。朗读课文初步感知1殷夫的中国是动荡、迷惘、伤痕累累的中国,是新旧政权,新旧文化,新旧思想剧烈冲突转变中的中国,选择哪条道路,成了当时每个中国人不得不面对的抉择,二十岁的殷夫也是。而他正是用他刚健雄浑的诗歌呐喊出自己的决定,自己的前途。请有感情地散读课文。2齐读正音。3朗读上该如何把握标题"别了,哥哥"感情色彩?4自读诗歌,体会哪些段落突出了这份手足之情?哪些段落突出了

5、决裂之情?圈画出情感表现强烈的词语,朗读体会。1学生散读。齐读正音。2组织学生小组朗读交流。体会到坚定的阶级决裂外,还包含一种真挚的手足之情。3学生阅读课文,对关键的句段进行圈划、品读。用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并以朗读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并在情感深化的基础上引出主旨理解环节。同时强化学生良好的阅读圈画习惯,落实文本理解。深入课文理解主旨1散读理解,哥哥为殷夫指引的是一条怎样的路,而他自己渴望奔驰的又是怎样的一条前途?2在这场决裂取舍中,他告别了什么,又渴求着什么,将面对的又是什么?3殷夫所"饥渴着"的"永久的真理"具体来说是指什么?4这一舍一取中

6、体现出殷夫怎样的思想境界?1学生圈画关键词句,概括出两条路的特征,并抓住比喻修辞手法,深入理解诗歌表现内容。2在作者生平及家庭背景的补充基础上,学生深入理解"真理"一词。3学生整体把握诗歌主旨,交流对殷夫思想境界的具体理解。强化在诗歌理解中,对关键字词意义深入挖掘的能力训练。并适当巩固常见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交流感想,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把握主旨和思想境界。引申拓展写作积累1有的人活着,为名为利,却活得卑微丑陋,低眉折腰,归着而生;有的人死了,却为民为国,却死得其所,光耀千年,站着而死。齐声朗读臧克家有的人。2请联系你所了解的历史文化人物,具体谈谈你对人生抉择的理解。3鲁迅先

7、生和殷夫短暂却深刻的友谊,也是因一首关于抉择的诗歌而起: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请一起背诵。1学生齐生朗读诗歌。自由与爱情则可以选择背诵形式。2组织学生联系具体人物谈自己的感想。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文化积累进行串联和沟通,加深他们对作品和相关历史文化人物的理解。并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的人格价值趋向。写作手法散读体会1本诗以情动人,字里行间灌注诗人的真情实感。谈谈本诗在抒情手法上有什么特点?2散读体会1学生可以小组讨论,派代表组织语言表达。2学生最后散读课文,整体体会。引导学生把握写作中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补充写作教学。课后作业学习反馈1熟读诗歌。2人生的道路永远充满了分叉和抉择,而每一次抉择正是对人

8、性最大的一次考验。随笔练习,以生命的抉择为题做一文。3课外推荐阅读: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为了忘却的纪念,殷夫血字。朗读为必做项目,随笔在文体上不设限制,鼓励学生尝试诗歌创作。课外推荐作品,学生可自由选读。作业设计分巩固和拓展两部分,并力图激发学生开阔的写作思维和个性的创造力。思路点拨本诗非常鲜明地表现了诗人在名利权位和革命真理上的抉择,体现了他高贵的人格精神,具有激荡人心的感染力。所以,教学上也可以直接从人生道路的抉择这一话题切入文本,先把握作者决裂自己的阶级,追求真理的价值取舍,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一抉择背后的深层原因,进一步把握主旨。此外,本诗以情动人,也可以让学生课外先阅读白莽作孩儿塔序、为了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