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咏史怀古诗复习(学生版)(一)水调歌头定王台南宋袁去华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 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 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注释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望其母唐姬墓而筑,故名。袁 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约宋高宗(南宋开国皇帝)绍兴未前后在世。楚望:楚地的望 郡。唐、宋时,州、郡、县按地势、人口及经济状况划分为畿、赤、望、紧、上、中、下若干等级, 形胜富庶的地区称“望”。依约:连绵不断。一夜寒生关塞
2、:比喻金人猝然南侵,攻破关寒。10.下面对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开头时空综览,为全词奠定昂扬豪迈的基调。“雄跨”一词,表现了定王台的雄奇地形 :“危基百尺”则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定王台的壮丽。B. “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以想象的手法接入历史画面,想当年西汉国力强盛,定王台阁周围遍布如云铁骑,祭祀的音乐响彻云霄。C.词的下阕“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三句点题,叙说登临之事:作者用白描的笔法来绘眼前所见 :乔木老, 大江流。D. “关塞”是征战的偏远地段,“陵阙”是家乡祖坟所在,从前都是作者心底事,但现在离他越来越远了,“万里” 一词, 写出了这种虚无辽远的感觉。E.词
3、的下阙情与景交融,慷慨生悲,淡有余韵。末句“霜风” “落日”两个意象组合,以一副独立寒秋、天 涯孤影的悲凉画面结束。11.结合具体的诗句,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本词所蕴含的情感。(4分)(二)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3、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 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4、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 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丘壑了。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
4、玄武湖公园 内。5、三山:山名。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6、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1、下面对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全诗虚实结合,将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与个人的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 立业报效朝廷但又报国无门的无可奈何。B诗的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 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
5、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运用典故表达了昔胜今衰物是人非的 感慨。C诗人颈联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D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诗人一语双关,最后两句诗寄寓着深意,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 自己报国无门,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低沉,他相信英雄总有用武之地。E诗人最后两句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景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2、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3、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三)金陵图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6、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释】韦庄( 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台城:古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附 近。(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 “无情”?(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四)咏怀古迹五首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注释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明妃:指王昭君。去:离开。紫台:汉宫,紫宫,宫 廷。朔漠:北方的
7、沙漠。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省识:略识。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1、下面对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写诗人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 发挥想象力,由远及近,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B颈联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 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C “环佩空归月夜魂” 一句是写昭君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空归” 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
8、出魂归时清幽静谧的环境 气氛。D尾联写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最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 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E颔联“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五)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曾觌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注】:作者南宋词人曾觌1169年隆冬去金国进贡时,路过邯郸,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甘IWB:古
9、赵国国都1、下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词中描述了词人奉命出使金国,在邯郸古道上的所见所想,起笔一句将隆冬时节 明出来.B.上阙中第二次出现的“伤”字,承上启下,承上文“伤”,点明了引发伤感的原 国故都繁华奢靡景象的思忆?C. “丛台歌舞”词人实际表现的是赵国时期邯郸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D. “金樽”是指古代盛酒的器具.本诗中的“金樽”与李白所写的“金樽清酒斗 不同,本词中的“金樽”是为回忆古都繁华景象而写邯郸的自然风貌特征点因,又引出了下阙对赵卜千”中的“金樽”表达作用E.本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乐景衬哀情”,诗人回忆古时繁盛一时的丛台歌舞奢糜的画面,反衬了如今邯 郸古道
10、的萧瑟秋风中衰草连天的凄凉景象。“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2、“空陈迹,连天夜草,暮云凝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洒 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注】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 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 门(
11、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下面对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这是一首金陵怀古之词。上片描写、叙事,写金陵之景,下片议论、抒情,写怀古之情。B本词一开头用“登临送目”四字领起,表明以下所写为登高所见。作者虽以登高望远为主题,却是以故国 晚秋为眼目。“正”、“初”、“肃”三个字逐步将其主旨点醒。C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为作者别创一格、非同凡响的杰作,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移情自然 风光的情怀。D下阙作者运用典故,感叹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写的是悲恨荣辱,空贻后人凭吊之资;往事无 痕,唯见秋草凄碧,触目惊心而已。千百年来,人们嗟叹六朝的兴
12、亡故事,并且从中吸取了六朝灭亡的经验教训, 这就足以令人欣慰了。E词的上阙“似” “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 动静相生。全片由近而远,描绘了一幅肃爽清丽的金陵晚秋图景。2、请联系全词主旨阐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义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 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作者怀什么古)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3.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特
13、别要注意分析典故)咏史怀古诗复习(老师版)(一)水调歌头定王台南宋袁去华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 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 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注释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望其母唐姬墓而筑,故名。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约宋高宗(南宋开国皇帝)绍兴未前后在世。楚望:楚地的望郡。唐、宋时,州、君B、县 按地势、人口及经济状况划分为畿、赤、望、紧、上、中、下若干等级,形胜富庶的地区称“望”。依约:连绵不
14、断。一夜寒生关塞:比喻金人猝然南侵,攻破关寒。10.下面对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开头时空综览,为全词奠定昂扬豪迈的基调。“雄跨”一词,表现了定王台的雄奇地形 :“危基百尺”则 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定王台的壮丽。B. “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以想象的手法接入历史画面,想当年西汉国力强盛,定王台阁周围遍布如云铁骑,祭祀的音乐响彻云霄。C.词的下阕“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三句点题,叙说登临之事:作者用白描的笔法来绘眼前所见 :乔木老, 大江流。D. “关塞”是征战的偏远地段,“陵阙”是家乡祖坟所在,从前都是作者心底事,但现在离他越来越远了,“万里” 一词,写出了这种虚无
15、辽远的感觉。E.词的下阙情与景交融,慷慨生悲,淡有余韵。末句“霜风” “落日”两个意象组合,以一副独立寒秋、天 涯孤影的悲凉画面结束。11.结合具体的诗句,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本词所蕴含的情感。(4分)译文定王台建在洞庭湖之滨,位于古湘州地界上。定王台虽然在历经千年之后已经理没,但是遗迹尚存,那残存 的台基,依然高耸百尺,令我想到定王台的修建者西汉的刘发。想当年定王到此游玩时,一定是华盖如云,旌旗招 展,如虹霓当空;千乘万骑前呼后拥,声势浩大;急管高歌之声似乎直抵云霄。然而,屈指已几度春秋,昔日的繁 华盛地变成了一派衰败苍凉,盛衰无常,兴废两茫茫。登台远望,只见高大的树木枝叶枯落,长江无止息地
16、向东奔流。对此情景,想到国家的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而 自己空怀一腔报国热情却无路请缨、壮志难酬,不由得发出了悲愤苍凉的感慨:书生报国无门,空自白头,而金兵 猝然南下,侵占中原,犹如一夜北风生寒,导致万里河山支离破碎、残破不堪。京都沦陷,皇家陵阙黯然被埋没在 厚厚的云雾之中,令人愁恨不已。念及此,我耿耿于怀,悲愤难休,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徘徊往来在秋风寒霜中, 夕阳将落,更增人恨愁。8.结合全词,分析“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两句的作用。(5分)9、词的下阕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赏析。(6分)8、(5分)答案:展示了定王台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广阔的背景,说它雄踞于洞庭湖之滨,古湘州地界,得 江山之助,阅
17、千载岁月,声势自是不凡。一开头便时空纵览,大气包容,为下面写定王台昔日繁华预设了辽阔的 背景,也给全词布下了苍莽的氛围。9. (6分)借景抒情。开头三句写登台望远,但见老树枯枝在秋风中瑟缩,浩浩大江默默向东流淌。借苍 凉冷落的深秋景色,渲染出定王台的残破衰败,抒发对南宋王朝满目疮痍、国势日颓的感慨。直抒胸臆。“书生 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抒发有心报国、无路请缨以致老大无成、徒然白首之悲。以景结情。“徒倚霜风里,落 日伴人愁”写萧瑟的秋风和昏暗的落日,营造了寂静悲凉的气氛,增添了词人的无限忧愁,表达了深沉的亡国破家 之痛。(二)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
18、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3、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4、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丘壑 了。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5、三山:山名。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6、半落青
19、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译文: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 流不息。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 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杯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 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 常忧愁。下面对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d)A全诗虚实结合,将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与个人的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 立业报效朝廷但
20、又报国无门的无可奈何。B诗的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 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运用典故表达了昔胜今衰物是人非的 感慨。C诗人颈联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D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诗人一语双关,最后两句诗寄寓着深意,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 自己报国无门,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低沉,他相信英雄总有用武之地。E诗人最后两句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景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A全诗虚实结合,将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与个人的情完美
21、地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感慨。D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因此最后两句诗寄寓着深意,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 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解析】(1)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 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 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
22、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比喻。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解析】(2)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 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3)结合颔联分析,诗中的凤去台空有什么意味? (3分)(3)作者用凤凰的飞去象征六朝的繁华不复存在,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三、四句是说吴国昔时繁华的宫廷已 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了坟墓,这是对凤去台空之意的进一步书写。赏析: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伟
23、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情之作。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 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掳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 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显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凰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 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
24、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 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蛆赫,又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 值的东西呢?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 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 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 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 洲I。这两句诗气
25、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 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景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3、金陵图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的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
26、。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台城:古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附近。 “江 雨”二句:意思是台城春雨蒙蒙,春草茂盛,六朝的事迹已如梦幻,只有鸟儿啼鸣,好像在凭吊兴亡。台城靠近长 江,所以说“江雨”、“江草”。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建都金陵,称“六朝”。六朝统治时期短 暂,政治混乱,使人感伤。“无情”二句:用柳树的蓬勃茂密,反衬台城的一片荒芜,用柳树的无情,反衬诗人 的伤感。(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 “无情”?答: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
27、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贯即可。)(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答: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 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 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4、咏怀古迹五首杜甫
28、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注释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明妃:指王昭君。去:离开。紫台:汉宫,紫宫,宫廷。朔漠:北方的沙漠。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省识:略识。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是昭君怨恨。下面对诗的理解和赏析,不
29、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写诗人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 发挥想象力,由远及近,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B颈联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 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C “环佩空归月夜魂” 一句是写昭君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空归” 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清幽静谧的环境 气氛。D尾联写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
30、最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E颔联“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A首联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C “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五)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曾觌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注】:作者南宋词人曾觌1169年隆冬去金国进贡时,路过邯郸,望
31、见六国时期赵王宴 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甘IWB:古赵国国都1、下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邯郸的自然风貌特征点因,又引出了下阙对赵卜千”中的“金樽”表达作用A.词中描述了词人奉命出使金国,在邯郸古道上的所见所想,起笔一句将隆冬时节 明出来.B.上阙中第二次出现的“伤”字,承上启下,承上文“伤”,点明了引发伤感的原 国故都繁华奢靡景象的思忆?C. “丛台歌舞”词人实际表现的是赵国时期邯郸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D. “金樽”是指古代盛酒的器具.本诗中的“金樽”与李白所写的“金樽清酒斗不同,本词中的“金樽”是为回忆古都繁华景象而写E.本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乐景衬哀情”,诗人回忆古时
32、繁盛一时的丛台歌舞奢糜的画面,反衬了如今邯 郸古道的萧瑟秋风中衰草连天的凄凉景象。“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CE【解析】作者明写的是赵国时期邯郸的歌舞升平,实际是怀念北宋极盛时期的繁华景象,故C项表述有误,E.本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运用想象虚写了古时画面,实写了邯郸古道的萧瑟凄凉景象,以虚衬实。2、“空陈迹,连天夜草,暮云凝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繁华一时的赵国古都,已经仅留下荒芜的衰草,凝贴碧空的暮云朵朵在诉说曾经的故事,作者借眼前景色表达对北宋灭亡的感叹,和失地未能收复的悲伤。(1)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2)
33、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承上启下(过渡),承上文伤,点明了引发伤感的原因,又引出了下阙对赵国故都繁华奢靡景象的思忆。(意对即可)(2)虚实结合 (或对比,或衬托,或寓情于景)示例: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运用想象虚写了古时繁盛一时的丛台歌舞奢靡的画面,实写了邯郸古道的萧瑟秋风中衰草连天的凄凉景象,以虚衬实,寄寓了作者对宋王朝割土分疆、国家衰微的悲痛之感。(意对即可)赏析萧瑟的风声,茫茫的原野。甘弹B,这昔日慷慨悲歌行之士云集的北国名城,繁华一时的赵国古都,已经变得 烟寒草衰,光沉响绝。唯有那在疾风欲裂的古道上进着一队人马,面对这历史残迹,翻涌起沉痛
34、却又无奈的反思。 这,就是曾觌一行人的基本心境。当时正值1169年(南宋时期宋孝宗乾道五年)隆冬,身为贺金正旦副使的曾觌,同正使汪大猷一道奉命出 使金国,词中所描述的情境正是他们在邯郸古道上的所见所想。(事迹见续资治通鉴卷一四一)据宋史记 载,宋高宗赵构在以奸臣相秦桧为首的投降派的怂勇下,于1140年(绍兴十年)在向金帝所进表中,卑躬屈膝地答应: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称贺不绝,岁贡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史称绍兴和议。 这个卖国投降条约遭到广大南京军民的强烈反对。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金兵又准备南侵,宋高宗进退两难,只好将皇位传与养子赵杳,即宋孝宗。赵杳在太子时期就主
35、张抗金,即位后在主战派陈康伯、胡铃、张浚、虞允文等 主战派的支持下积极备战,兴师北伐。由于北伐暂时失利,再加上以太上皇赵构为首的主和派极力阻挠,本来就对 抗金缺乏信心的孝宗只好同意议和。在1164年冬,与金国签订了妥协投降的隆兴和约。从此南宋皇帝对金国虽不再称臣,却改君臣关系为叔侄关系,疆界仍维持完颜亮南侵前状况,岁贡由原来的每年银、绢各二十五万两、 匹,减少为各二十万两、匹。这又是一个屈辱的条约,所以对于有着国之破、家之悲的东都故老,却还要到金国去 贺正旦的曾觌来说,那是倍感屈辱的。然而这种屈辱和惨痛又无法逃避。这首词所抒发的,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这 种痛苦。词的上阕讲行客之伤,眼前邯郸古道的
36、连天衰草固然足以令人神伤,当年转瞬即逝的繁华,也因此时的政治 形势和疆界的划分而成为不堪思忆的东西了。下阕紧承古伤二字,结穴于空这个观念。词人在嗟叹前人业绩,往昔繁盛不复再现的同时,也把失地未能收复的感伤之情,揉和于其中,一并抒发出 来。至于伤行客与空陈迹两个叠句的使用,不但符合音律上的要求,而且使这种失落感进一步加深,伤感之情更加 浓烈。丛台歌舞无消息等句,就明显地透露出了这种渴望却又失望,感伤而又悲凉的情绪。邯郸丛台,本是战国时 赵武灵王所筑。李白明堂赋说:秦、赵、吴、楚,争高竞奢,结阿房与丛台,建姑苏及章华。可见丛台也同阿 房宫等都曾经是朝歌夜弦的宴乐之所。而对于此时的情况,曾觌将他在邯
37、郸古道、丛台陈迹上所涌起的种种黍离之 悲,兴亡之感,通通淡化在空之一字里。所谓空实际是希望它不空而成了空。如此深曲委婉的心思,被他表现得这 么充分,这么蕴藉,正如张炎所要求的,不但造语平妥精粹,而且用事又紧着题,融化不涩,不为所使(乐府指 迷),体现出相当深的功力。词的末尾两句的连天衰草,暮云凝碧,描绘出一幅十分衰瑟的景象,这是词人内心 感情的外化;情景交融,达到了巧妙的程度。对于这首小令,黄叔顺曾指出它凄然有黍离之感(中兴以来绝妙词 选)。其实它的价值还不仅仅限于这一点。像曾觌这样的上层文人,不管他把自己的命运同最高统治者联系得何 等紧密,残破的家园、积贫积弱的国运总会要不断地扣击他的心,在
38、光荣的历史与屈辱的现实的夹击下,也会流泻 出那只能属于他自己的反省和呻吟。所以这首词中,所谓繁华一瞬,所谓歌舞陈迹等都寄寓着对北宋灭亡的感叹, 和失地未能收复的悲伤。作者通过反思启示着人们:分裂和偏安是不得人心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洒 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注】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 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
39、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 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下面对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这是一首金陵怀古之词。上片描写、叙事,写金陵之景,下片议论、抒情,写怀古之情。B本词一开头用“登临送目”四字领起,表明以下所写为登高所见。作者虽以登高望远为主题,却是以故国 晚秋为眼目。“正”、“初”、“肃”三个字逐步将其主旨点醒。C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为作者别创一格、非同凡响的杰作,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移情自然 风光的情怀。D下阙作者运用典故,感叹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写的是悲恨荣辱,空贻后人凭吊之资;往事无 痕,
40、唯见秋草凄碧,触目惊心而已。千百年来,人们嗟叹六朝的兴亡故事,并且从中吸取了六朝灭亡的经验教训, 这就足以令人欣慰了。E词的上阙“似” “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 动静相生。全片由近而远,描绘了一幅肃爽清丽的金陵晚秋图景。2、请联系全词主旨阐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义作者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意在借古讽今,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赏析一开头,用“登临送目”四字领起,表明以下所写为登高所见。映入眼帘的是晚秋季节
41、特有的白练般清澈的江水和连锦不断翠绿的山峰。船帆飘动,酒旗迎风,云掩彩舟,白鹭腾空。这图画难述其美的江天景色使诗人极为赞赏也极为陶醉,同时也引起他深深的思考。换头之后写怀古:在金陵建都的六朝帝王,争奇斗胜地穷奢极欲,演出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亡国悲剧。千百年来,人们只是枉自嗟叹六朝的兴亡故事。但空叹兴亡,又有何益?诗人在这里表现了政治家深邃的思想和雄伟的气概。不仅批判了六朝亡国之君的荒淫误国,也批判了吊古者的空叹兴亡。六朝的往事都随水逝去,空余寒烟芳草。可悲的是,有些人如商女一般,不顾国家兴亡,还沉溺于享乐,吟唱着后庭花这样的亡国之曲。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反对“谩嗟”六朝兴废,在北宋这积贫积弱的现实面
42、前,要汲取历史教训,从政治上进行改革,免致奢华靡费导致国力衰竭,重蹈六朝覆辙。本词以壮丽的山河为背景,历述古今盛衰之感,立意高远,笔力峭劲,体气刚健,豪气逼人。多处化用前人诗句,不着痕迹,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功底。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为作者别创一格、非同凡响的杰作,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移情自然风光的情怀。全词开门见山,写作者南朝古都金陵胜地,于一个深秋的傍晚,临江揽胜,凭高吊古。他虽以登高望远为主题,却是以故国晚秋为眼目。“正”、“初”、“肃”三个字逐步将其主旨点醒。以下两句,借六朝谢家名句 “解道 澄江净如练, 令人长忆谢玄晖”之意, 点化如同已
43、出。即一个 “似练” ,一个“如簇”,形胜已赫然而出。然后专写江色,纵目一望,只见斜阳映照之下,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细看凝眸处,却又见西风紧处,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风飘拂。帆樯为广景,酒旗为细景,而词人之意以风物为导引,而以人事为着落。一个“背”字,一个“矗”字,用得极妙,把个江边景致写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其中。写景至此,全是白描,下面有所变化。“彩舟”、“星河”两句一联,顿增明丽之色。然而词拍已到上片歇处,故而笔亦就此敛住,以“画图难足”一句,抒赞美嗟赏之怀,颇有大家风范。“彩舟云淡”,写日落之江天:“星河鹭起”,状夕夜之洲渚。下片另换一幅笔墨,感叹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
44、的史实。写的是悲恨荣辱,空贻后人凭吊之资;往事无痕,唯见秋草凄碧,触目惊心而已。“门外楼头”,用杜牧台城曲句加以点染,亦简净有力。词至结语,更为奇妙,词人写道:时至今日,六朝已远,但其遗曲,往往犹似可闻。此处用典。“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唐贤小杜于“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时所吟之名句,词人复加运用,便觉尺幅千里,饶有有余不尽之情致,而嗟叹之意,千古弥永。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句中的景色。(2分)词的上片在写景上有何特点? (2分)作者在诗的末两句写到“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有何用意? ( 2分)参考答案: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象一条白链,青
45、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似” “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 生。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作者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 们忘记了。这结尾的三句借古讽今,寓意深刻。请联系全词主旨阐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义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译文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
46、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消逝随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创作背景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 年),王安石第一次任江宁知府,写有不少咏史吊古之作,这首词可能作于当时。71
47、076还有一种说法是,此词大约作于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的时候,时间在宋神宗熙宁九年( 年)之后。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鹏隔枝空对婉嘴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4 . 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作者怀什么古)1、首联和颔联写景,点出了丞相祠堂(古迹),通过描写祠堂、柏、碧草
48、、黄鹏等景物,并用自和空,营造了寂寞悲凉的意境氛围。颈联和尾联叙事抒情,写了关于诸葛亮(古人)的三顾茅庐、平定天下、出师未捷、身死五 丈原。5 .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 )2、作者的情感态度:(同病相怜型)诗人借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表达对其的称颂、崇敬、仰慕之情, 同时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借此抒发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6.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1. 艺术手法:首联设问,自问自答,点明丞相祠堂的所在地。从丞相祠堂写起,而题为蜀相,写祠堂是为了 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一个寻字突出了这种感情。颔联反衬,以乐景
49、衬哀情,眼前的武侯祠,尽管碧草依然映阶,黄鹏还在啼嘴,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因而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对眼前景,思祠中人,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师师黄鹏,倍感荒凉之境无限。诗人才有自空二字的深沉感慨。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起什么作用?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试分析。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的怎样的感触和情绪?2.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一句中的自和空能不能换成尽和皆,为什么? (4分)3. )简要分析长使英雄泪满襟中长的表达效果。(4分)答案: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 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自和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高容量增湿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企业管理决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技术进步在改变传统饮料业如茶饮和奶茶中的应用及未来展望
-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高级职业会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农业大学《沙盘模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科技大学《数据运维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产品推广与市场营销策划书范本
- 情境分析的课程设计
- 二手房改造翻新实例教程
- 围绕小区内容的课程设计
- 低血糖护理新技术新进展
- 《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3年)》
- 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无答案)
- 办公室安全知识培训
- 护理情景模拟教学案例
- 旅游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技术岗位与能力 培养研究报告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建筑制图基础机考网考题库及答案C完整版
- 湘教版八年级美术期末试卷
- 2024-2030年中国预装式变电站行业现状规模与前景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