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英文观止(第2版)英语长难句翻译妙法第一章本书介绍本书用于建立英语到汉语的最简化转化方案,创造以不变应万变的翻译模 式,完美化解长难句障碍。对于长难句的阅读和翻译,大多数老师和辅导书籍都是从语法的角度对长句 进行分析,但我一直认为语法是靠不住的。首先,语法几乎不是正常的语句,想真正理解领悟,是一段痛苦的过程;其次,语法是掌握语言以后对语言结构的反 思,而不能直接用于翻译。比如说,你不能说因为某个语法点,所以决定某个句 子如何翻译。就像我们会说流利的中文,却不一定会分析中文句子成分一样, 语 法不是开启长难句的钥匙!本书采用“机械化翻译公式”的方法突破长难句难题。哪怕你完全不懂语法, 没关系,你
2、这辈子都再也很难遇到不认识的英文句子了 (当然,单词还是要认识 的)。第二章 是呓语还是创意?为什么我们的目标存在实现的可能?第一节机械化翻译公式的理论可能性我们使用的语言存在着固定的逻辑,因此这个逻辑就有可能被形式化地表现 出来。逻辑推理过程如下:一、根据基本的数学知识,我们可以 把两种语言看做是两个集合。或者说, 实际上每一种语言都可以看做是一个独立的数学集合,它们之间没有交集(外来 词的内化是要变成本语的,比如汉语中引用英语的“沙发”)。这些语言集合的构 成元素就是单词。二、 撇开两种语言的单词在发音和拼写上的差异, 我们完全可以把两种语言 想象成单词是相对称的。比如,汉语有“书”,英语
3、就有“ book”,这个世界不存 在不可译的词。即:不同语言是由相对称的词构成的集合。三、既然词对称,那么不同语言的差异在哪里?绝对不是读音,汉语有各类口音,比 如粤语发音,但是不能构成两种语言;也不是写法,简体字和繁体字也不是两种语言。第二节中文和英文差异的本质一一句子单词排序不同不同语言的本质差异是句子构成不一样, 更直白地说,是相同的词在不同语 言的句子中排列顺序不一样。汉语:这是一本书。英语:This is a book.汉语:这是一本我喜欢的书。英语:this is a book which I like.稍微想想,平时影响你英文表达的核心障碍, 不就是词序吗? 口语不好,不 是发音
4、不好,发音只要不太奇怪就不影响交流。口语不好的本质就是不能快速组 织语言,不就是排序么?第三节 快速翻译模式的本质两种语言词序的固定转换单词在同一种语言中的排序是有规则的(个人理解: 此处的“单词”主要是指单词的作用,如 是主语、谓语、宾语)。日语的很多字都来源于汉字, 但是在构成句子的时候, 它们 采取了不同的排 序方式 ,比如中文的“我是一个学生” ,在日语中的排序就应该是“我一个学生 是”。日语的典型特征就是谓语后置。于是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导: 不同逻辑算法之间, 是能够建立数学关系式互相 转换的。我们可以得出,假如设英文为 x,设中文为y,那么是否可以把这两种语言 的翻译过程表达为那个简
5、练而深刻的: f(x)=y 呢?答案是可以的。这就是机械化翻译公式的思想来源。本书后面的全部内容, 就是努力展现这个 f 的推导过程,以及用大量的例子验证和操作这个富有逻辑性 的方法。【本章总结】 英语和汉语单词是对称的, 只是在句子中排序顺序不同, 而这种排 列顺序是有规律的,根据这一点,就能建立转换两种排列规律的桥梁。第三章 比较中英文逻辑的不同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英语和汉语之间词语排序逻辑的转换关系式, 那自然要从 比较这两种语言的逻辑异同开始! 第一节 中英文的逻辑根本相异之处主次逻辑例 3:我昨晚一个人在桥上遇见了一位穿红色衣服的老奶奶。如果把这个句子翻译成英语, 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
6、 按照标准语序, 我们脑 海中首先形成的单词是I,然后是Met,然后是An old lady这个思维完成以后 才会去思考余下的细节问题。即使在复杂的句子转型过程中,我们实际上也在遵循这个思维的过程。例 4:一个刚刚参加完宴会的小伙子昨晚一个人在桥上遇见了一位穿红色衣 服的老奶奶。也就是说,从思维过程本身来看, 英文思维的形成, 是以主体内容, 即主干, 作为句子形成思维的开端。 英文思维的形成, 首先解决的是类似 “谁做什么事情” 这样的核心问题。即英文的基本逻辑可以表达为:主干先行,修饰后置。而我们的汉语呢?关于书面汉语的基本逻辑, 你只要认真看一遍新闻联播 或者人民日报的内容就知道了,正好
7、是和英文相反的!汉语:修饰先行,主干后置。 比如,我们常常听讲电视说:在某某的指导下,在某某的关心下,在某某的努力下,我们为什么如此?我认为这和我们的历史有关。 从某种角度而言, 我们的历史打 上了深深的“农耕文明”的印记。农业社会,经验靠长辈传递,不需要太多社会 性协作,所以农民说话自然是闲聊为主。而西方社会有强烈的商业文明的影子, “航海时代”的商业文明,以效率为优先。我出生入死跑很远来和你做生意,见 你必然直入主题。 一切社会现象必有深刻经济结构根源。 商业文明的效率优先和 农耕文明的过程优先。 这实际上也是著名哲学家培根说的 东西方思维方法的差 异:归纳和演绎。例5:我喜欢爱思考的人。
8、I like man who like thi nki ng.(自译)I like people who enjoy thinking.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在这条道路上我会一直跟着你。In spect we have met difficulty, I have followed you in the road.自译)I will follow you along the way, whatever difficulties we may confront.(状语从句若提前则是有意强调,非正常语序了)小结:英文和中文在思维逻辑上的根本差异在于英文先形成主干,再形成形容主干的细节修饰;而中文是通过
9、先提出修饰的部分, 渲染环境之后,再进 入主干内容的。第二节中英文的逻辑永恒相同之处主干一致英汉逻辑排序永恒相同之处在于:英语和汉语在表达主干的词语排序上是一致的,即主谓宾排序一致。试看刚才那个例子: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在这条道路上 我会一直跟着你。I will follow youal ong the way, whatever difficulties we may confront.细细品味你读过的英文,我们发现,主一谓一宾的顺序一致,正好是这两种 语言在逻辑排序上的一致之处!关于这一点,曾经有同学提出了 两个比较有深度的问题,在此有必要探讨:第一个问题,有同学说,主谓宾顺序一致,这个不一
10、定的啊!英文还有一般 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强调句、感叹句等涉及谓语位置变化的情况啊!这个问题其实不存在,因为首先这些特殊句式,大多都是以将助动词而不是 谓语本身变化位置形成的。例 6: May I come in?Never should we forgive him!在这些句子中都看不到主干位置的变化。其次,即使在某些特殊疑问句中确 实存在作为宾语的疑问词和谓语提前,比如:例 7; What is your name?但是我们只要明白,汉语是不存在所谓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等概念的。 汉语不是靠结构变化来表达特别情感的,靠的是大量的语气词、虚词(啊、哦、 咦、嗯、噢)比如【例6】的:我们不会
11、原谅他啊!第二个问题,有同学问到,主谓宾的排序难道不是所有语言共有的规则吗? 有什么值得拿出来讨论呢?此言差矣!主谓宾的排序种类很多的。日本人向来学英语难度大,不是因为 日本人没有语言天赋,而是因为受到蒙日语系的特点影响, 他们的基本主干顺序 和汉语、英语不一样,如:汉语:你是做什么的?日语:你的什么的干活?英语和汉语在主干排序上的一致性,是多么重要的巧合啊!它告诉我们:中国人学英语,是有相当好的先天优势的!小结:任何一句英文及它的中文翻译句子,它们主谓宾的顺序是一致的,区别在于“修饰”部分的位置不一样。第三节 中英文逻辑异同比较的价值一一先定主干,再变定状这个由比较得出的重大结论,价值深远!
12、它为我们下一步逻辑的展开,指明了方 向,即由“任何一句英文,和它的中文翻译句子,它们主谓宾的顺序是一致的,区别在 于修饰的位置不一样”得出:从英语向中文的翻译过程,总体逻辑分两步。 第一步:确定该英语句子的主谓宾。(只用定位,不用排序,因为是一样的。) 第二步:将该句子的“修饰”部分调整为汉语顺序即可。“修饰”即对主干的修饰和补充说明,在常规语法体系中修辞很多,比如定语、状语、补语、表语等, 在本书创立的机械化翻译公式体系中,“修饰”只有两种:定语和状语。其他的 都会融入下面会讲到的公式运行规则中。第四章 定主干:英文主干的定位本章的目的并不是从语法角度探讨什么是主谓宾以及各自的性质, 而是从
13、排序识 别的角度探讨如何能够迅速定位主干, 即快速而准确地确定主谓宾的位置, 尽量 避免例外。第一节英文主语的固定位置一一句首独立名词结构。通过统计研究英文句子主干的排序方式可以得出如下一个规则: 主语通常为句首第一个独立名词结构。上述定义涉及两个概念:首先,主语是在开头的;其次,何为独立名词结构呢?一、先看哪些不是独立名词结构:1. 介词短语中的名词,比如in the morning,该短语中的名词 morning明显是不 能够作为任何句子的主语的。2. 分词结构中的名词,比如looking at the picture,该短语中的名词 picture明显 也是不能够作为主语的。3. 从句中
14、的名词,比如the girl who is holding a toy is Nancy该句中的toy明显不 能作为独立主语。二、除了上述的非独立名词以外,在句首出现的第一个独立名词一般就是该句 的主语。那么,主语有哪些类型的名词结构呢?1. 名词本身,比如 bird, fish, bread等2. 代词,代指名词,比如she, it等3. 分词结构本身。比如以上例子中的looking at the picture,尽管picture不能做主 语,但是该分词短语本身是可以做主语的。4. 从句。从句当然可以做主语,比如,例 8: That a man can never be too old t
15、o learnis certainly right.一个人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这句话的主语就是斜体部分的那个小句子。5. 形式主语it。在英文中,尽管有主语从句,但是我们实际上很少看到主语从 句。为什么呢?因为它违背了英文的韵律之美。我们前面说,英文的基本运 行规范是主干先行,“废话”后置。而主语从句给人的感觉是头大身体小,不 符合英文的韵律,那怎么办?英文发明了中文没有的概念,就是形式主语“it”.什么是形式主语,说白了在头的上面加了一个假脑袋。 比如,【例8】在更多情况下被写道:【例 9】It is certainly right that a people can never be to
16、o old to learn. 有同学问过为什么不翻译这个“it”,道理很简单,中文里没有这样的词呀!中文 还是比较喜欢头大身体小的模式的!第二节英文谓语的固定位置一一排除法在面对一个比较难的英文句子的时候,如何快速定位谓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情,那么,谓语在哪里?谓语是动词,但一句话中的动词不一定都是谓语。如何 区分? 我们采取排除的方式。排除以下几种肯定不是谓语的动词:1. 从句中的动词。由于没有谓语从句,从句中的动词都不是谓语。I know a man who speaksFre nch.2. 主语前的动词不是谓语。在陈述模式下,根据主干排序的原则,主语一定是 在谓语的前面。Hearing
17、 the news, I decided to take a look.3. 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前无助动词(have或be)的也不是谓语。I am talking loudly.4. 不定式to do模式,只有在和谓语构成动作过程的词组的时候才是谓语。(同样道理适用于动词原型形式)She decided to leave home.I am about to tell him.The man you want to see is Tom.其中前两句的不定式都是谓语的动作过程的词组,都是谓语的一部分(这样 解释就极大简化了语法的复杂分析)。第三句就不是了,是从句中的了。谓语 是is。以上4种是最
18、常见的排除方式,排除后剩下的动词就是谓语了。当然,一个 句子可以有好几个谓语。第三节英文宾语的固定位置一一谓语后的独立名词结构在任何语言中,宾语和主语属性相同,都是名词性结构,宾语唯一和主语的 区别就是位置。但是,宾语有特殊性,因为存在没有宾语的句子。【例 14】He has left.【例 15】She is smart.在这个句子中,smart是一个形容词,显然不符合宾语应该是名词属性的定 义,所以smart不是宾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这个结论也是后面整个公式运行的基础。 完整的句子构成要素:句子=主语(n)+谓语(v)下面对主干的定位做一个练习:【例 16】 Although
19、 not so world-widely accepted, people who are emoti on ally weak in daily bus in ess are ofte n losers who are not able to fulfill any fruitful achievements in their lifetime that they endure.主干定位:(下句斜体部分)Although not so world-widely accepted, people(people 是主语,名首的独立名 词性结构)who are (这个are在从句中,不是谓语)em
20、otionally weak in dailybus in ess are ofte nlosers (losers在谓语后的独立名词结构,是宾语)who are (这 个 are 在从句中,不是谓语)not able to fulfill any fruitful achievements in theirlifetime that they endure. (endure 在从句中,不是谓语)所以,这句话的主干提炼出来就是:people are losers,人是失败者。它的顺 序和中文一致。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明白了英文的特有特征。 主干的特征是很明显的, 对主 干的精确定位, 一方面明白
21、了一个句子的基本含义, 另一方面也为下一步思路的 展开奠定了基础。(更多的例子请参看本书第十章,以便熟能生巧。 )第五章 定状定位英文逻辑排序的统一公式第一节 英文逻辑排序统一公式的推导根据本书第四章对英文主干的探讨, 我们已经能够定位一个句子的主干。 下 面我们假设一个句子的主干如下, 并且在主谓宾的前后各自留出一个空, 填入定 语和状语, 即本书第三章末尾我们所探讨的结论英语是由主干 (主谓宾) 和 “废话”(定语和状语)构成的。我们的要求是,每个空只能填写一种,而且要 具有普遍性,即满足普遍的句子规则;(1)主(2) (3)谓(4) (5)宾(6)先探讨 (1),在主语前面的是定语还是状
22、语呢?别忘了我们是要推导出一个 适用性相当广泛的公式!你可以会脱口而出“定语” 。确实主语前是定语,这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常 识。比如说: A pretty girl is coming.这个句子中主语是girl,前面就是定语a pretty,它对主语起到限定范围的作 用。但是我要告诉你这不对, 主语前面不是定语。 我们公式的运行从来不把主语 前面的形容词结构看做定语。那该怎样理解“ pretty”呢?捷径英语的创新就在这里了! 这里我们要引入一个语文的概念, 它将顺利解决这个问题, 那就是“偏正短 语”。“偏正短语”的本质就是一个名词性的词组。也就是说,我们并没有把“漂 亮的”看做一个独立的定
23、语,而是把“一个漂亮的女孩”看做一个整体的名词词 组。它是一个大的名词词组。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在英文中, 放到主语前面的 “定语” 只能是形容词 的形式, 而稍微复杂一点的定语结构都是放到主语后面的。 既然如此, 我们完全 可以借用“整体性主语”的概念忽略掉放在主语前面的定语。【例 17】A girl who looks pretty.“一个看起来挺漂亮的女孩子” ,这里的 ”who looks pretty ”就不能放到主 语”girl”的前面了。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主语前面没有定语。那么主语前能有什么呢? 简约情况下自然是可以什么也没有, 毕竟英文的规则是主干先行, 为了强调 而放到主
24、语前面的,当然是状语。【例 18】In the morning, I always drink milk.这句话的”in the morning ”就是在主语的前面的时间状语。这样一来,我们就得出了 是状语,(2)是定语。那么(3)呢?放在谓语前面 的是什么呢?当然不是定语,因为定语和谓语无关。也不是状语,除了单个的副 词外,稍微复杂的形容谓语的状语都是放在谓语后面的 ,比如,【例 19】I strongly believed in you.I felt in my heart his kindness that was shown in his letter.所以,我们的结论是,除了简单的副
25、词之外(这一点可以忽略不计,类似前面提到的主语前的形容词定语),(3)这个位置什么也没有,因为要避免和 发生混淆。对谓语的复杂状语结构是放到(4)的位置,为了表示强调,我们有创意地把它称为“小状语”。“小”不是指短小,而是说它一般只是形容状语的。(3) 既然没有,为什么要列出来呢?这是为了特别强调英文和中文的区别。有没有发现中文对状语的位置是放在谓语前?为什么(3)没有呢?语言排序的规则是为了减少歧义,在英文中如果把形容 谓语的复杂状语放到谓语前面,就会和前面主语后的定语发生混淆。为什么中文 把小状语放到谓语前面呢?因为中文的定语在主语前面,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 这就是语言排序的潜规则。现在能
26、够体会到语言其实是文科也是理科了吧?我们 初学英语时常犯一个错误:”very much like.我很喜欢”,这就是中文排序造成的 错误。语言是一个进化的过程,语言进化的方向就是越来越减少歧义。比如中文, 文言文固然简约,但歧义很多,白话文不就好很多了吗?减少歧义,从排序开始。我们常说要说地道的英语,什么叫地道?绝对不是发音,而是排序。既然这 是中英文的重要差别,所以学会了就能写出很地道的句子。比如一句著名的诗句节选:I will hew out of the mountain of despair a stone of hope. “我将在绝望之山 挖出希望之石。”这句话的亮点就是把”out
27、 of the mountain of despair”放到谓 语” hew ”和宾语”sto ne”之间。有的同学就现学现用,在考试中描述一幅图的时候 写出了如下神奇的句子:I found from the simple picture give n above serious in formati on for us today.“我从上面给出的这幅简单图画中发现了今日对我们而言很重要的信息。”你能明白这句话的妙处吗?继续探讨这个模型:(1状)主(2定)(3无)谓(4小状)(5)宾(6)同样的道理,既然(4)已经有了,为了避免和(4)混淆,从逻辑上可以推导(5) 也是什么都没有,被忽略不计
28、。在现实中也是如此,对宾语的定语,除了形容词 形式(看做偏正短语)以外,都是放到宾语的后面的。比如:【例 20】I like the smart boy.【例 21】I like the boy who is smarter than otherSwho is smarter than others 作为从句的定语,只能放到宾语后面。)于是我们也确定了(6)是定语。如下公式的基础模型就建立起来了;(状)主(定)谓(小状)宾(定语)以上公式是最理想化的英文句子构成的模型,大多数句子都是以这个模型构成的,比如:【例 21】In my opinion, studentswho can focus i
29、n classwill get in examsgood scores n retur n to their hard work.不过,公式还没有定型,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个问题:首先,根据本书第四章的探讨,我们知道,一句话是可以没有 宾语的。那么如果没有宾语, 公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没有宾语, 则自然就没 有定语。公式显示出以下的特征:(状)主(定)谓(小状)比如:【例 23】she is pretty in my eyes.在这个句子中,主谓是 she is ,pretty 是形容词,就是之前说的表语 (忽略), 既然不是名词结构,就不是宾语,所以后面的in my eyes就是小
30、状语了。所以,表语结构的句子,也是被看做没有宾语的情况来处理的。【例 24】 I left without bye-bye.第二个问题:插入语。 在一句英文的任何位置, 都有可能出现由 “,”“” 或“;”断开的插入语。什么是插入语?通俗理解,就是本来和这个句子没有关 系,是硬塞进去的,但是依然不影响句子的结构,所以它放在哪里都行,插入语 也是状语,我们把它称作“状 2”,它单独来分析的,位置自由。比如:【例 25】 The most beautiful garden in the town, as she says, is yours. 第三个问题:宾语后面可以是状语,比如:【例 26】 I
31、 will take it if you like.这个句子的宾语“it ”后面的“ if you like ”就是条件状语。再比如之前举的 例子,句首状语 in the morning 不也是可以放到最后的吗?这其实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在本章特别强调“公式”的概念,什么叫公式? 公式一定要简约和唯一, 所以我们这么强调公式每一个位置的唯一性。 但是至此 我们看出来, 原来宾语的后面不是唯一的, 既可以是定语也可以是状语。 这就是 英文的不完美之处。 当然,如同看历史书的时候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不是站在历 史的终点,而是站在历史的进程中一样,语言的进化也远远没有结束。那么,我 们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32、解决方式:目前为止一律先看做是定语,状语怎么处理,后面再说。之所以 如此,因为定语比例更大,更因为定语和状语其实差别很小。综上所述,我们的英文运行逻辑基本公式就定型了。(状语) 主(定语) 谓(小状) 宾(定语)(状 2(任意位置插入语) )请务必牢牢记住并理解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运行方式,它揭示了英文 句子运行的最基本、最广泛的规则,也是捷径英语思维建立的核心!第二节 英文逻辑统一公式的价值在这一章一直很强调唯一性, 公式的每个位置都要满足唯一性, 目的就是唯 一性!这样一来,结合本书第四章主干的定位,加上此公式,我们就能够迅速确 定定语和状语各自的位置。 这是公式的第一价值所在。【例 2
33、7】 over the years, tools and technology as a source of fundamental innovation have largely been ignored by historians and philosophers of science.只要首先找对了主干, 就能够通过这个公式确定主干之外的定语和状语的位 置了。英文句子看似千变万化, 其实万变不离其宗, 一副充满逻辑和理性的图画 已经展开在你面前,让我们继续向前吧。第六章定状的定位与分层第一节理论(状语)主(定语)谓(小状)宾(定语)(状2 (任意位置插入语)根据之前的探讨,我们明白在这个
34、排列组合里面,每一个部分的位置是固定 的,而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的主干(主谓宾)是排序一致的,我们唯一需要做的 事情就是把这个公式中定语和状语的位置由英文的排序转变成中文的排序,而接下来要探讨的就是这种排序转化的规则,因为它们是固定的。定语和状语排序不同,但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我们对定语和状语的计算 转化,并不是以词为单位的。对每个定语和状语的结构按照下面的标准划分层次:构成英文修辞(定语和状语)的基本结构有:1. 介词短语,比女口 The man in the house is crying.2. 从句,比女口 I know a man who can do this.3. 分词结构(现在分
35、词组、过去分词组和动词不定式),比如:Thepreside nt elected yesterday gives a speech.如果把每一个介词短语、分词结构或者从句看做是一个层次,那么以上例子的共同特点是,每个定语或者状语只有一个层次。那么复杂的句子怎样构成呢? 很简单,就是多个层次的排列,比如:例 28 】 The preside nt elected yesterday by the represe ntatives of the parliament is giving a speech.用公式表现,这个句子就呈现出这样的状态:主语+定语1+定语2+定语3+谓语+宾语剩下的冋题就是
36、将英语定状的123转换成中文的123或者321 了。两种语言 排序固定,转化方式也是固定的。第二节练习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总结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思维发展程序:【例 29】 Although not so world-widely accepted, people who are emoti on ally weak in daily bus in ess are ofte n losers who are able to fulfill any fruitful achieveme nts in the lifetime that they en dure.分析过程:第一步:主干,主语是peopl
37、e,谓语是第二个are,宾语是loser。主干就是下面 下画线的部分:Although not so world-widely accepted, people who are emoti on ally weak in daily bus in ess are ofte n losers who are able to fulfill any fruitful achieveme nts in the lifetime that they en dure.第二步:根据公式,迅速定位定语和状语的位置:(Although not so world-widely accepted 状 语) peo
38、ple (who are emoti on ally weak 定语 1,从句 in daily bus in ess 定语 2,介词短语)are (ofte n 小状语)losers(who are able to fulfill any fruitful achievements in the lifetime that they endure. 定 语)第三步:根据本章的分层思想,对每个定语和状语划分层次:(Although not so world-widely accepted,状语 1,分词短语) people (who are emoti on ally weak 定语 1, 从
39、句 in daily bus in ess 定语 2, 介词短语) are (ofte n 小状语) losers (who are able to fulfill any fruitful achievements 定语 1, 从句 in the lifetime 定语 2,介词短语 that they endure.定语 3,从句)这个句子被逻辑思想简化以后,就显现出以下的局面:(状1) +主语(定语1) + (定语2) +谓语+ (小状1) +宾语+ (定1) + (定2) + (定 3)o接下来你应该知道我们下一步该做什么了, 就是探讨把这个句子从这个英文的模 型转化成中文模型的方式,
40、或者叫“算法”了!第七章 英文翻译中的最后一步:定状的汉化第一节定状汉化的宏观思路在探讨这个模式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思路问题。不论是定语还是状语, 如果只有一个层次就直接翻译好了,因为单个层次内部中英文单词排列是大体一 样的,但如果某一个定语或者状语有好几个层次,比如【例29】的模型中宾语的三个层次构成的定语(画线部分):(状1) +主语(定语1) + (定语2) +谓语+ (小状1) +宾语+ (定1) + (定 2) + (定 3)。对定语和状语的向汉语转化思路,首先并不是探讨某一串定状内部的顺序到 底是123还321,而是先把每个部位的定语和状语看做整体,先摆放到它在中文 的位置上,
41、然后再对这一串123作内部顺序的调整,这样才符合思维的流程。通俗来说,就是先宏观摆放定状位置,然后再对定状内部层次调整顺序。 这个思路是定语和状语汉化的基本思路。第二节状语的汉化根据对英文状语和中文状语的对比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一些英文向中文转 化时固定的规则:规则一:状语在中文中的位置,即宏观排序问题。在英文中,根据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来,英文的状语位于句子的首尾,以及 谓语的后面(小状语)。在中文中,状语也对应两个位置:A. 句子首尾B. 谓语前面【例30】(注意画线部分的状语)A. In the morning, I called him.在早上,我给他电话了。B. His work is
42、 con sidered in history as a breakthrough in scie nee.他的工作在历史上被看做是科学的突破。我们解决了状语排序的第一个问题,即状态在中文的位置。位置摆放完成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多个层次状语的内部顺序调整了。规则二状态排序的基本规则倒序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基本规则。状语排序的其他规则都是以倒序为前提的。 英 文和中文在逻辑上是颠倒的,这一点在状语排序上也明显发挥作用。 我们最熟悉 的时间状语、地点状语都是如此。我现在坐在中国北京海淀区学院路的一家咖啡馆里。I am sitting in a coffee house on Xueyuan road
43、 in Haidian district in Beijing, Chi na.例 31 】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which was made after the discussion yesterday,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n to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画线的部分是主语前的句首状语,我们先对其划分层次:Based (1 过去分词) on the conclusion (2 介词短语) which was made (3 从句)after the discussion yesterday (4 介词
44、短语),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n to curre nt finan cial crisis.状语部分的中文排序:在昨天讨论以后作出的结论的基础上(或:根据昨天讨论以后作出的结论)。中文和英文状语的排序,体现了明显的倒序特征。再看一个例子:【例 32】Under a system deployed on the white house website for the first time at last time,这个状语的层次如下:Under a system( 1 介词短语) deployed(2 分词结构) on the white house webs
45、ite( 3 介词短语)for the first time ( 4 介词短语) at last time ( 5 介词短 语),根据倒序的基本规则,这个状语的中文模式为:在上次第一次在白宫的网站 上被采用的一个系统。【自己尝试】上次 第一次 在白宫的网站上 采用了 一个系统通过回忆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的排序,以及上述的两个例子,我们理解了倒序是英文状语向中文转化的基本规则。这个规则不会因为状语的内容变化和词的 变化而改变。规则三倒序的主要例外:并列不变序先明确几个概念: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是建立在倒序前提下的例外。也就是说,正常排序依然 是倒序,但如果出现并列,则并列的部分之间排序就不用倒序了,
46、 原来的顺序即 可。其次,要明白的是什么叫做并列。我们通常理解的并列是指“and”这里则是广义的概念,包括 并列、选择、转折和递进 这四种关系。为了方便讲解,我们 一般用“ and”指代。那么,什么是并列不变序呢?就是在倒序的前提下,如果某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那么这两个被并列的层次就不用倒序了。比如,【例 33】 After it was freed from politics and from religion, science became an in depe ndent area for scie ntists and scholars.分析:After it was free
47、d( 1 从句)from politics ( 2 介词短语)and from religion (3介词短语)在普通模式下,根据倒序的原则,中文排序应该是321,但是可以看出来2和3是并列的,即“ from politics ”和“ from religion ”是并列的。所以,根据倒序基础之上并列不变序的规则,就应该是231,即中文模型就是:“在从政治和从宗教中被解放出来以后”。我们用简单的模型来解释,就是当有一组英文状语 123,根据倒序的基本规 则中文的状语应该是321,但是,当2和3并列,即2 and 3,则2和3不用倒序, 即 231。以上所介绍的就是状语倒序的主要例外一一并列不变
48、序的含义。 看起来很简 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要复杂一些,因为刚才的模型是两个层次( 2和3)在一 起并列,其实在实际操作中把2和3看做一个整体就好了。我们真正要学会的是 成串并列。成串并列,即当有状语模型的12345,且是(23)和(45)并列,即(23) and (45),就是23作为整体和45并列,倒序的过程应如下:把23设为X,把45设为丫,即1 X and 丫根据倒序+并列不变序的规则,排序为:X丫 1然后代入X=32 (23之间没有排序)丫=54,排序为:32541(也就是并列部分 的内部各自依然是倒序的,但被并列的整体之间不变顺序。)这个规则的理解非常重要,它不仅仅让你看到数学在英
49、文学习上的闪光点, 更构成了大多数复杂句子的解决模型。【例 34】 After it was freed from politics that con trolled people 'behavior and from the religio n that con trolled people smi nd, scie nee became an in depe ndent area for scie ntists and scholars.分析:After it was freed ( 1 从句)from politics( 2 介词短语)that controlled people
50、'behavior ( 3 从句)and from the religio n (4 介词短语) that con trolled people smind( 5 从句),翻译:从控制人们行为的政治制度和控制人们思想的宗教中被解放出来以后,【例 35】Thus, in the America n econo mic system it is the dema nd of in dividual con sumers, coupled with the desire of bus in essme n to maximize profits and with the desire of
51、in dividual to maximize their in comes, that together determi ne what shall be produced and how resources are used to produce it.这句话的整体处理我们以后再说,先看画线的部分的插入语。Coupled (1 分词结构) with the desire( 2 介词短语)of bus in essme n( 3介词短语)to maximize profits (4 分词短语)and with the desire (5 介词短语)of in dividual( 6 介词短语
52、) to maximize their in comes,( 7 分词短语)其中,2和5是并列的,根据成串并列原则(英文的并列只有单独在一起的 并列和成串并列,不可能2单独和5并列,一定是串起来的),就是234和567 并列。即中文排序是:432 765 1。“要最大化利润的商人的欲望和要最大化收入的个人的欲望结合起来,”。关于本条规则的最后一个内容,既然并列如此重要,除了靠感觉,我们有必 要讲讲确定并列的依据。不论是单个并列还是成串并列,被并列的部分绝大多数 情况下都有如下的特征:1. 形式相同。比如介词短语一般都和介词短语并列。2. 含义相关。要符合并列连词的含义(并列、选择、转折或递进)
53、。3. 语法属性相同,比如定语只能和定语并列。比如:I love and hate you.其中love and hate的谓语并列,就满足上述三个特征。到此,我们就完成了对状语排序最重要规则的探讨。对一个句子的任何部位 状语而言,只要明白了规则一的状语的位置调整,加上倒序和并列不变序的原则, 就能解决大多数英文状语向中文的转化。下面我们继续探讨一些并不常见,但是却存在的规则。规则四 比较少见的例外:动词+从句的结构模式,不变序这条规则看起来很抽象,其实很简单,我们不妨通过一个简单的状语例子来 理解它的含义:【例 36】 At the time when she decided that sh
54、e had to go ,an accident happened.分析:At the time ( 1 介词短语) when she decided (2 从句)that she had to go(3从句),它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根据之前的规则,在没有并列的时候 应该是倒序,但是这三个层次倒序后明显是不通顺的。这个原因就在于2和3之间的关系,仔细看2和3的连接处,就明白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动词加上从句。 也许你会说,这不是宾语从句吗?但我们的思路更加关注的是两个层次之间的连 接关系。所以这串状语的排序就成了231。我们检验一下这个结果:“当她决定她必须走的那个时候,”。上述结果正好是这串状语的
55、标准汉语模型。 我们的研究特色是抛弃对词的依 赖,这意味着凡是这个结构,不论单词怎样变化,都应该符合这个排序模型。【例 37】 If he knows what to do, he will not make any mistake.分析:句首状语是动词+从句的结构,不用倒序。即:“如果他明白应该做什么事情,”。小结:英文状语向中文转化的核心规则就是这些,还有几个调整型规则,我们放在最后拿出来,但那些已经不涉及具体的排序问题了。第三节定语的汉化中英文差异性最大的是定语,所以 定语的汉化是本章的重点。 规则一:定语在中文的宏观位置比照对状语汉化处理的过程,我们明白首先要做的是明确定语在中文中的位
56、 置问题。再次看到英文基本公式:(状语)主(定语)谓(小状)宾(定语)(状2 (任意位置插入语)我们发现,在英文中,定语的位置是在主语和宾语的后面。在长句子的模式 下,如果定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构成的,那么一个句子的定语可能呈现如下的层面:(状)主(定123)谓(小状)宾(定123)(状2 (任意位置插入语)即:定语在英文的位置是两个位置。第一个:主语+ (定语123)第二个:宾语+ (定语123)由于主语和宾语除了位置的不同,实质没有什么差别,都是名词属性的结构, 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合并后简化定语的位置定位。英文定语位置:N (作为主语或宾语的名词性结构)+ 123那么中文中的定语呢?我
57、们通过之前的讨论和统计,得出中文定语的模式:321 + N (作为主语或宾语的名词性结构)通俗来说,英文定语是在名词后面,中文则要提前到名词前面。不仅仅位置 要提前,而且一个多层次定语内部顺序中文和英文也是倒序的,即 倒序+前置。 这也是适用于其他后续规则的定语基本规则。【例 38】 The preside nt elected by people of the Un ited States is givi ng a speech.分析:句子主干是 the preside nt is giving a speech.定语是 elected by people of the Uni ted States 其中 elected (1 分词结构) by people (2介词短语)of the United States (3介词短语)。按照倒序+ 前置的规 则是“由美国人民选举出来的那位总统,”。再看一个长一点的例子,进一步体会基本规则的价值;【例 39】 Social scienee is that branch of intellectual enquiry which seek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校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超薄型高频数位I/O连接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牛肉豆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毛腈混纺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静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图文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3囚绿记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树脂弹性体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申请格式范文
- 教师节主题方案(16篇)
- 工程项目物资管理重要岗位人员集体廉洁提醒谈话
- 测绘合同范本格式
- 放射诊疗设备清单
- 供应链中的社会责任
- HDPE缠绕-B型结构壁管施工方案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养老院管理-考核考评
- 人美版四年级书法下册《第6课 竖心旁》教学设计
-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件-我与蔬菜交朋友-全国通(41张)
- 血型与输血检验-临床输血(临床检验课件)
- 按摩师培训协议书
- 落地式脚手架安全技术措施
- 开心麻花《白蛇前传》剧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