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杭州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2018年杭州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2018年杭州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2018年杭州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2018年杭州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 年杭州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4 题。纯仁 字尧夫,始出仕,知襄城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 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 ,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 甚急。 纯仁言: “养兵出于税亩, 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时旱久不雨,纯仁籍境内贾舟 ,谕之曰:“民将无食,尔所贩五谷,贮之佛寺,候食阙 时吾为籴 之。”众贾从命,所蓄十数万斛 。至春,诸县皆饥,独境内民不知也。移齐州。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或谓:“此严治之犹不能戢 ,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纯仁曰:“宽出于性,若强以猛,则不能持久

2、;猛而不久,以治凶民,取玩 之道 也。”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 释去期岁盗减比年大半。(节选自独醒杂志)【注】 纯仁:字尧夫,谥忠宣。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宿卫:古时指在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的人。劾治:审查治罪,推究、审问。贾舟:商船。贾,商人。籴(d í ) :买进粮食。斛(h ú ) :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戢:止,停止。玩:同“顽”,不驯服。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牧地初不隶 县祗辱于奴 隶人之手B. 候食阙 时吾为籴之两岸连山,略无阙 处C.取玩之道 也以咨诹善道D.训使自新,即 释去死即

3、 举大名耳2 .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尽呼至庭下/ 训使自新/ 即释去 / 期岁 / 盗减比年大半。B.尽呼至 /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期岁 /盗减比年大半。C.尽呼至 /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期/岁盗减 /比年大半。D.尽呼至庭下/训使 /自新即释去/期岁盗减/比年大半。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 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2) 至春,诸县皆饥,独境内民不知也。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范纯仁的人物形象。1 .C 【解析】A项中的“隶”,前者意思是“属于”,后者意思是“仆役,奴仆”。 B 项中“阙”都通“缺”,前者是“缺少”的意思,后者是

4、“缺口”的意思。 C项中的“道”,都是“方法”的意思。 D项中的“即”,前者的意思是“立即,当即”,后者的意思是“就要,就”。2 .A 【解析】在断句时,首先需要理解句子的意思进行划分,这句话的意思是“(范纯仁)将他们全部叫到官府庭前,训诫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就把他们都释放了。等到满了一年,盗窃案件比往年减少了大半。”,根据句意断句选择A 项。3 (1) 供养军队的钱物是由田税所出,如果听任他们糟蹋百姓的农田而不许追究,那么税钱从哪里来呢?(2) 到 ( 第二年 ) 春天, 各县都受饥,只有襄邑县境内百姓不知道有饥馑这回事。4. 执法严明,关心百姓,为政宽缓。写他抓捕卫士及其结果,体现了

5、他的执法严明;他面对“旱久不雨”所采取的措施,体现了他的仁爱之心;他在法律的框架内对待强盗,体现了他的为政宽缓。【解析】分析人物形象,一定要从事件和人物言行中进行归纳提炼。本文共三段,一共写了范纯仁的三件事,每一件事可以提炼出一个方面,第一段主要写他抓捕卫士及其结果,体现了他的执法严明;第二段主要写他面对“旱久不雨”所采取的措施,主要体现他的仁爱之心 ( 关心人民) ;第三段主要写他在法律的框架内对待强盗,主要体现他的为政宽缓。【参考译文】范纯仁,字尧夫,出任襄城县知县。县里有一处牧场,卫士在那里牧马,马践踏了百姓的庄稼,范纯仁抓捕了一个卫士处以杖刑。这牧场本来不隶属于县里,管理牧场的官员发怒

6、说:“这是皇帝的宫廷值宿护卫,你一个县令怎敢也如此?”就把这事向皇上汇报,要立即予以审理治罪。范纯仁说:“供养军队的钱物是由田税所出,如果听任他们糟蹋百姓的农田而不许追究,那么税钱从哪里来呢?”皇上下诏释放了他,并且允许把牧场交由县里管理。当时天旱很久不下雨,范纯仁登记襄邑县境内商船,告诉他们说: “百姓将来没有饭吃,你们所贩五谷,贮藏在佛寺里,等到粮食缺少时,我为你们籴卖。”商人们都服从命令,贮藏的粮食达十余万斛。到 ( 第二年 ) 春天,各县都受饥,只有襄邑县境内百姓不知道有饥馑这回事。调任齐州知州。齐州的民俗凶暴强悍,百姓任意偷盗劫掠。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严厉处臵还不能止息,您一概宽以待

7、之,恐怕那里需要整治的违法乱纪事情不能穷尽了。”范纯仁说:“宽容出于人性,如果极力地严惩,就不能持久;严惩而不能持久,以此来管理凶暴的百姓,这是造成刁顽的方法啊。” ( 范纯仁 ) 将他们全部叫到官府庭前,训诫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就把他们都释放了。等到满了一年,盗窃案件比往年减少了大半。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4 题。赵琰,字叔起,天水人。父温为杨难当司马。初,苻氏乱,琰为乳母携奔寿春,年十四乃 归。孝心色养,饪熟 之节,必亲调之。皇兴中,京师俭 ,婢简粟粜之 ,琰遇见切责 ,敕留轻粃。尝送子应冀州娉室 ,从 者于路偶得一羊,行三十里而琰知之,令送于本处。又过路傍,主人设羊羹,琰访

8、知盗杀,卒辞不食。遣人买耜刃,得剩六耜,即令送还刃主。刃主高之,义而不受,琰命委之而去。初 为兖州司马,转团城镇副将。还京,为淮南王他府长史。时禁制甚严,不听越关葬于旧兆。琰积三十余年,不得葬二亲。及蒸尝 拜献,未曾不婴慕卒事 。每于时节,不受子孙庆贺。年余耳顺,而孝思弥笃。慨岁月推移迁窆 无期乃绝盐粟断诸滋味食麦而已。(选自魏书,有删改)【注】饪( r è n)熟:指烹调。俭:贫乏,歉收。简粟粜(tià o)之:碾粟筛出瘪谷。娉室:定亲。通“聘”,订婚。蒸尝:指祭祀。婴慕卒事:想回乡归葬双亲的事。迁窆(bi n):迁葬。窆:墓穴,坟茔。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

9、一项是()A. 年十四乃归 (返回)B. 琰遇见切责 (责备)C.从 者于路偶得一羊(顺从)D.初 为兖州司马(刚开始)2.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慨 /岁月推移/迁窆无期乃/绝盐粟断/诸滋味食麦而已。B. 慨岁月推移/迁窆无期/乃绝盐粟/断诸滋味/食麦而已。C.慨岁月推移/迁窆无期乃/绝盐粟断/诸滋味 /食麦而已。D.慨 /岁月推移迁窆无期/乃 /绝盐粟断诸滋味/食麦而已。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 孝心色养,饪熟之节,必亲调之。( 2) 琰访知盗杀,卒辞不食。4. 文中主要写了赵琰的哪些事迹?分别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1 .C 【 解析 】 C 项“从”

10、的意思是“随从”,而非“顺从”。2 .B【解析】此题考查断句。答题时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本句的意思是:他感叹岁月推移,而迁葬无期,于是不吃盐粟,断除众味,只吃麦食。故选B 项。3. ( 1 )精心奉养父母,烹调之类的食物,必亲自调弄。(2)赵琰查访(后)知道这是偷杀的羊,于是推辞不愿就餐。4. 亲自为父母调弄饮食,时刻不忘为父母迁葬之事,体现了他的孝顺;责令婢女留下筛选出的瘪谷,体现出他的节俭;命随从将偶然得到的羊归还原处,将多出来的耜刀送还给刀主,体现了他的正直、诚信;不吃偷来的羊,体现了他坚守节操。【解析】概括文章主要事迹,首先要读懂

11、文章大意,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文中写赵琰四十回家后亲自为父母调弄饮食,因规定不能将父母葬在故乡,因而时刻不忘为父母迁葬之事,体现了他的孝顺。婢女扔掉筛出的瘪谷,而赵琰要求留下,体现了他的节俭。随从在路上偶然得到了一只羊,要求随从送回去,买耜刀的时候将多出来的耜刀送还买主,体现了他的正直、诚信。不吃偷来的羊,体现了他坚守节操。【参考译文】赵琰,字叔起,天水人。父温为杨难当司马。当初,苻氏叛乱, 赵琰被奶妈带着奔逃到寿春,长到十四岁才返回老家。精心奉养父母,烹调之类的食物,必亲自调弄。皇兴年间,京城歉收,婢女碾粟筛出瘪谷,赵琰看见狠狠教训了她一顿,责令她留下瘪谷。曾送儿子赵应到冀州订亲,随从的

12、人在路上偶然得到一只羊,走了三十里后,赵琰知道了,责令仆人送回原处。又在经过的路边,主人准备了羊肉汤,赵琰查知这是偷杀的羊,于是推辞不愿就餐。派人购买耜刀,发现多了六把,立即让人送还主人。刀主被他(这种行为)感动,坚决不接受,赵琰命人放下刀就离开了。刚开始赵琰任兖州司马,转任团城镇的副将。归还京城,任淮南王拓跋他的幕府长史。当时禁制非常严格,不让大臣越关葬在故乡。赵琰不能归葬双亲达三十年之久。到祭祀拜献的时候,总是不能不想归葬双亲的事。每每逢年过节,总不接受子孙的庆贺。随着年纪渐高,孝顺之情越来越深厚。他感叹岁月推移,而迁葬无期,于是不吃盐粟,断除众味,只吃麦食。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13、4 题。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侠躬 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 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 为市官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 职之日,一无所取。人歌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迁户部中大夫。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擿 , 数旬之内,奸盗略 尽。 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

14、故,对曰: “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之,许 其自首。贵自言隐费钱五百万。(节选自北史? 裴侠传)【注】 菽:豆类的总称。庸:受雇用。擿 ( t ):揭发。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侠躬 履俭素(亲自)B. 去 职之日(距离)C.奸盗略 尽(大概)D.许 其自首(允许)2.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乃悉 /罢之又有丁三十/ 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B.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C.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D.乃悉罢之/

15、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 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2) 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4. 文章刻画了裴侠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1.B【 解析 】 B 项“去”在这里的意思是离开。2. D【解析】此题考查断句。答题时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本句的意思是:于是把他们全部遣散了。又有士兵三十人,供郡守使用,侠也不让他们为自己做私事,并收这些人做市官马。故选D 项。3. ( 1 )为了饮食而役使人,是我不做的事。(2)美好的食物不吃,不用士兵,裴公美好

16、的品德,应该是世人的楷模。4. 从裴侠七岁后聪明于常人,对父亲的死伤心如成人可以看出他天赋异禀;从他做官从不偏私,严查贪官污吏可以看出他为官清廉;从李贵因占用公物哭泣许其自首可以看出他恪尽职守。【参考译文】裴侠字嵩和,是河东解人。七岁了,还不能说话,后来在洛城看见一群乌鸦遮蔽了天空,抬起手指着乌鸦就会说话了,于是聪慧记忆深刻,不同于平常的儿童。十三岁,父亲去世了,他哀伤得像成年人一样。侠亲自做事平时很节俭,吃的都是普通的饭菜罢了,下人没有不怀念他的。这郡旧的体制,有打鱼狩猎的三十人未供养郡守,侠说:“为了饮食而役使人,是我不做的事。于是把他们全部遣散了。又有士兵三十人,供郡守使用,侠也不让他们

17、为自己做私事,并收这些人做市官马。一年多已经积累成群的马匹。他离开职位的那天,丝毫不取。人们歌颂他说: “美好的食物不吃,不用士兵,裴公美好的品德,应该是世人的楷模。”全国上下都信服他,称他是“独立使君。”升户部大夫。当时有一自私的吏主看守仓库,几年私藏到千万,到侠在此地做官,振作精神想办法揭发,几月之内,奸险偷窃的人大致都尽了。转任工部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在府中悲伤地哭泣,有人问他原因,回答说:“掌管的财物,很多变为自己用,裴公是有名的清正严厉之人,害怕获罪因此哭泣。”侠听说这件事,答应让他自首。李贵自己说藏钱五百万。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4 题。方干,字雄飞,桐庐人。幼有清才

18、,散拙 无营务。大中中,举进士不第,隐居镜湖中。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每风清月明,携稚子邻叟,轻樟往返,甚惬素心。所住水木閟 , 一草一花,俱能留客。家贫, 蓄古琴,行吟醉卧以自娱。徐凝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遂相师友,因授格律。干有赠凝诗,云“把得新诗草里论”。时谓反语为村里老,疑干讥诮,非也。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干旱岁偕计 ,往来两京,公卿好事者争延纳,名竟不入手,递归,无复荣辱之念。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遣主人,留题几遍。初李频学干为诗,频及第,诗僧清越贺云:“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固。”成通末卒。门人相与论德谋迹,谥曰玄英。乐安孙

19、郃等,缀其遗诗三百七十余篇,为十卷。(选自唐才子传卷七)【注】 散拙:(为人)散淡粗疏。閟 :通“秘”,幽深。偕计:随同计吏。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组是()A. 一见干器 之已持臣守圉之器B. 事不果 成尉果 笞广C.辄 遣主人饮少辄 醉D.缀 其遗诗三百七十余篇缀 行甚远2.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王大夫廉/ 问浙东礼邀干/ 至嘉其操/ 将荐于朝/ 托吴融草表。B. 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嘉其操 /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C.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嘉其操 /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D.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3. 用

20、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 时谓反语为村里老,疑干讥诮,非也。2) 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4. 阅读全文,概述方干的性格特点。1 .C 【解析】A 项中“器”前者的意思是器重;后者的意思是器械,武器。B 项“果”前者的意思是实现;后者的意思是果然。 C 项“辄”的意思都是就。 D 项“缀”前者的意思是汇集;后者的意思是紧跟。2 .C【解析】此题考查断句。答题时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本句的意思是:大夫王廉到浙东问政,按照礼节邀请方干到来,赞许他的操守,要推荐他到朝廷,委托吴融草拟奏表。故选C 项。3 . ( 1 )当时的人

21、认为方干反说(徐凝)为村里老人,怀疑方干讥诮徐凝,(其实)不是这样的。(2)过了一段时日,王廉因病逝世,事情最终没有办成。4 . 散漫粗疏、对功名无所追求,心地纯洁,性格洒脱。【参考译文】方干,字雄飞,桐庐县人。幼年有清俊之才,(为人)散淡粗疏没有做什么事。大中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没有考中,隐居在镜湖中。湖的北面有间茅草屋,湖的西面有个松岛。每当风清月明之时,(他就)带着小儿和邻居老人,撑一只轻便的小船往返于茅屋与松岛之间,使自己一向淡泊的心非常惬意。他住的地方水泉树木幽深隐蔽,一草一花,都让人流连忘返。他家境贫苦,存有一把古琴,(常)漫步吟诗、醉酒而卧来自娱自乐。徐凝当初有(很高的)诗名,一

22、见方干就很看重他,于是与他互相成为师友,徐凝便教方干作格律诗。方干有赠徐凝的诗,说“把得新诗草里论”。当时的人认为方干反说(徐凝)为村里老人,怀疑方干讥诮徐凝,(其实)不是这样的。大夫王廉到浙东问政,按照礼节邀请方干到来,赞许他的操守,要推荐他到朝廷,委托吴融草拟奏表。过了一段时日,王廉因病逝世,事情最终没有办成。方干早年随同计吏,往来于两京之间,一些热心的达官公卿争相邀请他,(但)功名最终还是没有得到,(方干)于是回去,不再有追求功名的念想。浙中只要有园林名胜,他就拜访主人,题留的诗几乎遍布那些园林。当初李频向方干学习作诗,李频考中进士,诗僧清越向方干祝贺道: “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咸

23、通末年(方干)去世。他的门人一起讨论他的德行和事迹,确定谥号为玄英。乐安人孙郃等人汇集他的遗诗三百七十多首,合编成十卷。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4 题。贞观元年,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 “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 ”思廉时在洛阳,因 寄物三百段,并遗其书曰 : “想卿忠节之风,故有斯赠。”初,大业末,思廉为隋代王侑 侍读,及义旗克京城时,代王府僚多骇散,惟 思廉侍王,不离其侧。兵士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 “唐公 举义兵,本匡王室,卿等不宜无礼于王! ”众服其言,于是稍却,布列阶下。须臾,高祖至,闻而义之,许 其扶代王侑至顺阳下,思廉泣拜而去。见者咸 叹

24、曰 :“忠烈之士, 仁者有勇,此之谓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忠义第十四)【注】 代王侑: 隋元德太子之子,炀帝十三年南巡,以侑留守长安,李渊攻克长安,立侑为帝。唐公: 唐高祖起初的封号。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A. 因 寄物三百段(于是,就)B. 惟 思廉侍王(只有)C.许 其扶代王侑至顺阳下(赞同)D.见者咸 叹曰(全,都)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以 明大节策之不以 其道 属予作文以记之C.不离其 侧D.思廉泣拜而 去未复有能与其 奇者余强饮三大白而 别B. 想卿忠节之风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 ) 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

25、2) 众服其言,于是稍却,布列阶下。4. 阅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结合选文说说姚思廉的 “忠烈” 表现在哪里。(用原文语句回答)1 .C 【解析】C 项“许”的意思是答应,而非赞同。2 .D【解析】A项“以”前后均为介词,前者可译为“用来,拿来”,后者可译为“按照”; B 项“之”前者为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后者为助词,相当于 “这件事”; C项“其”前者为人称代词, 相当于 “他, 他的”,后者为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 D 项“而”前后均表承接,可译为“就,然后”。3 . ( 1 )(即使)拿古人与他相比,也没有什么人能超过他啊!( 2)众人敬服他的言行,就稍稍退却,排列在殿堂的台阶

26、下。4 . 代王府僚多骇散,惟思廉侍王,不离其侧;许其扶代王侑至顺阳下,思廉泣拜而去。【解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 “真是忠义刚烈的人啊 ! 人们说仁义的人有勇气,不就是说他吗?” 这是人们对姚思廉忠义的评价。根据题干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其“忠烈”的句子,摘抄下来即可。【参考译文】贞观元年,太宗曾经谈论到隋朝灭亡的事情,感慨地说: “姚思廉不顾及生命危亡,用来表明臣子应有的节操,(即使)拿古人与他相比,也没有什么人能超过他啊!”当时姚思廉正在洛阳,于是太宗寄给他三百段丝帛,并写了一封信:“想着你忠孝大节的风骨, 因此有这些馈赠。”隋朝末年,姚思廉担任隋代王侑的侍读,到义军攻克京城时,代王府

27、的许多幕僚都逃散了,只有姚思廉侍奉代王,不离左右。兵士要到殿上捉拿代王,思廉严厉地叫道: “唐公举义兵,本意在于匡复王室,你们不应该对代王无礼 ! ”众人敬服他的言行,就稍稍退却,排列在殿堂的台阶下。没过多久,高祖来了,听了别人的讲述后认为他很忠义,答应他扶代王侑到顺阳阁, 思廉哭泣着拜谢然后离去。看到这事的人都感叹地说: “真是忠义刚烈的人啊 ! 人们说仁义的人有勇气,不就是说他吗?”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4 题。秦穆公谓伯乐曰: “子之年长矣, 子姓 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此其于

28、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 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 。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 “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 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选自列子说符)【注】 子姓:您的家族。牝 ( pìn) : 雌性的鸟、兽。 牡 ( m) :雄性的鸟、兽。骊(l í):纯黑色的马。色物:指马的颜色。1.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臣之子此

29、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 何 马也肉食者谋之,又何 间焉C.牝而黄舍鱼而 取熊掌者也D.子所 使求马者寻向所 志2.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A. 见 / 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B.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C.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D.见 /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 /所视而遗其所不视。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 ) 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2)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4. 请结合你对选文内容的了解,说说选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8 【解析】A 项中的“之”均是助词,可译

30、为“的”。 B 项中的“何”均是代词,前者相当于“什么”;后者相当于“为什么”。 C 项中的“而”均是连词,表并列,可不译。D 项中的“所”均是代词,放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事、东西、地方等)”。1.9 【解析】断句需要结合句子意思,本句的意思是: “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只观察他所需要观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结合句意选择 B 项。3. ( 1 )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好马,什么不是好马呢( 2) 领会了它的精华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关注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解析】 本题翻译时应注意,( 1) 句是个倒装句,应

31、该为 “又何能知马也”,重点词“弗”(不),“何”(怎么);( 2)句中“得”(领会)。4. 文章通过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本质。【解析】文章讲了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蕴含的道理可通过“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得出,即看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参考译文】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子侄中间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好马的呢?”伯乐回答说:“良马,可以从它的形体、状貌和筋骨上看出来。千里马,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像这样的马奔驰起来,跑得既快,还不扬起尘土,不留下马蹄的痕迹。我的

32、子侄们都是些才智低下的人,有个叫九方皋的人,他观察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本领绝不在我以下,请您接见他。”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去寻找好马。过了三个月,九方皋回来报告说:“我已经找到好马了,在沙丘。”秦穆公问道:“是匹什么样的马呢 ?” 九方皋回答说: “是匹黄色的母马。 ” 秦穆公派人前去牵马,一看,却是匹纯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找来对他说:“坏了 !您所推荐的那个找好马的人,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好马,什么不是好马呢?”伯乐长叹了一声,说道:“九方皋相马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吗? 领会了它的精华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关注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

33、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只观察他所需要观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等到把马送到,它果然是一匹天下难得的好马。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4 题。梁储 传十三年七月,帝从江彬 言, 将遍游塞上。托言边关多警,命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统六师往征,令内阁草敕 。 阁臣不可,帝复集百官左顺门面 谕。廷和、冕在告 ,储、纪泣谏,众亦泣,帝意不可回。已而纪亦引疾。储独廷 争累日,帝竟不听秦王请关中闲田为牧地,江彬、钱宁、张忠等皆为之请。帝排群议许之,命阁臣草制。廷和、冕引疾,帝怒甚。储度 不可争,乃上制草 曰:“太祖高皇帝著令,兹土不畀藩封 。 非吝也,念其土广饶,藩封得之,多蓄士马,

34、富而且骄,奸人诱为不轨,不利宗社。王今得地,宜益谨。毋收聚奸人毋多蓄士马毋听狂人谋不轨震及边方危我社稷,是时虽欲保亲亲不可得已。”帝骇曰:“若是其可虞!”事遂寝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八)【注】 梁储:与下文提到的廷和、冕、纪等均为明武宗时的重臣。江彬:取悦武宗,恃宠擅权,后被抄家处死。 草敕: 起草诏书。 在告:在休假。廷:在朝廷上。制草:起草诏令。不畀藩封:不给予藩王作为封地。寝:搁臵。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帝复集百官左顺门面 谕(当面)B. 帝排群议许 之 (同意)C.储度 不可争 (考虑)D.震 及边方 (动摇)2.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35、A. 毋收聚 / 奸人毋多蓄/ 士马毋听狂/ 人谋不轨震/ 及边方危我社稷。B.毋收聚奸人/毋多蓄 /士马毋听狂人/谋不轨震及边方/危我社稷。C.毋收聚奸人/毋多蓄士马/毋听狂人谋不轨/震及边方/危我社稷。D.毋收聚 /奸人毋多蓄士马/毋听狂人/谋不轨 /震及边方危我社稷。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 储独廷争累日,帝竟不听。(2) 帝骇曰:“若是其可虞!”事遂寝。4. 相较第一次的劝谏,梁储的第二次进谏为什么能够成功?1. 【 解析 】 项中“度”的意思是“估量”。2. C【解析】断句需要结合句子意思,本句的意思是“不要收召坏人,不要多养兵马,不要听信狂妄之人的话,图谋不轨,动

36、摇边境,危及我江山社稷。”结合句意选择 C 项。3. ( 1 )梁储一个人在朝廷上争了几天,武宗最终还是不听。( 2)皇帝惊骇地说:“如果是这样就值得忧虑了!”此事就搁置下来。4. 梁储在第二次劝谏时能够审时度势,以退为进,以危害统治的角度说明利害,委婉进谏,切中皇帝心理。【参考译文】正德十三年七月,武宗听了江彬的话,将要到边塞上游玩个遍。就托言边关有很多战争警报,现在要命令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率领天子六师的军队前往征战, 让内阁起草诏书。阁臣不同意,武宗又召集百官到左顺门当面训话。廷和、蒋冕正在休假中,梁储、毛纪流着泪劝谏,大家也落了泪,武宗的决心仍不动摇。过后毛纪也托病告假,梁

37、储 一 个 人 在 朝 廷 上 争 了 几 天 , 武宗 最 终 还 是 不 听 秦王请求用关中闲田作为自己的牧场,江彬、钱宁、张忠等人都为他出面请求,皇帝力排群议答应了他,命令内阁大臣起草诏令。杨廷和、蒋冕托病辞官,皇帝很生气。梁储估计不可抗争,就呈上起草诏令说:“太祖高皇帝写下法令,这些土地不划作藩王疆土。不是吝啬,考虑到那些土地广阔丰饶,藩王得到了,多蓄养马匹,培养士兵,富饶就会骄横,听从奸人的诱导就会不守规矩,不利于宗庙社稷。秦王如今得到了土地,应该更加谨慎。不要收召坏人,不要多养兵马,不要听信狂妄之人的话,图谋不轨,动摇边境,危及我江山社稷,这时候即使想保护亲人也不可能了。”皇帝惊骇

38、地说:“如果是这样就值得忧虑了!”此事就搁臵下来。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4 题。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 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 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七年,代王皀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

39、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治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 , 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选自贞观政要任贤)【注】 隐太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追封他为息王,谥号“隐”,史称“隐太子”。雅:一向,向来。中钩:春秋时,齐国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管仲辅佐公子纠。一次,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后公子小白获胜,即位,这就是齐桓公,后来他任管仲为相。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

40、有误的一项是()A. 近徙家相州之内黄(迁居)B. 数 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屡次、多次)C.又劳之曰(安慰、抚慰)D.多所弘益 (增加)2.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A. 三年累 / 迁秘书监参/ 预朝政 / 深谋远算多/ 所弘益。B. 三年累 /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C.三年 /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 /深谋远算多/所弘益。D.三年 /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 ) 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2) 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4. 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太宗具有怎样的品质1. 【解析】项中“益”在这里是“

41、益处、好处”的意思。2. D【 解析】 断句需要结合句子意思,本句的意思是: “三年间,连续升官到秘书监,参与政事。有着深远的谋略,对治理国家有着很大的益处。”结合句意选择D 项。3. ( 1 )皇太子如果听从了我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2)太宗每次与他交谈,从来没有不高兴的。4. 任人唯贤;有博大宽阔的胸襟。【参考译文】魏征是河北钜鹿人。前不久全家迁居到相州的内黄。武德末年, (官职)为太子洗马。他看到太宗与隐太子李建成暗中相互倾轧争斗,(便) 多次劝李建成提早做打算。太宗杀了隐太子后,召见魏征并责备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大家都替魏征担惊受怕。魏征神情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

42、说:“皇太子如果听从了我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太宗听后变得严肃,更加优厚地对待魏征,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多次把魏征请进寝室询问治理国家的办法。魏征一向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性情刚正不阿,没有什么阻挠能使他屈服。太宗每次与他交谈,从来没有不高兴的。魏征欣喜遇到了赏识自己的明君,竭尽全力为太宗效劳。太宗安慰他说:“你前后直言进谏的二百多件事,都合乎我的心意。如果不是你忠心侍奉国家,怎能如此!”三年间,连续升官到秘书监,参与政事。有着深远的谋略,对治理国家有着很大的益处。贞观七年,魏征代替王皀做侍中,加封为郑国公。不久因为生病请求辞去所任的官职,只做个闲散官职。太宗说:“我把你从仇敌囚虏之中选

43、拔出来,委任你中央枢要之职。你看到我的过错,没有不劝谏的。你难道不知道黄金在矿石中,有什么可贵的呢?经过良匠锤炼成为宝器,就被人当做宝贝。我正把自己比作金子,把你当做好的工匠。你虽然有病,但还算不上衰老,怎能让你就这样辞官呢?”魏征才停止辞官(申请)。太宗曾经对他说:“你的罪比管仲射中齐桓公的衣带钩还要严重,我对你的信任却超过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近代君臣之间融洽相处,难道还有谁能像我这样对你吗?”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4 题。游庐山日记徐霞客二十一日别灯 ,从龛后小径直跻汉阳峰。攀茅拉棘,二里,至峰顶。南瞰鄱湖,水天浩荡。东瞻湖口 , 西盼建昌,诸山历历,无不俯首失恃惟北面之桃花峰,铮

44、铮比肩 ,然昂霄逼汉 ,此其最 矣。下山二里,循旧路,向五老峰。汉阳、五老,俱匡庐南面之山,如两角相向,而犁头尖界于中,退于后,故两峰相望甚近。而路必仍至金竹坪,绕犁头尖后,出其左胁,北转始达五老峰,自汉阳计之,且三十里。余始至岭角,望峰顶坦夷,莫详五老面目。及至峰顶,风高水绝,寂无居者。因遍历五老峰,始知是山之阴,一冈连属;阳则山从绝顶平剖,列为五枝,凭空下坠者万仞,外无重冈叠嶂之蔽,际目 甚宽。 然彼此相望则五峰排列自掩一览不能兼收惟登一峰则两旁无底。峰峰各奇不少让,真雄旷之极观也!(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 灯:指慧灯和尚。湖口:即今江西湖口县。失恃:无所依仗。铮铮:刚正挺立的样子。比肩

45、:并肩,不相上下。昂霄逼汉: 昂然直逼霄汉,即直冲云天的意思。际目:视野。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此其最 矣而年又最 高B. 向 五老峰眈眈相向 C.望峰顶坦夷 南扶夷 越D.及 至峰顶徐公何能及 君也2.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A. 然彼此相望/ 则五峰排列自掩/ 一览不能兼收/ 惟登一峰/ 则两旁无底。B.然 / 彼此相望则五峰排列自掩/一览不能/兼收惟登/一峰则两旁无底。C.然 /彼此相望则五峰/排列自掩一览不能/兼收惟登/一峰则两旁无底。D.然彼此相望/则五峰 /排列自掩一览不能兼收/惟登一峰/则两旁无底。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6、( 1 ) 南瞰鄱湖,水天浩荡。( 2) 峰峰各奇不少让,真雄旷之极观也!4. 用自己的话说说 “五老峰”为什么被作者赞为 “真雄旷之极观也”? (列举三个即可)1 .A 【解析】A 项“最”的意思都是极。 B 项“向”前者的意思是趋向,奔向;后者的意思是朝着,向着。C 项“夷”前者的意思是平,后者的意思是泛指南部各族。D 项“及”前者的意思是到达;后者的意思是比得上。2 .A【解析】断句需要结合句子意思,本句的意思是: “然而五座山峰排列一线,互相遮掩,一眼望去,不能把五座山峰尽收眼底,登上一座峰,而峰两旁似乎也看不到底。”结合句意选择 A 项。3 . ( 1 )从南面鸟瞰鄱阳湖,浩荡的湖水

47、仿佛与天相连。( 2)座座山峰各有奇险景观,一点都不相让,真是雄伟宽广的极致景观!4 . 方圆三十里;峰顶平坦,有烈风,无水,无人住;从山顶平剖,分成五支,从空中下坠万仞,非常高险。【解析】 “真雄旷之极观也”译为“ 真是雄伟宽广的极致景观!”在文中找出描写“极致景观”的语句,如“风高水绝,寂无居者”“从绝顶平剖,列为五枝,凭空下坠者万仞,外无重冈叠嶂之蔽,际目甚宽”,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二十一日告别慧灯和尚,从小屋后的小路直接攀登汉阳峰。攀缘茅草、手拉荆棘地向上攀登二里路,到达汉阳峰顶。从南面鸟瞰鄱阳湖,浩荡的湖水仿佛与天相连。东面远望湖口县,西面遥看建昌,各座山历历在

48、目,没有(哪一座)不像失去了倚仗一样低头服输。只有北面的桃花峰,是诸山中刚直挺立的,可(与汉阳峰)并肩,然而它直冲云天,这是它最美的地方了。向山下走了二里路,沿着旧路,向着五老峰前进。汉阳峰、五老峰,都是庐山南面的山,犹如两只角相对,而犁头尖就介于两者中间,退到(犁头尖)后面,所以两座山峰相望很近。然而路一定会经过金竹坪,绕过犁头尖后面,从它的左侧出来,向北转,才能到达五老峰,从汉阳开始计算路程,已有三十里。我刚到岭角,遥望峰顶很平坦,不熟悉五老峰的面目。等到到达峰顶,只见风很猛烈,没有流水,空寂而无人居住。于是游历遍五老峰,才知道这山的北面,一座山相互连属;山的南面,则是从山绝顶平剖,分成五

49、支,从空中下坠万仞,非常高险,其外没有重岩叠嶂的遮蔽,视野非常宽广。然而五座山峰排列一线,互相遮掩,一眼望去,不能把五座山峰尽收眼底,登上一座峰,而峰两旁似乎也看不到底。 座座山峰各有奇险景观,一点都不相让,真是雄伟宽广的极致景观!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4 题。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多矣。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