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考试三十三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effe1785-346a-410b-a2a8-7580a821b068/effe1785-346a-410b-a2a8-7580a821b0681.gif)
![模拟考试三十三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effe1785-346a-410b-a2a8-7580a821b068/effe1785-346a-410b-a2a8-7580a821b0682.gif)
![模拟考试三十三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effe1785-346a-410b-a2a8-7580a821b068/effe1785-346a-410b-a2a8-7580a821b068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模拟考试三十三1、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发病机制最主要是1分A.高铁血红蛋白蓄积B.交感神经过度兴奋C.抑制胆碱酯酶D.迷走神经过度兴奋E.碳氧血红蛋白蓄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发病机制是抑制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有机磷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的毒草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2、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肺水肿,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1分A.肌注杜冷丁B.肌注速尿C.静注大剂量阿托品D.静注大剂量解磷定E.静注西地兰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 急性中毒毒蕈碱样症状:这组症状出现最早,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类似毒草碱作用,表现为
2、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临床表现先有恶心、呕吐、腹痛、多汗、有流泪、流涕、流涎、腹泻、尿频、大小便失禁、心跳减慢和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咳嗽、气急,严重患者出现肺水肿。阿托品有阻断乙酰胆碱对副交感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毒草碱受体的作用,对缓解毒蕈碱样症状和对抗呼吸中枢抑制有效。3、男,29岁,因煤气中毒1天后入院,深昏迷,休克,尿少,血COHb60%,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病情属于1分A.重度中毒B.中度中毒C.轻度中毒D.慢性中毒E.极度中毒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情与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有关,轻度含量约在10%20%,中度含量约在30%40%,重度在50%以上,因
3、此本病人属于重度中毒。4、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出现症状的时间1分A.可在10min至1h内B.可在10min至2h内C.可在10min至3h内D.可在10min至4h内E.可在10min至5h内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 一般口服中毒可在10min至2h内出现症状,经皮肤吸收,症状常在接触农药后26h内出现症状。5、临床使用碘解磷定应注意的事项包括1分A.避光贮存B.粉针难溶C.维持时间短D.禁与碱性药物配伍E.注射过快可致呼吸衰竭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碘解磷定本品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禁与碱性药物配伍。6、对食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者,抢救的关键是1分A.保持呼吸道通畅B.及时导泻C.撤离中毒环境D
4、.彻底洗胃E.大剂量使用解磷定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食入性毒物中毒者,抢救的关键是彻底洗胃,促进未吸收毒物的排泄。7、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达到阿托品化后,阿托品用法是1分A.立即停药B.逐渐减量直至症状消失后停药C.继续原剂量治疗直至症状消失后停药D.逐渐减量直至症状消失后24h再停药E.继续原剂量治疗24h后停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阿托品化后,应逐渐减量直至症状消失后24h再停药,防止反弹。8、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中下列哪一项是不符合的1分A.呼出气有蒜味B.意识障碍C.腺体分泌增多D.瞳孔散大E.肌纤维颤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有机磷农药中毒痛入毒蕈碱样症状这组症状出现最早
5、,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类似毒蕈碱作用,表现为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临床表现先有恶心、呕吐、腹痛、多汗、有流泪、流涕、流涎、腹泻、尿频、大小便失禁、心跳减慢和瞳孔缩小。9、病人呼吸气味中有大蒜味,应考虑1分A.尿毒症B.酮症酸中毒C.有机磷农药中毒D.肺癌E.支气管感染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 有机磷杀虫药大都呈油状或结晶状,色泽由淡黄至棕色,稍有挥发性,且有蒜味。因此,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呼吸气味中有大蒜味。10、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严重程度取决于1分A.中毒环境中一氧化碳浓度B.接触一氧化碳时间C.病人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饱和度D.病人需氧要求的高低E.病人原有的健康程度正确答案:
6、C答案解析: CO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CO吸入体内后,85%与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COHb。病人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饱和度。11、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机制是1分A.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血症,严重降低血红蛋白携氧能力B.碳氧血红蛋白不易解离C.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妨碍氧合血红蛋白解离D.一氧化碳与细胞色素酶中的铁结合,影响细胞内呼吸E.以上4个方面都存在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 CO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CO吸入体内后,85%与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稳定的COHb。CO与Hb的亲和力比氧与Hb的亲和力大240倍。吸入较低浓度CO即可产生大量COHb。
7、COHb不能携带氧,且不易解离,是氧合血红蛋白(O2Hb)解离速度的1/3600。COHb的存在还能使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左移,血氧不易释放给组织而造成细胞缺氧。此外,CO还可与肌球蛋白结合,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但氧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亲和力大于CO。12、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首选1分A.换血B.人工冬眠C.中枢兴奋剂D.面罩给氧E.高压氧舱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应迅速纠正缺氧状态。吸入氧气可加速COHb解离。增加CO的排出。吸入新鲜空气时,CO由COHb释放出半量约需4h;吸入纯氧时可缩短至3040min,吸入3个大气压的纯氧可缩短至20min。高压氧舱治疗能增加血液
8、中溶解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使毛细血管内的氧容易向细胞内弥散,可迅速纠正组织缺氧,为治疗首选。13、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表现是1分A.精神意识障碍B.锥体外系神经障碍C.锥体系神经损害D.大脑皮质灶性功能障碍E.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 急性一氯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神经精神后发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260d的“假愈期”,可出现下列临床表现之一:精神意识障碍:出现痴呆状态、谵妄状态或去大脑皮质状态;锥体外系神经障碍:出现震颤麻痹综合征;锥体系神经损害:如偏瘫、病理反射阳性或大小便失禁等;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如失语、失明,或出现继发性癫痫。14、病人误服强腐
9、蚀剂时,下列不能进行的治疗措施是1分A.洗胃B.灌肠C.补液D.应用中和剂E.给氧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 误服强腐蚀剂洗胃会引起急性胃穿孔。15、牛奶、蛋清做洗胃液最适用于下列哪种中毒的解救1分A.铜中毒B.铅中毒C.强酸强碱中毒D.有机磷农药中毒E.氰化物中毒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强酸强碱中毒用牛奶、蛋清做洗胃液,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16、一氧化碳中毒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1分A.呼吸困难B.恶心、呕吐C.休克D.口唇呈樱桃红色E.疲乏、无力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因为CO和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以后生成的羰基血红蛋白是樱桃红色的,而嘴唇的毛细血管相当丰富,加上嘴唇黏膜很薄。所以,当含羰基血红
10、蛋白的血液流经嘴唇的时候,我们透过黏膜看到的就是樱桃红,17、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毒物是1分A.阿托品B.亚硝酸盐C.有机磷农药D.一氧化碳E.吗啡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 亚硝酸盐中毒的机理是亚硝酸盐将血红蛋白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使血红蛋白成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造成机体缺氧。18、不知毒物名称和性质的情况下,护士的正确处理方法是1分A.请家属立即查清毒物名称后洗胃B.抽出胃内容物送检再用温水洗胃C.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减少毒物吸收D.鼻饲牛奶或蛋清水,以保护胃黏膜E.禁忌洗胃,待清醒后用催吐法排除毒物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 不明毒物中毒应先抽出胃内容物送检确定中毒种类,再用温
11、水洗胃。19、下列哪些物质适用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解毒1分A.解磷定B.阿托品C.大剂量亚甲蓝D.纳洛酮E.小剂量亚甲蓝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 小剂量亚甲蓝可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正常血红蛋白,用于治疗亚硝酸盐、苯胺、硝基苯等中毒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20、巴比妥中毒导致休克的原因是1分A.血浆渗出导致血容量减少B.剧烈吐泻导致血容量减少C.毒物抑制血管舒缩中枢D.代谢性酸中毒E.心肌损害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 巴比妥类药物是中枢抑制剂,较大剂量可抑制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导致休克。21、赵兵,25岁,农民,入院前16h误服敌百虫,经当地用阿托品治疗后送来,病人昏迷,瞳孔散大,皮肤干燥,抽搐,
12、呼吸不规则,9h未排尿,心率180次/分,血胆碱酯酶活力为0。该病人除有机磷农药中毒外尚有1分A.急性肾功能衰竭B.肺水肿C.阿托品中毒D.脑水肿E.肺炎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阿托品治疗后病人昏迷,瞳孔散大,皮肤干燥,抽搐,呼吸不规则,9h未排尿,心率180次/分,是阿托品中毒的表现,阿托品化即临床出现瞳孔较前扩大、口干、皮肤干燥和颜面潮红、肺湿啰音消失及心跳加快。如出现瞳孔扩大、神志模糊、狂躁不安、抽搐、昏迷和尿潴留等,提示阿托品中毒。22、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经抢救后肺湿啰音消失,仍昏迷,瞳孔散大,心率160次/分,高热。这时进一步的抢救措施应首选1分A.物理降温B.西地兰C.停用阿托品D.
13、给予解磷定,加大阿托品剂量E.用甘露醇降颅内压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阿托品中毒的主要表现为:瞳孔明显散大,常超过5mm;颜面及皮肤潮红;明显躁动、甚至狂躁、抽搐及谵语;心动过速(120次);体温可明显升高(39)。此病人的表现显示阿托品中毒,因此应立即停用阿托品。23、李军,23岁,就诊前10h自服敌百虫溶液60ml,经用阿托品后转来,病人昏迷,瞳孔散大,皮肤潮红,干燥,抽搐,双肺散在于鸣,心率160次/分,全血胆碱酯酶活力30%,10h无尿。此病人除应给予双复磷外,还要用哪种药1分A.毛果芸香碱B.阿托品C.西地兰D.回苏灵E.速尿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 根据病人应用阿托品后表现,可判断病人
14、为阿托品中毒。阿托品中毒的主要表现为:瞳孔明显散大,常超过5mm;颜面及皮肤潮红;明显躁动、甚至狂躁、抽搐及谵语;心动过速(120次);体温可明显升高(39)。阿托品为抗胆碱药,中毒后应用毛果芸香碱对抗,毛果芸香碱为拟胆碱药。24、李虹,女性,30岁,因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1小时就诊。查体:神清,全身皮肤黏膜明显发绀,呼吸42次/分,血压80/50mmHg。检查:血高铁血红蛋白50%。诊断:亚硝酸盐急性中毒。下列描述错误的是1分A.尽快使用大剂量亚甲蓝拮抗B.病人可能误食亚硝酸盐或进食变质蔬菜引起C.大量静脉补液,促进毒物的排出D.亚甲蓝解毒机制E.脑水肿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 亚硝
15、酸盐急性中毒所致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应用小剂量的亚甲蓝治疗,大剂量使用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25、女,23岁,被家人发现昏迷2小时来诊。既往健康。查体:BP130/90mmHg,皮肤湿冷,双瞳孔直径2mm,双肺底少量湿啰音,心率90次/分,律齐,无杂音,呼出气有蒜味。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最重要1分A.血氨B.肝、肾功能C.全血CHED.血糖E.动脉血气分析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 根据病人表现考虑病人是有机磷毒物中毒,全血CHE可帮助确诊。26、病人误服农药中毒,瞳孔缩小,面肌颤动,呼气中有大蒜样气味,选用哪种洗胃液最安全方便1分A.高锰酸钾溶液B.碳酸氢钠溶液C.酸性液D.清水E.生理盐水正确答
16、案:D答案解析: 不能确定是某种毒物中毒,首选清水洗胃。27、男,48岁,被人发现昏倒在地,可闻及有煤气味,发现者考虑病人呼吸微弱,于是就地做人工呼吸。抢救者的错误是1分A.未及时撤离现场B.未及时供氧C.未及时用兴奋剂D.未及时输液E.未及时注射激素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 考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时撤离现场最为重要,目的是减少有害气体吸入,即应迅速脱离中毒环境。28、中暑临床上依据症状轻重分为1分A.热射病B.热痉挛C.热衰竭D.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及重度中暑E.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17、29、在高热环境中进行繁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缺乏钠的补充而发病,被称为1分A.先兆中暑B.日射病C.中暑高热D.中暑痉挛E.中暑衰竭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痉挛,主要累及骨骼肌,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30、热痉挛的突出表现是1分A.腓肠肌痉挛、疼痛B.胸大肌痉挛、疼痛C.呼吸肌痉挛、疼痛D.肠道平滑肌痉挛、疼痛E.肛门括约肌痉挛、疼痛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
18、,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31、热痉挛出现短暂、间歇、对称性的肌痉挛最常见部位为1分A.背阔肌B.咀嚼肌C.腹直肌D.腓肠肌E.胸大肌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32、热衰竭常见于1分A.年老体弱、儿童、过度疲劳及有慢性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B.青壮年C.运动员D.中妇女E.户外劳动者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 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33、热衰竭患者的突出表现是1分A.脑水肿B.肺水肿C
19、.心力衰竭D.肌肉痉挛E.周围循环衰竭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 热衰竭严重热应激系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可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即为周围循环衰竭。34、热射病特点是1分A.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最高可达42B.疾病早期“无汗”C.不伴有皮肤干热D.无意识障碍表现E.多发生于年老体弱者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和神志障碍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35、中暑的体表降温当肛温降至多少时应暂停降温1分
20、A.39B.38左右C.37D.36E.36.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 中暑在降温过程中必须随时观察和记录肛温,待肛温降至38.5时,应即停止降温。36、中暑环境降温时,室内温度宜控制在1分A.1520B.1522C.1822D.1925E.2225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 中暑环境降温时,室内温度2225。37、患者烈日下工作2h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BP90/60mmHg。此时最佳的处理措施为1分A.立即将患者搬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B.冰水浸浴30minC.口服大量清凉饮料D.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E.快速静脉滴入甘露醇正确答案:D
21、答案解析: 该病人有轻症中暑症状,除将患者搬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外,最好补充水和盐分。38、患者男性,36岁,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3h后,出现头痛、头昏,随即出现嗜睡、颜面潮红、皮肤干燥无汗、脉搏细数,体温升高至40.5,BP80/50mmHg,即去医院急诊室,你考虑患者发生了什么情况1分A.急性中毒B.重症中暑C.脑血管意外D.脑瘤E.脑炎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 体温升高至40.5,血压降低,并伴有头痛、头昏,随即出现嗜睡、颜面潮红、皮肤干燥无汗、脉搏细数且该患者在高温下工作持续3h考虑该患者为重症中署。中暑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署和重症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
22、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为先兆中暑,体温往往在38以上。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为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体温升高至40以上。39、患者男性,63岁,在烈日下暴晒2小时后,感头昏、头痛、面部潮红、皮肤干燥无汗、脉搏细数。入院检查:T40.5、P122次/分、R24次/分、BP110/75mmHg。下列处理措施哪项不正确1分A.安置在通风阴凉处休息B.环境降温C.冰水浸浴D.冰水擦拭E.氧气吸入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 老年、体弱和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常不能耐受
23、4浸浴,有些患者昏迷不深,浸入4水中可能发生肌肉抖动,反而增加产热和加重心脏负担。40、淹溺分为哪两大类1分A.干性淹溺、湿性淹溺B.海水淹溺、淡水淹溺C.干性淹溺、海水淹溺D.湿性淹溺、淡水淹溺E.温水淹溺、冷水淹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 淹溺分为干性淹溺、湿性淹溺。41、淡水淹溺病理特点是1分A.血液总量减少B.血液浓缩显著C.红细胞损害很少D.血浆电解质钠、钙、镁、氯离子增加E.心室颤动常见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 淡水淹溺:江、河、湖、池中的水一般属于低渗,统称淡水。水进入呼吸道后影响通气和气体交换;水损伤气管、支气管和肺泡壁的上皮细胞,并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引起肺泡塌陷,进一步阻滞
24、气体交换,造成全身严重缺氧;淡水进人血液循环,稀释血液,引起低钠、低氯和低蛋白血症;血中的红细胞在低渗血浆中破碎,引起血管内溶血,导致高钾血症,导致心室颤动而致心脏停搏;溶血后过量的游离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42、海水淹溺病理特点是1分A.血液总量减少B.血液稀释显著C.大量红细胞损害D.血浆电解质钾离子增加、钠、钙、氯离子减少E.心室颤动常见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 海水淹溺则高渗海水可通过肺泡将水吸出,引起血液浓缩及血容量减少,电解质扩散到肺毛细血管内导致血钾及钠增高,肺水肿。淹溺引起全身缺氧可导致脑水肿。43、影响触电损伤程度的因素,错误的是1分A.交流电的危害大于直流电
25、B.人体电阻越大,受损越严重C.电流强度越强,损伤越大D.高频交流电对人体的损害相对较小E.高电压比低电压危险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 人体电阻越大,通过人体电流越小,受损越轻。44、关于电击损伤程度,正确的描述为1分A.人体电阻越大,组织损伤越轻B.人体电阻越小,组织损伤越轻C.电流强度越强,损害越小D.血管和神经受电流损伤常较轻E.骨骼、肌腱的损伤常较重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 人体电阻越大,通过人体电流越小,受损越轻。45、如果发现有人触电,哪项措施正确1分A.迅速用手拉触电人,使他离开电线B.用铁棒把人和电源分开C.用湿木棒将人和电源分开D.迅速拉开电闸、切断电源E.设法找电工处理正确答案
26、:D答案解析: 触电首要处理措施是迅速拉开电闸、切断电源。46、关于健康教育的目的,不正确的是1分A.预防疾病B.促进健康C.提高生活质量D.传播健康信息E.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47、对于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主要区别,说法正确的是1分A.健康教育是简单的信息传播B.卫生宣教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C.卫生宣教已初步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方法D.健康教育具备独立的理论和方法体系E.健康教育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事件的中心任务服务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信息传播,健康教育融
27、合了多学科的知识,不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事件的中心任务服务,卫生宣教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方法。48、按场所分类,不属于健康教育研究领域范畴的是1分A.学校健康教育B.社区健康教育C.医院健康教育D.环境保护健康教育E.职业人群健康教育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环境保护健康教育属于按教育目的或内容分类范畴。49、学校健康教育的对象为1分A.学龄前儿童及家长B.中、小学生及家长C.所有学生及家长D.中、小学生E.所有学生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 学校健康教育的对象包括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不包括家长。50、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改变个体和群体的1分A.卫生保健知识B.健康信念C
28、.健康态度D.生活方式E.健康政策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促使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51、S-O-R行为表示式中的“S”指1分A.see看见B.seeing看见C.sense感觉D.stimulus刺激E.stimulate刺激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行为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引起的反应,S代表刺激stimulus.52、美国心理学家WoodWorth提出的行为表示式“S-O-R”,分别指1分A.S-see,O-organize,R-respondB.S-sense,O-organize,R-reactC.S-stimulus,O-organism,R-reactio
29、nD.S-stimulate,O-organize,R-respondE.S-sensory,O-organism,R-response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 “S-O-R”,分别表示产生人类行为过程中的三个要素,即刺激一有机体一行为反应。53、喜欢自我表现属于人类行为发展过程的1分A.被动发展阶段B.主动发展阶段C.自主发展阶段D.巩固发展阶段E.自我发展阶段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 主动发展阶段在3-12岁内,此阶段的行为有明显的主动性,主要表现为爱探究、好攻击、易激惹、喜欢自我表现等。54、行为的构成要素包括环境及1分A.主体、客体、结果、反馈B.主体、客体、手段、结果C.主体、客体、结果
30、、反馈D.机体、行为、结果、反馈E.主体、行为、结果、反馈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 行为的构成要素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和行为结果。55、下列属于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的是1分A.遗传基因B.学习态度C.人格特点D.经济基础E.别人的举止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 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如生态环境、人文地理、医疗卫生、风俗信仰、经济基础、意外事件等。遗传基因属于遗传因素,学习态度、别人的举止属于学习因素。56、对“本能行为”特征的阐述,正确的是1分A.由社会环境造就B.由人的生物性所决定C.目的在于适应外界环境D.贯穿人类整个社会化过程E.需要在不断学习、模仿、与
31、人交往中习得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 本能行为由人的生物性决定,是人类的最基本行为,其他特征均属于社会行为。57、属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是1分A.睡眠B.摄食C.躲避D.学习E.性行为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睡眠、摄食、躲避、性行为均属于人的本能行为。58、对人类行为“可塑性”的阐述,正确的是1分A.是改变不良行为的关键B.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C.受遗传、学习的主要影响D.是人类行为区别于动物行为的重要标志E.体现人类行为“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双重作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 目的性是改变不良行为的关键,也是人类行为区别于动物行为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人类行为“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双重作用。受遗传
32、、学习的主要影响,人类行为具有差异性特点。59、以下不属于人类行为特征的是1分A.目的性B.计划性C.可塑性D.差异性E.特异性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 人类行为的主要特征是目的性(即计划性)、可塑性、差异性。60、人类行为的主要适应形式除了有“反射、应激”外还包括1分A.控制、调节、顺应、应对B.控制、调整、顺从、顺应C.控制、调试、顺从、应对D.自我控制、调整、顺从、顺应E.自我控制、调试、顺应、应对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 人类行为的主要适应形式包括反射、自我控制、调试、顺应、应对、应激六种。61、对“人类行为适应形式”中应激的描述,正确的是1分A.应激是人类适应行为的基础B.应激多用于协调
33、矛盾,解决冲突C.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刺激的特异性反应D.应激是个体对紧张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E.应激指个体改变自身行为以达到社会适应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应激是个体对紧张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反射是人类适应行为的基础,调试多用于协调矛盾、解决冲突,顺应指个体改变自身行为以达到社会适应。62、12-13岁直至成年阶段的个人,所处的行为发展阶段是1分A.原始发展阶段B.被动发展阶段C.主动发展阶段D.自主发展阶段E.巩固发展阶段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0-3岁属于被动发展阶段,3-12岁属于主动发展阶段12-13岁至成年属于自主发展阶段,成年后至终生属于巩固发展阶段。63、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靠先天
34、遗传和本能力量,这是行为发展阶段中的1分A.原始发展阶段B.被动发展阶段C.主动发展阶段D.自主发展阶段E.巩固发展阶段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 被动发展阶段的行为形成和发展主要依靠先天遗传和本能力量,包括婴儿时期的吸吮、啼哭等行为。64、对于“主动发展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1分A.始于成年B.从婴幼儿延续到成年C.标志着行为的定型D.主要表现为好攻击、易激惹E.不断完善、充实、提高的过程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主动发展阶段在3-12岁内,此阶段的行为有明显的主动性,主要表现为爱探究、好攻击、易激惹、喜欢自我表现等。65、以下不属于传播要素的是1分A.传播者B.受传者C.传播媒介D.传播途径E.
35、传播效果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传播的要素包括传播者、受传者、信息与讯息、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66、对于“大众传播”的描述,正确的是1分A.是最基本的传播形式B.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C.是非组织群体的传播活动D.以职业性传播机构为传播者E.是组织以外群体的传播活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最基本的传播形式是人际传播,也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非组织群体及组织以外群体的传播活动称为群体传播。67、对信息和讯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1分A.讯息是一种信息B.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C.讯息传播产生传受双方的意义交换D.讯息传播产生传受双方之间的互动E.讯息是由一组信息符号构成的抽象信息正确答案:E答
36、案解析: 讯息是由一组相关联的有完整意义的信息符号构成的具体信息。68、共享信息最基本的传播形式是1分A.人内传播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组织传播E.大众传播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 人际传播是共享信息最基本的传播形式。69、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基础来自1分A.人内传播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组织传播E.公共传播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组织传播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即公共关系学。70、根据格林模式,健康教育诊断的首要步骤是1分A.流行病学诊断B.行为环境诊断C.社会诊断D.教育与组织诊断E.管理与政策诊断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 根据格林模式,健康教育诊断主要从社会、流行病学、行为、环
37、境、教育和管理与政策六个方面进行诊断,社会诊断为第一步。71、向目标人群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是希望改变影响行为的1分A.倾向因素B.促成因素C.强化因素D.环境因素E.政治因素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 因为倾向因素先于行为,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主要包括知识、态度、信念、价值观和个人技巧方面的因素,所以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属于倾向因素,故选倾向因素。72、在影响行为的因素归类中,制度与法规属于1分A.遗传因素B.人文因素C.环境因素D.教育因素E.学习因素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 影响行为的因素可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学习因素。环境因素又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因素。制度与法规属于社会环境
38、因素。73、从目标人群的生活质量入手,评估社区的需求和健康问题是1分A.社会诊断B.流行病学诊断C.行为诊断D.环境诊断E.教育与组织诊断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 因为流行病学诊断的主要任务是客观地确定目标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因素与环境因素,所以社区的需求与健康问题属于流行病学诊断。74、医院健康教育是1分A.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B.对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C.对医务人员及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D.对患者、家属、陪护人员以及医务人员、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E.对医务人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 医院健康教育是以患者为中心,针对到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
39、的患者个体及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75、对“健康促进”领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1分A.创造支持环境B.加强社区行动C.发展个人技能D.提高公共福利E.调整卫生服务方向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健康促进的领域包括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支持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卫生服务方向五方面。76、健康促进的三个基本策略是1分A.提倡、协调、控制B.提倡、赋权、协助C.控制、赋权、协调D.控制、赋予、倡导E.倡导、赋权、协调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 涯太华宣言明确了健康促进的三个基本策略为倡导、赋权、协调。77、下列不属于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的是1分A.生态环境B
40、.医疗卫生C.意外事件D.基因性状E.法律法规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基因性状属于遗传因素。78、模仿演员举止属于1分A.无意模仿B.有意模仿C.故意模仿D.从众模仿E.群体模仿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 有意模仿可获得自己崇拜、羡慕的行为,模仿演员举止即属于有意模仿。79、以下不属于常用的人际传播形式的是1分A.咨询B.访谈C.交谈D.劝服E.劝说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 常用的人际传播形式包括咨询、交谈或个别访谈、劝服及指导四种。80、人际传播中的谈话技巧包括1分A.内容明确、重点鲜明、避免停顿、及时反馈B.内容明确、重点鲜明、避免停顿、注意反馈C.内容明确、重点
41、突出、语速适中、注意反馈D.内容广泛、重点突出、语速适中、注意反馈E.内容广泛、重点突出、避免停顿、及时反馈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 人际传播中的谈话技巧包括内容明确、重点突出、语速适中、注意反馈。81、了解对方真实的情况时常用的提问方式是1分A.封闭式B.开放式C.复合式D.探索式E.偏向式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 开放式提问的问题较笼统,旨在诱发对方说出自己的感觉、认识、态度和想法,适用于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82、为了提示对方注意某事的场合,可选择的提问方式是1分A.封闭式B.开放式C.复合式D.探索式E.偏向式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 偏向式提问可暗示对方做出提问者想要得到的正确答案,适用于提
42、示对方注意某事的场合。83、在人际传播常用的提问方式中,“为什么”多出现在1分A.封闭式提问B.开放式提问C.复合式提问D.探索式提问E.偏向式提问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探索式提问旨在探索究竟、追究原因,以了解对方某一问题、认识或行为产生的原因。84、处理敏感问题时常用的反馈技巧是1分A.直接性反馈B.间接性反馈C.模糊性反馈D.肯定性反馈E.否定性反馈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 模糊性反馈多用于需要暂时回避对方敏感问题或难以回答的问题,作出无明确态度和立场的回答。85、点头、微笑等非语言形式多用于反馈技巧中的1分A.模糊性反馈B.直接性反馈C.间接性反馈D.肯定性反馈E.否定性反馈正确答案:D
43、答案解析: 肯定性反馈可适时插入点头、微笑等非语言形式,以表达肯定和鼓舞。86、常用的非语言传播技巧,除了“时空语”外还应包括1分A.体态语言、仪表形象、同类语言B.体态语言、仪表形象、辅助发音C.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同类语言D.动态语言、仪表形象、同类语言E.动态语言、面部表情、辅助发音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常用的非语言传播技巧包括动态语言、仪表形象、同类语言和时空语。87、主持小组讨论时播放短小录像片常用于1分A.讨论开场B.引起兴趣C.打破僵局D.建立融洽关系E.引出讨论问题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 打破僵局常用的技巧有播放短小录像片、提出开放性问题、个别提问、点名等。88、对主持小组讨
44、论中的开场白,恰当的描述是1分A.向与会者表示感谢B.明确讨论目的和主题C.鼓励发言、形成气氛D.生动有趣、设置悬念E.邀请与会者进行自我介绍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 主持小组讨论中的开场白包括主持人自我介绍、宣布讨论目的和主题。开场白之后可邀请与会者进行自我介绍,讨论中应鼓励发言、形成气氛,讨论结束时应向与会者表示感谢。89、健康计划的总体目标中的三个“W”指1分A.who,what,whenB.what,when,whyC.who,what,whichD.what,when,whereE.when,where,which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 总体目标的三个“W”分别指who-对象;what
45、-实现什么变化;when-实现变化的期限。90、在健康教育计划中,确定优先项目时应遵循的原则是1分A.有效性、可行性B.有效性、方便性C.重要性、可行性D.重要性、有效性E.重要性、方便性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重要性原则指优先考虑对人群健康威胁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社区稳定影响较大的健康问题;有效性原则指优先考虑通过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改善的健康问题。91、以下教育形式中,不属于门诊教育的是1分A.候诊教育B.随诊教育C.出院教育D.咨询教育E.健康教育处方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 门诊教育包括候诊教育、随诊教育、咨询教育和健康教育处方,住院教育包括入院教育、病房教育和出院教育。92、下列属于病
46、房教育内容的是1分A.出院后慢性疾病患者长期健康指导B.指导继续用药和定期复查等注意事项C.为患者讲解探视制度D.提供疾病病因、治疗、并发症等知识E.在报刊、杂志上开辟专题栏目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出院后慢性疾病患者长期健康指导、指导继续用药和定期复查等注意事项、为患者提供膳食指导、提供卫生保健知识等都属于出院健康教育的内容,为患者讲解探视制度为入院教育,只有提供疾病病因、治疗、并发症等知识为病房教育。93、以下关于高可变行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1分A.刚刚形成的行为B.社会不赞成的行为C.正处于发展时期的行为D.既往无成功改变实例的行为E.与文化传统关系不大的行为考生答案:B正确答案:D答案
47、解析: 高可变行为是在其他计划中已有成功改变实例的行为;低可变行为是既往无成功改变实例的行为。94、在健康教育诊断中,确定哪项问题进行干预最敏感,预期效果最好的过程属于1分A.社会诊断B.行为诊断C.环境诊断D.流行病学诊断E.管理与政策诊断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流行病学诊断的主要任务是客观地确定目标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描述人群的各种健康问题,确定健康问题的相对重要性,揭示各种因素的变化规律,以形成干预重点。因此发现干预敏感问题,预测预期效果属于流行病学诊断的内容。95、在健康教育诊断的过程中,来自社会的支持属于1分A.倾向因素B.诱发因素C.激励因素D.
48、强化因素E.促成因素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格林模式中把影响行为的因素分为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强化因素指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其中社会支持就属于强化因素。96、患者的健康需求评估内容不包括1分A.患者对疾病或健康问题的知识水平B.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态度C.患者的学习能力D.患者有无学习动机E.患者的环境因素可暂不考虑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 患者进行健康需求评估的内容包括:疾病知识、学习动机、文化程度和环境因素。97、实施患者健康教育的程序中,不属于教育需求的评估内容的是1分A.患者的学习能力B.患者的环境因素C.患者的兴趣爱好D.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态度E.患者对疾病的知识水平正
49、确答案:C答案解析: 评估教育需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选项中的患者的学习能力,患者的环境因素,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态度,患者对疾病的知识水平。98、对“促进健康行为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1分A.“规律性”指行为的强度逐渐增强B.“适宜性”指行为与外在环境相适宜C.“一致性”指个体行为与外在环境保持一致D.“有利性”指行为有利于自身、他人和社会的健康E.“和谐性”指个体外显行为与内在心理情绪相和谐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规律性指行为规律有恒,非偶然性。行为与外在环境相适宜或保持一致体现了健康行为和谐性的特点,个体外显行为与内在心理情绪相和谐体现了一致性的特点。99、积极应对各种紧张生活事件属于“促
50、进健康行为”中的1分A.日常健康行为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D.预警行为E.保健行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 避开有害环境行为指避免暴露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有害健康的危险因素,包括积极应对各种紧张生活事件。100、患病后及时就医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1分A.日常健康行为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D.预警行为E.保健行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 保健行为指有效、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维护自身健康的行为,包括患病后及时就医,遵医嘱等。101、以下不属于危害健康行为的特点的是1分A.危害性B.稳定性C.习得性D.现存性E.明显性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危害健康行为特点包括危害
51、性、明显性和稳定性、习得性。102、关于危害健康行为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1分A.偶然发生B.作用强度小C.持续时间短D.先天获得和形成E.对自身、他人和社会构成危害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 危害健康行为有一定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非偶然发生,多在后天生活中学到和养成。103、危害健康行为包括1分A.特异性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违法行为B.特异性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就医行为、违规行为C.特异性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就医行为、违法行为D.日常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违规行为E.日常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就医行为、违法行为
5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危害健康行为包括日常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违规行为。104、关于群体传播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1分A.多向的直接传播B.个人意识起重要作用C.群体压力催生意见分歧D.舆论领袖引导行为改变E.传播中出现的分歧意见产生群体压力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群体传播是一种双向性的直接传播,在群体意识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群体压力能改变群体中个别人的不同意见,从而产生从众行为。105、某地区存在严重的血吸虫病,将此病列为该地区健康促进的优先项目体现了确立优先项目的1分A.经济性原则B.可行性原则C.有效性原则D.重要性原则E.前瞻性原则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确定优
53、先项目的原则有重要性、有效性,严重的血吸虫病区受累人群比例大,且对人群健康威胁严重,因此符合重要性原则。106、对健康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表述正确的是1分A.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适宜性B.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效益C.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优劣程度D.确定健康教育预期目标的可持续性E.确定健康教育预期目标的可行性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健康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包括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先进性和合理性、执行情况,预期目标的实现及持续性,以及总结健康教育的成功与不足之处。107、根据健康教育评价的影响因素的分类方法,评定错误属于1分A.选择因素B.历史因素C.观察因素D.回归因素E.失访因素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 评定错误指由于测量者的主观愿望使项目取得预期效果,达到预定目标,而可能导致测试者在效果评价中有意无意地放松了对评价标准的掌握,而可能使项目效果偏离真实情况。该因素属于观察因素中的测量者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某新能源汽车合作框架协议书范本
- 学校领导听评课记录表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1 《基本经济制度》听课评课记录2
- 高校教研室听评课记录
- 部编版七上《道德与法治》听课评课记录:第4单元 第8课 第1课时《生命可以永恒吗》
-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听课评课记录
-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8.2《空气污染》听课评课记录
- 2025年度科技创新项目居间合同协议
- 2025年度婚内财产保障与婚姻风险防控协议书范本
-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3《去括号》听评课记录
- 矿井车辆安全培训课件
- 股权转让与入股合作协议
- 人工挖孔桩作业指导书
- GB/T 18601-2024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 红色大气财务报销流程培训课件
-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模板(六套)
- (高清版)DB43∕T 2511-2022 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建设规范
- 新能源电站单位千瓦造价标准值(2024版)
- 《阻燃材料与技术》课件 第4讲 阻燃剂性能与应用
-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安徽卷)(全解全析)
- 原子结构 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