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14-10_第1页
2015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14-10_第2页
2015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14-10_第3页
2015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14-10_第4页
2015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14-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County continuation records has examined and approved the draft, spirit, believe, comprehensive Yearbook of zhuanglang already prepared draft, entered the phase of evaluation. Civil air defense work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14-1031.略 2.【来源】2014年广东卷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

2、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3.【来源】2014年全国大纲卷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4.【来源】2014年浙江卷 如何对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以下人物中,明

3、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朱熹 李贽A B C D5.【来源】2014年天津卷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降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农业技术和重要性6.【来源】2014海南卷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7.【来源】2014海南卷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4、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8.【来源】2014年新课标卷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9.【来源】2014年新课标卷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10.【来源】2014年江苏卷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

5、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说明董仲舒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11.【来源】2014年新课标II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说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12.【来源】2013年浙江卷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途径。以下思想家中属于私学培养人才的有孔子       

6、60;  韩非           朱熹          亚里士多德A         B         C      

7、60; D13.【来源】2013年北京卷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以下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春秋繁露 四书章句集注 儒林外史 孔子改制考A B C D14.【来源】2013年新课标II卷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说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15.【来源】2013年新课标I卷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

8、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16.【来源】2013年重庆卷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17.【来源】2013年福建卷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18.【来源】2013

9、福建卷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19.【来源】2012年北京卷以下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20.【来源】2012年山东卷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

10、的人。”这一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21.【来源】2012年海南卷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上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表达的是A. 民本思想 B. 仁政思想 C. 礼法并重 D. 礼治为先22.【来源】2012年海南卷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隅,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期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嗲付了传统观念 B. 儒家伦理不畏社会所重视C. 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 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23.【来源】2012年海南卷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A. “仁”与万物

11、生成的关系 B. 孟子的仁政思想C. 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 D. 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24.【来源】2012年上海卷日本养老律令·学令中规定学校须行“释奠礼”,以祭拜孔子。该规定最可能出现在A公元6世纪, B公元8世纪 C公元10世纪 D公元12世纪25.【来源】2012年上海卷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

12、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26.【来源】2012年浙江卷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墨家学派的诉求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智者学派的主张 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 B C D27.【来源】甘肃省201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28.【来源】2010年上海秋季

13、卷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29.【来源】2010年上海秋季卷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30.【来源】2010年新课标卷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31.【来源】10年广东卷“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14、A. 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 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32.【来源】10年新课标卷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33.【来源】10年上海历史卷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34.【来源】10年上海历史卷.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15、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35.【来源】10年浙江卷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以下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36.【来源】10年浙江卷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以下言论中,最能表达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37.【来源】10年天津卷.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说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16、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38.【来源】10年山东卷“视人之国,假设视其国;视人之家,假设视其家;视人之身,假设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39.【来源】10年江苏卷“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以下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40.【来源】09年安徽卷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一下言论最能表达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17、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41.【来源】09年重庆卷 以下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发展史实的是 A.吸收儒家思想对道教进行改造 B.吸收佛教思想以丰富道教教义C.形成了道教主要经典太平经 D.开始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42.【来源】09年江苏卷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43.【来源】09年海南卷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18、  A.分封制度       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 二、问答题 44.【来源】2014年新课标卷(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 000多条,“律令颇多,百有余万言”;具有

19、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项选择906卷,770余万宇,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 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分45.【

20、来源】2013年江苏卷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表达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标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 朱元璋)

21、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3 分) (2)历代许多家训表达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 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三分(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3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3 分) 46.【来源

22、】2012年浙江卷26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材料二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

23、代足矣。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材料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10分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9分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奉献。7分

24、47.【来源】2012年上海卷 伏尔泰眼中的中国(25分) 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外表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亿人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儿女孝敬父亲是国家的基础。在中国,父权从来没有削弱。一省一县的文官被称为父母

25、官,而帝王则是一国的君父。这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把这个幅员广阔的国家组成一个大家庭。 他们的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称为“儒教”,其实他并没有宗教,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贤的宗教。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 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 节选自伏尔泰风俗论 (1)伏尔泰对中国文明的描绘主要以什么时代为依据?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2)根据材料,概述伏尔泰笔下的中国形象。(6分)(3)你如何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15分)48.

26、【来源】2012年广东卷历史27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材料一: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自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意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韧进者承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科学”,呼吁“从事科学,讲求之艺”民国初年,学姐还将science音译为“塞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

27、型等 材料二: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值得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4分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2分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8分4从“经济”、“中学”、“粉丝”3个词语中任选1个,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的历史变化。3

28、分 49.【来源】2012年天津19分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7分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4分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

29、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2分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试卷答案1.C2.A此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宋明理学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红楼梦成书于清朝前期,故排除D项;此时孔子仍备受封建统治阶级的推崇,诗经也成为八股取士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排除B项;此时的知识分子仍热衷于科举考试,贾宝玉也未弃

30、儒经商,故排除C项;由题目中的信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可知宋明理学在明清时期备受统治阶级的重视,居于统治地位。故此题应选A3.C4.D【试题考点】古代东西方的思想家。能力层级为B级。【试题分析】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放纵自己的欲望;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故正确。5.A6.B此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礼、刑,相为表里者也”说明该思想是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故B项正确;材料主张礼法并用,说明A项错误;依据“相为表里者也”说明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意思相反。【试题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

31、想董仲舒思想7.D此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君上之于民也 ”说明君主集权,“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说明对人民统治的严苛,属于法家思想,故项正确。属于道家思想;材料中没有提及;属于儒家思想。均不符合题意。 、【试题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8.D 9.C10.B11.D12.D13.B 14.C 15.C 16.C 17.D 18.A19.A。此题以“同一世纪”这一时间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中外假设干文化成就的掌握,涉及的考点较多,考的内容也很细。但由B、C、D三项中涉及的历史人物生活的年代差距较大,容易排除。20.D。此题直接引用战国时期某学派的观点,考查学生对

32、解读材料并据此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考点为百家争鸣。解题关键是把握这一学派观点中的几个特点:注重实践、反对贵族、轻视商人和学者,符合这几个特点的学派是法家。21.D 22.D 23.A 24.B25.C3分B1分D1分AO分26.A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乱的局面,提出 “兼爱”“非攻”“尚贤”,表达了小手工业者反对战争、提高社会地位的诉求。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智者学派主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针对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宣扬理性和科

33、学,反对迷信和专制。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表达了哲理思辨的倾向。27.C28.C解析:此题考察第7分册第2课宋明理学的知识。课文如下描述: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29.B解析:此题考察第2分册第5课百家争鸣的内容,法家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提倡专制专制,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考虑。故选B。30.A解析:王安石认为,先天的心理能力是从物质产生的,这种物质就是形体。形体是“有生之本”

34、。这种从“人是一个感觉体”出发的人性论,是唯物主义的命题。与之相对立的即唯心主义的命题。31.C题眼:“万化根源总在心。”考点: “心学” 解析: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反映了“心学” 的理论观点。答案:C。32.A解析:此题考查解读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王安石认为先天的心理能力是从物质产生的,这种物质就是形体。形体是“有生之本”。这种从“人是一个感觉体”出发的人性论,是唯物主义的命题。表达了对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考查。故答案为A。33.C。此题考察第7分册第2课宋明理学的知识。课文如下描述: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

35、诠释。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34.B解析:此题考察第2分册第5课百家争鸣的内容,法家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提倡专制专制,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考虑。故选B。35B.【解析】抓住关键词“理学”、“支离”。人民版必修三教材“宋明理学”一课中,讲述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头书册,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发明本心”,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由此可见,这里的“甲方代表人物”

36、指陆九渊,乙方代表人物为朱熹。“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思想;“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这是二程的思想,排除A、C、D三项。【答案】B36.A【解析】此题为最正确选择题。“制天命而用之”和“天行有常”是荀子的思想,排除B、D项。选项A出自庄子南华经,原文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意指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或去影响自然,典型表达了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刍狗”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在祭祀之前,人们对它敬假设神明,祭祀一结束,就被丢弃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慈,它没有

37、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主旨是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答案】A37.D解析 测量目标: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分析:此题可将问题表征为“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的原因是 ”。“天下学士”跟的是什么“风”?对于没有文言文障碍的同学而言,答案不难从材料的前后文得出: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为什么效仿?公孙弘的成功,对于具有政治敏感“天下学士”而言,不难把握“儒学地位正在提高”这一新的政治动向。38.B 【解析】题中意思是说,要视他国为自己的国家;视其他人家为自己的家;对

38、待他人像对待自己一样。反映的本质是要相亲相爱,表达了墨家“兼爱”的思想主张。39.B解析:“人人皆可以为圣”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提出了挑战。故正确答案为B。40.C解析:A项,是孔子的话,强调为政以德。B项是荀子的话,说的是:大凡兼并别国的君主有三种方法。C项是董仲舒向汉武帝的建议:我的愚见认为那些只要不在六艺之列的所谓“六艺”,就是过去读书人必备的六种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学说,都不许其发展下去,不允许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D项是黄宗羲的话,强调要为万民服务考点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的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的过程,选

39、取了儒家思想演变历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的言论作为选项,知识点较多。41.C解析:太平经形成于汉代,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道教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萧梁时,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故正确答案是C42.D解析:此题考查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王阳明主张“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故判断为王阳明43.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汉宣帝不同意“纯任德教”“周政”,可见他把“周政”等同于“德教”即道德教化,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题意。  44.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

40、别离;突出伦理犯罪。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45.答案要点:12分(1) 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提(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46.26分1孔子:仁、礼、中庸;3分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3分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2分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2分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

41、为判断是非的标准;3分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3分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3 分3康有为。1分孔子改制考。2分翻译天演论;2分宣传、提倡进化论、成为维新派的理论武器。2分1结合教材内容答复,思想上,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孔子强调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教育上,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老子主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希望回到小围寡民的理想社会,还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的。苏格拉底提出“认识自我”,注重道德。亚里士

42、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2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王夫之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3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说孔子假托古圣先王尧、舜、禹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增强了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47.(1)水平l:基于有效的证据进行准确推断 ·明清时期。因为西欧传教士大批进入中国是在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国人口是在明清时期过15亿的。其他答案:错误的推断,或结论与证据不一致,或只有结论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