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练习第4讲 光的折射_第1页
2019-2020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练习第4讲 光的折射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练习第4讲光的折射一、选择题1. (2013佛山)如图所示的有关光的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将烧制成的透明小玻璃球镶入薄板中的小孔中可制成放大镜B. 透过玻璃杯看水中铅笔好像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C. 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D. 像和物在凸透镜同侧是正立的实像解析A.烧制成的透明小玻璃球是凸透镜,可制成放大镜;B.透过玻璃杯看水中铅笔好像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C.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D.像和物在凸透镜同侧是正立的虚像.答案A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ABCD解析

2、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经凸透镜成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且物、像在凸透镜同侧.答案C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凸透镜前放一燃着的蜡烛,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然后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比较两像()A. 像距增大,像变大B.像距减小,像变大C.像距减小,像变小D.像距增大,像变小解析据题中的描述知,两次成的都是实像.由第一次成像到第二次成像的过程中,物距变大,故像距变小,像变小.答案C4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A. 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

3、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解析凸透镜在20cm处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焦距是20cm,物距为30cm时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A5.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 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C. 当u=25cm时,在光屏上能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解析A.因u=v=2f=20cm,故f=10cm.B.

4、当u=15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u=2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D.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大于凸透镜的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答案D6. (2013湘西州)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 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B. 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 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D. 爷爷原来是个近视眼解析老花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因此是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同时

5、也可以用来当放大镜使用,故A、B、C正确;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因此爷爷是个远视眼,故D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A2U7. (2013娄底)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光屏移到图中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解析由图知,此时像距小于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所成的像小于物.即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缩小8. 将蜡烛、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移动蜡烛使烛焰距凸透镜25厘米,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

6、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根据这一成像规律,请举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解析因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蜡烛在屏上成缩小的实像;常见的应用实例是照相机.答案缩小照相机9. 通过一个透镜观察印有字母的纸的情形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透镜属于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像.解析由图中所成像的特点可知:该透镜是凸透镜,如果是凹透镜,应该成正立、缩小的虚像.答案凸实10. 人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远处物体在正常人眼球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物距(u)与眼球折光系统焦距(f)的关系为.如图为物体在某人眼球内的成像情况,则此人所患的眼睛疾病为.解析眼睛的成像原理是利用当物距在二倍焦距之

7、外时,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图中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答案u>2f近视眼11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时,需要知道凸透镜的焦距(1)实验室常用上图所示的实验测量焦距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此凸透镜的焦距为cm.(2)知识和经验告诉我们也可以用让的方法测量焦距解析根据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定义,判断凸透镜的焦距阳光聚焦法: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凸透镜在地面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光斑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答案(1)会聚11.00(2)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12右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填“等大”、“缩小”或“放大”)、(填“正立”、“倒立”

8、)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大于cm.解析投影仪是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凸透镜的作用就是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平面镜将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反射到银幕上,所以起到改变光路的作用;要在屏上成放大的实像,物距40cm应该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答案放大倒立改变光路2013小华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实

9、验次数物距u/cm像距v/cml/cm像高h/cm13514522301552.532020554153051051260525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彳1(选填“大于”或“小于”);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1(选填“大于”或“小于”) 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他的结论是解析(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须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位置大致在同一高度.(2)由表中第3次实验数据,物距等于像距,物像等大可知,此2cm2.5cm30cm5

10、cm时u=2f=20cm则f=10cm因、2次实验中像距小于物距,则5石V1,1,所以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小于1;同理,当像距大于物距时,=2>1,市F>1'所以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都大于1第1次2cm14cm2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占,像距与物距的比值:=-=匚;第2次实验中像高与5cm35cm5物高的比值:学空=!;像距与物距的比值:3rcm=i;第3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5cm230cm2值为1;像距与物距的比值也是1;第4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10cm5cm=2;像距与物距的比值齢也是2;第5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为5;像距与物距的

11、比值也是5;则由此可得出结论: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等答案(1)同一高度或同一水平直线上10小于大于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等2019-2020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练习第5讲机械运动一、选择题1. (2012十堰)下面对测量工具的选择最合适的是()A. 测量人体身高时用分度值为1dm的刻度尺B. 测量几枚硬币的总质量选用弹簧测力计C. 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选用秒表D. 体温计可以作为测量气温的工具解析百米赛跑由于距离短,运动员所用时间差别非常小,计时器精确度要较高,所以至少选择秒表计时.故C选项正确.答案C2. (2012浙江杭州)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

12、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A. 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B. 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C. 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道上解析在小华看来,乙火车相对甲火车来说是向前运动的,若两火车均向后倒车,则一定是甲车运动得快.答案C3. 几个孩子在草地上做游戏左图.当树旁的小女孩转过身来时,每个人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则没运动的小孩编号是()A. 1号B.2号C.3号D.4号解析当树旁的小女孩转过身来时,若以地面中间的石头为参照物,2号和3号与石头之间的位置发

13、生了变化,所以他们是运动的;4号与石头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她是静止的;若以路灯为参照物,1号和路灯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答案D4.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B. 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物体速度越大C. 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的速度就越大D. 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长,物体速度越大解析由速度的公式v=s/t可知B是正确的.答案B5小理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分钟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A200mB400mC2000m

14、D10000m解析t=3min=180s,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2000m,则汽车的速度v=s/1=2000mF180sllm/s,合39.6km/h,这个速度比较接近汽车的速度,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答案C6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A. 正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 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 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D. 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解析20m/s=72km/h,这个运动速度显然比蚂蚁爬行快的多,比短跑运动员跑的快,比飞机的飞行速度小的多,所以选项B、C、D都不符合要求.答案A7. 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

15、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AB解析由题意知:四个图片中,每相邻两点间所用时间是相同的;若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相邻两个小球间的距离也应相等,符合这个特点的只有B选项.答案B8. 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则图中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st图象的是()解析C选项中S与t成正比关系,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答案C9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 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 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

16、止的D. 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解析乌龟和兔子赛跑过程中,在相同的路程中,乌龟所用的时间少,所以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答案D10. (2013岳阳)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 这列火车的机车B. 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 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解析苹果相对于列车员的位置变化了,相对于火车、乘客及车门的位置没变.故C对.答案C二、非选择题11. (2013天津)一座平直的跨海大桥全长1.6km,桥头立着图示的两个标志牌.如果一辆匀速行驶的载重汽车限重标志牌限速标志牌恰好达到两标志牌的最大限定值,该车通过桥中央时对

17、桥面的压力为N,通过该桥所用时间为h.(g取10N/kg,车长不计)解析限重是30t,所以载重汽车的的总质量是30t,其对桥面的压力F=G=mg=3X104kgX10N/kg=3X105N,t=s/v=1.6km/40km=0.04h答案3X1050.0412. (2013娄底)端午节,贝贝全家一起在河岸观看划龙舟比赛发令枪响,几只龙舟上的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括号中对龙舟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是.解析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说明是运动的,并且运动速度非常快,要得到龙舟运动并且运动速度特别快的结论,参照物是河岸答案河岸13. (2013泰州)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

18、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57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m/s.解析(1)由频闪照片可以看出,苹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它做的是变速运动;(2)A到B之间有3个时间间隔,即时间为0.57mt=0.3s,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v=07=1.9m/s.0.3s答案变速1.914. 用刻度尺测出某课本(不计封皮,彩页和目录纸张)的厚度为7.9mm,最后一页的页码是200,则每张纸的厚度是mm,合pm.解析200页课本为100张,厚度7.9mm除以100得出一张纸的

19、厚度为0.079mm,合79pm.答案0.0797915. 在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未能寻到其落水的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的.解析船相对于河岸上的某一点位置不断变化,则船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剑落入水底后相对河岸不再发生位置变化,所以剑相对于河岸是静止的.船和剑相对于同一参照物“河岸”一个运动一个静止,因此船和剑也在不断的发生相对运动.答案运动静止16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是某个同学让一个物体从空中下落时

20、所拍摄的频闪照片示意图,频闪仪每隔0.04s闪光一次,照片右方是刻度尺(1) 根据图中物体的五个位置,可以看出,该物体做的是运动(填“匀速”或“变速”)(2) 该物体从位置1到位置5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约为m/s.解析(1)相邻两位置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根据图示照片,由刻度尺可看出相邻两位置间的距离不相等,距离越来越大,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2)由照片知:物体从位置1到位置5的过程中,运动时间t=0.04sX4=0.16s,两照片间的距离s=4.5cm0.2cm=4.3cm=0.043m,物体的平均速度.v=s/1=0.043mF0.16s0.27m/s.答案(1)变速(2)0.2717.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 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用的测量工具有和.(2) 实验依据的原理是.(3) 若图中停表的每格为1s,那么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4)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解析要测量小车下滑时的速度,根据原理v=s/t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