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物理综合题专练∶浮力类问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1/37d2d5a3-b546-49bc-9b41-ea52235e9f76/37d2d5a3-b546-49bc-9b41-ea52235e9f761.gif)
![备战中考物理综合题专练∶浮力类问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1/37d2d5a3-b546-49bc-9b41-ea52235e9f76/37d2d5a3-b546-49bc-9b41-ea52235e9f762.gif)
![备战中考物理综合题专练∶浮力类问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1/37d2d5a3-b546-49bc-9b41-ea52235e9f76/37d2d5a3-b546-49bc-9b41-ea52235e9f763.gif)
![备战中考物理综合题专练∶浮力类问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1/37d2d5a3-b546-49bc-9b41-ea52235e9f76/37d2d5a3-b546-49bc-9b41-ea52235e9f764.gif)
![备战中考物理综合题专练∶浮力类问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1/37d2d5a3-b546-49bc-9b41-ea52235e9f76/37d2d5a3-b546-49bc-9b41-ea52235e9f7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1.如图所示,台秤的托盘上放一个装有水的平底烧杯,一个不吸水的木块用细线系在烧杯底浸没在水中,剪掉木块以后,木块上浮至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剪断细线前,木块所受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B.剪断细线前,托盘受到的压力等于烧杯与水的重力之和C.整个过程,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化量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D.整个过程,托盘受到压力的变化量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木块被用细线吊着浸没在水中,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拉力,以及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加上绳子对它的拉力,故A错误;B.根据力的平衡的条件可知,托盘受到的压力等于水杯的重力+水的重力
2、+木块的重力,故B错误;C.木块浸入水中,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大于重力的,当绳子剪断后,木块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浮力等于重力,同时烧杯内水位会下降,下降的这部分水的重力等于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减少的排开水的重力,即减小的浮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化量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故C正确;D.把烧杯、水和木块作为一个整体,整个过程中托盘受到的压力始终等于烧杯、水和木块的重力之和,托盘受到压力的不变;而木块剪断细线之后,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浮力变小,所以浮力变小,因此整个过程,托盘受到压力的变化量不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故D错误。故选Co2.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漂浮在甲液体的液
3、面上,但沉于乙液体中.利用这个信息可得()A.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B.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C.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甲液体的密度D.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设该材料的密度为P,若pvp甲,空心球会漂浮在甲液体的液面上;若p>P甲,若球是实心的,球会下沉;若球是空心的,当球的整体密度小于甲液体的密度时,球会漂浮在甲液体的液面上;故A、C都错,空心球沉于乙液体中,p>p球P乙,故B正确,D错。故选Bo3.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简易密度计,现将它们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当它们竖直静止
4、在液体中时,液面高度相同。以下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两个简易密度计所受浮力F甲等于F乙B.两杯液体的密度p甲大于P乙C.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小于P乙D.取出密度计以后,两个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小于F乙【答案】B【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密度计在两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F浮=G密,两个密度计完全相同,则重力相同,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即FF乙,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图知,甲中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FpgW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即p甲vp乙,故B错误,符合题意;C.因p甲vp乙,液面高度相同,则根
5、据p=pgh可知,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vp乙,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两液体液面相平,并且V排甲V排乙,则液体的体积V甲V乙,由于p甲vp乙,根据m=pV可知:m甲vm乙,所以G甲vG乙,又因为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所以F甲vF乙,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o4.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密度和体积都不同的盐水,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杯中,当小球在盐水中静止时两杯中的液面相平,则()A.甲杯中小球受到盐水的浮力大于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B.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C.小球在盐水中时,盐水对甲杯底的压强小于盐水对乙杯底的压强D.放人小球前后,
6、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变化量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可知,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悬浮,根据浮沉条可知,它们此时所受的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浮力相同,故A错误;B.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则甲p球在乙杯中悬浮,则p乙二p球所以p甲p乙故B错误;C.两杯中液面相平,液体深度h相等,p甲p乙,由公式p=pg同"知p甲p乙故C错误;D.由A知,小球在甲、乙中受到的浮力相同,则它们排开液体的重力相同,因为甲、乙两只杯子完全相同且为柱体,故液体对杯子压力的增加量相同,则放人小球前后,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增加量相等,故D正确。故选D。5 .小雪和小雨姊妹两个随家长去饭店吃饭时,在水
7、平桌面上有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圆柱形玻璃杯,其家长根据小雪和小雨的个人爱好分别倒入质量相同的雪碧和桃汁(如图甲、乙),姊妹两个又将果盘内的两个小柑橘分别投入雪碧和桃汁中(假设两个柑橘完全相同),静止时如图丙、丁所示,小雪和小雨对此现象展开讨论得到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甲乙丙甲、乙两种情况时,甲玻璃杯底受到雪碧的压强大丙、丁两种情况时,丁玻璃杯中桃汁内的柑橘受到的浮力大丙、丁两种情况时,丁玻璃杯中桃汁对玻璃杯底的压强大丙、丁两种情况时,丙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大A.只有正确B.只有正确C.只有正确D,只有正确【答案】A【解析】【详解】甲、乙两种情况时,雪碧和桃汁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对容器底部的
8、压力相同,甲、乙两个圆柱形玻璃杯完全相同,则内底面积相同,由pF可知甲玻璃杯底受到雪碧的压S强等于乙玻璃杯底受到的桃汁的压强,错误;丙中柑橘沉底,浮力小于重力,丁中柑橘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两个柑橘完全相同,则重力相等,所以丙、丁两种情况时,丁玻璃杯中柑橘受到的浮力大,正确;丁玻璃杯中柑橘受到的浮力大,根据相互作用可知,柑橘对丁容器底部的压力大,雪碧和桃汁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所以丙、丁两种情况时,丁玻璃杯底受到的压力大,根据p£知,丁玻璃杯中桃S汁对玻璃杯底的压强大,正确;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容器内液体和柑橘的重力之和,两个柑橘完全相同,则重力相等,甲、乙
9、两个圆柱形玻璃杯完全相同,则重力相同,雪碧和桃汁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所以丙、丁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相等,甲、乙两个圆柱形玻璃杯完全相同,则外底面积相同,根据p£知,丙、丁两种情况时,丙、丁S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相等,错误;故选Ao6 .如图所示,烧杯中装有某种液体,A为圆柱形木块,静止时木块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为h,再用外力F缓慢将木块A压入液体中到刚好浸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受力F作用时,木块在液体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B,木块A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C.将A压人液体的过程,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将增大D.将A压人液体的过程,力F不断增大【答案】B【解析】【详解】A.木块放入液体
10、中,静止时木块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为h,则可知:不受力F作用时,木块在液体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不受力F作用时,木块在液体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则由浮沉条件可知,木块A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故B错误,符合题意;C.将A压入液体的过程,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了,液面上升,深度h变大,根据p=p液gh知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将增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将A压入液体的过程,所受浮力大小随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增大而增大,重力不变,浮力和重力之差等于对A的压力F,所以力F不断增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o7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
11、、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X1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8 .物体A的密度为3.2X3l0g/m3C.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0.3ND.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答案】C【解析】【详解】B.实验甲、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由5浮=6-F拉可得,F浮=p盐7KgV排,物体A全部浸没,所以V排等于V物,贝U:p盐kgV排=GF拉,V排一V物一,盐7g将p盐水=1.2Xl3kg/m3、G=4N、F拉=2.8N代入上式可得:V排=V物=1
12、X104m3,物体A的质量:4N10N/kg=0.4kg,物体A的密度P=V物0.4kg1104m3=4X10kg/m3故B错误;D.物体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水=p水gV排=1x10kg/m3x10N/kgx1x4dr05=1N,在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F=G-F浮水=4N1N=3N故D错误;A.在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丙拉=2.8N,在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F=3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3N-2.8N=0.2N,故A错误;C.由甲、丙中可知:F浮盐水=GF丙拉=4N2.8N=1.2N,根据实验丁中物体A对烧杯底部的压力等于支持力F支=6F浮F丁拉=4N1.2N-2.5N=0.
13、3N,容器底部也受到盐水对它白压力,故压力等于0.3N,故C正确。8.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重8N,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长方体金属块,从水面上方开始以恒定的速度,缓慢直至全部浸没入水中,容器内水的深度由16cm升高到20cm在金属块未触底且水未溢出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金属块未浸入水中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600Pa8 .金属块浸没后受到的浮力为4NC.金属块的密度为2.5X徇g/m3D.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400Pa【答案】DA.物
14、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p=pgh1.0x30g/m3x10N/kgx0.16m=1600Pa故正确,不符合题意;10N,浸没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B.由图乙可知,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重力为为6N,由称重法可知金属块浸没后受到的浮力为10N-6N=4N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物块浸没后,水的深度增加量h20cm-16cm=4cm=0.04m物块浸没在水中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243h0.01m20.04m=4104m3物块的质量10N=1kg10N/kg物块的密度1kg432.5103kg/m3104m3故正确,不符合题意;4N的浮力,则物块给装置4N的压力,容器中水D.由于力
15、的作用是相互的,液体给物块的重力为G水mKg因此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水Vkg=10kg/m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2110m0.16m10N/kg=16NG容器G水F压S8N+16N+4N3c厂二2.8103Pa1102m2FpS故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9 .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B.溢水杯装满水后进行实验,物块从接触液面至浸入水中任一位置,两侧弹簧测力计变化量总相等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1.5X30g/m3【答案】B【解析】【
16、分析】【详解】A.物体放入水中前,溢水杯应该是装满水的,否则小桶内所盛的水将小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所以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有影响,故A错误;B.根据称重法可知:左边的弹簧秤示数F=G-F浮则弹簧秤变化量F=F浮右边的弹簧秤示数F'=G桶+G排则弹簧秤变化量F'=G排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所以物块从接触液面至浸入水中任一位置,两侧弹簧秤变化量总相等,故B正确;C.左侧实验中,在物块完全浸没水中前,随着物块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溢出去的水增多,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物块完全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故C错误;D.由测
17、力计的示数可知,物体的重力G=2N物体的质量G2.00Nm-0.2kgg10N/kg物体浸没水中后的浮力F浮=6-F=2N-1N=1N由阿基米德原理用孚二液gV排可得,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1N1103kg/m310N/kg104m3m0.2kgV104m333210kg/m故D错误。故选Bo10.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某舰队的“强国号”潜水艇在海中上浮、下潜训练过程,下列对此潜艇分析正确的是()A.潜艇下潜过程中浮力不断减小B.潜艇上浮未露出海面的过程中浮力不断增大C.潜艇悬浮时所受浮力等于同体积的海水所受的重力D.潜艇是靠改变自身所受的重力和浮力实现上浮和下潜的【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
18、A.潜艇下潜过程中,排开海水体积不变、海水密度不变,根据F浮液gV排可知浮力不变,故A错误;B.潜艇上浮时,未露出海面的过程中,排开海水体积不变、海水密度不变,根据F浮液gV排可知浮力不变,故B错误;C.潜艇悬浮时完全浸没,排开海水体积等于潜艇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所受浮力等于同体积的海水所受的重力,故C正确;D.潜艇浸没在海水中时,排开海水体积不变、海水密度不变,故浮力不会变化;根据浮沉条件可知,潜艇要上浮和下潜只能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故D错误。故选Co11 .鸡蛋浮在盐水面上,如图所示,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着加水量m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中
19、的()【答案】D【解析】【分析】鸡蛋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逐步加入清水,盐水的密度减小,当鸡蛋密度与盐水密度相同时,鸡蛋悬浮,浮力还等于鸡蛋的重力,随着清水的逐渐加入,盐水的密度逐渐减小,鸡蛋逐渐下降,当完全浸没后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浮力公式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减小。【详解】加入清水的过程中,当鸡蛋漂浮和悬浮时,所受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则浮力不变;鸡蛋完全浸没后随着盐水密度减小,但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公式F浮液gV排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减小,但浮力最小为排开水的重,不会减小为0,所以浮力最终趋于不变。故选D。12 .重为5牛的小球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4牛的水
20、。若将该小球轻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已知p酒vp水,则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A.一定小于4牛B.可能等于5牛C.一定等于4牛D,可能大于5牛【答案】B【解析】【详解】假设烧杯的水是满的,溢出重为4牛的水,那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球受到的浮力是4牛;假设烧杯的水不是满的,溢出重为4牛的水,那么可知小球排开水的重力大于4牛,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4牛;假设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那么小球会漂浮,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5牛,由上述可知,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这种情况有这个可能;若将该小球轻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已知P酒VP水,假设烧杯的酒精是满的,并且小球的密度小于酒精的,那么小球会漂浮,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等于
21、小球受到的浮力,而这个浮力等于小球的重力5牛,所以说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可能等于5牛;假设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大于5牛,那么小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应该大于5牛,但是小球自身的重力只是5牛而已,小球在酒精中漂浮、悬浮、沉底,受到的浮力都是小于或等于5牛,浮力不可能大于5牛,所以说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不可能大于5牛;故选Bo13 .如图一个装有石块的小船漂浮在水面,如果将石头投入水中,容器的水位将由于船漂浮:石头沉入水底:由可得: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石头在船上,船和石头受到的浮力:F浮G总G船G石G船石V石g,石块放入水中后,船和石头受到的浮力等于船受到
22、的浮力F船加上石头受到的浮力F石,F浮入F石,F船G船,f石水gv排,F浮%F石G船7Kg%,石水,F浮F浮,即:石头在船上时,船和石头受到的浮力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石头在船上时,船和石头排开水的体积大、水位高,所以把船上的石头投入水中,池内水位下降。故ACD项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故选Bo14 .小李把同一个物体依次放人装有不同液体的三个相同的容器内,待物体静止后液面高度相同,如图所示,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IbrrdlItB,I«'|,一,/:¥¥¥丫茎#*¥¥¥干笨¥事、¥
23、5;fF事C阳乙肉A.三个容器中,木块受到的浮力关系是:F丙汗甲汗乙B.三个容器内的液体质量相等P丙P乙P甲C.三个容器中,甲容器内的液体密度最小D.三个容器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是:【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丙悬浮,故丙物;乙漂浮,故乙物;甲下沉,故甲(物;由于物体的密度相同,所以乙液体的密度最大,其次是丙,再次是甲,即甲丙(乙;A.由于甲下沉,所以甲的浮力小于重力,B、C悬浮和漂浮,所以其所受的浮力与其自身的重力相等,故F浮aF浮bF浮c故A错误;BC.且据图可知,乙浸入液体的深度最少,而此时液面相平,所以若将物体取出后,乙中液体的体积最大,且由于乙的密度最大,所以据mV可知,乙
24、液体中的液体的质量最大,故B错误,C正确;D.由于物体的重力相同,乙液体的质量最大,所以乙容器总的重力最大,由于杯子的底面积相同,所以据pF可知,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最大,故D错误。故选Co15.如图所示,在物理实验中,小明把鸡蛋放入盛有不同浓度盐水的杯中,在这三种情况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F乙VF丙B.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m丙C.容器对桌子的压强p甲vp乙vp丙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4p丙【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乙中的鸡蛋悬浮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丙中的鸡蛋漂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也等于重力,那么应该
25、F乙F丙,A错误;B.设鸡蛋的重力是G,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得,GF浮甲、GF浮乙、GF浮丙,由此可得F浮甲F浮乙F浮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鸡蛋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等于鸡蛋受到的浮力,由此可得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关系是m甲mzm丙B错误;C.由图可以看到,甲容器对桌子的压强G蛋G杯G甲液乙容器对桌子的压强丙容器对桌子的压强SG蛋G杯电液SG蛋G杯G丙液S还可以知道,甲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和乙容器中液体的体积的关系V甲液V乙液,甲液乙液,所以m用液m乙液,G甲液G乙液,由此可知p甲p乙;乙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和丙容器中液体的体积的关系VZ液V丙液,乙液丙液,所以mt液m丙液,G乙液G丙液,厄p丙;C正确;D.
26、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改变量P甲液甲液gh甲液gh甲液甲液ghh甲液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改变量心心液p乙液乙液gh乙液gh乙液乙液ghh乙液可知所以降液"液,甲液乙液,对于以与P丙,可知由此可知上P丙,那么D错误.P甲pfc;FG蛋生SSSSF热P甲Pz.P丙16.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放入水中后,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体积关系是:VaVbVcB.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aGbGcC.它们的密度关系是:D.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aFbFcA.由题图可知,a漂浮,b悬浮,则V排aVa,V排bVb因为
27、当物体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所以FaGa,FbGb因为a与b质量相等,则物体的重力相等,所以浮力FaFb;因为F浮g%,所以V排aV排b所以VaVb由题干可知VbVc所以VaVbVc故A错误;B.因为b悬浮,c沉入底部,所以FbGb,FcGc因为b与c体积相同,所以根据F浮gE可知FbFc,所以GbGc;则GaGbGc故B错误;C.因为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悬浮,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或漂浮,所以根据a漂浮、b悬浮、c沉入底部可知abc故C错误;D.由上分析可知:浮力大小关系为FaFbFc故D正确。故选D。17.如图
28、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圆柱形容器,水面上漂浮着一个放有实心小铁球的烧杯;若将小铁球从烧杯中取出放入水中,烧杯仍竖直浮在水面上,p铁=7.9g/cm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可能会溢出B.烧杯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变小C.圆柱形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D.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铁球在烧杯中,整体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总G烧杯G球;拿出小球,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杯G杯,故烧杯的浮力减小,由F孚=水gE知,烧杯排开水的体积减小,烧杯中水面会下降,不会溢出,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B,铁球在烧杯中,整体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总G烧杯G球球;拿出小
29、球,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杯G杯,故烧杯的浮力减小,烧杯排开水的重力减小,烧杯排开水的体积减小,烧杯将上浮小一些,烧杯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铁球拿出前的总浮力F总G烧杯G球;铁球拿出后的总浮力F浮总F浮杯F浮球,杯子漂浮在水面上,F浮杯G杯,故F浮总G杯F浮球,而铁球沉底,F浮球G球,F浮总F浮总;即铁球拿出后烧杯和铁球受到的总浮力小于拿出前烧杯和铁球受到的总浮力,根据F浮gE可知,拿出后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拿出前排开水的体积,同一个容器底面积相同,则拿出前水的深度大于拿出后水的深度,根据pgh可知,拿出前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大于拿出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故c正确,不符合
30、题意;d、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容器、水、物体的重力之和,同一容器,则质量相等,重力相等,铁球与小船质量相等,重力相等,故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根3F,一,一一,一一,一一,-据p可知,甲图容器对地面压强等于乙图容器对地面压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18.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盛水容器放在磅秤上,用细线悬挂质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全部浸没入水中,此时容器中水面高度相同,设绳的拉力分别为Ti和丁2,磅秤的示B.FiF2TiT2D.FiF2TiT2G、水对它的浮力F和悬线对它的拉力T三数分另为Fi和F2,则()A.FiF2TiT2C.FiF2TiT2【答案】C【解析】【详解】对
31、于悬吊在水中的球来说,它受到自身的重力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则此三力间应有关系为:TGF以题述的铅球和铝球相比较,由于两者是质量相等的实心球,故:GiG2由于铅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则铅球的体积小于铝球的体积,由于两者均浸没于水中,所以铅球所受水的浮力F浮1小于铝球所受水的浮力F浮2,即:F浮i<F浮2故:Ti>T2把容器、水和小球当作一个整体,整体受到向上的支持力、向上的拉力和向下的总重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支TG容器G水G球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则磅秤受到的压力:F压F支G容器G水G球T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则绳子向上的拉力:TG球F浮由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压G容器
32、gzKF浮G容器gzKG排水G容器水gV水水gv排水G容器水g(v水v排水)区因为液面高度相同、容器完全相同,则容器中的水和排开水的总体积相等,根据式可知,磅秤受到的压力(即磅秤的示数)相同,即:FiF2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19.先把一个重为0.5N的木块放人装有水的烧杯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再沿烧杯壁往烧杯中缓慢地倒人浓盐水并观察现象。本实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在水中静止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0.5NB.加入盐水后,木块受到的浮力将变大C.加入盐水后,木块排开盐水的体积将变小D.加入盐水后,木块排开盐水的质量将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静止时漂浮,浮力大小等
33、于重力为0.5N,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加入盐水后,木块仍然漂浮,所以浮力大小等于重力,保持不变,故B错误,B符合题意;FC,加入盐水后,浮力不变,根据公式丫排=可知,液变大,所以排开盐水的体积变液g小,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加入盐水后,浮力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所以排开盐水的重力不变,质量不变,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o20.在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均盛满某种液体后,将一木块放在乙杯中后,木块漂浮在液体中,将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浸没在丙杯中,并用细线将其系在丙杯的杯底,如图所示,此时三个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F丙,液体对杯子底部的压强
34、分别为密、P乙、P丙,则()C. F丙F甲F乙B.p丙p乙p甲D. p丙p乙p甲【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体的浮沉条件、液体压强。G液,则甲杯与乙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杯子中均装满同种液体,设杯子中液体的重力为杯相比较:甲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G容G液,乙杯对桌面的压力:F乙G容G液G排乙G木,因为木块在乙杯中漂浮,G排乙F浮乙G木,所以F乙G容G液,展F乙;丙杯与乙杯相比较:丙杯对桌面的压力:F丙G容G液G排丙G木,木块在丙杯中用细线将其系在杯底上,G排丙F浮丙F拉G木,所以G排丙J,则F乙F丙.综上所述,可知F丙F甲F乙;三杯中液体的深度相同,由pgh得p丙氏p甲,A、B、D错误,C
35、正确。故选Co【点睛】较难题。选项失分的原因AC有绳子拉着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不会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BD忽略题中液体的密度和高度均相同”这一隐含条件21.如图甲所示。重5N、高40cm、底面积为50cm2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在容器内放入一个底面积为20cm2、高为15cm的圆柱形物块,物块底部的中心通过一段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水直至将其注满,如图乙所示。已知在注入水的过程中细线对物块的拉力F随水深度h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A.物体的留度为0.6g/cmB.绳子的最大拉力为1NC.杯中注有400g的水时,杯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4800PaD.杯中注满水后,若再将细线剪断,当物块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20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深冷技术设备合作协议书
-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听课评课记录
- 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多样的情绪》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撒哈拉以南非洲》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中国的气候》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听课评课记录2
- 环境工程投资咨询合同(2篇)
- 新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1分式的乘除》听评课记录5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5 分式方程》听评课记录2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2《旋转》听评课记录
- 保洁班长演讲稿
-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范例及课题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模板
- 牙髓炎中牙髓干细胞与神经支配的相互作用
- 劳务雇佣协议书范本
- 【2022届高考英语读后续写】主题升华积累讲义及高级句型积累
-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 环境监测的基本知识
- 电动车棚施工方案
- 《中国十大书法家》课件
- 超实用可编辑版中国地图全图及分省地图
- 西方法律思想史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