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小学分册)培训讲义培训教师:李负君培训内容: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小学分册小学语文(三、四年级)培训时间:2013年7月第一讲一、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种要素1.学科内容:学科中在教学时需渗透相关法律法规的课程内容2.可渗透的法制内容:根据课程内容能渗透的相关法律法规3.教学要求与方法:对某一学科内容能渗透的法律法规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及所使用的教学方法4.示例或说明:学科内容中能与相关法律法规渗透有机结合的活动内容或课文内容及具体的操作方法。二、涉及法制渗透相关内容,三年级上册包含:第17课孔子拜师,第19课赵州桥第20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第23课美丽的小
2、兴安岭第24课香港,璀璨的明珠第29课掌声三年级下册包含:第5课翠鸟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18课她是我的朋友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三、渗透点1学科内容:三年级上册 第17课/孔子拜师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
3、等方面全面发展;(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初步理解、应用方法:讨论交流,拓展延伸。示例或说明:1. 在教学本课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了解: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受到后人的广泛尊敬。2. 让学生讨论交流:今天人们是怎样纪念孔子的?为什么有的国家和地区把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3. 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内容,让学生理解尊师重教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法制要求,同时,让学生了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师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教
4、师和学生都应该遵守有关教育的法律,建立互信、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的责任。四、渗透点2学科内容:三年级上册 第19课/赵州桥,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四)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
5、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初步理解。方法:讨论交流,激发情感。示例或说明:1.为了使学生有形象的感观,可以充分利用音像制品、图画、电子文本等形式,有效表现赵州的雄伟、坚固,让学生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夸夸赵州桥,建立自豪感。2.让学生结合身边的人物讨论:家乡有哪些文物?为什么要保护文物?如何保护文物?教师相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内容,以此提升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保护文物的法制观念,达到教育学生保护文物的目的。五、渗透点3学科内容:三年级上册 第20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可渗透的法制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
6、法(最新)(年月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年月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修正)目 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著 作 权第一节 著作权人及其权利第二节 著作权归属第三节 权利的保护期第四节 权利的限制第三章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第四章 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第一节 图书、报刊的出版第二节 表 演第三节 录音录像第四节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第五章 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第六章 附 则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
7、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根据宪法,制定的法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目录1. 目录2. 第一章总则3. 第二章不可移动文物4. 第三章考古发掘5. 第四章馆藏文物6. 第五章民间收藏文物7. 第六章文物出境进境8. 第七章法律责任9. 第八章附则示例或说明:1.教学本课之前可向学生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背景、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列举出中外历史上和现当代有名的艺术作品、文学作品,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
8、法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树立保护文物、维护著作权方面的法制观念。3.相关资料: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有巨幅清明上河图动画版,是参观中国馆的必看展出,也是世博会最引人入胜的场景之一,可见清明上河图的地位之尊,影响之大。第二讲一、渗透点4学科内容:三年级上册 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初步了解。方法:创设情境,讨论交流。示例或说明:1.出示图片或播放影像,观赏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2.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物产情况。3.让学生讨论交流:面
9、对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结合国际上一些重大的海上石油泄漏、污染事件,教师相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建立海洋环境保护法制意识。二、渗透点5学科内容:三年级上册 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决定修正)目 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森林经营管理第三章森林保护第四章植树造林第五章森林采伐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了解。方法:激发
10、情感,讨论交流。示例或说明:1.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上网等到方式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及物产情况。2.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讨论、演讲、图片展览等,相机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法的相关内容。教师有意识归纳总结:小兴安岭物产丰富,除森林外、木材外,地下有矿藏,地上还有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药材、野菜等。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灵活引入有关法律或法规问题,不一定仅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法。三、渗透点6学科内容:三年级上册 第24课/香港,璀璨的明珠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
11、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第十二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初步了解。方法:感悟体会,结题点睛。示例或说明:1.教学本课前,可以播放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主权交接仪式的录像,体会当时激动人心的历史瞬间。2.结合课文介绍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和近况,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欣赏香港迷人的风光。3.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实行“一国两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四、渗透点7
12、学科内容:三年级上册 第29课/掌声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三条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第二十三条残疾人教育应当根据残疾人的身心特性和需要,按照下列要求实施:(一)在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的同时,加强身心补偿和职业教育;(二)依据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特殊教育方式;(三)特殊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法、入学和在校年龄,可以有适度弹性。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初步理解,应用。方法:分析体会,讨论交流。示例或说明:1.提问:英了为什么不愿意在人前展示自己?2.分析体会:现
13、对这种情况同学们两次鼓掌,这两次掌声有什么含义?掌声之后,英子有了什么样的变化?3.拓展延伸:为什么残疾人更需要关心与鼓励?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了残疾人应该怎么办?残疾人和其他公民是否有平等的权利?相机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相关内容。第三讲一、渗透点8学科内容:三年级下册 第5课/翠鸟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八条 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第十六条 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
14、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初步理解,应用。方法:质疑分析,讨论交流。示例或说明:1.课堂解析:作者对翠鸟的关爱融入字里行间,表达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2.讨论:我们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动物?3.教师相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内容。4.师生共同讨论:翠鸟在我国是不是受到保护的野生动物?如果不是,是不是就不应该保护?二、渗透点9学科内容:三年级下册 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禁止毁林开垦、毁林采种和违反操作技术规程采脂、挖笋、掘根、剥树皮及
15、过度修枝的毁林行为。第二十九条采伐森林、林木作为商品销售的,必须纳入国家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但是,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上个人所有的薪炭林和自留地、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了解。方法:结题点睛,拓展延伸。示例或说明:1.观看自然灾害录像。2.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让你想到了什么?3.师生共同讨论:保护动植物、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面对惨痛的教训,我们该怎么做?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的相关内容,紧扣“我们该怎么做?”这一话题,让学生知道立法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4.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防护
16、林建设、退耕还林及现实生活中的泥石流灾害等材料,增强说服力。三、渗透点10学科内容:三年级下册 第18课/她是我的朋友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二条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广泛宣传献血的意义,普及献血的科学知识,开展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的教育。新闻媒介应当开展献血的社会公益性宣传。第十五条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为保证应急用血,医疗机构可以临时采集血液,但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确保采血用血安全。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初
17、步了解。方法:结题点睛,拓展延伸。示例或说明:学习了课文后,小组交流:1.文中的主人公阮恒为什么要献血?2.他为什么这么痛苦?3.同学们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吗?(相机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相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国家制定献血法的目的,是为保证医疗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4.播放近年来人们踊跃献血、医院采血的相关录像,让学生了解献血的基本常识。四、渗透点11学科内容:三年级下册 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
18、尊重和爱护国旗。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理解和应用。方法:结合实例,拓展延伸。示例或说明:1.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2.了解国旗的图案构成及包含的意义。3.组织活动“国旗,我向你敬礼”,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对国旗的热爱。4.师生讨论:现实生活中曾经发生过用国旗做窗帘、做被面的现象,这种做法妥不妥当,违不违法?第四讲一、 四年级语文部分渗透点1学科内容:四年级上册 第11课/去年的树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条国家依法实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权属证书式样由国务院
19、林业主管部门规定。第二十一条禁止毁林开垦、毁林采种和违反操作技术规程采脂、挖笋、掘根、剥树皮及过度修枝的毁林行为。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初步理解。方法:设疑解惑,讨论交流。示例或说明:1.讲童话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2.引导学生回答:听完这个童话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各抒已见。3.你知道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吗?(教师相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的相关内容)4.小组合作交流:如果让你来设计这篇课文的结局,你会怎么设计?针对课文的这个结局,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二、渗透点2学科内容:四年级上册 第17课/长城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文物保护
20、,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其活动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海关、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法认真履行所承担的保护文物的职责,维护文物管理秩序。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初步理解。方法:利用多媒体激发情感,拓展延伸。示例或说明:1.观看长城的录像,有条件的班级可以播放学生登上长城的录像,不仅可以欣赏长城的壮美景观,还可让学生回想自己登上长城的真切感受,激发学生情感。2.网上搜索,了解人们是怎样评价长城的。3.引导学生明白: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物。4.拓展
21、内容:说说家乡有哪些有名的文物古迹?保护得怎么样?把你对“保护文物,从我做起”这句话的理解,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结合讨论情况,相机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内容)三、渗透点3学科内容:四年级上册 第19课/秦兵马俑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条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
22、文物、三级文物。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了解。方法:结题点睛,拓展延伸。示例或说明:1.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理解秦兵马俑这一珍贵历史文物的特点。2.出示盗掘文物的有关图片等多媒体资料,教师提问:看到文物遭到破坏,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应该怎样制止?3. 结题点睛:通过法律来保护文物,通过法律来制止、制裁破坏、盗掘文物的行为,是保护文物的有效手段。4.拓展交流:游客在参观文物古建筑时,在建筑物上刻字,这样的做法对吗?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第五讲一、渗透点4学科内容:四年级下册 第9课/自然之道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四条 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
23、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 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和驯养繁殖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给予奖励。 第六条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制定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规划和措施。 第十条 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应当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的地区和水域,划定自然保护区,加强对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管理。 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办理。 教学要求与
24、方法:要求:初步理解。方法:升华情感,拓展延伸。示例或说明:1.结合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因为不懂得自然之道路,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尽管“我们”来回奔跑抢救幼龟,但数十只食肉鸟已经吃得饱饱的了。2.谈感觉:如果你是作者,这时你会怎么想?虽然作者的初衷是保护动物,但由于不懂得自然之道,还是无意间伤害了幼龟。3.理性升华:对学生进行浅显适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内容的讲解,并对讨论什么是自然之道。让学生初步知道,很多法律其实就体现了对自然这道的尊重。二、渗透点5学科内容:四年级下册 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可渗透的法制内容:防洪、防沙治沙、环保方面的法制建设概况。教学要求与方
25、法:要求:初步理解。方法:师生互动,拓展延伸。示例或说明:1.教学中紧抓住母亲河“摇篮”、“凶猛暴烈”、“忧患”、“悬河”等极不协调的字眼,为渗透相关法律政策做好铺垫。2.顺势简介我国防洪、防沙治沙、环保等方面的法制建设情况及黄河治理工程、黄河防护林建设等重大举措。三、渗透点6学科内容:四年级下册 第30课/文成公主进藏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年月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年月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根据年月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年月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
26、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年月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年月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目录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三节国务院第四节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五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六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第七节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修正)目录序言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和自治机关的组成第三章 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第四章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五章 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第六章 上级国家机关的职责第七章 附则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知道或初步了解。方法:讨论交流,结题点睛。示例或说明:1.结合课文内容:了解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及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意义。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方面的内容,告知学生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相应法律,帮助学生树立初步、正确的民族观,使学生知道我们应该通过自身言行,维护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
28、结和民族交流。2.讨论交流:。你喜欢文件成公主吗?为什么?你是否处于民族自治区域?你是否属于少数民族?你身边的人中是否有其他民族?你和其他民族的同学、朋友是怎样相处的?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小学分册)培训讲义培训教师:李负君培训内容: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小学分册小学科学(三、四年级)培训时间:2013年7月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培训讲义小学分册三、四年级科学 版别:教科版第一讲一、教学渗透法制的几种术语1.学科内容:学科中在教学时能渗透相关法律法规的课程内容2.可渗透的法制内容:根据课程内容能渗透的相关法律法规3.教学要求与方法:对某一学科内容能渗透的法律法规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及所使用的教学方法4.示
29、例或说明:学科内容中能与相关法律法规有机结合渗透的活动内容或课文内容及具体的渗透方法。二、涉及法制渗透相关内容三年级上册包含:第三单元第2课/那种材料硬第7课/给身边的材料分类,三年级下册包含:第二单元第6课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第7课我们的生命周期第三单元第7课水的三态变化第四单元第6课指南针。四年级上册包含:第一单元第7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第二单元资料库·清理海面溢油第三单元老7课保护我们的听力第四单元第3课运动起来会怎样(一)第四单元第4课运动起来会怎样(二)四年级下册包含:第一单元第2课点亮小灯泡第三单元第7课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三、渗透点1学科内容: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2课/
30、那种材料硬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循环经济、资源节约方面的法律法规(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施行)目 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环境监督管理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第四章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初步了解方法:结课点睛,拓展延伸。示例或说明:在本课第三个活动“饮料罐的故事”结束后,根据教参上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下列问题,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
31、结:1. 生产铝罐需要经过哪些过程?利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2. 喝完饮料后的空铝罐,我们应该怎样处理?3. 随意丢弃、倾倒旧废物,仅仅是违反社会公德吗?(有的属于违法行为。告诉学生法律名称即可,不宜多说。)四、渗透点2学科内容: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7课/给身边的材料分类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循环经济、资源节约方面的法律法规(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施行)目 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环境监督管理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第四章
32、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初步了解方法:结题点睛,拓展延伸。示例或说明:4. 在本课进行第二个活动“材料与环境”时,根据教参上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结合本单元的内容,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下列问题,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1.我们应该怎样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呢?2.为保护环境,我国专门颁布了几部法律。你能说出其中的一部吗?3.每年的6月15日为“世界环境日”,为什么要设“世界环境日”?你认为有必要吗?五、渗透点3学科内容: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6课/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
33、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九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年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年月日起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杨尚昆 年月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野生动物保护 第三章 野生动物管理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初步理解或初步了解方法:联系实际,创设情境。示例或说明:在本课第二个活动“不同的生命周期”结束后,根据教参上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查阅和交流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的生命过程,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下列问题,然
34、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1. 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如果我们人为地破坏了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还能正常繁殖后代吗?2. 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我国颁布了一部法律,你知道这部法律的名称吗?3. 作为一名小学生,你怎样参与到保护小动物的活动中?(在组织以上的讨论时,教师相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如果身边有野生动物保护的具体实例,教师最好结合实例进行教学)第二讲一、渗透点4学科内容: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我们的生命周期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保护身体健康的法律意识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知道方法:联系实际,创设情境。示例或说明:在本课第二个活动“我们的一身”结束后,
35、根据教参上教学目标中的科学概念目标:人的寿命长短与生活是否健康有很大关系,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下列问题,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1. 我们该为今后的健康成长做哪些准备呢?2. 某农民工因为工作环境恶劣,得了不该得的职业病,他该怎么办?(通过法律等途径维权。可以结合开胸验肺等事件说明。)二、渗透点5学科内容: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7课/水的三态变化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七十四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2年8月29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公布,自2002年10
3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
37、; 二二年八月二十九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目录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水资源规划第三章水资源开发利用第四章水资源、水域和水工程的保护第五章水资源配置和
38、节约使用第六章水事纠纷处理与执法监督检查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初步了解或记住。方法:联系实际,设计开放题。示例或说明:在本课第二个活动“水的三态循环”结束后,根据教参上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思与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下列问题(在讨论中教师相机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相关知识渗透:1. 如果雨下得很多或很少,会出现什么情况?2. 我国专门为水颁布了一部法律,你知道吗?3.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节约用水呢?三、渗透点6学科内容: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6课/指南
39、针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科学技术应用第三章企业技术进步第四章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第五章科学技术人员第六章保障措施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知道。方法:结题点睛,拓展延伸。示例或说明:在本课第一活动“指南针的历史”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下列问题:1. 从“指南针从我国传到了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这一实例中,我们能说科学技术的进
40、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吗?2. 为了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我国还颁布了一部法律,你们知道这部法律的名称吗?四、四年级部分:渗透点1学科内容: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7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一条 为了发展气象事业,规范气象工作,准确、及时地发布气象预报,防御气象灾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气象服务,制定本法。第二十二条国家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职责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补充或者订正。其他任何组织或
41、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可以发布供本系统使用的专项气象预报。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及其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提高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服务水平。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初步了解。方法:实例分析,拓展延伸。示例或说明:1.在本课第五活动“综合分析”结束后,教师指出: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2.结合本单元内容,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下列问题,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这一段时间的气温、降水量、风和云
42、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你能举出身边因气象变化影响生产或生活的具体实例吗?气象预报可以随意发布吗?国家对些有什么规定?(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相关内容)第三讲一、渗透点2学科内容: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资料库清理海面溢油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6号颁布时间:1999-12-25发文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1999年12月25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公布,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43、江泽民1999年12月25日目 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海洋环境监督管理第三章 海洋生态保护第四章 防治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第五章 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第六章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第七章 防治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第八章 防治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第九章 法律责任第十章 附则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初步了解。方法:师生互动,实例分析。示例或说明:1.在本单元资料库中的清理海面溢油的教学活动中,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师生互动。结合海洋环境保护的知识,师生共同思考讨论下列问题:如果把上百万吨的油倾入海中,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什么是解决溢油事件的最好的办法呢?二、渗透点学科内容: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课保护我们的听力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一条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初步了解和初步理解。方法:专题讨论,自然渗透。示例或说明:1.在第一个活动“远离噪声”结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与文化融合下的招商引资新机遇
- 2024年-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餐馆加盟转让合同范本
- 2024年北京大学法学院教学科研岗位招聘考试真题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能型电动自行车充电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易撕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家具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锰渣综合利用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仿制药注册申报风险管理咨询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拉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森林防火安全责任书(施工队用)
- 《汽车性能评价与选购》课程设计
- 35kV绝缘导线门型直线杆
- 水库应急抢险与典型案例分析
- 49式武当太极剑动作方位
- 工程成本分析报告(新)
- 国际学术会议海报模板16-academic conference poster model
- 经典诵读比赛评分标准【精选文档】
- 高值耗材参考目录
- 步兵战斗动作
- 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敲起我的小木鼓》|苏少版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