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夏清贾绍义课后习习题解答带图_第1页
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夏清贾绍义课后习习题解答带图_第2页
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夏清贾绍义课后习习题解答带图_第3页
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夏清贾绍义课后习习题解答带图_第4页
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夏清贾绍义课后习习题解答带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工原理第二版 夏清,贾绍义 课后习题解答(夏清、贾绍义主编.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天津大学出版)社,.) 第1章 蒸馏1.已知含苯(摩尔分率)的苯-甲苯混合液,若外压为99kPa,试求该溶液的饱和温度。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数据见例1-1附表。 t() 85 90 95 100 105 x 解: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气液平衡数据查例1-1附表可的得到不同温度下纯组分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PB*,PA*,由于总压P = 99kPa,则由x = (P-PB*)/(PA*-PB*)可得出液相组成,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组绘平衡t-x图数据。以t = 为例 x =(99-40)/()= 同理得到其他温度下液相组

2、成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绘出饱和液体线即泡点线由图可得出当x = 时,相应的温度为922.正戊烷(C5H12)和正己烷(C6H14)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列于本题附表,试求P = 下该溶液的平衡数据。 温度 C5H12 K C6H14 饱和蒸汽压(kPa) 解: 根据附表数据得出相同温度下C5H12(A)和C6H14(B)的饱和蒸汽压 以t = 时为例,当t = 时 PB* = 查得PA*= 得到其他温度下A¸B的饱和蒸汽压如下表t() 248 251 279 289 PA*(kPa) 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平衡数据平衡液相组成 以时为例 当t= 时 x = (P-PB*)/(PA*-PB*)=(

3、)/()= 1 平衡气相组成 以为例 当t= 时 y = PA*x/P = ×1/ = 1 同理得出其他温度下平衡气液相组成列表如下t() 279 289x 1 0y 1 0 根据平衡数据绘出t-x-y曲线3.利用习题2的数据,计算:相对挥发度;在平均相对挥发度下的x-y数据,并与习题2 的结果相比较。解:计算平均相对挥发度 理想溶液相对挥发度= PA*/PB* 计算出各温度下的相对挥发度 : t() - - - - - - - - 取和279时的值做平均 m= (+)/2 = 按习题2的x数据计算平衡气相组成y的值当x = 时,y = ×1+×= 同理得到其他y

4、值列表如下t() 279 289 x 1 0y 1 0 作出新的t-x-y'曲线和原先的t-x-y曲线如图4.在常压下将某原料液组成为(易挥发组分的摩尔)的两组溶液分别进行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若汽化率为1/3,试求两种情况下的斧液和馏出液组成。假设在操作范围内气液平衡关系可表示为y = + 解:简单蒸馏由ln(W/F)=xxFdx/(y-x) 以及气液平衡关系y = + 得ln(W/F)=xxFdx/ = 汽化率1-q = 1/3则 q = 2/3 即 W/F = 2/3 ln(2/3) = 解得 x = 代入平衡关系式y = + 得 y = 平衡蒸馏 由物料衡算 FxF = Wx +

5、 Dy D + W = F 将W/F = 2/3代入得到 xF = 2x/3 + y/3 代入平衡关系式得 x = 再次代入平衡关系式得 y = 5.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由二硫化碳和四硫化碳所组成的混合液。已知原料液流量F为4000kg/h,组成xF为(二硫化碳的质量分率,下同)。若要求釜液组成xW不大于,馏出液回收率为88。试求馏出液的流量和组分,分别以摩尔流量和摩尔分率表示。解:馏出回收率 = DxD/FxF = 88 得 馏出液的质量流量 DxD = FxF 88 = 4000×× = 1056kg/h 结合物料衡算 FxF = WxW + DxDD + W = F 得

6、xD = 馏出液的摩尔流量 1056/(76× = h 以摩尔分率表示馏出液组成 xD = 76)/76)+154) = 6.在常压操作的连续精馏塔中分离喊甲醇与说.6(均为摩尔分率)的溶液,试求以下各种进料状况下的q值。(1)进料温度40;(2)泡点进料;(3)饱和蒸汽进料。常压下甲醇-水溶液的平衡数据列于本题附表中。温度t 液相中甲醇的 气相中甲醇的 温度t 液相中甲醇的 气相中甲醇的 摩尔分率 摩尔分率 摩尔分率 摩尔分率 100 解:(1)进料温度40 时,甲醇的汽化潜热r1 = 825kJ/kg 水蒸汽的汽化潜热r2 = kg时 ,甲醇的比热 CV1 = (kg·

7、)水蒸汽的比热 CV2 = (kg·) 查附表给出数据 当xA = 时,平衡温度t = 40进料为冷液体进料 即 将1mol进料变成饱和蒸汽所需热量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将40冷液体变成饱和液体的热量Q1,二是将饱和液体变成气体所需要的汽化潜热Q2 ,即 q = (Q1+Q2)/ Q2 = 1 + (Q1/Q2) Q1 = ×32××()= kg Q2 = 825××32 + ××18 = kJ/kg q = 1 +(Q1/Q2)= (2)泡点进料 泡点进料即为饱和液体进料 q = 1 (3)饱和蒸汽进料 q = 0

8、7.对习题6中的溶液,若原料液流量为100kmol/h,馏出液组成为,釜液组成为(以上均为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回流比为,试求产品的流量,精馏段的下降液体流量和提馏段的上升蒸汽流量。假设塔内气液相均为恒摩尔流。解: 产品的流量 由物料衡算 FxF = WxW + DxDD + W = F 代入数据得W = kmol/h 产品流量 D = 100 = kmol/h精馏段的下降液体流量L L = DR = × = kmol/h提馏段的上升蒸汽流量V' 40进料q = V = V' + (1-q)F = D(1+R)= kmol/h V' = kmol/h8.某连

9、续精馏操作中,已知精馏段 y = + ;提馏段y = 若原料液于露点温度下进入精馏塔中,试求原料液,馏出液和釜残液的组成及回流比。 解:露点进料 q = 0 即 精馏段 y = + 过(xD ,xD)xD = 提馏段 y = 过(xW ,xW)xW = 精馏段与y轴交于0 ,xD/(R+1) 即 xD/(R+1)= R = 连立精馏段与提馏段操作线得到交点坐标为( ,) xF = 9.在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苯和甲苯的混合溶液。若原料为饱和液体,其中含苯(摩尔分率,下同)。塔顶馏出液组成为,塔底釜残液组成为,回流比为,试求理论板层数和加料板位置。苯-甲苯平衡数据见例1-1。解: 常压下苯-甲苯

10、相对挥发度=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y = Rx/(R+1)= 2x/3 + 3 = 2x/3 + 精馏段 y1 = xD = 由平衡关系式 y = x/1 +(-1)x 得x1 = 再由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y = 2x/3 + 得y2 = 依次得到x2 = y3 = x3 = y4 = x4 = x4 xF = < x3精馏段需要板层数为3块 提馏段 x1'= x4 =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y = L'x/(L'-W)- WxW/(L'-W) 饱和液体进料 q = 1 L'/(L'-W)= (L+F)/V = 1 + W/(3D)由物料平衡 Fx

11、F = WxW + DxDD + W = F 代入数据可得 D = W L'/(L'-W)= 4/3 W/(L'-W)= W/(L+D)= W/3D = 1/3 即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y' = 4x'/3 3 y'2= 由平衡关系式 y = x/1 +(-1)x 得 x'2 = 依次可以得到y'3= x'3 = y'4= x'4 = y'5= x'5 = x'5 < xW = < x4' 提馏段段需要板层数为4块理论板层数为 n = 3 + 4 + 1 = 8 块(

12、包括再沸器)加料板应位于第三层板和第四层板之间10.若原料液组成和热状况,分离要求,回流比及气液平衡关系都与习题9相同,但回流温度为20,试求所需理论板层数。已知回流液的泡殿温度为83,平均汽化热为×104kJ/kmol,平均比热为140 kJ/(kmol·)解:回流温度改为20,低于泡点温度,为冷液体进料。即改变了q的值 精馏段 不受q影响,板层数依然是3块 提馏段 由于q的影响,使得 L'/(L'-W)和 W/(L'-W)发生了变化 q = (Q1+Q2)/ Q2 = 1 + (Q1/Q2)Q1= CpT = 140×(83-20)=

13、8820 kJ/kmolQ2= ×104kJ/kmol q = 1 + 8820/×104)= L'/(L'-W)=V + W - F(1-q)/V - F(1-q) = 3D+W- F(1-q)/3D- F(1-q) D = W,F = 2D 得L'/(L'-W)= (1+q)/+q)= W/(L'-W)= D/3D- F(1-q)= 1/(1+2q)=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y = - x1'= x4 = 代入操作线方程得 y2' = 再由平衡关系式得到x2'= 依次计算y3' = x3'=

14、y4' = x4'= y5' = x5'= x5'< xW = < x4'提馏段板层数为4理论板层数为 3 + 4 + 1 = 8块(包括再沸器)11.在常压连续精馏塔内分离乙醇-水混合液,原料液为饱和液体,其中含乙醇(摩尔分率,下同),馏出液组成不低于,釜液组成为;操作回流比为2。若于精馏段侧线取料,其摩尔流量为馏出液摩尔流量的1/2,侧线产品为饱和液体,组成为。试求所需的理论板层数,加料板及侧线取料口的位置。物系平衡数据见例1-7。解:如图所示,有两股出料,故全塔可以分为三段,由例1-7附表,在x-y直角坐标图上绘出平衡线,从xD

15、 = 开始,在精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绘出水平线和铅直线构成梯级,当梯级跨过两操作线交点d时,则改在提馏段与平衡线之间绘梯级,直至梯级的铅直线达到或越过点C(xW ,xW)。 如图,理论板层数为10块(不包括再沸器) 出料口为第9层;侧线取料为第5层12.用一连续精馏塔分离由组分A¸B组成的理想混合液。原料液中含A ,馏出液中含A (以上均为摩尔分率)。已知溶液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最回流比为,试说明原料液的 热状况,并求出q值。解:在最回流比下,操作线与q线交点坐标(xq ,yq)位于平衡线上;且q线过(xF ,xF)可以计算出q线斜率即 q/(1-q),这样就可以得到q的值 由式1

16、-47 Rmin = (xD/xq)-(1-xD)/(1-xq)/(-1)代入数据得 = xq)×/(1-xq)/() xq = 或xq = (舍去)即 xq = 根据平衡关系式y = (1 + )得到yq = q线 y = qx/(q-1)- xF/(q-1)过(,),(,)q/(q-1)= ()/()得 q = 0 < q < 1 原料液为气液混合物13.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种组成为(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下同)的两组分理想溶液。原料液于泡点下进入塔内。塔顶采用分凝器和全凝器,分凝器向塔内提供回流液,其组成为,全凝器提供组成为的合格产品。塔顶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

17、96。若测得塔顶第一层板的液相组成为,试求:(1)操作回流比和最小回流比;(2)若馏出液量为100kmol/h,则原料液流量为多少解:(1)在塔顶满足气液平衡关系式 y = x/1 +(-1)x 代入已知数据 = /1 + (-1) = 第一块板的气相组成 y1 = (1 + ) = ×(1 + ×)= 在塔顶做物料衡算 V = L + D Vy1 = LxL + DxD (L + D)= + L/D = 即回流比为 R = 由式1-47 Rmin = (xD/xq)-(1-xD)/(1-xq)/(-1)泡点进料 xq = xF Rmin = (2)回收率DxD/FxF =

18、 96得到F = 100×(×)= kmol/h15.在连续操作的板式精馏塔中分离苯-甲苯的混合液。在全回流条件下测得相邻板上的液相组 成分别为 ,和,试计算三层中较低的两层的单板效率EMV 。操作条件下苯-甲苯混合液的平衡数据如下: x y 解:假设测得相邻三层板分别为第n-1层,第n层,第n+1层即 xn-1 = xn = xn+ 1 = 根据回流条件 yn+1 = xn yn = yn+1 = yn+2 = 由表中所给数据 = 与第n层板液相平衡的气相组成 yn* = ×(1+×)= 与第n+1层板液相平衡的气相组成 yn+1* = ×(

19、1+×)= 由式1-51 EMV = (yn-yn+1)/(yn*-yn+1) 可得第n层板气相单板效率 EMVn = (xn-1-xn)/(yn*-xn) = ()/() = 第n层板气相单板效率 EMVn+1 = (xn-xn+1)/(yn+1*-xn+1) = ()/() = 64第2章 吸收1.从手册中查得,25时,若100g水中含氨1g,则此溶液上方的氨气平衡分压为。已知在此浓度范围内溶液服从亨利定律,试求溶解度系数H kmol/(m3·kPa)及相平衡常数m解:液相摩尔分数 x = (1/17)/(1/17)+(100/18) = 气相摩尔分数 y = = 由亨

20、利定律 y = mx 得 m = y/x = = 液相体积摩尔分数 C = (1/17)/(101×10-3/103)= ×103 mol/m3 由亨利定律P = C/H 得H = C/P = = kmol/(m3·kPa)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用P = ×106x表示。式中:P为氧在气相中的分压kPa;x为氧在液相中的摩尔分率。试求在此温度及压强下与空气充分接触的水中每立方米溶有多少克氧。解:氧在气相中的分压P = ×21 = 氧在水中摩尔分率x = (×106)= ×103 每立方米溶有氧 ×103×

21、;32/(18×10-6)= 3某混合气体中含有2(体积)CO2,其余为空气。混合气体的温度为30,总压强为。从手册中查得30时CO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 = ×105 kPa,试求溶解度系数H kmol/(m3·kPa) 及相平衡常数m,并计算每100g与该气体相平衡的水中溶有多少gCO2 。解:由题意 y = ,m = E/P总 = ×105/ = ×103 根据亨利定律 y = mx 得x = y/m = ×103 = 即每100g与该气体相平衡的水中溶有CO2 ×44×100/18 = gH =/18E =

22、103/(10××105)= ×10-4kmol/(m3·kPa)7.在,27下用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甲醇蒸汽。甲醇在气,液两相中的浓度都很低,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已知溶解度系数H = (m3·kPa),气膜吸收系数 kG = ×10-5 kmol/(m2·s·kPa),液膜吸收系数 kL = ×10-5 kmol/(m2·s·kmol/m3)。试求总吸收系数KG,并计算出气膜阻力在总阻力中所的百分数。 解:由1/KG = 1/kG + 1/HkL 可得总吸收系数1/KG = 1/&#

23、215;10-5 + 1/(××10-5)KG = ×10-5 kmol/(m2·s·kPa)气膜阻力所占百分数为 :(1/ kG)/(1/kG + 1/HkL)= HkL/(HkL+ kG)= (×)/(× + )= = 8.在吸收塔内用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甲醇,操作温度为27,压强。稳定操作状况下塔内某截面上的气相甲醇分压为5kPa,液相中甲醇浓度位m3。试根据上题有关的数据算出该截面上的吸收速率。解:由已知可得 kG = ×10-5kmol/(m2·s·kPa) 根据亨利定律 P = C/H

24、 得液相平衡分压 P* = C/H = = NA = KG(P-P*)= ×10-5()= ×10-5kmol/(m2·s) = kmol/(m2·h)9.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于,25下用清水吸收 混合气中的CO2,将其浓度从2降至(体积)。该系统符合亨利定律。亨利系数=×104kPa。若吸收剂为最小理论用量的倍,试计算操作液气比L/V及出口组成X。解: Y1 = 2/98 =, Y2 = = m = E/P总 = ×104/ = ×104 由 (L/V)min= (Y1-Y2 )/X1* = (Y1-Y2 )/(Y1/m

25、) = ()/(545) = L/V = (L/V)min = 622 由操作线方程 Y = (L/V)X + Y2-(L/V)X2 得 出口液相组成 X1 = (Y1-Y2 )/(L/V)= ()/622 = ×10-5 改变压强后,亨利系数发生变化,及组分平衡发生变化,导致出口液相组成变化 m = E/P总 = ×104/1013 = ×10-5 (L/V) = (L/V)min = X1 = (Y1-Y2 )/(L/V)= ()/ = ×10-410.根据附图所列双塔吸收的五种流程布置方案,示意绘出与各流程相对应的平衡线和操作线,并用图中边式浓度的

26、符号标明各操作线端点坐标。11. 在下用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已知氨的摩尔分数为,混合气体于40下进入塔底,体积流量为s,空塔气速为s。吸收剂用量为理论最小用量的倍,氨的吸收率为95%,且已估算出塔内气相体积吸收总系数KY的平均值为(m3·s)。在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为Y=,试求塔径及填料层高度。 12.在吸收塔中用请水吸收混合气体中的SO2,气体流量为5000m3(标准)/h,其中SO2占10,要求SO2的回收率为95。气,液逆流接触,在塔的操作条件下,SO2在两相间的平衡关系近似为Y* = ,试求:(1) 若取用水量为最小用量的倍,用水量应为多少(2) 在上述条件下,用图解法

27、求所需理论塔板数;(3) 如仍用(2)中求出的理论板数,而要求回收率从95提高到98,用水量应增加到多少解:(1)y2 = y1(1-)= ×()= Y1 = = Y2 = ()= (L/V)min=(Y1-Y2)/X1* = (Y1-Y2)/(Y1/)= ()× = (L/V)=(L/V)min= 惰性气体流量: V = 5000× = 用水量 L = × = 7684kmol/h (2)吸收操作线方程 Y = (L/V)X + Y2 代入已知数据 Y = + 在坐标纸中画出操作线和平横线,得到理论板数NT = 块 13、14在一逆流吸收塔中用三乙醇胺

28、水溶液吸收混于气态烃中的H2S,进塔气相中含H2S(体积)要求吸收率不低于99,操作温度300,压强,平衡关系为Y* = 2X,进塔液体为新鲜溶剂,出塔液体中H2S浓度为(H2S)/kmol(溶剂)已知单位塔截面上单位时间流过的惰性气体量为(m2·s),气相体积吸收总系数为 kmol/(m3·s·kPa)。求所需填料蹭高度。解:y2 = y1(1-)=× = Y2 = y2 = Y1 = ()= Ym = (Y1-Y1*)-Y2/ln(Y1-Y1*)/Y2 = ()/ln()/ = OG =(Y1-Y2)/Ym = ()/ = HOG = V/(KYa)

29、 = (×) = H =OG × HOG = × = 15、 有一吸收塔,填料层高度为3m,操作压强为,温度20,用清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混合气质量流速G=580kg/(m3·h),含氨6%(体积),吸收率为99%;水的质量流速W=770kg/(m2·h)。该塔在等温下逆流操作,平衡关系为Y*=。KGa与气相质量流速为次方成正比而与液相质量流速大体无关。试计算当操作条件分别作下列改变时,填料层高度应如何改变才能保持原来的吸收率(塔径不变):(1) 操作压强增大一倍;(2) 液体流量增大一倍;(3) 气体流量增大一倍。第3章 干燥1.已知湿空气

30、的总压强为50kPa,温度为60相对湿度40,试求:(1)湿空气中水气的分压;(2)湿度;(3)湿空气的密度解:(1)查得6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PS = 水气分压 P水气 = PS= × = (2)H = P水气 / (P-P水气)=×() = kg/kg绝干(3)1kg绝干气中含水气 x绝干 = (1/29)/(1/29)+18) = x水气 = 18)/(1/29)+18) = 湿空气分子量M0 = 18x水气 + 29x绝干气 = 18× + 29× = g/mol湿空气密度 = MP/RT = (×10-3×50×10

31、3)/(×333) = kg/m3湿空气2.利用湿空气的H-I图查出本题附表中空格内的数值,并给出序号4中各数值的求解过程 序号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湿 度 相对湿度 焓 水气分压 露点 kg/kg绝干 kg/kg绝干 kPa 1 60 35 22 140 5 302 40 27 40 90 3 253 20 18 75 50 2 154 30 28 85 95 4 25 3.干球温度为20,湿度为 kg/kg绝干的湿空气通过预热器加热到50,再送往常压干燥器中,离开干燥器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0。若空气在干燥器中经历等焓干燥过程,试求:(1) 1m3原湿空气在预热器过程中焓的变化;(

32、2) 1m3原湿空气在干燥器中获得的水分量。 解:(1)原湿空气的焓: I0 = + t + 2490 H0 = + ××20 + 2490× = 43 kJ/kg绝干 通过预热器后空气的焓 I1 = + ××50 + 2490 × = kJ/kg绝干 焓变化H = I1 - I0 = kJ/kg绝干 空气的密度 = MP/RT = (29×10-3××103)/(×293)= kg/m3 1m3原湿空气焓的变化为 H = × = kJ/kg湿气 (2)等焓干燥 I1 = I2 = kJ/kg绝干假设从干燥器中出来的空气湿度t = ,查得此时水蒸汽的饱和蒸汽压PS = kPa H2 = PS / (P-PS)= ×× kJ/kg绝干由 I2 = = ( + )t2 + 2490 H2 试差 假设成立 H2 = kJ/kg绝干 获得水分量 :H = H2 - H0 = = kJ/kg绝干 = × = kJ/kg湿气4.将t0 = 25,0= 50的常压新鲜空气,与干燥器排出的t2 = 50,2= 80的常压废气混合,两者中绝干气的质量比为1:3。(1)混合气体的温度和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