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栏目索引栏目索引1备考基础备考基础 回扣排查回扣排查234重难突破重难突破 考向聚焦考向聚焦学学科素养科素养 专项提升专项提升高考模拟高考模拟 题组演练题组演练请请点点击击相相关关栏栏目目基础回扣基础回扣提示:基因重组。提示:基因重组。 1.S1.S型细菌使型细菌使R R型细菌转化为型细菌转化为S S型细菌的变异是哪一种?型细菌的变异是哪一种?2.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 设计思路是什么?设计思路是什么?提示:设法将提示:设法将DNADNA与蛋白质等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与蛋白质等分开,直接地、单
2、独地去观察观察DNADNA与蛋白质的作用。与蛋白质的作用。 1 1判断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叙述的正误。判断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叙述的正误。(1)(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说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说明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012(2012福建卷,福建卷,2D)( )2D)( )(2)(2)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DNA是是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2013(2013江苏卷,江苏卷,2C)( )2C)( )(3)(3)格里菲斯认为加热杀死的格里菲斯认为加热杀死的S 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DNADNA是转化因子是转化因子 (
3、 )( )(4)(4)体内转化的实质是体内转化的实质是S 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DNADNA可使小鼠致死可使小鼠致死( )(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说明验说明DNAD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证明加热杀死的证明加热杀死的S S型型菌含有转化因子菌含有转化因子格里菲斯并不知道格里菲斯并不知道DNADNA转化实质是基因重组转化实质是基因重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2 2判断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叙述的正误。判断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叙述的正误。(1)(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更具说服 力力(2012(2012江苏卷,江
4、苏卷,2B)( )2B)( )(2)(2)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35S S和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3232P P的的 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培养基培养噬菌体(2011(2011江苏卷,江苏卷,12A)( )12A)( )(3)(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D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 )(4)(4)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DNA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2012(2012重庆卷,重庆卷,2B)( )2B)( )噬菌体寄生在活细胞噬菌体寄生在活细
5、胞,不能用培养基培养,不能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没有进入细菌噬菌体寄生在活细胞噬菌体寄生在活细胞,不能用培养基培养,不能用培养基培养(5)(5)用用3535S 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 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 )(6)(6)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 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7)(7)赫尔希和蔡斯用赫尔希和蔡斯用3535S S和和3232P P分别标记分别标记T T2 2噬菌
6、体的蛋白质和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DNA,证明了,证明了DNADNA的半保留复制的半保留复制(2014(2014江苏卷,江苏卷, 11D)( )11D)( ) 两个实验只能证明两个实验只能证明DNAD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1 1噬菌体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噬菌体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 可以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吗?可以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吗?提示:提示:专性寄生生活;不能。专性寄生生活;不能。识图析图识图析图2 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其模板、原料、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其模板、原料、 能量各来自哪里?能量各来自哪里?提示:提示:DNADNA复制模板来自噬菌体,原料、复制模板来自噬菌体,原料、能
7、量由大肠杆菌提供。能量由大肠杆菌提供。3 3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是怎样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是怎样的?提示:提示:吸附吸附注入注入合成合成组装组装释放。释放。 (2015(2015广东茂名一模广东茂名一模)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DNA是遗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设法把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设法把DNADNA与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两者都运用了和两者都运用了和B B前者运用了,后者运用了前者运用了,后者运用了C C前者只运用了,后者运用了和前者只运用了,后者运用了和D D前者只运用了,后者运用了和前者只运用了,后者运用了和 考点一考点一 以图示、实验过程形式,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以图示、实验过程形式,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 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二者在实验中应用的研究方法。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本题考查二者在实验中应用的研究方法。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
9、实验在设计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设法把思路上的共同点是设法把DNA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艾弗里分别提取了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艾弗里分别提取了S S型菌的型菌的DNA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分别加入已培养、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分别加入已培养R 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发现只有加入DNADNA,R 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 S型细菌。艾弗里还发现如果用型细菌。艾弗里还发现如果用DNADNA酶处理酶处理S S型型菌的菌的DNADNA,使,使DNADNA分解,就不能使分解,就不能使R R型细菌发生转
10、化。赫尔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型细菌发生转化。赫尔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标记噬菌体,而后用含标记法标记噬菌体,而后用含3232P P的的DNADNA和含和含3535S S的蛋白质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的蛋白质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 体内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操作人操作人细胞培细胞培养场所养场所巧妙巧妙构思构思实验实验步骤步骤1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与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与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格里菲思格里菲思艾弗里及其同事艾弗里及其同事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培养基(体外)培养基(体外)用加热杀死的用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后进行型活菌混
11、合培养后进行实验实验将物质分离提纯并各自将物质分离提纯并各自观察它们能否将观察它们能否将R型活型活菌转化菌转化体内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高倍镜高倍镜低倍镜低倍镜S型细菌体内型细菌体内有有“转化因子转化因子”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所用的材料相同,都是所用的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型和S型两种肺炎双球菌型两种肺炎双球菌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S型细菌体内有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转化因子”是是DNA
12、2.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质和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质和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指S 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DNADNA片段整合到片段整合到R R型型细菌的细菌的DNADNA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了基因重组。(2)(2)加热杀死加热杀死S 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是其内部的DNA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降低又逐渐恢复活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降低又逐渐恢复活性。性。(1)(1)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
13、:1 1(2015(2015江淮名校联考江淮名校联考) )关于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 )A AR R型细菌与型细菌与S 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DNADNA混合后,发生转化是基因突变混合后,发生转化是基因突变 的结果的结果B B用用S 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DNADNA与与R R型活细菌混合后,可能培养出型活细菌混合后,可能培养出S S型型 菌落和菌落和R R型菌落型菌落C C用用DNADNA酶处理酶处理S 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DNADNA后与后与R R型活细菌混合,可型活细菌混合,可 培养出培养出S S型细菌菌落和型细菌菌落
14、和R R型细菌菌落型细菌菌落D D格里菲思用格里菲思用R R型活细菌与型活细菌与S S型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型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 小鼠体内,可导致小鼠死亡,这就证明了小鼠体内,可导致小鼠死亡,这就证明了DNAD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解析:解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质是基因重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质是基因重组,A A项错误;用项错误;用DNADNA酶处理酶处理DNADNA后,后,DNADNA被水解,水解产物不能引起转化现象,被水解,水解产物不能引起转化现象,C C项错误;格里菲思的实项错误;格里菲思的实验中,没有将验中,没有将DNADNA与其他物质区分开,所以最终没有证明与其他物质区分开,所以最终
15、没有证明S S型细菌的哪种型细菌的哪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物质是遗传物质,D D项错误;项错误;B B项所述是艾弗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项所述是艾弗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S S型型细菌的细菌的DNADNA是转化因子。是转化因子。B跟踪跟踪 训训 练练 考点二考点二 结合同位素标记法,考查噬菌体结合同位素标记法,考查噬菌体 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 (2015(2015济宁市一模济宁市一模) )下列关于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验”的叙述,正确的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35S S和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32
16、32P P的培养的培养 基培养噬菌体基培养噬菌体B B分别用分别用3535S S和和3232P 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 C用用3535S 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 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 D3232P P、3535S 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D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7、的过程、意义和误差分析。培养噬菌体的过程、意义和误差分析。培养噬菌体需用含细菌的培养基;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短时间培养需用含细菌的培养基;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短时间培养后,搅拌离心处理;该实验中,若搅拌不充分,噬菌体的外壳没有与细菌完全分后,搅拌离心处理;该实验中,若搅拌不充分,噬菌体的外壳没有与细菌完全分离,则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离,则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3535S S;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仅能说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仅能说明DNADNA是遗传是遗传物质,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物质,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1噬菌体的增殖噬菌体的增殖
18、(3)(3)合成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原料:大肠杆菌的氨基酸原料:大肠杆菌的氨基酸场所:大肠杆菌核糖体场所:大肠杆菌核糖体(1)(1)模板:模板:噬菌体噬菌体DNADNA。(2)(2)合成合成DNADNA的原料的原料:大肠杆菌提供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大肠杆菌提供的四种脱氧核苷酸。(4)(4)能量:能量:来自大肠杆菌的来自大肠杆菌的ATPATP。2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分析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分析 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35S S的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1)(1)用用3232P 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19、,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因: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保温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2)(2)用用3535S S标记的噬菌
20、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2 2若若1 1个个3535S 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 1个个3232P 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 )A A一定有一定有3535S S,其中有,其中有1 1个含有个含有3232P PB B一定有一定有3535S S,其中有,其中有2 2个含有个含有3232P PC C一定有一定有3232P P,其中有,其中有1 1个含有个含有3535S SD D一定有一定有3232P P,其中有,其中有2 2个含有个含有3535S SB跟踪跟
21、踪 训训 练练解析:解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进入大肠杆菌内部的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进入大肠杆菌内部的是(1(1个个3232P P标记标记)DNA)DNA,蛋白质外壳留在大肠杆菌外面,侵入内部后,以大肠杆菌为场所,利用蛋白质外壳留在大肠杆菌外面,侵入内部后,以大肠杆菌为场所,利用大肠杆菌的结构、酶系统和原料大肠杆菌的结构、酶系统和原料( (3535S S标记的氨基酸标记的氨基酸) ),合成噬菌体的,合成噬菌体的DNADNA和蛋白质。另外,和蛋白质。另外,DNA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子代噬菌体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子代噬菌体的DNADNA中有中有2 2个含有个含有3232P P
22、,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一定有,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一定有3535S S。 1 1噬菌体的同位素标记噬菌体的同位素标记(1)(1)要标记特征元素,不能标记共有元素。要标记特征元素,不能标记共有元素。(2)(2)要对外壳和要对外壳和DNADNA分别标记。分别标记。(3)(3)标记步骤:先标记大肠杆菌,再用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标记步骤:先标记大肠杆菌,再用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2 2子代噬菌体放射性分析子代噬菌体放射性分析(1)(1)若用若用3232P P和和3535S S标记标记T T2 2噬菌体而宿主细胞未被标记,相当于噬菌体而宿主细胞未被标记,相当于间接地将核酸和蛋白质分开,只在间接地将核酸和蛋白质
23、分开,只在_中有中有3232P P标记。标记。(2)(2)若用若用3232P P和和3535S S标记宿主细胞而标记宿主细胞而T T2 2噬菌体未被标记,则在噬菌体未被标记,则在_中均有标记元素。中均有标记元素。(3)(3)若用若用C C、H H、O O、N N等标记等标记T T2 2噬菌体而宿主细胞未被标记,噬菌体而宿主细胞未被标记,则只在部分子代则只在部分子代T T2 2噬菌体的核酸中有标记元素。噬菌体的核酸中有标记元素。(4)(4)若用若用C C、H H、O O、N N等标记宿主细胞而等标记宿主细胞而T T2 2噬菌体未被标记,噬菌体未被标记,则在则在_T T2 2噬菌体的核酸和噬菌体的
24、核酸和蛋白质外壳中均可找到标记元素。蛋白质外壳中均可找到标记元素。部分子代部分子代T T2 2噬菌体的核酸噬菌体的核酸子代子代T T2 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子代子代T T2 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1 1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35S S和和3232P P标记标记T T2 2噬菌体的不同有机物。噬菌体的不同有机物。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正确的是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正确的是( () )AB C D解析:解析:代表的是氨基酸的代表的是氨基酸的R R基,代表磷酸基团,代表五碳糖,基,代表磷酸基团,代表五碳糖,代表含氮碱基,含有代表
25、含氮碱基,含有S S的是,含有的是,含有P P的是。的是。A强化过关强化过关2 2(2015(2015长春调研长春调研) )如果用如果用1515N N、3232P P、3535S S共同标记噬菌体后共同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能,让其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能够找到的标记元素为够找到的标记元素为( () )A A在外壳中找到在外壳中找到1515N N和和3535S BS B在在DNADNA中找到中找到1515N N和和3232P PC C在外壳中找到在外壳中找到1515N N和和3232P DP D在在DNADNA中找到中找到1515N
26、 N、3232P P和和3535S S解析:解析:DNADNA中含中含P P,蛋白质中含,蛋白质中含S S,而,而N N是是DNADNA和蛋白质共有的元素。因此和蛋白质共有的元素。因此3232P P只标记只标记DNA,DNA,3535S S只标记蛋白质,而只标记蛋白质,而1515N N同时标记同时标记DNADNA和蛋白质,噬菌体侵和蛋白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染细菌时,只有DNADNA进入细菌内,利用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合成子进入细菌内,利用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代噬菌体的DNADNA和蛋白质。由于和蛋白质。由于DNA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故在子代噬复制方式为半保
27、留复制,故在子代噬菌体能找到菌体能找到1515N N和和3232P P标记的标记的DNADNA,不能找到,不能找到3535S S和和1515N N标记的蛋白质。标记的蛋白质。BS型细菌与型细菌与R型细菌含量变化曲线型细菌含量变化曲线【经典图示】将加热杀死的将加热杀死的S S型细菌与型细菌与R 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两种细菌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内,两种细菌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获取信息】(1)ab(1)ab段段R R型细菌减少,是由于型细菌减少,是由于R R型细菌被小鼠的型细菌被小鼠的 杀死,杀死,bcbc段段R R型细菌增多是由于有毒的型细菌增多是由于有
28、毒的S 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的免疫力下降。小鼠的免疫力下降。(2)S(2)S型细菌由无到有是加热杀死的型细菌由无到有是加热杀死的S 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 进入进入R R型细型细菌,一部分菌,一部分R R型细菌转化为型细菌转化为S S型细菌。型细菌。免疫系统免疫系统DNADNA3 3(2015(2015广东茂名一模广东茂名一模) )下图甲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下图甲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分析验,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 )A强化过关强化过关A A甲图中将甲图中将
29、R R型活菌和型活菌和S S型死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体型死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体 内,内,R R型细菌向型细菌向S S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转化的原理是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转化的原理是 基因重组基因重组B B乙图中搅拌的目的是提供给大肠杆菌更多的氧气,乙图中搅拌的目的是提供给大肠杆菌更多的氧气, 离心的目的是促进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分离离心的目的是促进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分离C C用用3232P P、3535S 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离心后放射性分别主要在上清液、沉淀物中,离心后放射性分别主要在上清液、沉淀物中D D若用无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体内含若用无
30、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体内含3535S S标记的细标记的细 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解析:解析:A A正确,正确,R R型细菌向型细菌向S S型细菌转化的原因是型细菌转化的原因是S 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DNADNA进入到进入到R R型型细菌中,并表达了细菌中,并表达了S S型细菌的遗传性状;型细菌的遗传性状;B B错误,搅拌的目的是让侵染的错误,搅拌的目的是让侵染的噬菌体和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噬菌体和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C C错误,分别用错误,分别用3232P P、3535S S标记的
31、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分别主要在沉淀物、上清液中;射性分别主要在沉淀物、上清液中;D D错误,若用无放射性的噬菌体,侵错误,若用无放射性的噬菌体,侵染体内含染体内含3535S S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4 4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 S型细菌与型细菌与R R型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 S型型、R 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哪种型细菌含
32、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哪种( () )B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 1(2013(2013新课标卷新课标卷)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DNA是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T T2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DNADNA的的X X光衍射实验光衍射实验A AB B C C D D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证明本题主要考查证明DNA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相关知识。孟德尔通过豌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相关知识。孟德尔
33、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通过果;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证明了DNAD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T T2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运用同位素标记法,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证明了DNAD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DNADNA的的X X光衍射实验为光衍射实验为DNADNA双螺旋结构的确定提供了双螺旋结构的确定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有力的佐证。C课课堂堂题题组组练练2
34、 2(2015(2015江苏苏北三市模拟江苏苏北三市模拟) )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不,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 )A A通过通过E E、F 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DNA而不是蛋白质而不是蛋白质B BF F组可以分离出组可以分离出S S和和R R两种肺炎双球菌两种肺炎双球菌C CF F组产生的组产生的S S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
35、组的结果D D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 A、B B、C C、D D四组四组D解析:解析:从图示实验过程看出,通过从图示实验过程看出,通过E E、F 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DNA而不是蛋白质,而不是蛋白质,F F组加入了组加入了S S菌的菌的DNADNA,可以分离出,可以分离出S S和和R R两种肺炎双球两种肺炎双球菌,而出现的菌,而出现的S S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 A组经煮沸、组经煮沸、D D和和E E组为组为R R菌,均不能导致小鼠死亡,菌,均不能导致小鼠死亡,D D项错误。项错误。3 3(2015(2
36、015北京市东城区模拟北京市东城区模拟)S)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表面具有多种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表面具有多种抗原类型抗原类型( (如如、型等型等) ),不同的抗原类型之间不能通过突,不同的抗原类型之间不能通过突变而发生转换;在特殊条件下离体培养变而发生转换;在特殊条件下离体培养SS型肺炎双球菌可从中型肺炎双球菌可从中分离出分离出RR型菌。型菌。GriffithGriffith将加热杀死的将加热杀死的SS型菌与型菌与RR型菌混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病大量死亡,并从患病死亡小鼠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病大量死亡,并从患病死亡小鼠体内获得具有活性的体内获得具有活性的SS型菌;而单独注射
37、加热杀死的型菌;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SS型菌型菌,小鼠未死亡。此实验结果能支持的假设是,小鼠未死亡。此实验结果能支持的假设是( () )A ASS型菌经突变形成了耐高温型菌型菌经突变形成了耐高温型菌D DSS型菌是由型菌是由RR型菌突变形成的型菌突变形成的C CRR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SS型菌型菌D D加热后加热后SS型菌可能未被完全杀死型菌可能未被完全杀死C解析:解析:加热杀死的加热杀死的S S型菌与型菌与RR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病大量死亡,并从患病死亡小鼠体内获得具有活性的小鼠患病大量死亡,并从患病死亡小鼠体内获得具有活性的SS型菌
38、;型菌;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SS型菌小鼠未死亡,说明型菌小鼠未死亡,说明RR型菌经过转化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形成了SS型菌。型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4 4(2014(2014江苏卷江苏卷) )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 )A 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 组合规律组合规律B B范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 来自土壤、水和空气来自土壤、水和空气C 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
39、N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 了巨大的贡献了巨大的贡献D D赫尔希和蔡斯用赫尔希和蔡斯用3535S S和和3232P P分别标记分别标记T T2 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DNA,证明了,证明了DNADNA的半保留复制的半保留复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教材生物学史相关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与分析理本题考查教材生物学史相关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与分析理解能力。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解能力。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A A项错误;范项错误;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水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水,B B项错误;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项错误;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贡献,C C项正确;赫尔希和蔡斯用项正确;赫尔希和蔡斯用3535S S和和3232P P分别标记分别标记T T2 2噬菌体的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卫工人劳动合同协议书
- 烧烤承包或转让合同范本
- 龙海人才市场就业协议书
- 消费赔偿保密协议书范本
- 销售立式镗铣床合同范本
- 球馆承包合同协议书范本
- 锤子直播带货协议合同书
- 米线店的加盟合同协议书
- 硅酸泥水泥采购合同范本
- 淮安机械工程监理协议书
- 中医护理常用腧穴课件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盐水管理技术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2025至2030中国洁净室FFU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山东省新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 陆河辅警考试题库2025(有答案)
- 2025至2030拼图玩具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培训
- 生物医学工程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DB43∕T 876.2-2014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2部分:土地平整
- 针灸科重点病种诊疗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