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1页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心整理2.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2. 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3. 掌握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4了解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 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2. 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3. 读“亚洲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特别是东亚、南亚季风形成的区别。(三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三圈环流的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

2、化和气候的形成,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2. 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3. 培养自然科学的探究精神二、教学重点精心整理1. 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对气候的影响。2.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冬夏季节大气活动中心的名称、位置、成因3. 季风环流的形成,东亚、南亚地区季风的成因及特征、影响的范围三、教学难点1. 三维空间中高空和近地面风向2. 季风环流形成,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区别。四、教学方法读图法、讲授法、谈话法、列表比较分析,精讲多练为主。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及课件。六、课时安排二课时七、教学过程(引课)

3、氟氯烃的生产与使用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因大量排放氟氯烃而产生的臭氧为什么会出现在南极上空?课前复习: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思考:全球高低纬度之精心整理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A组导学内容1. 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2. 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

4、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3. 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过渡: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转。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思考地球自转会对大气运动产生什么影响?B组导学内容1. 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最终的运动方向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讲述:赤道高空北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于北纬30°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之后,大气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完成精心整理B组导

5、学内容中的23题。2. 赤道高空的北流空气不断地流到北纬30°附近高空堆积起来,导致北纬30°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会如何运动?使得近地面气压升高还是降低?3. 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分流、偏转后的风向?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讲述:北纬30°附近被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附近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东北风风向常年不变,就好像一个人很守信用,因此,这个纬度带被命名为东北信风带。至此形成了低纬环流。而北纬30°附近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中纬西风带。讲述:北纬60°(极地)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极地东风带。4.

6、 自北纬30°附近北流的空气与自极地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是否一致?有何差异?相遇后两种空气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由此造成北纬60°附近近地面气压较周围低还是高?思考、讨论讲述: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副极地低压带。5. 北半球形成了几圈环流?南半球是否会形成同样的环流?精心整理C组导学内容1. 全球近地面共分为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2. 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思考、讨论,从而找出分布规律:南北对称、相间分布。过渡: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让我们把假设情境进一步接近实际情况来设定。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思考假设

7、的含义:考虑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D组导学内容小结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规律。总结:我们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前提是地球表面性质均一。设问: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吗?地表不均匀又会产生什么结果?地表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上的大气环流要复杂的多,我们再继续研究:(板书)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一、七月气压分布图,观察多媒体动画)以亚欧大陆为例,冬季大陆是一个冷源,形成了高压中心,切断了哪个气压带?夏季大陆是一个热源,形成低压中心,切断了哪个气压带?精心整理这样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形成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这些高、低气压中

8、心的分布位置及名称是什么?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1晦陆的熬力差异,气压带的纬向分布南半球比北半球明显。大陆一二形成印度低压(亚欧大陆)海洋'e、形腕县威夷高压(北太平洋)、亚速尔高压(北大西洋)大陆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欧大陆)m海禅i形成阿留申低压北太平洋八冰岛低压(北大西洋)3.大气活动中心的变化会影响各地天气和气候(承转)以上我们了解了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情况,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那么下面我们来学习季风环流这部分内容。(板书)三、季风环流(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亚洲季风是一图或多媒体动画思考)由于在

9、北半球大陆和海洋之间形成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因此不同季节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大气水平运动的特点是什么?东亚和南亚的冬、夏季风其成因有什么差异?冬夏季风的特点是什么?影响范围有多大?成因冬、夏季风精心整理布风向特点及影响东亚季风我一国一东-部一旦本一和-鲜一半一昼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L11夏冬夏冬东南西北温'暖潮湿塞冷壬燥1南亚季风亚.洲印度半岛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西南东北温暖湿润低温王燥内容下表设计】性大亠、二圈环流1. 成因、形成2. 气压带的分布及成因3. 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2.影响:北半球块状:

10、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热低压切断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冷高压切断南半球带状(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三、季风环流1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着改变的现象2. 东亚季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风向: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 影响范围:3. 南亚季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风向:冬季东北风夏季西南风 影响范围: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首先,要求同学们明确三圈环流的形成同样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是大气环流在近地面的结果。

11、其次,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表现在随季节而改变的气压带和风带沿纬向的分布被破坏,北半球尤为明显。再次,掌握季风的形成和风向的变化情况,以及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精心整理探究活动题目:为什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着名的鱼米之乡?而与之纬度相近的撒哈拉地区却是沙漠广布?课堂练习读“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 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A;B;C;D,其中盛行上升气流的是。(2) 在气压带之间画出各风带的风向,并注出各风带的名称。(3) 极锋是哪两个风带的气流交汇而形成的?(4) 用箭头表示三圈环流的方向;图中代表的是风,代表的是风。(5) 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 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B.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C. 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