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史教学大纲_第1页
考古学史教学大纲_第2页
考古学史教学大纲_第3页
考古学史教学大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古学史教学大纲一、 说明(一)课程性质 考古学史是为历史学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科学地、系统地讲述中国考古学的前身金石学的起源与发展,中国考古学的建立与发展,新中国考古学的重要成就。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及其特征,加深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道路的理解,能够理解和掌握考古学与中国传统历史学、金石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分析和运用考古学材料和研究方法。(三)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讲授中国金石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发展脉络。西北方考古学传入中国,西方学者在中国的一系列

2、考古活动及成就,中国史前考古学的实践与研究,中国考古学的建立与地层学、类型学方法的运用,苏秉琦的区系类型学说的建立。新中国考古学发展与变革。通过以上内容的阐述,使学生了解中国考古学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历程。(四)教学时数 每周二学时,共36学时。(五)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并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播放教学录像。二、 本文第一章 绪论教学要点: 中国考古学史的目的、内容。中国考古学的分期及其依据,考古学与金石学、历史学的关系,学术界对考古学与金石学、历史学关系的看法、争议以及原因。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史的基本问题一(1学时) 学习和研究中国考古学史的目的;中国考古学史

3、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节 中国考古学史的基本问题二(1学时) 中国考古学史的分期及依据;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存在的分歧及原因;有关考古学史课程的说明。第二章 传统考古学的酝酿时期两汉至五代宋初(前206-960年)教学要点: 中国金石学发展的背景,包括古物收藏的兴起、古文经学的发展、盗墓与地下资料的搜集、游历与古迹调查,考古资料的搜集与运用。考古学与金石学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我国传统考古学的内容和特点(2学时) “金石学”的含义、特点;传统考古学与近现代考古学的区别与联系;本时期对待古代文物材料的不同观点。 第二节 对考古材料的收集和研究(2学时) 两汉魏晋南

4、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考古材料的搜集和利用及其特征,代表性人物和相关著作。第三章 传统考古学的形成时期两宋(960-1279年)教学要点: 两宋时期金石学诞生的背景、原因、成就。两宋考古学的分期与发展情况。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两宋考古学发展阶段的划分(1学时) 两宋考古学的分期;分期标准和依据。 第二节两宋时期考古学的发展情况(2学时) 发展期:宋初至至和末年(960-1056年);成熟期:嘉佑初至元符末年(1057-1100年);极盛期:建中靖国初至北宋末年(1101-1127年);调整期:南宋初至隆兴末年(1128-1164年);复盛期:乾道初至淳佑末年(1165-1252

5、年);衰落期:宝佑初至南宋末年(1253-1279年)。 第三节有关两个问题的论说(1学时) 宋代考古学研究成绩总说;宋代考古学发达的原因。第四章 传统考古学的中衰时期元明(1279-1644年)教学要点: 元明时期传统考古学衰落的表现及原因,主要代表性著作。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传统考古学中衰表现及原因(2学时) 中衰的主要表现;中衰中的局部发展;元明两代考古学衰落的原因。第五章 传统考古学的复兴和进一步发展时期清代(1644年-20世纪初)教学要点: 乾嘉之学的兴起、原因、特征,代表性的学者和著作,清末民初金石学的新特征,罗王之学发展。教学时数: 8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6、复兴时期明末清初(1学时) 明末清初传统考古学由衰转盛的原因及代表性人物。 第二节进一步发展时期清代中叶至清末(3学时) 专著数量的急剧增加;巨型专著的大量出现;分科研究的细密化和新材料、新型著作的大量出现;研究方法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发展。 第三节罗振玉、王国维的考古学研究(3学时) 罗振玉的金石学著录于研究;王国维对传统金石学的继承及开创;罗王之学对传统考古学的突破与贡献;罗、王与西方科学考古学在中国的传播。 第四节 传统考古学发展史小结(1学时) 传统考古学的发展脉络总结;传统考古学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传统考古学对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影响及贡献。第六章 近代考古学的兴起和初步发展(1921-1

7、949年)教学要点:近代中国西北地区的探险考古。中国考古学的渊源、建立及早期实践活动。考古学理论方法的确立。教学时数: 10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近代考古学兴起的背景(2学时) 欧洲和日本学者在中国早期的考古活动;近代中国西北地区的探险与考古。 第二节 近代考古学的分期(6学时) 近代考古学的诞生(1921-1931年);近代考古学的成长(1931-1937年);近代考古学的继续发展(1937-1949年)。 第三节古文字学与古器物学研究的新发展(1学时) 古文字学和古器物学的定义、研究目的及方法,清末民初的新发展。 第四节 方法论、成绩和局限(1学时) 地层学、类型学在中国考古学实践中的运

8、用;区系类型学说的确立;近代考古学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近代考古学的局限性及其对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影响。第七章 当代考古学的发展(1949-1979年以后)教学要点: 当代中国考古学的特征与发展脉络,本阶段中国考古学的主要成绩及问题。教学时数: 6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当代中国考古学发展、繁荣(3学时) 本阶段中国的考古发现、研究进展以及主要成绩。 第二节本阶段考古学的特点(2学时) 重要的发现,1929-1979年中国考古学发展特征,1979年以后中国考古学发展特征。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道路(1学时) 当代考古学存在的问题,考古学技术、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三、 参考书目1.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2. 卫聚贤:中国考古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中国文化丛书本)。3. 阎文儒:中国考古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 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5. 张光直:考古学和中国历史学,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6. 俞伟超:考古学是什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7. 童恩正:中国考古学三十年(194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