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先天性免疫_第1页
第七章 先天性免疫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先天性免疫免疫的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固有免疫)J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适应性免疫)3是动物机体接触某种抗原后产生的、仅针对该特定抗原的免疫。免疫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教学的主要内容。参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抗体、细胞因子等特点特异性、记忆性、不能遗传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外来异物的非特异性抵抗力,动物先天具有、可遗传。参与-各种屏障作用、吞噬细胞、NK细胞、体液杀菌成分等特点-一非特异性、先天具有、遗传性缶御屏障Y体表屏障一皮肤、黏膜等内部屏障一血脑屏障、血胎屏障厂第一道防线J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NK细胞DC等等体液分子一溶菌酶、乙型溶素、补体、干扰素丿体液免疫-B细

2、胞I细胞免疫-T细胞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狡>防御屏障固有免疫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体表屏障皮肤、粘膜屏障内部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吞噬细胞.NK细胞、DC、7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M细胞等补体、细胞因子、溶菌酶、乙型溶素等第一节机体的防御屏障机体抵御外来异物的第一道防线O外部屏障皮肤黏膜V厂局部淋巴结内部屏障血一脑屏障血-胎屏障等(一)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9Fottdo帀E=ryfoAc祐suStructuralIComponentsof/theMucosalBarriermsi”x-zyLanwapcopnaMuxlelayerGerminalcenterPeyersPatch1.

3、物理屏障一一机械阻挡与排除作用完整的皮肤和黏膜对异物有阻挡和排除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许多纤毛(气管纤毛摆动,肠蠕动,泪液、唾液、气管分泌物的冲洗)2-化学屏障局部分泌物的杀灭作用汗腺、皮脂腺一乳酸、不饱和脂肪酸泪液、唾液、支气管分泌物一溶菌酶等胃、肠道一胃酸、胃蛋白酶、胆汁3.正常菌群-拮抗作用占位、竞争营养、分泌抑菌杀菌物质篝(二)局部淋巴结的屏障作用阻止微生物向周围及深部组织扩散。(滋)副皮质区输入湘巴管筋质区动肚初级淋巴池泡富含巨噬細胞滤过清除异物(浅)皮质区11生发中心(三)血-脑屏障软脑膜脉络丛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壁外覆盖的星状胶质细胞进入脑组织阻挡血液中的病原体防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感染

4、(四)血-胎屏障13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K防止母体内病原微生物进入胚体°保护胎儿免受感染第二节参与先天性免疫的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细胞中裡幽树突状细胞NK细胞固有样淋巴细胞(NKT细胞、丫6T细胞、B1细胞等)其他固免疫细胞先天its疫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喑酸性粒细胞喑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先天性免疫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或有限多样性抗原识别受体对病原体及其感染细胞、衰老损伤细胞、畸变细胞表面某些共有、非特异性分子结构进行识别,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抗肿瘤等免疫保护作用。El=PRR:指存在于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膜表面、胞内器室膜上

5、和血清中的能够识别异物某些共有的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甘露糖受体(MR)膜型PRR清道夫受体(SRs)Toll样受体(TLRs)模式识别受体PRR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甘露糖受体甘露糖、岩藻糖残基清道夫受体磷脂酰丝氨酸(凋亡细胞)LPS(G-)磷壁酸、肽聚糖(G+)Toll样受体鞭毛蛋白(G)磷壁酸、肽聚糖(G+)dsRNA/ssRNA分泌型PRR甘露糖结合凝集素、C反应蛋白等(血清中)2011年诺贝尔奖2011年布鲁斯博伊特勒BruceA.Beutler,美国,Toll样受体|研究-Toll样受体在t有免疫中的作用JulesA.Hoffmann,法国,Toll样受体朱尔斯霍夫曼刀RalphM

6、.Steinman加拿大,树突状细胞拉尔夫斯坦曼研究一树突状细胞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2020/3/26(一)吞噬细胞机体内广泛存在着的吞噬细胞可将微生物吞噬、消化、降解。小吞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一一血液中J大吞噬细胞J单核细胞血液中巨噬细胞一一淋巴结、肝、肺、脾等19(1)单核-巨噬细胞超级杀手表面受体模式识别受体调理性受体一FcrR>CR细胞因子受体一GM-CSF、IFN-丫、MCP-1等吞噬细胞的吞噬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吞噬对细菌等较大异物,伸出伪足将其吞入细胞内,形成吞噬体。吞饮-对病毒等较小的异物,则胞膜内陷,闭合形成吞饮小体。1. 趋化作用一当异物进入体内时,吞噬细胞受趋化因子作用

7、,向异物处聚集。2. 识别异物3吞噬-吞噬、吞饮形成吞噬体。4消化、降解-吞噬体和胞浆内的溶酶体结合,形成吞噬溶酶体。田菌吞噬细胞一伪足细菌,胞吐排出摄取吞噬体"溶酶体/溶酶体酶融合吞噬溶酶体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将异物消化降解。巨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杀伤细菌、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等E7U 参与炎症反应一感染部位产生的GM-CSF、IFN-丫等可募集并活化巨噬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MCP-l、IL-8趋化因子和IL-l、TNF-a等促炎性因子和炎性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参与炎症反应 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免疫调节一-巨噬细胞通过产生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

8、L-l、IL-3、IL-6、TNF-a、IFN-a>IFN-Y等,参与免疫调节。Exocytoseddegradedmaterial(2)嗜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白细胞(占60-70%)F模式识别受体主要膜分子调理性受体-补体受体、Fc受体(FcyR)趋化因子受体-IL-8R、C5aR等Giemsa染色血涂片,中性粒细胞呈淡藕荷色,多叶核,胞浆中含有大量的细胞颗粒。中性粒细胞吞噬红细胞21(二)自然杀伤细胞一细胞毒作月细胞是一类可直接杀伤靶细胞的淋巴细胞。细胞主要通过表面活化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识别非己。光镜下的NK细胞形态抑制性受体活化性受体靶细胞-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自身的某

9、些组织细胞等。NK细胞NK细胞抑制性受体活化性受体MHCI类分子表达缺失或卜碉抑制性受体VII1(:|类分子活化性受休NKG2DANCH活化受体非MHCI类分子配体异佶或上调表达图14-4正常粗织细胞A肿柵细胞或柄毒感毀的吧细胞NK细胞对正常组织细胞和肿瘤/病奇感染靶细胞的识别及其作栩示息A抑制性信号起左导作用正常组织细胞不被杀伤;HNKG2D/NCR受体介导的活化倍号起主显作用中瘤细胞或病毒感染靶燜胞被杀伤细胞毒作用肿瘤细胞971«分泌TNF-a表达死亡配体HK细胞穿孔素/颗粒酶途径Fas/FasL途径TNF-a/TNFR途径激活NK细胞内胱天蛋白酶参与的信号转导途径,诱导靶细胞凋

10、亡。(三)树突状细胞多能遗血干细胞分布于淋巴器官、血液分布于脑以外的外周组织器官1髓样DC(经典DGeDC)未成熟DC能有效识别、摄取、处理异物高表达模式识别受体、调理受体、趋化因子受体低表达MHC-II分子,2.浆细胞样DC(pDC)功能抗病毒感染。pDC胞质器室膜上高表达TLR7、TLR9,可识别病毒核酸,被病毒核酸活化后大量增殖,产生大量I型干扰素,参与抗病毒固有免疫。(四)固有样淋巴细胞1NKT细胞和丫8T细胞对靶细胞的识别均不受MHC限制QawwTCRMMCSemi-xj遍川皿(ftA;¥01444118Ctjcolipid弋7ICR呻id.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和

11、免疫调节2.B1细胞识别细菌、真菌的脂多糖、荚膜多糖、葡聚糖,吞噬降解病原体(五)其他固有免疫细胞1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吞噬异物杀伤寄生虫-表面有IgEFc受体,具有ADCC效应例,具有ADCC作用的细胞有(ABCD)oA.单核/巨噬细胞B.NK细胞C.中性粒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292.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具有IgE的Fc受体,参与I型超敏反应。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Giemsa染色的血涂片,嗜碱性粒细胞胞浆中布满深蓝色细胞颗粒。透射电镜下胞浆颗粒中充满致密物质3.M细胞M细胞是一种散布于肠粘膜上皮细胞间的扁平上皮细胞M细胞是一种抗原转运细胞。可将异物以胞饮的形式吞入,但不降

12、解,而是转运至粘膜下结缔组织,再被该处的巨噬细胞摄取、降解。抗原OA进人派氏结介讲巴結阴细胞上皮细鞄图2七肠黏腰M细胞的功能示意圈肠需矗M细胞町通过吸附,胞饮或内存摄人抗脈以啜泡形式转运幷传递给DC.洱由这些APC将賊瞰捉呈给淋巴细胞M细胞存在于派伊尔结。派伊尔结(派尔集合淋巴结,peyer结)是肠黏膜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肠粘膜内的一组淋巴滤泡,由B细胞和T细胞(CD4为主)组成,3在其表面覆盖着一层微皱褶细胞,又称M细胞。第三节参与先天性免疫的免疫分子可单独或协同对细菌、病毒等抑制或杀灭补体细胞因子其他抗菌物质31(1)补体经典途径I抗原抗体复合物UgG或IgM)激活的«&

13、amp;CSbO?&«|»-MBSHUBL人4aI甘露糖结合凝集素04+02C4b2aMBL途径MBL_厶+丝氨酸病原体甘蛋白酶躍糖残基旁路途径脂多糖.酵母务糖*C3bC3B因子D因子(C3转化騎)C3bBb3b(C5转化酶)»C4b2a3b(C5转化菌)ff厂厂|C5b二i(攻膜豆合物)C6C7C8C9在抗体未形成前-通过MBL途径和旁路途径一非特异性免疫在抗体形成后通过经典途径一特异性免疫(二)细胞因子IFN-a/B抑制病毒复制IFN丫、IL12、GM-CSF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有效杀伤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IL-l、IL-6、TNF-a引起炎症反

14、应IL-8、MCP-1等趋化因子募集、活化吞噬细胞等(三)其他抗菌物质素肽溶酶抗乙溶抗菌肽是一类可被诱导产生的小分子碱性多肽。可杀伤多种细菌和某些真菌、病毒、原虫或肿瘤细胞。a-防御素一一组耐受蛋白酶的多肽。能与病原体表面脂多糖、磷壁酸、病毒囊膜脂质形成跨膜离子通道,使细菌、有囊膜病毒等裂解,也能诱导病原体产生自溶酶或干扰病毒DNA或蛋白质合成。2-乙型溶(菌)素乙型溶素是一种由血小板释放的碱性多肽,主要作用于G+菌细胞膜而溶乙型溶菌素(B-lysin)是血清中一种对热较稳定(加热60°C,经40分钟活性不变)的抗菌物质,属碱性多肽。在血液凝固时,乙型溶素从血小板中释出,因此它在血清

15、中的浓度运远高于血浆中的水平。乙型溶素能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细胞膜,产生非酶性破坏效应(与组蛋白的效应相似),故对革兰阳性菌有杀伤作用。35G+*溶菌酶作用位点L-atentrMO*flluUtyttoa4s>nmiStaphylococcusaureuspeptidoglycan青霉素作用位点N-乙酰胞壁酸3.溶菌酶溶菌酶是体液、外分泌液、吞噬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不耐热的碱性蛋白。作用于G+菌细胞壁的肽聚糖,使G+菌裂解。(溶菌酶对G-菌作用不大,因其外有脂多糖、脂蛋白包裹)溶菌酶通过裂解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间的3-1,4糖苜键,使肽聚糖崩解。名称存在部位化学性质作用范补体溶菌酶血清吞噬细胞溶酶体,泪液、唾液、乳汁等糖蛋白小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