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5_青岛版_第1页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5_青岛版_第2页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5_青岛版_第3页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5_青岛版_第4页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5_青岛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啤酒消费中的数学比例教学目的:1.在详细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根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在探究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开展合情推理才能。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学会用两种方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的组成比例。教学过程:【导入】一.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1谈话:上学期我们学过了有关比的知识,说说你比照都有了哪些理解?学生可能答复:比的根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谈话: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也和比有着亲密的关系。设计

2、意图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入手, 引起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让学生“温故而“启新,为新课做好准备。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你们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知道青岛都有哪些产品非常有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答复青岛啤酒享誉世界各地,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探究啤酒消费中的数学出示情境图。出世课件:这是一辆货车正在运输啤酒的主要消费原料大麦芽。这是它两天的运输情况:一辆货车运输大麦芽情况第一天第二天运输次数24运输量吨1632根据这个表格,让学生提出有关比的数学问题。同桌俩人,一个提问题,一个将问题的答案写在本上,看哪对同桌合作得最好,提出的问题最多。谈话:谁来交流?跟大家说一下你的问题是什么?学

3、生可能出现以下的问题:货车第一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货车第二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32 :4货车第二天的运输量与第一天运输量的比是多少?32 :16师根据学生的答复,将答案一一贴于黑板2  :16;     4  :32;     16  :2;     32  :4;16 :32;     2  :4;      3

4、2  :16;     4  :2。设计意图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考虑和探究,有了探究才会有创新,有开展。本课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充分重视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同时还改变了以往老师对于学生提问“大放手,让学生漫无边际提出问题所造成的弊端,而是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提出数学问题,使“提问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也为后面的教学打好铺垫,大大进步了课堂的实效性。【讲授】二.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1、认识比例及各部分名称。谈话:学习数学,我们不仅要擅长提问,还要擅长观察。如今就请你观察这两个比16 :2;32 :4看能发现什么?学生会

5、发现比值相等考虑:这个比值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每次的运输量既然它们的比值相等,那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两个比连接起来?学生用等号连接,并请学生把这个式子读一下。试一试:剩下的这些比中,哪两个也能用等于号连接?在你的练习本上写写看。学生独立完成介绍: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数学上就把它叫做比例。我们知道,比有前项、后项,比例的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像16、4位于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2、32位于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学生先把2 :16=4 :32这个比例写成分数形式,再同桌俩交流它的内项外项分别是谁。自学提示:同学们表现得都特

6、别棒,如今请你看课本自主练习第1题,能否根据刚刚所学知识解决。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先通过观察,在众多的比当中找出相等的比,写出等式,从而认识比例的共性,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同时,通过与比进展比较,让学生充分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并及时进展稳固训练。【活动】三.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判断下面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1/3 1/4和129    162和324    74和53    802和2005让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进展判断,老师结合答复板书:1/31/4 129   

7、;  162324     7453    80220052.谈话引入:刚刚,你们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我不是这样想的,可能很快就判断好了,想知道其中的机密吗?其实机密就藏在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之中,它们两者之间可是存在着一种奇妙的关系,你想揭穿这个机密吗?那就请你以16:2=32:4为例,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算一算等方法,试试能不能发现这个关系!【练习】四.引导建构,解决问题 学生先独立考虑,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出示研究方案:观察比例的两个内项与两个外项,用算一算的方

8、法,找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具有这种规律,请你再举出这样的例子来。通过以上研究,你发现了什么?1、全班交流。1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的发现与大家分享?2还有其他发现吗?3你们组所发现的是不是个偶尔现象呢?咱们最好是怎么办?2、验证发现,共享成功。师:对,举例验证,这可是一种非常好的数学方法。那如今,咱们可以利用黑板上的比例,也可以自己组一个新的比例,验证看看,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是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学生独立验证3、小结:不错,看来同学们很会观察,很会考虑,很会验证,自己发现了比例的一条规律。也就是,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数学上我

9、们把这条规律,叫做比例的根本性质。这也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在继分数、比的根本性质之后学习的第三个根本性质。运用它,我们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4、比例的根本性质的应用1比例的根本性质有什么应用?2试一试:40 :2 = 60 :3a、先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b、说出写出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几,再分别算出外项和内项的积。c、根据比例的根本性质判断组成的比例是否正确。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教学,老师并没有直接让学生去计算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很快让学生归纳出比例的根本性质。而是让学生在完成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练习后,很巧妙的说了一句“我是用其它方法也作出了判断。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一下子被激

10、发了,“那种方法是什么?接着,老师就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寻找比例中内项与外项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猜测,举例进展检验,与同伴合作交流,自己提醒出比例的根本性质,这样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观察比例、归纳猜测、举例验证、交流表达的活动过程,不仅获得了比例的根本性质,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才能。【作业】五.回归情境,拓展应用 1、连线:自主练习第3题。2、填空:自主练习第6题。3、自主练习第10题:2:1=4:      1.4:2=  :3    1/2:1/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