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_第1页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声现象知识点1.1声音的产生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2、真空不能传声;注太空中没有空气月球上没有空气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低于20Hz或者高于20000Hz或没有介质)。4、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V固V液V气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高时声速快。r三、回

2、声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距障碍物至少17m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声音传播路程:S=v*t,距离l=S/2(由题的条件判断是否除以2)3、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听到枪声跟看到发令枪冒烟哪个准确?4、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的方向(听见立体声);12、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要素(或说特性):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通常说的声音的粗细。决定因素是频

3、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通常指声音的大小。决定因素:(1)振幅: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大):(2)与声源的距离:听者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弱(小);3、音色:(1)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2)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有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二、超声波和次声波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1、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

4、发、台风、海啸要产生次声波;三、乐音和乐器1、打击乐器: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打击力量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弦乐器:弦长、粗、松,音调低;弦短、细、紧,音调高。3、管乐器: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应用:暖水瓶灌水时,水位越高,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1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噪声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

5、害健康;O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见课本25页。5、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较弱(防止噪声产生:安装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阻断噪声的传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戴耳塞)1.4声音的利用1、传递信息(交谈,医生查病时的听疹,B超,敲铁轨听声音,回声定位,利用声纳系统探知海洋的深度、探测鱼群,利用回声测距离,雷声预示着雨的到来等等)2、传递能量(清洗钟表等精细仪器,超声波除结石,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第二章声现象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小明把电视机音量调高,改变的是(A响度B音调C音色D响度、音调和音色2. 如图将正在发出声音的

6、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B超声波具有能量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3. 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笛子、二胡的声音,我们判断的依据是()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4. 关于声音产生和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快慢与温度无关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C.物体的振动一旦停止,发声也随之停止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5. 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C. “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

7、可以辨别来人是谁D. “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6. 人们常对一套音响设备评头论足,说它如何保真,音响高保真主要是指()A.音调和响度B.响度和音色C.音调和音色D.音调、响度和音色7.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大象进行交流时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8. 以下四种措施中: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马路两旁植树;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声污染有作

8、用的是()A.B.C.D.9编钟是中国传统的古老打击乐器,由青铜铸成,它由不同的钟依照大小排列,并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编钟常与编磬组合使用,“金石之声”中的“金”就是指编钟,“石”指编磬.亦传至东亚其它地区.现有四个编钟,如图所示,它们按大到小的顺序由左至右排列,其中有一编钟上有一隐形的裂痕.为了查找出这口编钟,用锤子分别敲击时它们,将发出的声音时,将所产生的声波输入示波器中时显示出的对应的波形图,则下列关于敲锺时用力大小和判断裂痕的有无,说法中正确的是()旧王E丁A.敲甲编钟用力最大,乙编钟有裂痕B.敲丙编钟用力最大,丁编钟有裂痕C.敲乙编钟用力最大,丁编钟有裂痕D.敲丙编钟用力最大,乙

9、编钟有裂痕10.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实验是()A.陵纸梅接倔時比改变钢尺忡小匕改变薄塑料尺滑D.改变欧笔教冷同的肉轮棗边的忙庭过梳了的迪度帽的山厦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1. 系好白毛巾、舞起红绸带、敲响红腰鼓安塞腰鼓队是国庆庆典群众游行方阵中唯一的京外队伍,如图所示鼓声是由于鼓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12. 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选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改变了。13. 熟悉的歌手或同学,你一听便知是谁,你是根据他她)的声音的来识别的。班

10、里的一位男同学是个大嗓门,那是由于他声音的大。14. 向远处呼喊,可用双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目的是为了,从而使听到的声音的响度更大些。15. 爆炸声会使附近的门窗发出响声,强烈的爆炸声甚至可以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的。16.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3分)17. (4分)如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贝y:(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y(2)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18. (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甲图

11、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2) 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3)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19(7分)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响里传出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来电后交响乐又响了起来。小吴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什么原因使得烛焰摇曳呢?(1) 通过仔细观察,烛焰没有受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的影响所致,说明声音具有。(2) 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说明烛焰处声音的响度与有关。(3) 固定放同一首曲子,固定蜡烛到音箱的距离不变,突然开大音量

12、,烛焰摇曳得更明显,说明音量控制的是声音的要素,这里采用的研究方法。20. (6分)探究声音的特性时,进行如下实验:先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观察先后两次发声时橡皮筋振动快慢及声音的特点,记录如下表:序号橡皮筋长短橡皮筋粗细振动快慢十Vr.声曰甲相同细快尖锐乙相同粗慢低沉两次敲打音叉,观察音叉溅起的水花,第一次轻敲音叉,发现溅起的水花较小;第二次重敲音叉,发现溅起的水花较大,而且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前者小些,后者大多了。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主要研究声音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有关,即振动的越大,则越高。(2)实验主要研究声音的强弱与发声体的有关,即越大,则越大。四、计算题21. (8分)小明和小军想估测一段铁路长,但由于没有合适的直尺所以不能如愿以偿。学习了声学的知识后,他们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1)实验:小明在一段铁路的一端用锤子敲击一下铁轨,小军在这段铁路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记录两次响声的时间差为2s;(2)查阅资料:小明和小军上网查询了一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