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知识要点_第1页
公共管理知识要点_第2页
公共管理知识要点_第3页
公共管理知识要点_第4页
公共管理知识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公共管理绪论公共管理内涵: 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了建立与维持公共秩序,实现和保护公共利益,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依法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主体: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客体:社会公共事务,目的:实现公共利益,过程:公共权力运作过程)2019 特征 5 个:公共管理主体的广泛性、目的的双重性、活动的绩效性、活动的互动性、活动的公开性公共管理的基本模式: 分干预模式强调政府对经济和企业的全面控制,强调公共服务的政府独家供给,市场作用大大弱化。市场模式分企业化政府模式、参与型模式、灵活政府模式、放松规制政府模式。公共管理基本方法: 分干

2、预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技术方法);服务方法(教育方法、指导方法、激励方法、心理方法)公共管理的演进历程:起源公共行政-形成新公共管理运动-发展新公共服务公共行政与与公共管理的不同点: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管理思想新公共管理运动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重新调整政府和市场、企业的关系,减少政府职能,以求政府管得少一些,但要管的好一些;二是尽可能实现社会自治,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弥补政府自身财力不足;三是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第七章公共财政管理1. 公共财政:国家集中部分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

3、务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分配活动或分配关系公共财政管理:政府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和纠正市场失灵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预算、会计、决算和审计特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依法理财( 2018 )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投融资职能、优化经济环境(监督)职能公共预算管理 内涵:一 定时期内,政府为保证职能有效运转,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内容包 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政府收费收入、专项收入、其他收入)公共预算支出(经济建设支出、事业发展支出、国家管理支出、国防支出、各项补贴支出和其他支出)( 2019 )功能:反映政府职能收支情况;控制政府规模;促进宏观经济综合平衡;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原则

4、:公开性、法律性、年度性、统一性、可靠性过程:预算编制 -审批 -执行和调整- 决算公共收入内涵:政府公共支出需要,向企业家庭等社会目标群体中获得一切货币的总和公共收入管理:对财政收入分配政策的制定,过程的控制和各项财政资金的管理,是财政分配基本环节。收入管理包括:税收管理、政府收费管理、公债管理。税收管理:内涵: 税收政府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律规定强制性、无偿地获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要素:课税对象、纳税人;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税收种类(所得税、商品税、财产税)政府收费管理:内涵: 政府提供特殊服务或规制某些经济行为而相关主体收取的费用。特点:直接有偿性、排他性、非规范性。体现收益补偿原则,收

5、费用于补偿具体行政行为的管理或服务成本。类型:1.使用者费:政府对特殊服务或特许权收取的价格,如水费、学费、停车费等。使用者费可分为直接费、公共事业特种费、特许费2 规费:行政规费(执照费、护照费、商品检验费)司法规费(诉讼费、执行费)注意事项:科学确定收费范围、防止扩大收费范围;合理确定收费标准,防止乱收费。公债管理:内涵:政府在 资金持有者自愿基础上,按照信用原则,有偿获取公共收入一种手段。特点:按期偿还、付息类型:按地域分内债、外债,按发行机构分中央公债和地方公债,按偿还期限分短、中、长期步骤:公债设计、发行、流通、偿还作用:增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弥补赤字、维持政府收支平衡;为一

6、定时期内物定公共投资项目筹集资金。收入原则:收入规模与政府职能相适应,收入形式有利于分配,区别对待合理分配,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公共支出管理内涵: 财政资金的支付,是财政资金分配的第二阶段,资金再分配。分类: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原则: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生产性支出、非生产性支出)、讲求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1 . 购买性支出管理: 政府直接进入市场、 购买商品或劳务支出, 休现为直接介入资源配置的范围和力度。分投资性支出、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2 .转移性支出管理: 非市场性再分配,体现再分配的能力和水平。分社会保障支出管理(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优抚、社会保险);财政补贴管

7、理,向企业个人提供无偿补助,克服市场失灵重要手段(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税式补贴、财政贴息、其他补贴);其他转移性支出管(外援支出、债务支出)第八章 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自然资源:概念:带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自然物质、自然能量。特点:有形性、有限性、价值递增性、垄断性分类:可耗竭资源(可回收、不可回收)、更新资源(公共产品、商品)自然资源概念: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技术手段- 开发利用保护-实现协调发展管理 :特征:管理手段多样、经济手段为主;地区间资源管理复杂性、管理过程层次性( 2019 )意义:赖以生存生命线、社会再生产需要、保护环境需要( 2016 )内容:产权管理、勘察管理、

8、开发利用管理、保护管理目标:生态效益、经济 cg 效益、社会效益、防灾减灾原则 :保护和治理相结合、适度开发和合理利用、综合治理和统一规划、保护重点、兼顾一般处理各方面关系( 2019 )对策:存量保护、开发管理、矿产资源需求管理和利用管理、加大损失补偿力度。环境管理:概念:依据政策-运用手段-调控-协调- 限制-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对象:资源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管理内容:环境规划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污染源管理职能:1.计划(规划):分析预测、制度目标、拟定方案、编制总体规划2.指导:污染的防治、总结交流推广、科研攻关、宣传教育四者时间继起3.协调:宏观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

9、微观各部门行业(尾气管理)、空间并存4.督导:赋予监督权力管理主体、依据环境规划、环境标准、环境法规、环境监测通过监督,查明偏差及偏差原因,并纠正偏差。分事先、现场、反馈监督原则: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依靠群众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2018 )对 策:理念先行; 绿色经济、生活方式;构建山林田湖草共同体;第九章 公共产品管理1 节 公共产品:概念:公众可以共享的、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服务、资源。特点:非排他性(共享性使用路灯)消费的非竞争性(国防保护所有公民、不是利益冲突)公益性(正外部效应)平等性、强制性纯公共产品

10、:(国防、外交、法律制度、环境保护、卫生防疫、部分基础设施)分类:按与社会经济关系分,生产资料性、消费资料性公共产品;按消费属性分,物质消费性、精神消费性;按受益范围分,地方性、地区性、全国性、国际性公共产品;按提供主体分国有、私有。准公共产品:1.公有私益产品(公共池塘资源)消费非排他性、具竞争性私益的(地下水、海洋、林木)2 .私有局部公益产品(俱乐部产品)消费共享、技术可以排他、超过点拥挤(高速公路、机场、公园)3 .具有明显外部效益的产品:排他性、但消费受益的内部性和外溢性并存(教育、水电暖、基础设施)准分类:拥挤性公共产品、排他性公共产品2 节政府提供方式:政府直接提供、间接提供(政

11、府与私人部门签订合同、政府经济资助、政府参股、授权经营、出让经营权)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产品方式: 1 直接提供; 2 与政府合作提供(公共服务社区化、政府特许经营、与政府签订合同、接受政府资助或免税政策); 3 与营利性组织合作(参与交易关联的公益推广活动、共同主题营销、核发许可证)3 节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原因(政府公共职能和社区管理水平滞后经经济发展、行政观念转变滞后,阻碍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过多干预介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政府从事私人产品经营、造成公私角色错位)措施:调整经济活动领域、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公共产品提供方式、生产主体多元化、供给领域引入市场机制。第十章公共服务管理1 : ( 20

12、16 ) 公共服务:政府除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以外的职能活动,与社会公众某种具体的直接的需求得以满足如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发展和娱乐的需求。公共服务:无形的、过程的、抽象的不具备实物形态的与公职人员提供的过程公共产品:有形的结果性的公共服务特征:公共性、福利性、广泛性、动态性、增值性分类:按服务属性分(准公共服务(具有非竟争性和非排他性之一特征)、纯公共服务、垄断承担职 能) 按水平分(基本、非基本公共服务),按层次分(全国性、区域性的)按功能分(维护性的、经济性的、社会性的)2 节基本公共服务:政府主导, 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旨在提高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 服务。

13、三个基本点: 1 保障人类的基本生存权、满足基本尊严和基本能力的需要、基本健康需要。功能: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人口素质提高和人口规模控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2020 )措施: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服务制度;财政支出增长机制;多元化供给;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尽可能使公民享有同样的权利,享受水平大致相同,特点基本权益性、公共负担性、政府负责性、公平性、公益性、普惠性。3 节社区公共服务:社会或社区本身满足自己的需求安排共有服务。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网络提供服务内容:社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服务、救助服务、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教育文化体育服务、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社区

14、安全服务社区服务类型:自治型(不依赖市场、独占服务使用权)、保护型(不依赖、不独占)、专业型(依赖、不独占)、营利型(依赖、独占)基本原则:政府主导、需求导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专业监督对策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能力、完善监督考核;加强基础建设、队伍建设、资金扶持、完善规章制度;培养多元主体、构建服务网络;第十二章公共信息管理公共信息: 内涵:公共管理主体在公共管理过程中收集、传递、整理、发布的信息、数据、情报的总称,形式公告、决策、批示特征:公共性、服务性、共享性公共信息管理:内涵:公共事务管理人员依据一定的管理目标和要求,进行的搜集、整理、加工、存储、利用公共信息,为公共事务管理机

15、构和公众服务的信息实务活动特征:管理目的服务性、管理主体广泛性、运作过程的互动性内容:机构人员的管理、公开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处理过程管理、载体和技术设备管理、发布和使用管理( 2018 )对策:扩展信息服务内容,完善管理方式、制定公开信息管理法律、健全机构、新型媒体管理电子政务:内涵:系统工程,将管理和服务出的跑过网络技术集成,在网络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部门间的分隔,向社会提供优质全方位的规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管理方式转变: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以客户需求意向设职组织机构;改进政府的领导方式和决策方式,控制型向参与型自主型转变,信息管

16、理系统提供全面准确及时信息,科学决策。公务员工作方式发生变化,操作型向知识智能型转变、职能分工向综合多能型转变、被动执行向主动执行转变,划分职责向更多的团队合作转变。发展电子政务对策:健全管理体制、推广应用、安全管理、队伍建设专业人才。第十一章公共危机管理第一节公共危机:内涵:突发 灾难和灾害发生、严重威胁和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引起社会混乱公众恐慌,需要运用公众权力、公共政策、和公众资源紧急 应对和处理公共危机 情况和非常事态。特征:突发性、不确定性、紧迫性、扩散性、破坏性公 共危机管理内涵:是有组织、有计划、动态管理过程,政府或其他社会公共组织针对潜在的危机或已经发生的危机不同阶段采

17、取不同措施控制活动,减少损失,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特点:决策风险大、管理难度大、人员素质要求高( 2019 )原则:预防为主、预防和应急相结合;有效控制危机和最小代价原则;社会动员原则;信息公开 和信息真实原则。意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提高政府管理绩效的需要、树立组织和领导良好形象需要公共危机流程:三个阶段潜伏期预防准备,爆发期处理和解决危机,恢复期危机后的恢复和重建潜伏期: 防微杜渐, 危机的预防是处理危机的最佳的时刻, 是成本最低的阶段。 1.提高公众危机意识 (树立危机感宣传危机知识和加强危机训练、人文社会环境营造,互相关爱友善信机机制、培养健康社会心理)2 .制定应

18、急预案体系,明确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谁来做、怎么做、做什么、何时做等问题;3、建立应急组织机构(领导机构、办公机构确定责任人责任范围发挥决策职能); 4.建立应急保障体系,提高储备效能,优化关键物资生产能力布局(囤积应急处置物资、器材装备,运输系统) 5.建立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专业队伍和兼职队伍和群众队伍结合,群防群控。 6.开展应急演练;针对本地多发易发突发事件,定期开展,特别是高危行业学校切实提高防范风险。爆发期:应急处理,第一时间发出预警,果断下达处置措施,成立指挥中心,启动预案,协调各部门行动 1.危机监测和预警工作(利用大数据融合多部门监测信息,及时出预警机制,建立常态动态) 2.启动预警方案(指挥中心综合评估,判断危机性质类型,报上级部门批准,实施中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3.进行应急处置(人员救助、事态控制、生活保障、公共设施医疗保障措施、物资和人员征调、维护社会治安、科研攻关)4.开展救援工作(组织各方力量,既有分工又相互合作,防治发生次生衍生事件)5.做好信息公开(正视问题、开诚布公、一个声音满足公众知情权,避免社会流言恐慌)恢复期:重建评估1.善后处理工作2.有步骤有计划进行重建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