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院感四个优先指标诊断标准_第1页
医院院感四个优先指标诊断标准_第2页
医院院感四个优先指标诊断标准_第3页
医院院感四个优先指标诊断标准_第4页
医院院感四个优先指标诊断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院院感四个优先指标诊断标准1 .目的明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确诊医院感染病例。2 .标准2.1 医院感染诊断原则。2.1.1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2.1.1.1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院内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1.1.2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感染有关。2.1.1.3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或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2.1.1.4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2.1.1.5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庖疹病毒、结

2、核杆菌的感染。2.1.1.6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感染。2.1.2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2.1.2.1 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1.2.2 由于创伤或非生物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2.1.2.3 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48小时内发病),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病等2.1.2.4 就诊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2.2 诊断标准。2.2.1 呼吸道相关性感染(包括气管、支气管炎、肺脓肿)是指开始机械通气48小时后出现的肺部感染(含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引起的感染)。2.2.1.1 临床诊断;使用呼吸治疗装置(含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等)后出现,符

3、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2.2.1.1.1 患者出现咳嗽、咳痰,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1)发热。(2)白细胞总数和/或中性细胞比例增高。(3)胸部X线显示肺部有炎症浸润性病变(原胸片肺部正常)c2.2.1.1.2 慢性气道疾病就诊者定期(慢性支气管炎症伴有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灶)。2.2.1.2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6条之一即可诊断。(1)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一次非定植菌。(2)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cfu/ml。(3)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

4、离到病原体。(4)经纤维镜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数A105cfu/ml,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分离到病原菌A104cfu/ml;或经防污染标本刷(PSB、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PBAL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到病原体,而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支气管扩张者病原菌数n103cfu/ml。(5)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他特殊病原体。(6)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2.2.1.3 注意事项:2.2.1.3.1 病原的多样性。2.2.1.3.2 采集标本的方法涉及其诊断价值。2.2.1.3.3 检出菌的药敏结果是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5、2.2.1.3.4 病原的常变性、需反复采样送检。2.2.1.3.5 胸水、血培养阳性有诊断价值。2.2.1.4 说明:2.2.1.4.1 痰液筛选的标准为痰液涂片镜检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和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里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W1:2.5;免疫抑制和粒细胞缺乏就诊者见到柱状上皮细胞或锥状上皮细胞同时存在,白细胞数量可以不严格规定。2.2.1.4.2 应排除非感染性病因如栓塞、心力衰竭、肺水肿、肺癌等所有的下呼吸道的胸片的改变。2.2.1.4.3 病变局限于气道者为医院感染气道-支气管炎;出现肺实质炎症(X线显示)者为医院感染肺炎(包括肺脓肿)报告时需分别注明。2.2.1.5 特点

6、:2.2.1.5.1 患病率:6%-52%2.2.1.5.2 疾病菌构成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是需氧菌(特别是需氧G-菌占多数,其次是MRSA真菌不足1%2.2.1.5.3 有40%-60嘀多种菌混合感染。2.2.1.5.4 病死率高于其他院内肺炎。2.2.2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简称CRBS。2.2.2.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C)、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

7、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2.2.2.2 血液感染病人导管培养不能取得实验室证据,但如果拔取导管全身感染征象好转,可以认为是CRBSI的间接证据。2.2.2.3 说明:2.2.2.3.1 导管尖端培养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1次,细菌菌数A15cfu/平板即为阳性。2.2.2.3.2 从穿刺部位抽血定量培养,细菌菌落数A100cfu/ml,或细菌落数量相当于对侧同时抽血培养的4-10倍;或对侧同时取血培养出同种细菌。2.2.3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UrinaryTractInfe

8、ction,简称CAUTIS;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2.2.3.1 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A5个/高倍视野,女性A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2.2.3.2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n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n105cfu/ml。(2)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n103cfu/ml。(3)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

9、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4)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证据的。(5)无症状性菌尿症: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A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A105cfu/ml,应当诊断为无症状性菌尿症2.2.4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和器官/腔隙感染。2.2.4.1 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2)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3)具有感染的症状

10、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下列情形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1)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2)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3)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H、m度烧伤创面。2.2.4.2 切口深部组织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同时,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热,肿胀及疼痛。(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据。同时累及切口浅部组织和深部组织的感染归为切口深部组织感染;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腔隙感染,无须再次手术归为深部组织感染2.2.4.3 器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