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2、生物循环: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
2、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一一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3、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co2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co2)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时刻在演化(气候变化、地貌变化)2、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1、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破坏森林与植树种草引发不同的环境效应)2、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生物发
4、生变化。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空间尺度划分: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二、自然带1概念: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2。自然带的划分(北半球为例)利用气候图对照分析自然带的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热带草原带(萨瓦纳带)(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中西部)热带荒漠带(南北回归线一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
5、中西部)热带季雨林带(北纬10°25。之间的亚洲大陆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和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纬50°70。之间)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苔原带、冰原带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包括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以及中纬度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带。2
6、、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由于受海洋水汽的影响,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与水平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谱相似。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高度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本章重难点1、如何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1)所谓整体
7、性,就是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有两种表现: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环境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各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制约性。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2)所谓地域差异,是指不同地区由于环境要素不同,分化成不同的地域单位。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均匀,形成与纬线大体平行的热量带。受大气环流和行星风系、海陆分布、地面起伏等因素影响,不同的地域单位分别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在地球表面形成有一定宽度的、呈条带状分布的自然带,显示出地理环境的地域特征。各地
8、的地理环境有相似的,而绝没有相同的。2、如何认识自然带分布的规律(1)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在低纬和高纬表现明显。J低纬地区:自然带由热带雨林带一热带草原带一热带荒漠带过渡1高纬地区:自然带由亚寒带针叶林带一苔原带一冰原带过渡(2)由沿海向内陆的干湿度地带性在大陆中纬度表现明显大陆西岸大陆内部大陆东部J受西风控制深居内陆,离海较远受季风影响-1-N0.*降水量较多水分趋于减少降水较多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3)垂直地带性"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相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 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 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地理纬度、山地海拔高度及坡向等因素有关L中低纬度高海拔山脉表现最明显分布规律概念及特点成因主要分布地区举例水平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各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与纬线大体平行伸展呈条带状纬度咼低引起的热量差异,水分亦有影响低纬和北半球的高纬地区非洲沿东经200从赤道自南向北的自然带的变化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各自然带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迎新春主题年会策划方案
- 2025年八班级班务工作方案
- 校本课程国学诵读
-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精细有机合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零诊综合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云南省怒江州贡山三中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物理试题含解析
- 杭州市萧山区2025届初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英语试题含答案
- 宁夏师范学院《篆刻临摹》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石景山2025届下学期期末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物理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高州市大井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拟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初中语文】第16课《有为有不为》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一模)青岛市2025年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检测地理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5年铁岭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2025年公务员遴选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题库170题及答案(九)
- 广告投放预算分配情况统计表(按预算项目)
- 2025年高考预测猜题 化学 信息必刷卷01(新高考 通 用)(解析版)
- 压疮的六个分期及护理措施
- 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 圆和扇形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开封大学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
- 30-提前介入在建高铁的实践与思考5则范文
- 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