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考试试卷试题_第1页
交通规划考试试卷试题_第2页
交通规划考试试卷试题_第3页
交通规划考试试卷试题_第4页
交通规划考试试卷试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交通大学考试试卷专业: 姓名: 学号: 课程名称:交通规划原理 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 出题教师:谷远利(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有五道大题,前两道大题答在试卷上,后三道大题答在答题纸上。)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阅卷人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5空,计15分)1 规划的概念是指 确定目标和设计达到目标的策略或行动的过程 。2 出行的定义为 从起点到终点的一次移动 。3 对调查区域而言,出行分为: 内内 出行、 内外 出行和 过境 出行三类。4 出行目的分为工作 、上学 、自由 、业务 和回家 五种。5 揭示喜好和表明喜好两种交通调查方式的区别在于:揭示喜好是 用实际行动揭示自己的喜好

2、 ,而表明喜好是 用自己的意识行为表明喜好 。6 重力模型按约束条件分为无约束重力模型 、单约束重力模型 和双约束重力模型 三类。二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计20分)1 在国内的大城市,根据中国国情,应该大力发展:(C)A. 私人小轿车 B.自行车C. 公共交通 D. 摩托车2 随着样本母群数量的增加,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抽样比例可以:(A)A. 减小 B. 增加C. 不变 D. 先减小后增加3 在下面的四种方法中,不能用于出行生成预测的方法是:(B)A. 增长系数法 B. 重力模型法C. 时间序列法 D. 回归分析法4 在下面的四个模型中,仅考虑了交

3、通费用对住宅选址的影响,从微观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的土地利用模型是:(D)A. 汉森模型 B. 统计分析模型C. 劳瑞模型 D. 凯因模型5 以下人物中哪位将Frank-Wolf 算法用于求解Wordrop 平衡,解决了均衡分配的难题:(A)A. LeBlanc B. BeckmannC. Wordrop D. Floyd6 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自行车这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C)A. 单调降低 B. 单调升高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7 下面哪一个不是影响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D)A. 出行者特性 B. 出行特性C. 交通设施特性 D. 交通调查特性8 下面哪一个不是“表明喜好数据调

4、查”的特征:(D)A. 充分表现个人的选择行为 B. 在保证可靠性前提下可自行设计假想内容C. 调查人员有丰富的问卷设计经验 D. 取样样本非常大9 花费最大、难度最大的OD调查,但也最能提供全面有用数据的调查是:(C)A. 境界线调查 B. 道路交通量调查C. 基于家庭的OD调查 D. 出行日志调查10 在交通分配中,最简单的分配方法是:(B)A. 用户最优分配方法 B. 全有全无分配方法C. 系统最优分配方法 D. 增量加载分配方法三 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计30分)1 重力模型方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优点:在模型中增加了路阻函数,直观上容易理解;能考虑路网的变化,对于新建区预测也比

5、较准确;不一定需要完整的现状OD矩阵;缺点:短程分布预测值较大,在计算时注意;交通小区之间的行驶时间因交通方式和时间段的不同而异,而重力模型使用了同一时间。2 出行终点(端点)方式选择模型和出行换乘方式选择模型的区别是什么? 答:出行终点方式选择模型 在研究总量后即探讨分担率的方法(在出行发生与吸引路段进行方式划分)特点:(1) 较多考虑个体的特征,并在出行生成之后立即应用方式选择模型。(2) 只能考虑以收入、居住密度和汽车拥有量等为特征的方式选择。(3) 适合短期规划且极少出现交通拥挤的网络。出行换乘方式选择模型 在重力和其它分布模型之后再应用方式选择模型的方法(在出行分布后进行方式划分)优

6、点:便于考虑出行特征和可用运输方式的特征;缺点:难以考虑出行者的特征,因为它们已被集计到出行矩阵中。3 简述Logit模型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答:在交通方式划分当中,可以应用Logit模型预测将来年各种交通方式的比例和大小。其优点是计算比较简便,其缺点是两种交通方式分担比例之与这两种交通方式有关,而与第三种交通方式无关。在交通分配当中,可以应用Logit模型对道路交通量进行多路径概率分配。其优点也是比较容易计算,其缺点有两个,其一是两条路径选择的概率只与这两条路径的阻抗绝对值之差有关,其二是两条路径重复较多时分配结果不合理。4 简述交通调查有哪些方法。答:交通调查分为实测调查和问卷调

7、查,具体方法包括个人出行调查、道路交通调查、物流调查和出行日志调查等,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调查方法,比如说车辆感知器调查、视频调查、远程无线式调查等,这些调查方法各有优缺点,都是获取交通数据的重要方法。5 简述Wardrop平衡原理及其在交通分配当中的应用。答:1、Wardrop第一原理 在平衡条件下,拥挤网络中交通流自动调节的方式是所有OD对间的被使用的线路有相等且最小的费用,而未被使用的线路都有更大的费用。2、Wardrop第二原理 在平衡条件下,在拥挤网络中,交通流应按照平均或总的出行成本最小的方式来分配。在交通分配过程中:如果交通分配模型采用Wardrop第一、第二原理,则该模型为平

8、衡模型;如果交通分配模型不使用Wardrop第一、第二原理,而是采用启发式方法或其它近似方法的分配模型,则该模型为非平衡模型。四 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计20分)1 某区域有三个交通小区,试用平均增长系数方法确定该区域的未来OD分布。(误差<5%)OD123现状值未来值117742838.6273865191.9345172636.0现状值285027105未来值39.390.336.9166.5解:OD123现状值未来值123.648 11.146 5.490 40.285 38.60.9582211.219 68.551 9.506 89.277 91.91.029435.57

9、6 7.977 23.386 36.939 36.00.9746现状值40.444 87.674 38.382 166.500 未来值39.390.336.9166.50.97171.03000.96142 如图所示的交通网络,从A到B有两条路径1、2,两条路径上的交通阻抗函数分别为: 1 A 2 B 径路1: C1=15+0.005V1 径路2: C2=10+0.006V2其中,Vi表示各路径上的流量,Ci表示各路径相应的交通阻抗。现设想从A到B有3000辆车,(1)试用全有全无分配方法进行交通分配。(2)试用增量加载分配方法进行交通分配。(分4次,依次按40%,30%,20%,10%加载)

10、解:(1)在没有流量情况下,路径2最短,因此V1=0,C1= 15;V2=3000,C2=28。(2)分四次加载:次数 加载量 V1 C1 V2 C2 0 0 0 15 0 10 1 1200 0 15 1200 17.2 2 900 900 19.5 1200 17.2 3 600 900 19.5 1800 20.84 300 1200 21 1800 20.8五 论述题(共1题,计15分)1交通规划四步骤(阶段)模型包括哪四步每个步骤的目的是什么约束条件是什么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答:四阶段法是预测交通网络交通需求的比较成熟的方法。它分为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分布交通量预测、交通方式划分交通量预测和交通量分配四个阶段,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阶段: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预测预测图示各小区的交通量。生成交通量与发生、吸引交通量的守恒关系ji常用方法为平均生成交通量法、增长系数法、时间序列法和回归分析法第二阶段:分布交通量 tij的预测预测区之间的交通量tij。分布交通量与发生、吸引交通量之间的守恒关系: tij ji常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