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育课程标准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5/dd544670-155f-431c-b8b6-7d6d4c9e8674/dd544670-155f-431c-b8b6-7d6d4c9e86741.gif)
![幼儿园数学教育课程标准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5/dd544670-155f-431c-b8b6-7d6d4c9e8674/dd544670-155f-431c-b8b6-7d6d4c9e86742.gif)
![幼儿园数学教育课程标准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5/dd544670-155f-431c-b8b6-7d6d4c9e8674/dd544670-155f-431c-b8b6-7d6d4c9e86743.gif)
![幼儿园数学教育课程标准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5/dd544670-155f-431c-b8b6-7d6d4c9e8674/dd544670-155f-431c-b8b6-7d6d4c9e86744.gif)
![幼儿园数学教育课程标准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5/dd544670-155f-431c-b8b6-7d6d4c9e8674/dd544670-155f-431c-b8b6-7d6d4c9e867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儿数学教育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幼儿数学教育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代码:( ) 授课对象:(学前教育专业)学 分:(2学分) 先 修 课:(幼儿园课程)学 时:(32学时) 后 续 课:(无)制 定 人: 张晓渊 制定时间:2013年12月16日星期一二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幼儿数学教育是一门研究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认知特点及其教育规律,又是一门偏重于教学法的、以培养高师学前专业学生的教育能力的学科。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运用性。其教学目的与要求是:1、使学生明确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懂得并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基本教育原理。2、帮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2、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概念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特点,具备较好地理论素养。3、创造条件学习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组织和实施数学教育活动的能力,自觉地把知识、理论转化为能力。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幼儿观,提高幼儿教育工作能力,激发学生从事幼儿教育的热情。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与技能:1)能够运用幼儿数学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原理分析和解决具体幼儿心理问题;2)能够根据幼儿数学教育的特点、目标及活动设计与组织的相关要求,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内容丰富的数学教育活动。(2)知识目标根据数学教育的相关内容及板块安排,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数概念的初步形成、多与少、
3、时间与空间、十以内加减法等数学问题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1)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2)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与教育;3)学前儿童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发展与教育;4)学前儿童10以内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与教育;5)学前儿童量的认识的发展与教育;6)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认识的发展与教育;7)学前儿童对时间与空间认识的发展与教育;(3)态度与情感目标初步形成对幼儿数学教育的较为科学合理的认识,并热爱幼儿数学活动。能从幼儿数学活动的组织中把握其科学的规律。(二)。课程课时分配课 时 分 配 表序号章节课 时 分 配理论课习题课实训课共 计1第一章 学
4、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与任务222第二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223第三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224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与教育2245第五章 学前儿童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发展和教育2466第六章 学前儿童10以内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及教育2247第七章 学前儿童量的认识的发展及教育2248第八章 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认识的发展及教育2249第九章 学前儿童对空间方位认识的发展及教育02210第十章 学前儿童对时间认识的发展及教育022合计161632四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学
5、时分配第一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与任务(2学时)1第一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1学时)2,第二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1学时)第二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2学时)1. 第一节 选择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依据(0.5学时)2.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0.5学时)3第三节 数量关系与幼儿思维发展(0.5学时)4第四节 国外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简介(0.5学时)第三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2学时)1第一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1学时)2第二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方法(1学时)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
6、发展与教育(4学时)1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意义(0.5学时)2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0.5学时)3第三节 物体分类的教学(1学时)4第四节 区别“1”和“许多”的教学(1学时)5第五节 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教学(1学时)第五章 学前儿童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发展和教育(6学时)1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计数活动(1学时)2第二节 学前儿童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发展(1学时)3第三节 认识10以内基数的教学(1学时)4第四节 认识10以内序数的教学(1学时)5第五节 认识10以内的数组成的教学(1学时)6第六节 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学(1学时)第六章 学
7、前儿童10以内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及教育(4学时)1第一节 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1学时)2第二节 口述应用题在学前儿童学习加减中的作用(1学时)3第三节 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学(2学时)第七章 学前儿童量的认识的发展及教育(4学时)1第一节 学前儿童认识大小和长度能力的发展(1学时)2第二节 学前儿童重量感知的发展(1学时)3第三节 学前儿童量排序能力的发展(1学时)4第四节 认识量的教学(1学时)第八章 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认识的发展及教育(4学时)1第一节 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认识的发展(2学时)2第二节 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1学时)3第三节 认识几何体的教学(1学时)第九章 学前儿童对
8、空间方位认识的发展及教育(2学时)1第一节 关于空间方位的几个基本概念(1学时)2第二节 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0.5学时)3第三节 认识空间方位的教学要求(0.5学时)第十章 学前儿童对时间认识的发展及教育(2学时)1第一节 关于时间的基本概念及特点(0.5学时)2第二节 学前儿童认识时间的特点(0.5学时)3第三节 认识时间的教学(1学时)五幼儿数学教育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与任务(2学时) 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学前儿童的生活中以及在入学准备教育的重要意义。2.明确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第一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一、数
9、学是儿童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素养之一。二、向学前儿童进行数学启蒙教育是幼儿生活和认识客观事物的需要。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他们后继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四、数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工具。第二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一、让学前儿童获得一些简单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二、发展学前儿童思维能力三、培养学前儿童对数学兴趣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第二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 (2学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学会选择组织有目的性和科学性的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2.全面掌握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体系,分析并把握各年龄班教育内容相互间逻辑联系。3.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中的关于数量关系的知识。第一节 选择学前儿童数学教
10、育内容的依据一、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任务的要求二、 遵循数学知识本身的科学性、系统性三、 符合学前儿童数学要领认知发民遥规律和特点四、 符合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为为入学作准备的需要第二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一、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项目及范围二、各年龄班数学教育内容第三节 数量关系与幼儿思维发展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中包含的主要数量关系二、数量关系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有力因素第四节 国外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简介一、前苏联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简析二、美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简析第三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学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幼儿数学教育有哪些途径及各自特点?2.理解幼儿
11、数学教育基本方法的涵义及掌握的要求,重在掌握如何运用这些基本的要求3.组织一次见习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幼儿数学教育活动途径、方法。 课程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一、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二、游戏中的数学教育三、其他教育活动中的数学教育。四、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第二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方法 一、操作法 二、游戏法 三、比较法 四、启发探索法 五、讲解演示法 六、归纳法和演绎法 七、运用以上数学教育方法的指导思想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与教育(4学时)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幼儿感知集合教育的含义,其对幼儿学习数学要领的重要性。 2、能理解学前儿童感知集合发展的年龄特点。
12、3、教会学生能表述分类的内涵和知道幼儿有哪些种分类,掌握分类教学的要求和方法。 4、教会学生初步学会组织和实施“1”和“许多的数学活动的能力。 5、组织学生设计“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教育活动,通过模拟教学体验设计实施教育活动过程。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意义一、幼儿感知集合教育的含义二、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一、2岁3岁左右儿童产生了对集合的笼统知觉,但这种知觉是泛化的。二、3岁4岁儿童已经迈步感知到集合中的元素能不超出集合的界线,而且,所摆的元素逐步达到精确的一一对应。 三、4岁5岁儿童已经能准确地感知集合元素,并能初步理解和子集的 包含关系。四、5岁
13、6岁儿童对集合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和护展。第三节 物体分类的教学分类是把相同的或具有某一相同特征(属性)的东西归并在一起。一、分类的意义二、幼儿的几种分类三、教育要求四、教育方法第四节 区别“1”和“许多”的教学一、区别“1”和“许多”的意义二、教育要求三、教育方法第五节 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教学一、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教育意义二、教育要求三、教育方法 (一) 重叠法(二)并置法(三)运用以上两种方法应注意的问题。第五章 学前儿童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发展和教育(6学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学前儿童计数教学活动的含义、结构和发展,了解计数活动的意义;2.理解学前儿童10以内初步数概念发展的一般过程,
14、掌握学前儿童掌握10以内概念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点.3.认识10以内基数、序数和数组成的知识和实施教学要求。通过示范和练习基本掌握其教学方法。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计数活动一、什么是计数活动 计数活动 是一种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操作活动,其结果表现为数的形式。 二、计数活动的实质三、计数活动的结构与发展四、计数活动是幼儿形成初步数概念的基本活动。第二节 学前儿童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发展一、学前儿童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发展的一般过程二、学前儿童掌握10以内数概念的年龄阶段及特点.第三节 认识10以内基数的教学一、教育要求二、教学方法第四节 认识10以内序数的教学一、教学要求(中班)二、教学方法第五
15、节 认识10以内的数组成的教学一、教学要求(大班)二、教学方法第六节 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学一、教学要求二、教学方法第六章 学前儿童10以内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及教育(4学时)教学要求:1.结合幼儿实际分析阐述学前儿童加减应用能力的一般发展过程及年龄特点,让学生在全面了解基础上为掌握其教学方法奠定基础。2.使学生领会口述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编应用题的要求、幼儿学习自编口述应用题的规律等基础知识及它对幼儿学习加减法的作用。3.教师必须运用范例、见习或模拟教学等方式训练学生学会设计10以内加减法数学活动,较好掌握基本教学方法和教育技能和训练让学生设计10以内加减法教学教育活动以培养并掌握基本教学
16、方法。4.明确10以内加减运算是幼儿园大班的教学内容。第一节 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的一般发展过程(一)从具体到抽象。(二)从逐一加减到按数群加减。 二、学前儿童10以内加减运算能力的年龄特点第二节 口述应用题在学前儿童学习加减中的作用一、应用题的结构(一)应用题的结构(二)应用题的特点二、口述应用题在学前儿童学习加减法中的作用三、幼儿解答口述应用题四、幼儿自编口述应用题第三节 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学一、教学要求(一)让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应用题,在此基础上掌握应用题结构。(二)让幼儿学会10以内加减法二、教学方法(一)学习描述和模仿自编口述应用题,让幼儿获得加
17、减法和应用题结构的感性经验。(二)借助直观教具和口述应用题讲明加减法的含义(三)教幼儿认识加号、减号、等号及算式(四)用数的组成学习加减法的方法(五)复习10以内加减运算的其他方法第七章 学前儿童量的认识的发展及教育(4学时)教学要求:1.让学生懂得什么是量、什么是连续量、量守恒、量排序、排序的双重性,传递性和可逆性等知识,必须认真领会学前儿童关于大小、长度能力、重量感知能力、排序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并作为实施量的教学依据2.了解学前儿童量的教学要求3.运用见习、教师示范、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学习设计量的教育活动片断,并通过实践体验和初步掌握组织教学活动基本方法和教育技能。第一节 学前儿童认识大
18、小和长度能力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重量感知的发展 第三节 学前儿童量排序能力的发展 第四节 认识量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第八章 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认识的发展及教育(4学时)教学要求:1.教师讲授并使学习了解几何形体方面的知识并能用幼儿语言表达以及懂得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一般发展过程及年龄特点2.知道幼儿关于平面图形的教育要求,通过讲授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教会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方法,认识图形基本特征和守恒的教育方法,让幼儿认识图形间关系的教育方法等。3.教会学生设计一次认识几何形体的教学活动。并进行见习和教育能力训练。 第一节 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认识的发展第二节 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一、
19、教学要求(一)小班(二)中班 二、教学方法第三节 认识几何体的教学一、教学要求二、教学方法第九章 学前儿童对空间方位认识的发展及教育(2学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空间方位的几个基本概念2.使学生必须知道学前儿童空间方位的难易顺序,理解幼儿认别空间方位的过程、区域。3.运用讲授、演示等方法,让学生明确幼儿园关于空间方法教学的要求,并初步运用相关的教学方法,组织教育活动。第一节 关于空间方位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空间方位和对空间方位的辨别二、确定物体方位需要有一个立足点第二节 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一、以自身为中心的定向二、以客体为中心的定向第三节 认识空间方位的教学要求一、教学要求二、教学方法第十章 学前儿童对时间认识的发展及教育(2学时)教学要求:1.通过自学,让学生理解关于时间的概念及特点等知识2.讲授并使学生懂得学前儿童认识时间的主要特点3.掌握幼儿认识时间的教学第一节 关于时间的基本概念及特点一、时间的概念二、时间的特点三、表示时间概念、词汇的种类第二节 学前儿童认识时间的特点一、学前儿童认识时间的一般特点二、学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福利协议范本
- 2025年药用空心胶囊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协议
- 2025年农业产品买卖合同规范
- 2025年产品分销权合同
- 2025年公共区域绿化苗木合同
- 2025年中介企业劳务合作合同样本
- 2025年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策划大纲
- 2025年港口业投资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聚醚多元醇项目提案报告模稿
- GB 4706.20-200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滚筒式干衣机的特殊要求
- 无纸化会议系统解决方案
- 佛教空性与缘起课件
- 上海铁路局劳动安全“八防”考试题库(含答案)
- 《愿望的实现》教学设计
- 效率提升和品质改善方案
- 中山大学抬头信纸中山大学横式便笺纸推荐信模板a
- 义务教育学科作业设计与管理指南
- 《汽车发展史》PPT课件(PPT 75页)
- 常暗之厢(7规则-简体修正)
- 反诈骗防诈骗主题教育宣传图文PPT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