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示例二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6/5cd8e281-671e-4488-8fb4-3b0ce206fef2/5cd8e281-671e-4488-8fb4-3b0ce206fef21.gif)
![2019-2020年高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示例二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6/5cd8e281-671e-4488-8fb4-3b0ce206fef2/5cd8e281-671e-4488-8fb4-3b0ce206fef22.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年高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示例二教学要点1. 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对散文的情理进行再鉴赏。2.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巴尔扎克葬词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品以激越的情感、高亢的语调、诗化的语言透辟的哲思,颂扬了巴尔扎克伟大的贡献和不朽的价值,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雨果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作品中含蓄深沉、意义深远的句子比比皆是,本节课我们将从中选取一些经典语句,反复解读,细细品味。二、具体鉴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对散文的情和理进行再鉴赏。多媒体逐条显示如下语句,学生分组研究、探讨,教师相机点拨,提示学生运用从上篇课文学到的揣摩语句的方法。教师也可示范分
2、析前3句,意在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后5句可由学生独立完成。1. 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明确:体味这句话的丰富含义,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明确主干部分的核心是:巴尔扎克是一个作家序列的代表者,枝叶部分显示,这个代表者是当时人们思想、精神的统治者;二是明确破折号的作用,从研究规律来理解句子含义。作者高度赞誉巴尔扎克,把他看成一个比武力统治者更伟大的精神统治者。2.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明确:巴尔扎克逝世时年仅
3、51岁,他留下的作品却有91部之多,从这个方面说他的一生是丰富的,“作品比岁月还多”。但这只是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是巴尔扎克的生命是短暂的,他的精神和作品将长存于世,留芳万载。3. 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明确:这句话的理解要结合内外语境来领悟含义。“这样一个时代”是指法国从七月革命到1850年这一时期,也就是雨果生活的时代。当时,有数不清的黑暗与罪恶,因此也有数不清的对现实不满的人们;而伟人的逝世,将进一步警醒和启迪进步的人们,使他们对现存世界的一切产生怀疑和动摇,巴尔扎克以其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作品,唤醒了一批人。4. 对我们来
4、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明确:重点揣摩“虚构”一词的含义。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巴尔扎克的逝世,表明他创作生命的结束,他不能再给人们创造小说这一“虚构”世界了;二是巴尔扎克的逝世,是一件真实的事情,提醒人们直面这一伟大的死亡。5. 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明确:这句话高度评价了巴尔扎克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雨果把人间喜剧看作一部浓缩的历史,使人们从中看出“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6. 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明确:巴尔扎克这位伟大的人物,用他自己的作品,给自己安装好了坚实的底座,打好了扎实的基础,未来的人们,一定会给他塑起一尊尊有形无形的雕像
5、,以表达对他的尊敬和怀念。7. 上天在让人们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明确:面对巴尔扎克这样的伟人的辞世,雨果在这里感慨万千,不由得思考生与死这样重大而沉重的主题。他认为在死亡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自由的,巴尔扎克的逝世,触动了许多人去思索生死问题,把巴尔扎克当作坐标,思考活着的真义。8. 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明确:作者用排比句,语调铿锵,激昂慷慨地指出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影响。巴尔扎克的逝世固然让人悲哀,使人们觉得似乎是黑暗的降临,某种无言的结束,一切似乎消失,但它给人们更多的是悲痛
6、之后的无穷力量,它预示着光明的到来,代表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象征着一种永恒。(解说:语言是鉴赏评析的依据。这些语句是形象化的语言,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是蓄满诗意的语言,却洋溢着思辨的光辉;它不像形式逻辑那么严密,但又有一定的必然性可循;它不像画面那么直观,却能引起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在品析、涵泳的同时,这位伟大的致词者华丽的文采,深邃而博大的思想,崇高而光辉的人格,同时展现给了我们。教师提示学生在学习作品的同时,更应该学习他们人格的伟岸)三、组织学生探究性学习探究话题:1. 对巴尔扎克葬词出色的辩证法的再鉴赏。巴尔扎克葬词与一般葬词的区别在于它不仅评说作者,而且阐述自己的生死观。
7、雨果认为,像巴尔扎克这样的“精神统治者”,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他的逝世,“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虚无,而是永恒”。这是本文“出色的辩证法”这一艺术特点的集中体现。巴尔扎克的去世,带给人们悲痛伤感的同时,也给了人们无穷的力量,它预示着光明的到来,代表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象征着一种永恒,体现了一种伟大的辩证法。对本文“出色的辩证法”的分析,教参P16有如下表述:“本来表达对他人的崇敬,结果却无意中赢得了更多的人对自己的崇敬。这就体现了这篇葬词出色的辩证法。”这种表述是欠妥的,这种脱离文章实际而进行主观臆造的鉴赏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雨果的悼词,确实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这是作者崇
8、高人格的自然展现。雨果作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爱戴,“维克多雨果街”的命名、“维克多雨果万岁”的心声、雨果去世后进人伟人祠等等足以证明。他无须借巴尔扎克来表现自己。2. 雨果是怀着什么样的情感评价巴尔扎克及其作品的?读了本文(或借助于其他资料)你对这两位作家有怎样的看法?(解说:本题目是一道开放性的题,学生只要有自己的独特的观点即可,无须统一答案,课堂上要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四、比较鉴赏1. 比较巴尔扎克葬词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异同。参考答案:(见教参)(1)相同点:从文体看。都是悼词,而又具有演讲词的某些特点;从内容看,都表达了沉痛悼念之情,对死
9、者的伟大贡献,作出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对他们的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深远影响,作了深刻的阐发;从表达方法看,都以议论为主,而又与叙述、抒情完美结合,且都运用了讳饰等修辞方法。(2)不同点:巴尔扎克葬词除具备一般悼词的特点之外,还阐述了演讲者的生死观,打上了鲜明的个人印记,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不具备这一特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结构严谨,层层深入,过渡衔接紧密,显示了强大的逻辑力量。而巴尔扎克葬词一文,则更富于散文特点,如大河奔流,饱含着哲理性的思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情调朴实、冷静、深沉。而巴尔扎克葬词则华美、悲壮、激越,一篇以理智启人,一篇以感情动人。2. 比较巴尔扎克和雨果这两位作家。五
10、、课文总结雨果用诗一般精湛的语言描绘了巴尔扎克的创作,赞誉了巴尔扎克高贵的品格和深邃的思想,再现了一位非凡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以及革命者的形象,使这个形象永驻人们心中雨果的语言凝重中透着隽永,深沉中显出壮丽,冷静中掩着奔放。在缅怀巴尔扎克的同时,我们充分领略到这位语言大师的非凡魅力。他们是法兰西的骄傲,更是全世界人们的骄傲。六、布置作业1.鲁迅先生于1936年10月17日去世,10月22日在上海胶州路万国殡仪馆,鲁迅葬礼隆重举行。假如你亲临现场,你会想到很多很多,想到先生的作品,想到先生的人格,想到先生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想到先生荷戟独彷徨的无奈与悲哀请你为鲁迅先生写一篇葬词。2.阅读在陈
11、嘉庚先生墓前的沉思一文,作者在陈嘉庚先生墓前沉思什么?具体说说作者展开联想的具体思路。板书设计巴尔扎克葬词情理交融然怅你悲-伟大的死亡一*崇高、徼动-平等、自由-光明-开始-永'恒2019-2020年高二语文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案示例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之一,创作于1594到1597年。剧本描写了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在封建制度下双双惨死的悲剧,表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封建和反封建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斗争。封建家族间的仇恨是造成罗、朱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课文节选的是全剧的最后一场。罗密欧得知朱丽叶死亡的消息后,立即买了毒药赶到朱丽叶的墓穴,决定殉情。他原是个性格温和的青年,一
12、下子却变得非常暴躁。他凶狠地恐吓鲍尔萨泽,无理地咒骂坟墓。但一想到朱丽叶已经安卧在坟墓中,他又感到那是一座“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他诅咒死亡,但朱丽叶死了,他又感到死可以使他“挣脱厄运的束缚”,愿意“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这种对同一事物的矛盾看法,表明朱丽叶的死亡给他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生活的绝望。朱丽叶从假死中醒过来后,满怀着同罗密欧相聚的希望,但是当她发现罗密欧已经死去后,不顾外面喧嚣的人声,也不顾长老的劝告,立即决定同罗密欧死在一起。她听到守夜人的声音后,果敢地拿起匕首,刺进了自己的心脏。家族的世仇,搅乱了城市的和平,葬送了不少人的生命。这血的教训和大公的严正指责,使得
13、两家终于和解,从而昭示了腐朽的封建家族的没落和年轻一代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的胜利。剧本中的人物对话,语言简练,音韵和谐,是诗的语言,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比如罗密欧对鲍尔萨泽的恐吓,对自己心境的描述,说自己是“一个不顾死活的人”,“一个疯子”等,都形象地反映出他听到朱丽叶死亡后的悲痛和绝望的心情。又如罗密欧与帕里斯冲突时,两人都使用了很多节奏短促的语句,有力地烘托出二人激动的心情和当时那种紧张的局面。而帕里斯和罗密欧哀悼朱丽叶的句子都非常舒缓,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他们当时的悲痛心情。解题指导一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剧作家,他的很多剧作反映了当时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到底包括哪些内容
14、呢?这里所选的剧本又表达出怎样的人文思想呢?通过本题的提示文字可以让我们对人文主义有更深切的了解,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鉴赏这部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本是一对有情人,但受封建家族世仇的影响,最终却不能成为眷属而双双殉情,成为悲剧。他们的悲剧,强烈地控诉了封建伦理观念的罪恶,批判了陈旧腐朽的封建意识。而悲剧的结尾,两个世仇之家面对儿女的尸体幡然醒悟,言归于好,则象征着腐朽的封建家族的没落和年轻一代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的胜利,象征着作者所宣传的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诗剧,节选的这部分通过翻译者高超的翻译技巧,较好地体现了诗剧的特点。这一题就是引导学生欣赏人物诗化的语言。1.
15、正像诗经楚辞善用鲜花美草歌咏美人一样,这里帕里斯对朱丽叶美貌、善良心地的赞美,表达了对她的爱慕、思念之情。“永无消歇”,表达了对朱丽叶绵延无尽的思念。2. 朱丽叶死了,但她的死使得帕里斯追随而去,也使得罗密欧决心以死殉情。他们同为朱丽叶而死,所以罗密欧称她的坟墓为“胜利的坟墓”。“这是一个灯塔”,表明朱丽叶在罗密欧心中的地位:她就是光明,引导着自己追随而去。3. 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依然这样美丽?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他不敢相信朱丽叶的死亡,甚至想像是死神、妖魔要娶她为妇,表现了他的极度痛苦和深深思念。既有眷恋,又
16、有立志死亡、追随朱丽叶而去的决心。4. 比喻。表明了他的痛苦和绝望。三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视野。教学建议一 本文欣赏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主要是前半部分,从帕里斯上场到朱丽叶死去,注意体会帕里斯特别是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真情,以及罗密欧听到朱丽叶死亡后的痛苦心情。二 欣赏前半部分,还要品味两个人悼词中的浓厚的诗情以及罗密欧的语言中蕴含的深挚的感情。可通过反复朗读或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仔细揣摩。如有时间,还可以指导学生排演前半部分,让他们读出其中蕴含的浓郁的诗情。三 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剧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戏剧作品。如果有余力或学生有兴趣,可让他们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全剧,或提供一些
17、其他剧作,如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有关资料一作家作品简介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1564年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他曾经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破产,中途辍学。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他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他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5901600年,包括10部喜剧(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9部历史剧(如理查三世等),3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于此时)等;第二个时期是160
18、11608年,包括7部悲剧(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作于这个时期),4部喜剧和一些十四行诗;第三个时期是16091613年,包括3部喜剧(主要是传奇剧)和一部历史剧。二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简介意大利维洛那城的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个家族有世仇,他们之间常常发生流血事件。一天,凯普莱特家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在朋友怂恿下,戴上假面具去参加。舞会上,他与凯普莱特的女儿朱丽叶一见钟情。但经过化装的罗密欧还是被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认出,两人差点打了起来。舞会结束后,罗密欧偷偷跳进凯普莱特家的花园,想再看看朱丽叶。朱丽叶此时正好站在阳台上,喃喃自语,表达自己的爱恋之情。罗密欧十分激动
19、,也向他倾吐衷肠。直到天亮,俩人才依依惜别。第二天,罗密欧把二人的感情告诉了修道院的劳伦斯长老。长老表示支持,并暗中主持婚礼,希望借此结束两家的宿怨。结婚的当天中午,罗密欧和朋友班伏里奥、茂丘西奥在大街上与提伯尔特相遇,发生冲突,茂丘西奥被刺死。罗密欧忍无可忍,也拔剑刺死了提伯尔特。这使两家的仇恨更加激化,罗密欧也因此遭放逐。罗密欧走后不久,凯普莱特就逼迫朱丽叶与帕里斯伯爵结婚。朱丽叶焦急万分,请求劳伦斯长老帮助。长老急中生智,一面让朱丽叶在婚前的夜晚服下他的假死药,一面派人送信给罗密欧,让他适时赶来带走朱丽叶。朱丽叶依计行事,可是送信的人却没有如期找到罗密欧。罗密欧听到朱丽叶的死讯,悲痛欲绝
20、,匆匆回到维洛那城,来到朱丽叶的墓地。节选的部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三青春生命的绝唱一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意蕴探析(刘洪源)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五幕第三场是全剧的最后一场,也是本剧的高潮。剧中的男女主人公罗密欧和朱丽叶这对有情人,因受封建家族世仇的影响,不能终成眷属而双双殉情,以年轻的生命演绎了爱情的绝唱。他们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后面,是人文主义者对理想与爱情热烈执着的追求,当爱情与封建家长产生惊心动魄的对抗时,嫣红的玫瑰在中世纪的黑暗中凄然凋谢。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搏斗中,一个个年轻人倒下了,为了他们的理想,虽然,理想最终“活”了,但罗密欧与朱丽叶,终究成了悲剧的人儿,他们的“毁灭”,也就产生了现实生活中
21、的“悲剧美”。这悲剧的底蕴,究竟在何方,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封建家族的仇杀带来年轻人的悲剧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大师,莎翁在喜剧仲夏夜之梦中写到:“最好的戏剧不过是人生的缩影。”反映人生,反映自然,反映时代,是他戏剧创作的宗旨。莎翁是一位来自民间的艺人,他其实是民间故事,民间戏剧传统滋养起来的一位“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根据意大利民间故事写成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集中反映了莎翁早期的人文主义世界观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作者在剧本的开场诗中写到:故事发生在维洛那名城/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累世的宿愿激起了新争/鲜血把市民的白手污渎/是命运注定这两家仇敌/生下了一双不幸的恋人/他们悲惨凄凉的陨灭/和解
22、了他们交恶的尊亲。作者把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人文主义青年男女的爱情写成悲剧,并且把悲剧的根源归咎于陈旧的封建家族意识和家族之间的仇杀,从而把爱情这一永恒的题材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矛盾联系在一起,批判的锋芒直指中世纪衰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指向现实的封建势力,体现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反映了莎翁的所坚持的文艺“反映自然”的现实主义原则。二 剧中人的“急”加速了悲剧的进程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要求有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课文所选的第五幕第三场,其尖锐的戏剧冲突可表现为三个主要人物的“急”。1.帕里斯之急。帕里斯是这场悲剧的受害者之一。他深爱朱丽叶,并向朱丽叶的父亲凯普
23、莱特求婚。急性子的凯普莱特强迫自己的女儿三天后就与帕里斯结婚,朱丽叶被逼无奈,只好服下了劳伦斯长老给的假死药,于是婚礼变成了葬礼。帕里斯只好在夜里到墓地凭吊朱丽叶。他遇到了从流放地曼多亚匆匆赶回来的罗密欧,他不听罗密欧的任何解释与劝告,情急之下,拔剑与罗密欧决斗,最终倒在了罗密欧的剑下。2.罗密欧之急。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见钟情,又匆匆与朱丽叶秘密结婚,又因出于无奈而刺死了朱丽叶的表兄提伯尔特,被流放到曼多亚。闻知朱丽叶自杀的噩耗,罗密欧悲痛欲绝,从一个贫苦的卖药人手里买来毒药,火速赶回维洛那,不料又碰到了帕里斯。好心的罗密欧劝说帕里斯离开墓地,可是此时的帕里斯怎么能听得进去,于是,只好决斗可怜的
24、罗密欧怎么知道自己的爱人只是假死,抱着与爱人相会的视死如归之信念,罗密欧毫不犹豫,急匆匆地喝下了毒药。命运阴差阳错,使得两个年轻人在不到半个钟点之间先后追随死神而去。3. 朱丽叶之急。三个年轻人中,最有个性的当数朱丽叶。朱丽叶出身名门世族,其父凯普莱特时时盘算着怎样把她许配给一个好人家,而帕里斯伯爵无疑是最好的人选,于是凯普莱特强迫朱丽叶与帕里斯结婚,遭到朱丽叶的拒绝。绝情的父亲威胁说:如果不听我的话,你去上吊也好,做叫花子也好,挨饿也好,死在街道上也好,我都不管。朱丽叶绝望了,急忙求助于劳伦斯长老,长老决定用非常的手段帮助她。最难能可贵的是,为了能与罗密欧长相厮守,她毅然喝下长老给的假死药,
25、并且躺到自己家的墓穴,与死者为伍。当最后得知罗密欧已死,她果断地将匕首刺向自己的心脏,这是何等的勇气!黑格尔在分析朱丽叶形象时指出:只存在“最艰难的考验”的时刻,她才“好像一朵玫瑰突然放蕊,每一条皱纹都显出来,又好像潜伏在心灵深处的一股清泉突然源源不绝地迸射出来”,让我们看到“这个心灵的全部坚强力量”。人,只有在灾难、不幸袭击的瞬间,那性格美和心灵美,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现。可爱的朱丽叶,勇敢的罗密欧,最终未能挣脱封建家族仇恨的枷锁,他们惨烈的死,把戏剧冲突推向高潮和结局。剧中几个年轻人和凯普莱特匆忙的决定,火急的行动,加速了悲剧的进程,结局令人扼腕叹息。三 悲剧的影响及现实意义罗密欧与朱丽叶自
26、问世以来,一直在世界各国舞台上盛演不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名字,几乎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英国作家约翰生在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中说:在所有其他的舞台上,最普遍的动力是爱情。爱情的力量使一切善行和罪恶产生,并且加速或推迟了每一个行动。中世纪一一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爱情犹如伊甸园里的禁果,是不允许青年人采撷的。罗密欧和朱丽叶这两个人文主义者,觉醒青年的代表,为争取自由、爱情和做人的基本权利,豁出生命也要把这禁果摘到手。他们所遭受的磨难和痛苦,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讲是不可想像的。莎翁在剧本中表现了“普遍人性的真实状态”,综合了悲、喜、善、恶的因素,变化无穷,足称“生活的镜子”,为我们展现了中世纪意大利城
27、市生活的一面。剧本中的劳伦斯神父是一位可敬的长者,有智慧,有学问,更难得的是他对于一对有情人的反封建婚姻,自始至终是同情的,支持的。这有别于同时代作家笔下的同类人物,像卜伽丘笔下的那些中世纪的神父,个个阴险狡猾,是为非作歹的特权阶级,只能成为被讥嘲、唾骂的对象。因此,我们可以把劳伦斯神父看做人文主义者的代言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发生在中世纪的意大利。此时的意大利虽然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但资本主义还处于萌芽阶段,应该说是处于黎明前的黑暗时期。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追求自由爱情,敢于违抗父命,甚至以死殉情,这在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不能不说是一种反封建的进步行为,对当时
28、的反封建斗争起了一定的配合作用。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所在。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翁早期创作的一部悲剧,但无论主题思想还是艺术风格,都和这一时期的喜剧像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接近,因为主人公虽然死了,但理想却胜利了。(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四 佳作共欣赏异趣相与析一一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孔雀东南飞之比较阅读(李俊)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我国汉代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都是享誉世界文苑的奇葩,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阅读,不仅可以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比鉴赏文学作品能力的培养。两部作品虽然时隔千年,地阻万里,但却存在着诸多相同之处。(一)
29、内容性质相同,都是爱情悲剧。罗剧叙述了一对青年恋人罗密欧和朱丽叶在舞会上一见钟情,私自完婚,然而却因两家是世仇而无法结合,最终为追求自由爱情而双双殉情。孔诗叙述了汉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与其妻刘兰芝恩爱相处,却被焦母活活拆散,最后在刘兄的逼迫下一同走上了绝路。因此,它们都是爱情悲剧的代表作。(二)故事结局相同,都以青年恋人双双殉情为代价换来两家的悔悟与和好。罗剧中面对悲惨的场面,两家世仇在亲王的训导下双双悔悟,罗密欧的父亲蒙太古说:“我要用纯金替她铸一座像,只要维洛那一天不改变它的名称,任何一尊都不会比忠贞的朱丽叶那一座更为卓越。”朱丽叶的父亲凯普莱特也说:“罗密欧也要有一座同样富丽的金像卧在他情人的身旁,这两个在我们的仇恨下惨遭牺牲的可怜的人儿。”痛悔之心,溢于言表。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SHMT-IN-3-生命科学试剂-MCE-3565
- 2025年度知识产权合同变更补充协议书
- 2025年度员工股份激励与股权锁定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荒山承包造林生态保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投资银行担保协议
- 施工现场施工防事故制度
-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与决策能力
- 科技领域安全风险评估及保障措施
- DB6528T 074-2024库尔勒香梨人工授粉技术规程
- XX市幼儿园学生家长安全责任合同2025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站运营权转让合同样本4篇
-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课件(23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3《古诗三首》双减分层作业设计
- 广联达智慧工地合同范例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4
- 广东省广州黄埔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医院护理10s管理
- 2022年中国电信维护岗位认证动力专业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填空、简答题)
- 国家标准图集16G101平法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