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黄河双语实高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山东省济南黄河双语实高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山东省济南黄河双语实高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山东省济南黄河双语实高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山东省济南黄河双语实高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济南黄河双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三历史2021. 11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共19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图所列内容为某学者对近代某次事件特征的概述。据此推断该事件可能是以外部压力为启动力以移植西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要途径以内外结合、新旧结合为基本方针以土洋并举,以洋带土,以土养洋为模式7A, 太平夭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1852-1863年,根据户部的统计,朝廷的年均收入仅为道光年间的70.4%,其中尤以1853 年为最

2、低,仅为常年收入的41.5%。在此期间,户部掌管的钱粮很少有积余,甚至有些年份 还出现了亏损。这主要是因为A. 内战的持续 B.洋务运动失败 C.英法的侵略 D.列强商品倾销1894年(光绪二十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写道:“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予 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避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 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儿欲断矣。”其意在说明A. 禁止洋货保护小农经济B.要学习西方与洋商争利C.抵制日货强调收回利权D.倡导洋务主张变法维新根据下表可知,当时中国1881-1911年中国商办、官办企业发展数量统计表A. 迎来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春天B.摆脱

3、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C.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D.具备了一些社会变革的条件英国财政报报道,20世纪初,英纱在华销售“颇形滞销”,日本棉织品也“觉其减少”, 印纱“亦无进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 外国棉纱出现滞销现象C. 中国棉纺织业获得发展D. 战期间列强放松侵略顾兆熊在1919年5月9日晨报“评坛”栏发表了-篇名为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 京学生之示威运动与国民之精神的潮流评论。他认为“吾观此次学生之示威运动,似青年 之精神的潮流,己有一种趋势.则将来之社会,必可转病弱为强健也”该学者意在强调五 四运动A. 以社会的运动改造社会B. 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

4、化C. 找到了社会改造的途经D. 拉开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清末是“革命青年”,五四时期是“新青年”, 后来则是“进步青年”。其中,“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与解放,“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 心整个社会的解放。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B.十月革命和一战的影响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以下这两首歌曲国民革命歌1925 年 2 月 20 日发表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 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 农学兵,大联合义勇军进行曲1935 年 5 月 10 日发表起来!不愿做奴

5、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 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 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景后的吼声A. 反映了寻求救亡之道的时代主题B.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最终胜利C. 体现了中共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D. 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1938年,毛泽东提到“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 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他意在强调A. 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B.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C. 总结革命的实践经验D. 学习经典马克思主义下图是我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作品:将来我们看得见的结果。该漫画A.鼓舞了敌后战场军民的士气B.体现出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6、C.反映了敌我双方力量的悬殊I).彰显了中国人民夺取胜利的信心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 的报告。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 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材料体现了重庆谈判的主要意义是A.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B,增强了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C.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12.1949年4月,在解放军即将发动渡江战役时,英国紫石英号胆逐舰不听解放军的多次警 告,闯入解放军防区,双方相互炮击。紫石英号重伤搁浅

7、,最终狼狈逃走。这显示出A.帝国主义国家从此放弃了对中国侵略B.新中国坚决抗击英国侵略行径C.国民党政府实行丧权辱国的外交政策D.中共捍卫国家主权独立的决心1956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了生产组和社员都应该包工包产。6月浙江省永嘉县在 燎原社试验包产到户,成功后,县委决定在全县推广。这A.推动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B.解决了农产品分眠领域的平均主义问题C.是农村经济改革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体现D.为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奠定历史基础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 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

8、当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B.科教兴国战略己展开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1956年至1957年上半年,中国文坛出现了 “干预生活,暴露问题,揭露阴暗面"的批 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新潮,演奏出了一段转调的乐章。这一 “转调”主要是由于A. “双百”方针促进了思想解放B.三大改造丰富了创作内容C.文艺家敢于揭露社会矛盾【).“左”的文艺思想已清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14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4分,19题14分共55 分。13. 近代尚武思潮是千年变局逼迫下社会意识转型的产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98年5月,张之洞在奏章中提出

9、“尚武救国"的改革倾向。他指出西方国家以尚武为荣, 中国的富强之路或可通过“寓科举于行伍”而实现。1904年1月13日,张之洞等人制定“癸 卯学制”,更加重视“尚武教育”,规定各学堂一律练习兵式体操,以肄武事,并于文高等学 堂中讲授军制、战史、战术等要义。1906年学部奏请宣誓教育宗旨折把“尚武”与“忠 君”“尊孔”“尚公”“尚实”等结合起来。一时间尚武教育思想得到了社会舆论的赞同。如 大公报即撰文评论说“既可舒畅筋骨,又可熟悉步伐,由此进业,大可鼓气尚武之精神 也”。梁启超“欲先新吾国,当先新我民”的思想也是近代尚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1902年, 他提出要想提高国民素质就必须要以

10、“尚武”为培养“新民”的途径。他说“尚武者,国民 之元气,国家所侍以成立,而文明所赖以维持者也”;“立国者苟无尚武之国民、铁血之主义, 则虽有文明,虽有智识,虽有众氏,虽有广土,必无以自立于竞争剧烈之舞台"。一一摘编自谢忠强近代中国尚武思潮论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尚武思潮进行评述。(14分)(要求:表述成 文、论证充分、逻辑清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衣秋凯与各国公使合影.在集世航就,任的时大总统后不久,粉绞明确拒姥*卜中山的,五Mtilfr Ifl "(加了日本)随即放妆2500万英傍材料二:以下为1912年5月孙中山与香港士茂西报记者的一段

11、谈话。访员曰:先生让总统之位与袁世凯,是由于个人之意乎?抑以为如此更换更有益 于国家乎?孙曰:两者皆是。因袁君鼓动共和久矣。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孙中山所答内容的认识。18.1933年1月,东方杂志“新年特号”刊载了畅谈“新年梦想”征稿活动。(14分)材料:“梦想的中国”来稿关键词统计表关键词提到该词的作者人数该词在全部稿件中一共出现的次数阶级27人58次教育27人50次帝国主义23人41次民族21人70次日本18人38次社会主义13人20次世界大同11人13次(“大同世界”视为近似词归入此类)文化22人34次世界大战5人6次摘编自耿密民国知识精英的“国家梦”根据材料,谈谈你对20也纪3

12、0年代“梦想的中国”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充分,逻辑都乩)19.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50年10月2日深夜,毛泽东发给斯大林一封回电,电文如下:1950年10月1日来电收悉。我们原先曾打算,当敌人向三八线以北进攻时,调动几个 师的志愿军到北朝鲜帮助朝鲜同志。但是,经过慎重考虑,我们现在认为,这一举动会造成 极为严重的后果。第一,靠几个师很难解决朝鲜问题(我军装备极差,同美军作战无胜利把握),敌人会 迫使我们退却。第二,最大的可能是,这将引起美国与中国的公开冲突,结果苏联也可能被拖进成争中 来。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极其严重了。中共中央的许多同志认为,对此必须谨慎行

13、事。但如果我们出动几个师,随后又被敌人驱赶回来,并由此引起美国与中国的公开冲突, 那么我们整个的和平建设计划将被全部打乱,国内许多人将会对我们不满(战争给人民带来 的创伤尚未医治,人民需要和平)。因此,目前最好还是克制一下,暂不出兵我们将召开党中央会议,中央各部门负责同志都将出席。对此问题尚未作出最后决定。 这是我们的初步电报,我们想同您商量一下。一一摘自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三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对出兵朝鲜态度谨慎的原因。(8分)(2)有学者认为此电报是中国不同意出兵朝鲜的证据,对此谈谈你的认识o (6分)历史答案1-5: BABDC 610: ADABD 11

14、15: ADDDA16. (14分)评述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从尚武思潮的背景角度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实行新政,力图挽救统治危机。有识之士在救亡图存过 程中,针对国民的体质与精神状况,借鉴西方文化精神和教育理念,反思中国传统教育,形 成了尚武思潮。(4分)从尚武思潮的内容、特点角度清政府的尚武思潮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将尚武与忠君相结合。梁启超尚武思想不仅指政治 军事层面,更多希望可以从文化精神面貌上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塑造国民自强性格和强健体 魄。(4分)从尚武思潮的影响、评价角度尚武思潮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人形象,激发了其“尚武从军”的意识,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 教育理念。后被军阀

15、集团所利用,带有一定的局限性。(6分)表述:层次三:表述成文,论证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层次二:能表述成文,论证较充分,思路较清晰。层次一:仅罗列要点,思路不清。17. (13 分)孙中山个人追求角度:建立共和是孙中山个人的革命追求,也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了 早日结束南北对峙,实现国家统一和建立共和,孙中山不计个人得失,让位于袁世凯,反映 了孙中山高尚的政治品质。(4分)孙中山个人认识局限角度:民主共和是历史的潮流,袁世凯为了篡夺革命果实,实行假共和 真专制。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本来面目认识不清,这体现出孙中山的政治局限性(4分)孙 中山让位袁世凯还有不得已的原因角度,如:立宪派、旧官僚、

16、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袁世 凯的政治和军事实力;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性妥协性等 等。(5分)(14 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国内: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南京国民政府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工农武装割据”进一步发展;西方学说进一步传播,“阶 级”、“教育”、“文化"反映出这一时期有识之士对救亡存图之路的探索。(国内3个角度6 分)国际上: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主义进一步扩展;“阶级”、“社会主义”、“世 界大同”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世界大战”反映出这-时期随着经济危机爆发、 法西斯势力的扩展,导致国际形势的紧张。(国际3个角度6分)此次征稿活动反映出20世纪30年代人们的社会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