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3_第1页
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3_第2页
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3_第3页
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3_第4页
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3交卷时间:2016-06-02 21:31:55一、单选题 1. (5分)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 )· A. 明朝 · B. 汉朝 · C. 隋朝 · D. 唐朝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2. (5分)俗称的乌龙茶是哪一类茶?( )· A. 绿茶 · B. 花茶 · C. 黄茶 · D. 青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3. (5分)第一位把中国禅宗茶理带到日本的僧人是( )。· A. 皎然 

2、3; B. 最澄 · C. 荣西禅师 · D. 玄奘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4. (5分)“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出自哪部茶学专著?( ) · A. 大观茶论 · B. 茶述 · C. 茶经 · D. 茶录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茶之序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5. (5分)哪一类茶叶最先产生?( )· A. 红茶 · B. 白茶 · C. 绿茶 · D. 黑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3、6. (5分)现在( )是世界上产茶量最多的国家。· A. 日本 · B. 美国 · C. 印度 · D. 中国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 茶之绎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7. (5分)黄山毛峰茶所透出的茶韵是( )。· A. 岩韵 · B. 雅韵 · C. 幽韵 · D. 冷韵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 茶之韵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8. (5分)诗人朱星诸所题六言诗一首:“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下列画中题了此诗的是( )。· A. 调琴啜茗图卷 &

4、#183; B. 山窗清供 · C. 萧翼赚兰亭图 · D. 事茗图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9. (5分)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 )· A. 荼 · B. 槚 · C. 茗 · D. 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10. (5分)大观茶论的作者是( )。· A. 陆羽 · B. 神农氏 · C. 赵佶 · D. 李白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茶之序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二、多选题 1. (5

5、分)下列与东方美人茶有关的是( )。· A.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 B. 小绿叶蝉 · C. 祁门红茶 · D. 膨风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 茶之韵 展开解析 答案 B,A,D 解析 2. (5分)下列选项中属于茶韵的是( )。· A. 香韵 · B. 音韵 · C. 陈韵 · D. 雅韵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 茶之韵 展开解析 答案 C,B,D 解析 3. (5分)西湖龙井的雅韵是指( )。· A. 香郁 · B. 色绿 · C. 形美 · D. 味甘

6、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 茶之韵 展开解析 答案 B,A,D,C 解析 4. (5分)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有( )。· A. 煮茶 · B. 调饮 · C. 煎茶 · D. 清饮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 D,B 解析 5. (5分)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的是( )。· A. 茶马古道扩张了内地的领土面积 · B. 茶马古道促进了藏区社会的城镇化发展 · C. 茶马古道促进了藏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 · D. 茶马古道带动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纠错 得分: 5

7、 知识点: 4 茶之事 展开解析 答案 D,B,C 解析 三、判断 1. (5分)宋代诗人杜耒的有首名诗寒夜,把寒夜饮茶的境界做了精到独绝的描述。(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 正确 解析 2. (5分)明清时期,陶瓷茶具明显取代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这与明清陶瓷工艺生产的发展直接有关。(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 错误 解析 3. (5分)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 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天人合一”。(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展开解析 答案 错误 解析 4. (5分)宋徽宗时期,茶文化兴盛,宋徽宗本人不仅嗜茶、爱茶,还对茶学有很深入的研究,并亲自他撰写了大观茶论,这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 )··纠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